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人驾驶车辆智能控制技术发展 被引量:31
1
作者 钱玉宝 余米森 +2 位作者 郭旭涛 黄华宝 李世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846-3858,共13页
无人驾驶车辆可看作是具备一定自我学习能力的轮式智能机器人,体系结构可分为感知和决策,在智能控制技术的加持下,无人驾驶车辆控制技术正在阔步前进。为了优化车辆控制技术,使无人驾驶车辆控制子系统的实际执行效果达到决策系统的期望... 无人驾驶车辆可看作是具备一定自我学习能力的轮式智能机器人,体系结构可分为感知和决策,在智能控制技术的加持下,无人驾驶车辆控制技术正在阔步前进。为了优化车辆控制技术,使无人驾驶车辆控制子系统的实际执行效果达到决策系统的期望值;借助CiteSpace研究了中外无人驾驶车辆控制技术的发展、接着列举智能控制在无人驾驶中的先进应用,并提炼线控技术优化、控制精度优化等关键技术。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无人驾驶车辆的实际控制效果还不能稳定的位于决策拟定的期望值内。可见优化线控技术,提升无人驾驶车辆的跟踪控制精度将会是实现L5级自动驾驶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驾驶车辆 智能控制 控制策略 线控技术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DPM模型的高压管汇冲蚀磨损数值模拟 被引量:9
2
作者 黄华宝 钱玉宝 +2 位作者 郭旭涛 余米森 曹新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6期11195-11201,共7页
为探究考虑颗粒间相互作用的高压管汇冲蚀磨损机理,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了高压管汇固液两相流的速度、压力、湍动能和湍流耗散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25组仿真,对比分析DDPM模型和DPM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得到工况参数、空间夹角、颗... 为探究考虑颗粒间相互作用的高压管汇冲蚀磨损机理,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了高压管汇固液两相流的速度、压力、湍动能和湍流耗散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25组仿真,对比分析DDPM模型和DPM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得到工况参数、空间夹角、颗粒特性对高压管汇冲蚀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高压管汇进行冲蚀磨损数值模拟时,DDPM模型对高压管汇岐型三通冲蚀磨损的预测精度好于DPM模型;空间夹角在60°~90°时,最大冲蚀集中在三通相贯线和相贯线两侧面;空间夹角在30°~45°时,最大冲蚀集中在三通相贯线处;随着颗粒形状系数减小,流速4 m/s到12 m/s,冲蚀速率逐渐增大,最大冲蚀速率变大1.4倍,并在流速最大时达到峰值;结论可为高压管汇结构优化和剩余服役寿命预测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管汇 三通 正交试验 固液两相流 DDP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工况下基于PID+LQR算法的自动驾驶车辆横纵向耦合控制 被引量:10
3
作者 余米森 钱玉宝 +1 位作者 黄华宝 王紫涵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0期13490-13496,共7页
为提高自动驾驶车辆的路径跟踪精度,针对自动驾驶车辆横纵向耦合控制问题,提出了带有前馈控制的PID+LQR联合控制策略。首先,利用二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构建路径跟踪误差状态方程,制定横纵向控制流程。随后,设计了用于横向控制的线性二... 为提高自动驾驶车辆的路径跟踪精度,针对自动驾驶车辆横纵向耦合控制问题,提出了带有前馈控制的PID+LQR联合控制策略。首先,利用二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构建路径跟踪误差状态方程,制定横纵向控制流程。随后,设计了用于横向控制的线性二次型调节(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控制策略和用于纵向控制的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PID)控制策略,将横纵向控制器进行整合,使得车辆在接收到决策规划系统给出的期望指令后可以进行跟踪行驶。借助CarSim和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在连续工况下对该控制策略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横纵向耦合控制策略可控制车辆沿着规划的轨迹行驶,且可将跟踪误差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车辆 横向控制 纵向控制 PID LQR 耦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