-
题名表面二氧化钛对三氧化钨薄膜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王美涵
陈昀
雷浩
黄奕博
文哲
马佳玉
-
机构
沈阳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出处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5期355-361,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02175)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80550727)
-
文摘
采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在透明导电ITO玻璃上先沉积三氧化钨(WO 3)薄膜,然后在其表面沉积二氧化钛(TiO 2).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考察薄膜表面断面形貌、晶体结构和化学组成.利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和电化学工作站测试薄膜的透射率、循环伏安和计时电流特性,分析其电致变色光学调制幅度和着色效率.结果表明沉积TiO 2后,薄膜仍为无定型结构,表面形貌无明显变化,也未出现分层现象.薄膜表面成分为TiO 2和WO 3.与纯WO 3薄膜相比,表面沉积TiO 2后降低了离子注入/脱出扩散速率,导致薄膜着色效率下降.但在驱动电压±1.2 V范围内,表现出较好的着/褪色循环稳定性,说明表面上的TiO 2可有效地抑制WO 3薄膜性能衰减,对薄膜表面起到保护作用.
-
关键词
三氧化钨
薄膜
二氧化钛
磁控溅射
电致变色性能
-
Keywords
WO3
thin film
TiO2
magnetron sputtering
electrochromic properties
-
分类号
TB3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
-
题名中国古代地方“八景”中的声景与声境研究
被引量:5
- 2
-
-
作者
崔陇鹏
黄奕博
-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出处
《古建园林技术》
2019年第2期21-24,共4页
-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基金,明清陕西《地方志》中的城市公共园林的营造方法与当代应用研究,16JK1453
-
文摘
中国古代地方八景中的声景观,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性景观的典型代表,其包含着深刻的文化主题和人文意境。本文通过对地方八景中的声景观及其声境的研究,挖掘古代地方自然声景与人造声景的营造方式,并对声景的产生因素及其资源的稀缺性、瞬时性;声场的多重性和复合性;“声”与“景”的结合等方面特征进行分析,阐释了声景的天籁、地籁、人籁三个层次意境。该研究不仅可以让今人学习古人声景观营造经验以及声境的文化提升方法,同时对于今天地方声景观的保护和再创造亦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
地方八景
声景
声境
-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
- 3
-
-
作者
季志刚
黄奕博
周垠硕
-
机构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出处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4期74-77,共4页
-
文摘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行为管理的重要队伍,辅导员个人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高低对学生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工作中也面临众多难题和挑战,需要辅导员加强自身专业建设,走专业化道路,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准确把握自身定位;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创新工作载体,增强教育管理效能;丰富网络技术,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加强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教育氛围;做好业务培训,持续强化队伍建设,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奋斗。
-
关键词
辅导员
专业化
路径
探究
-
Keywords
guidance counselor
specialization
path
exploration
-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浅析毕加索《格尔尼卡》的内容与形式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黄奕博
-
机构
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生态园校区
-
出处
《戏剧之家》
2019年第5期141-141,共1页
-
文摘
毕加索一生的创作颇多,《格尔尼卡》是其创作中最为杰出和重要的作品之一,其内容是以控诉和揭露德国法西斯对世界暴行为主,在世界上影响巨大。这幅画作是对时代背景和法西斯暴行的完美诠释,融入了毕加索本人的内心情感,从而造就了这幅画作独特的风格特点。《格尔尼卡》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在二战期间,毕加索通过特殊的艺术手法将战争中人民面对死亡和困境时的恐慌充分表现出来。本文主要基于画作的创作背景,对其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探讨,分析《格尔尼卡》给人们带来的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因素,以此为后续的画作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
关键词
毕加索
格尔尼卡
内容
形式
-
分类号
J05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论日本传统舞台中挂桥的形成与演变
- 5
-
-
作者
崔陇鹏
黄奕博
-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出处
《古建园林技术》
2019年第4期51-54,50,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项目资助,项目名称:中日比较视野下的传统戏场原型与范式研究(51608414)。
-
文摘
挂桥是日本传统舞台最显著的特征,其产生与演化都受到传统演艺文化的深刻影响。本文通过对日本传统舞台中挂桥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的研究,以挂桥的演化发展来说明日本传统观演空间原型的演化历程,最终提出观演行为方式和使用方式的改变是挂桥演化的主要原因,而“左方为尊”思想对日本“右架舞台”的产生亦具有深远的影响。该研究不仅对于挖掘东方的戏场遗失原型、传承戏剧舞台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更可以为当代东方剧场的本土化、专业化设计提供历史依据与借鉴范式。
-
关键词
日本传统舞台
能乐
歌舞伎
挂桥
-
分类号
J805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日本“千家流”茶庭演变及其造园思想研究
- 6
-
-
作者
崔陇鹏
黄奕博
-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
出处
《古建园林技术》
2018年第3期31-36,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项目资助(项目名称:中日比较视野下的传统戏场原型与范式研究
基金号:51608414)
-
文摘
日本茶人千利休,开创了日本茶道千家流的历史,后其孙千宗旦继承祖业,并分别传给其三子来传承茶道,千家的茶庭也随之演化。本文通过对日本茶道"千家"几代茶人设计的茶庭的研究,探索"千家流"茶庭的演变过程及其造园精神,寻找不同时期的历史环境下,"茶道千家"茶庭文化中所隐藏的独特的审美意识、人文气息与时代精神,以求在对日本茶道及其茶庭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的同时,对当代的茶庭营造予以借鉴。
-
关键词
日本
茶庭
干家流派
-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基于符号学的狼人杀桌游主要角色手牌设计
被引量:1
- 7
-
-
作者
王敏斯
黄奕博
-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
-
出处
《艺术科技》
2019年第1期190-191,共2页
-
文摘
狼人杀是近几年兴起的最受欢迎的桌上游戏之一,根据狼人杀游戏规则和各角色功能,运用设计符号学相关理论,分别从历时性与共时性、横组合与聚合关系、内部语言学与外部语言学等不同研究角度切入,综合分析角色符号语言各自在系统中所在的位置即在整体结构中的关系,并进行四张狼人杀主要角色手牌设计,包括白狼王、预言家、猎人、守卫的角色牌面和统一牌背的设计。
-
关键词
设计符号学
狼人杀
手牌设计
-
分类号
G899
[文化科学—体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