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R-191体外诱发人成纤维细胞恶性转化的初步研究
1
作者 黄吉武 McCor.,J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292-295,共4页
MSU-1.1细胞株是由v-myc癌基因转染正常二倍体人成纤维细胞后所建立的生命期无限的近二倍体细胞株,使该细胞暴露于实验研究用广谱诱变剂ICR-191以建立体外细胞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剂量0.35及0.45μmol/... MSU-1.1细胞株是由v-myc癌基因转染正常二倍体人成纤维细胞后所建立的生命期无限的近二倍体细胞株,使该细胞暴露于实验研究用广谱诱变剂ICR-191以建立体外细胞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剂量0.35及0.45μmol/L的ICR-191可使MSU-1.1细胞转化成具有转化灶形成能力和成瘤性的恶性转化细胞。本文支持永生化是人类细胞培养的多步骤的恶性转化过程的前提条件的假说。为建立的致癌物诱发细胞转化体系为研究阐明人类多步致癌的分子机理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模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成纤维细胞 体外转化 化学致癌物 ICR-19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氨基苯甲酸与亚硫酸氢钠对甲基硝基亚硝基胍的抗诱变作用
2
作者 杨晓玲 黄吉武 余辉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4期356-359,共4页
本文采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程序外DNA合成(UDS)方法检测对—氨基苯甲酸(PABA)、亚硫酸氢钠(NaHSO_3)对甲基硝基亚硝基胍的抗诱变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PABA,NaHSO_3对相同浓度的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的抗诱变作用,以PABA浓度为5×... 本文采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程序外DNA合成(UDS)方法检测对—氨基苯甲酸(PABA)、亚硫酸氢钠(NaHSO_3)对甲基硝基亚硝基胍的抗诱变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PABA,NaHSO_3对相同浓度的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的抗诱变作用,以PABA浓度为5×10^(-5)mol/L,NaHSO_3浓度为3×10^(-4)mol/L时,抗诱变作用最大。而PABA、NaHSO_3浓度恒定时,对不同浓度的MNNG的抗诱变作用,均以高浓度MNNG的抗诱变作用明显。因此认为PABA、NaHSO_3对MNNG具有抗诱变作用,其大小与MNNG的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氨基苯甲酸 亚硫酸氢钠 抗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氯硫酚的毒性研究
3
作者 黄吉武 王培彦 裴少君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59-163,共5页
为安全性评价提供毒理学资料对五氯硫酚用不同种属动物进行了多项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其经口LD50雄性大鼠为9090mg/kg,而对小鼠大于10g/kg,属低毒物质。其蓄积系数大于5,故对小鼠无明显蓄积毒性。对家兔皮肤粘... 为安全性评价提供毒理学资料对五氯硫酚用不同种属动物进行了多项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其经口LD50雄性大鼠为9090mg/kg,而对小鼠大于10g/kg,属低毒物质。其蓄积系数大于5,故对小鼠无明显蓄积毒性。对家兔皮肤粘膜刺激作用轻微,但对豚鼠具轻度皮肤致敏作用。Ames试验及微核试验中未显示诱变性。90d喂养试验中,中、低剂量组在血象、尿检、生化、病理及生长发育各观察指标未见异常改变,而高剂量组雄性大鼠的总进食量与体重增长明显低于对照,提示亚慢性毒作用阈剂量为909mg/kg。本研究未证实五氯硫酚具有卟啉原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氯硫酚 毒性 卟啉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