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痰论治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中医研究概况及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丹奇 黄卓燕 李艺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10期49-51,共3页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 UACS)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西医治疗该病方式较单一且复发率较高。中医结合小儿体质、喂养特点、发病及临床表现,发现患儿发病与“痰邪”密切相关。临床诊疗中,“从痰”论...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 UACS)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西医治疗该病方式较单一且复发率较高。中医结合小儿体质、喂养特点、发病及临床表现,发现患儿发病与“痰邪”密切相关。临床诊疗中,“从痰”论治该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具备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久咳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痰邪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海洛因白质脑病患者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
2
作者 黄卓燕 詹玉云 黎渐英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1期76-77,共2页
对1例海洛因白质脑病患者进行双重滤过血浆分离后血液透析及血浆滤过吸附后血液透析治疗与精心护理。结果患者住院34d后生活自理,基本痊愈出院。提示血液净化治疗能有效救治海洛因白质脑病。治疗前给给予心理护理,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对1例海洛因白质脑病患者进行双重滤过血浆分离后血液透析及血浆滤过吸附后血液透析治疗与精心护理。结果患者住院34d后生活自理,基本痊愈出院。提示血液净化治疗能有效救治海洛因白质脑病。治疗前给给予心理护理,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治疗中加强皮肤和安全护理、病情观察、保持血管路通畅,正确调节血流速度及血浆分离速度,严防各项治疗并发症的发生,治疗后完善相关的护理工作和健康教育,是保证血液净化治疗顺利进行,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白质脑病 血液净化 双重滤过血浆分离 血浆滤过吸附 血液透析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条式”教学法在中医耳鼻咽喉科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3
作者 黄卓燕 张勉 +1 位作者 冯纬纭 刘景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14-115,共2页
中医耳鼻喉科学作为一个临床二级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其实践性和形态学特征更明显。中医耳鼻喉科教学有以下特点:①课程内容多而教学时数少;②耳、鼻、咽、喉、气管、食管各部都是狭窄的腔洞结构,解剖精细,功能复杂,其解剖形态... 中医耳鼻喉科学作为一个临床二级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其实践性和形态学特征更明显。中医耳鼻喉科教学有以下特点:①课程内容多而教学时数少;②耳、鼻、咽、喉、气管、食管各部都是狭窄的腔洞结构,解剖精细,功能复杂,其解剖形态多数难以窥清,教学难度大;③基础医学教学阶段多未涉及;④学生对考查课程重视不足;⑤实践时间少,感性认识不足,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导致医学生疲于“应付考试”,缺乏学习热情,教学效果差。为提高教学效果,结合中医耳鼻喉科教学的特点,我们进行了教学法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耳鼻喉科 链条式教学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耳鼻咽喉科临床带教初探
4
作者 黄卓燕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B11期142-144,共3页
关键词 中医耳鼻咽喉科 临床带教 教师素质 偏科思想 师生关系 教学形式 考核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的两种抗凝方法效果比较及护理 被引量:8
5
作者 黎渐英 叶晓青 +1 位作者 黄卓燕 林琼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05-506,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抗凝方法对高出血危险的患者在连续血液净化中的抗凝效果及护理。方法18例有出血危险性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行CVVH治疗,共45例次,按抗凝方法分为两组: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加盐水冲洗组(CA)和匀速同步体外肝素化组(CB),观察两组C... 目的探讨两种抗凝方法对高出血危险的患者在连续血液净化中的抗凝效果及护理。方法18例有出血危险性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行CVVH治疗,共45例次,按抗凝方法分为两组: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加盐水冲洗组(CA)和匀速同步体外肝素化组(CB),观察两组CVVH12 h以上的抗凝效果、出血情况及总结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约12 h或以上CVVH治疗后CA组滤器发生凝血的例次较CB组多及凝血的程度较CB组严重,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高出血危险的患者在12 h或以上连续血液净化时匀速同步体外肝素化体外抗凝效果较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加盐水冲洗好,更能满足CVVH的抗凝要求,且不增加出血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滤过 抗凝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老人院听力调查情况看老人听力康复的重要性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勉 高阳 +2 位作者 刘景 黄卓燕 李艺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08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通过对南宁市社会福利院的老人进行听力调查,了解老年人听力残疾发生率及残疾程度。方法在本底噪声≤40dB(A)的安静房间内,用Pc—RB便携式听力计,对老人双耳进行纯音测听,取0.5、1、2、4kHz4个频率的平均值作为评定听功能的指标。... 目的通过对南宁市社会福利院的老人进行听力调查,了解老年人听力残疾发生率及残疾程度。方法在本底噪声≤40dB(A)的安静房间内,用Pc—RB便携式听力计,对老人双耳进行纯音测听,取0.5、1、2、4kHz4个频率的平均值作为评定听功能的指标。结果按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所定听力残疾等级标准进行评定,52例老人中有听力残疾的人数为42例,占80.77%,其中一级听力残疾3例,占5.77%;二级听力残疾3例,占5.77%;三级听力残疾19例,占36.54%;四级听力残疾17例,占32.69%。在听力残疾的42例中,男26例,女16例;听力相对较好者10例,男3例,女7例。结论社会福利院60岁以上的老人相对集中,听力残疾发生率较高,这是老年性聋发生的一个缩影,应引起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听力保护和康复的重视;老年听力残疾人中男性比女性多,而未定等级的10例中,女性又较男性多,这又为研究老年性聋发生机理,特别是易感基因或长寿基因的研究提供了流行病学调查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听力 调查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氟沙星眼膏治疗鼻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勉 刘景 +1 位作者 高阳 黄卓燕 《淮海医药》 CAS 2009年第2期161-162,共2页
目的观察氧氟沙星眼膏治疗鼻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鼻病(包括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中隔溃疡(糜烂)、鼻中隔桥正术后、鼻骨骨折复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对照组120例,患者用氧氟沙星呈眼膏滴鼻治疗,对照组患者用... 目的观察氧氟沙星眼膏治疗鼻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鼻病(包括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中隔溃疡(糜烂)、鼻中隔桥正术后、鼻骨骨折复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对照组120例,患者用氧氟沙星呈眼膏滴鼻治疗,对照组患者用冰薄油滴鼻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氧氟沙星眼膏滴鼻治疗鼻科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在鼻科运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眼膏 干燥性鼻炎 萎缩性鼻炎 鼻中隔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后乳突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主观性耳鸣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梁承志 黄彦 +4 位作者 张勉 叶辉信 黄卓燕 李艺 吕慧灵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40-41,共2页
[目的]观察耳后乳突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主观性耳鸣的疗效。[方法]将120例(134耳)耳鸣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均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扩血管改善微循环及维生素B1、B12营养神经治疗,治疗组加用耳后乳突骨膜下注射甲泼... [目的]观察耳后乳突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主观性耳鸣的疗效。[方法]将120例(134耳)耳鸣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均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扩血管改善微循环及维生素B1、B12营养神经治疗,治疗组加用耳后乳突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治疗14 d,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组中不同频率的耳鸣患者之间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68.33%,对照组有效率为4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频率耳鸣的预后效果较好,与高频率耳鸣相比,其疗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主观性耳鸣是有效的,适合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性耳鸣 耳后乳突骨膜下注射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鼻窦炎与鼻纤毛功能失调的关系及其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薛浩鸣 黄卓燕 +1 位作者 黄梦秋 谭宏韬 《内科》 2022年第4期421-424,共4页
慢性鼻窦炎的发生与鼻纤毛功能失调存在密切联系,纤毛清除系统可以清除机体鼻腔内有害物质,防止炎症发生,因此在治疗慢性鼻窦炎时还应注意鼻纤毛功能的恢复。本文就慢性鼻窦炎与鼻纤毛功能失调的关系和近年中西医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研究... 慢性鼻窦炎的发生与鼻纤毛功能失调存在密切联系,纤毛清除系统可以清除机体鼻腔内有害物质,防止炎症发生,因此在治疗慢性鼻窦炎时还应注意鼻纤毛功能的恢复。本文就慢性鼻窦炎与鼻纤毛功能失调的关系和近年中西医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纤毛清除系统 炎症 鼻纤毛功能失调 中西医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管理中的运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卓燕 王饶萍 +1 位作者 朱春平 邓秀梅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08年第11期110-111,共2页
总结了持续质量改进在201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管理中的运用。运用PDCA四步法,即设计(plan)-实施(do)-检验(check)-处理(act),设计并实施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管理流程。201例患者中有43例一次内瘘使用寿命达10年以上,其中8例... 总结了持续质量改进在201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管理中的运用。运用PDCA四步法,即设计(plan)-实施(do)-检验(check)-处理(act),设计并实施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管理流程。201例患者中有43例一次内瘘使用寿命达10年以上,其中8例≥15年,1例达18年,43例血流速度均达到200~280ml/min,KT/V>1.4。认为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能延长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