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SCA工具经牙槽嵴顶微创法进行上颌窦底内提升同期植入种植体 被引量:6
1
作者 黄圣运 刘光萍 +2 位作者 左书玉 韩晓辉 张东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I0001-I0002,共2页
1技术要点 口腔种植修复是目前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主要修复方法。由于上颌后牙区与上颌窦距离很近,牙齿缺失后易出现继发性的牙槽骨吸收,加之上颌窦本身过度汽化等原因,常导致牙槽嵴顶至上颌窦底的垂直距离过低,剩余牙槽嵴高度... 1技术要点 口腔种植修复是目前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主要修复方法。由于上颌后牙区与上颌窦距离很近,牙齿缺失后易出现继发性的牙槽骨吸收,加之上颌窦本身过度汽化等原因,常导致牙槽嵴顶至上颌窦底的垂直距离过低,剩余牙槽嵴高度不足,无法常规植入长度10mm以上的种植体,使得在上颌后牙区的种植受到很大限制。开放式上颌窦外提升术是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传统方法,该方法对外科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且由于上颌窦解剖结构复杂,容易出现术中上颌窦黏膜撕裂或穿孔、出血及术后肿胀反应严重、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底 牙槽嵴顶 种植体 微创法 SCA 上颌后牙区 工具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康特牙齿种植系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圣运 李敏 +3 位作者 韩晓辉 史衍康 张世周 张东升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1期11-13,共3页
目的:观察百康特牙齿种植系统的临床应用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4例牙齿缺失患者采用百康特种植系统进行义齿种植(67颗);术后随访6~18个月,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种植体骨结合良好,未见松动... 目的:观察百康特牙齿种植系统的临床应用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4例牙齿缺失患者采用百康特种植系统进行义齿种植(67颗);术后随访6~18个月,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种植体骨结合良好,未见松动、脱落,无宿主不良反应;有2例分别出现种植体周围炎及连接基台与烤瓷冠的固位螺丝松动,经对症处理后均效果良好。结论百康特牙齿种植系统植入后生物相容性及初期稳定性良好,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设计治疗程序及精确制作修复体的条件下,可获得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康特牙齿种植系统 义齿表面处理 种植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颈部无痛性肿物
3
作者 黄圣运 张东升 +2 位作者 张世周 方冬 刘桂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无痛性肿物 右颈部 颈部肿物 生长缓慢 身体健康 入院查体 入院前 min 无疼痛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关节滑液硫酸软骨素含量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俊杰 张东升 +2 位作者 牟鸿 黄圣运 龙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5-6,共2页
目的 观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关节滑液中硫酸软骨素(CS)的含量变化,探讨其在TM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10例正常人颞下颌关节(对照组)、32例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病(ID组)、2 8例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OA组)患者... 目的 观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关节滑液中硫酸软骨素(CS)的含量变化,探讨其在TM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10例正常人颞下颌关节(对照组)、32例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病(ID组)、2 8例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OA组)患者关节滑液中CS不饱和二糖ΔDi- 6 S与ΔDi- 4 S。结果 三组关节滑液中均能检测出ΔDi- 6 S,ID组及OA组均检测到ΔDi- 4 S,对照组仅有3例检测到痕量ΔDi- 4 S。ΔDi- 6 S与ΔDi- 4 S含量在ID组及OA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 .0 0 1) ,OA组亦高于ID组(P <0 .0 1)。结论 TMD患者关节滑液中CS含量增加,且随病变的加重CS含量增加,其可以作为一种生化标志用于TMD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关节滑液 硫酸软骨素 含量变化 患者 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病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 高效液相色谱法 人颞下颌关节 不饱和二糖 对照组 TMD 早期诊断 生化标志 检测 CS OA 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缩生长因子在上颌窦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2
5
作者 史衍康 胡立华 +3 位作者 韩晓辉 马利 黄圣运 张东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5-97,共3页
目的观察浓缩生长因子(CGF)在上颌窦穿孔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上颌窦穿孔并需要进行手术修补的患者15例(因上颌后牙根尖病变致上颌窦底骨质缺如5例,上颌牙种植手术致上颌窦穿孔2例,拔牙术后上颌窦穿孔8例),在上颌窦穿孔修补术... 目的观察浓缩生长因子(CGF)在上颌窦穿孔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上颌窦穿孔并需要进行手术修补的患者15例(因上颌后牙根尖病变致上颌窦底骨质缺如5例,上颌牙种植手术致上颌窦穿孔2例,拔牙术后上颌窦穿孔8例),在上颌窦穿孔修补术中将制备好的CGF凝胶填塞入拔牙窝或种植窝内,将制备好的CGF膜片置于创面牙槽嵴顶。术后定期复查,检查牙龈和牙槽骨愈合情况。结果 15例术后随访均无不适症状,均未出现感染及瘘道,术后3个月牙龈色泽正常,牙槽窝骨愈合。结论在上颌窦穿孔修补术中应用CGF有助于上颌窦穿孔的修复,术后牙龈和牙槽骨愈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穿孔 浓缩生长因子 上颌窦穿孔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骨和不植骨上颌窦提升术后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应力分布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沈洪洲 马猛 +1 位作者 黄圣运 张东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5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植骨和不植骨的上颌窦提升术后周围骨组织应力分布。方法通过Creo2.0软件绘制上颌后牙区简化颌骨模型,垂直骨高度分别设定为10、7、5、3 mm,其中10 mm组直接植入种植体,其余组分别行植骨和不植骨的上颌窦提升术后模拟植入种植体... 目的探讨植骨和不植骨的上颌窦提升术后周围骨组织应力分布。方法通过Creo2.0软件绘制上颌后牙区简化颌骨模型,垂直骨高度分别设定为10、7、5、3 mm,其中10 mm组直接植入种植体,其余组分别行植骨和不植骨的上颌窦提升术后模拟植入种植体,三维有限元分析不同处理后骨组织应力值大小关系。结果当垂直骨高度为7 mm时,植骨和不植骨的上颌窦提升术后种植体与骨界面最大应力值与10 mm时相比均变化不大;当降至5 mm时不植骨组应力值明显增加;当仅剩3 mm时,骨内应力值增加更显著。使用植入物后种植体与骨界面的应力分布明显改善。结论种植体颈周是应力集中区域;当剩余垂直骨高度为7 mm及以上时,植骨和不植骨的上颌窦提升术应力分布无明显差异;当剩余垂直骨降至5 mm及以下时,建议行上颌窦底提升术的同时使用植入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底提升 垂直骨高度 种植体 三维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患者唇侧骨板影像学变化及护理 被引量:5
7
作者 任伶 韩晓辉 +1 位作者 侯亚丽 黄圣运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5期761-764,共4页
目的探讨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术后患者唇侧骨板的影像学变化及护理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行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28例患者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5个月行CBCT检查,进行唇侧骨板的影像学测量,观察其变化,同时分析护理干... 目的探讨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术后患者唇侧骨板的影像学变化及护理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行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28例患者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5个月行CBCT检查,进行唇侧骨板的影像学测量,观察其变化,同时分析护理干预效果。结果CBCT影像学测量显示:28例患者唇侧骨板厚度吸收较术前不明显,无种植体感染脱落,无种植体周围炎,美学效果好,患者满意度100%,患者口腔健康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增强。结论应用CBCT影像学测量是观察唇侧骨板厚度变化的客观指标,即刻种植即刻修复过程中借助CBCT测量能够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并观察后期修复治疗效果,护理配合流程规范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牙区 即刻种植 即刻修复 唇侧骨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上颌区穿翼种植体入路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韩晓辉 廉亚萍 +3 位作者 孔丽 胡立华 张东升 黄圣运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8期1283-1286,共4页
目的基于对103例锥体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影像数据进行分析,观察穿翼种植体合适的植体长度和在三维方向上的最佳植入角度。方法选取103例上颌后牙区骨萎缩患者,对每位患者的CBCT影像进行个性化解剖测量,随后选择合适长度的种植... 目的基于对103例锥体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影像数据进行分析,观察穿翼种植体合适的植体长度和在三维方向上的最佳植入角度。方法选取103例上颌后牙区骨萎缩患者,对每位患者的CBCT影像进行个性化解剖测量,随后选择合适长度的种植体模拟植入,分别测量相对于眶耳平面种植体在矢状方向和冠状方向的角度。结果基于此次分析,翼上颌区种植体以选择≥15 mm的种植体为最佳。相对于眶耳平面种植体矢状面的平均植入角度为(61.57±4.21)°;冠状面的平均植入角度为(80.68±2.89)°。结论充分利用翼上颌区的骨量,使种植体获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在行翼上颌区种植手术时,尽量选择植入长度≥15mm的种植体;相对于眶耳平面,种植体在矢状面的植入角度约为61°,冠状面的植入角度约为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上颌区 锥体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上颌结节 牙列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