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荔城区耕地障碍因素与环境质量状况及其改良利用
1
作者
黄功标
张华
《福建水土保持》
2004年第3期58-61,共4页
本文根据荔城区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结果 ,分析了荔城区中低产耕地障碍因素和土壤综合环境质量状况。全区中低产耕地面积 2 2 93 3 9hm2 ,占保护区耕地总面积的2 5 49% ,以旱限制、缺钙限制、瘠瘦限制和酸限制型为主 ,占保护区耕地...
本文根据荔城区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结果 ,分析了荔城区中低产耕地障碍因素和土壤综合环境质量状况。全区中低产耕地面积 2 2 93 3 9hm2 ,占保护区耕地总面积的2 5 49% ,以旱限制、缺钙限制、瘠瘦限制和酸限制型为主 ,占保护区耕地总面积的 79 2 1 % ;全区耕地土壤综合环境质量以清洁和尚清洁为主 ,占保护区耕地总面积的 85 72 % ,土壤污染物主要为汞、铅等 ;在分析耕地障碍因素和土壤综合环境质量状况的基础上 ,提出中低产耕地改良利用和污染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区耕地
障碍因素
综合环境质量
改良利用
污染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连续翻压紫云英对福建单季稻产量与化肥氮素吸收、分配及残留的影响
被引量:
44
2
作者
王飞
林诚
+5 位作者
林新坚
何春梅
李清华
李昱
黄功标
钟少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96-904,共9页
【目的】紫云英翻压后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并提高后作水稻的产量,但是该机理是由于紫云英翻压矿化后提供的氮素还是由于与翻压紫云英后化肥氮素利用率的提高有关尚不清楚,因此,本项目通过连续4年紫云英翻压还田的定位试验...
【目的】紫云英翻压后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并提高后作水稻的产量,但是该机理是由于紫云英翻压矿化后提供的氮素还是由于与翻压紫云英后化肥氮素利用率的提高有关尚不清楚,因此,本项目通过连续4年紫云英翻压还田的定位试验与原状土柱模拟及15N示踪,研究了福建单季稻区紫云英压青回田对水稻产量与化肥15N吸收、分配及残留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季稻田间定位试验,设5个处理:1)对照,不翻压紫云英,不施化肥(CK);2)不翻压紫云英,常规化肥施用量(100%H);3)紫云英+常规化肥用量(Z+100%H);4)紫云英+60%的常规化肥(Z+60%H);5)只翻压紫云英,不施化肥(Z)。常规化肥用量(100%H)为施氮量N 135 kg/hm2,N∶P2O5∶K2O=1∶0.4∶0.7,每年紫云英翻压量为18000 kg/hm2。每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15 m2,种植水稻为每小区20×15丛。于定位试验的第4年,在田间定位试验小区中,采用15N-尿素(丰度10%)示踪法与原状土柱模拟水稻植株的氮素吸收及分配情况。PVC管直径25 cm,长35 cm,其中压入田面下20 cm,每小区埋两个土柱,每个土柱中种植两株水稻。【结果】紫云英年翻压18000 kg/hm2并结合施用100%化肥(Z+100%H),水稻子粒4年平均产量比单施100%化肥(100%H)增产6.5%,同时在18000 kg/hm2的紫云英翻压量下,主作物水稻化肥减量40%(Z+60%H)的产量与100%H的处理基本相当。Z+100%H处理对提高水稻分蘖期植株氮含量最为明显,尤其是茎叶氮含量较100%H提高7.0%,差异显著。虽然不同施肥处理水稻生育期的化肥氮素利用率无明显变化,但Z+100%H处理分蘖期与成熟期植株氮素吸收量分别较100%H提高23.0%与18.0%,说明绿肥与化肥配施有利于水稻植株吸收外源氮素,且植株吸收氮的差异主要来自于紫云英矿化的氮源。Z+60%H与100%H处理的分蘖期与成熟期植株氮素吸收量则基本相当。不同施肥处理均有提高土壤全氮含量的趋势;Z+60%H处理的耕层土壤化肥氮素的残留率最高,并显著高于Z+100%H处理。【结论】连续4年翻压紫云英明显提高了福建单季稻区黄泥田的农田生产力,在减少40%常规化肥用量的情况下仍可维持产量稳定。翻压绿肥减肥增效的主要机制之一是紫云英矿化的养分替代了化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水稻
氮肥利用率
15N同位素
氮素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闽东南沿海冬季蚕豆菜肥两用技术
被引量:
2
3
作者
黄功标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7-48,共2页
福建省冬季蚕豆具有比其他省份早熟、早上市等优势,每667m^2可增收800—1500元,同时,茎叶残体还田作绿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效果显著。
关键词
闽东南沿海
蚕豆
冬季
技术
改良土壤
培肥地力
福建省
早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龙岩市新罗区耕地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变化分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黄功标
《福建农业科技》
2006年第1期44-45,共2页
通过对新罗区划定基本农田的耕地面积12 951 hm2,315个耕层土壤调查样的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测定分析,利用相关分级指标进行分级,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较,探讨新罗区耕地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变化的规律和原因,提出...
通过对新罗区划定基本农田的耕地面积12 951 hm2,315个耕层土壤调查样的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测定分析,利用相关分级指标进行分级,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较,探讨新罗区耕地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变化的规律和原因,提出今后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土壤
理化性状
变化分析
新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稻秆全量还田减量施肥对土壤养分及莴苣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2
5
作者
黄功标
陈均
丛艳静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第10期39-41,共3页
在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研究不同化肥用量对土壤养分及后季莴苣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秆还田处理与单施100%化肥处理相比,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平均增幅分别为5.04%、6.32%;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增幅19.35%,差异达显著水平。稻秆还...
在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研究不同化肥用量对土壤养分及后季莴苣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秆还田处理与单施100%化肥处理相比,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平均增幅分别为5.04%、6.32%;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增幅19.35%,差异达显著水平。稻秆还田、减量施肥有利于提高莴苣株高、增加茎直径,显著提高莴苣产量;NP肥各减10%,K肥减30%、40%与单施100%化肥处理的莴苣产量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莴苣
稻秆还田
化肥
土壤养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评估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
1
6
作者
黄功标
《中国农村科技》
2014年第10期66-67,共2页
通过对福建省粮食、薯类和豆类作物秸秆生产量及利用情况的调查显示,2012年福建省秸秆资源总量达915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1.2%,通过项目示范带动、技术物化补助等措施推进,秸秆还田和生物转化食用菌为主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生态效益...
通过对福建省粮食、薯类和豆类作物秸秆生产量及利用情况的调查显示,2012年福建省秸秆资源总量达915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1.2%,通过项目示范带动、技术物化补助等措施推进,秸秆还田和生物转化食用菌为主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类作物
秸秆生产
食用菌栽培
生态效益
秸秆焚烧
姬松茸
秸秆利用
栽培食用菌
项目示范
秸秆禁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早稻秸秆腐熟还田试验
7
作者
陈均
黄功标
付瑞洲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第8期53-55,共3页
在双季稻区进行早稻秸秆腐熟还田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腐熟剂处理可缩短稻秆腐熟时间9 d,提早晚稻插秧5 d;与常规施肥(CK)相比,稻秆腐熟还田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8.2%,达显著水平,土壤肥力提升明显;晚稻增产12.1%,达极显著水平,且显...
在双季稻区进行早稻秸秆腐熟还田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腐熟剂处理可缩短稻秆腐熟时间9 d,提早晚稻插秧5 d;与常规施肥(CK)相比,稻秆腐熟还田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8.2%,达显著水平,土壤肥力提升明显;晚稻增产12.1%,达极显著水平,且显著增加水稻有效穗与每穗实粒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秆还田
腐熟剂
土壤肥力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荔城区耕地障碍因素与环境质量状况及其改良利用
1
作者
黄功标
张华
机构
福建省农业厅土壤肥料技术站
出处
《福建水土保持》
2004年第3期58-61,共4页
基金
2002年农业部开展"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试点"项目专题
文摘
本文根据荔城区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结果 ,分析了荔城区中低产耕地障碍因素和土壤综合环境质量状况。全区中低产耕地面积 2 2 93 3 9hm2 ,占保护区耕地总面积的2 5 49% ,以旱限制、缺钙限制、瘠瘦限制和酸限制型为主 ,占保护区耕地总面积的 79 2 1 % ;全区耕地土壤综合环境质量以清洁和尚清洁为主 ,占保护区耕地总面积的 85 72 % ,土壤污染物主要为汞、铅等 ;在分析耕地障碍因素和土壤综合环境质量状况的基础上 ,提出中低产耕地改良利用和污染防治对策。
关键词
保护区耕地
障碍因素
综合环境质量
改良利用
污染防治
分类号
S156.9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连续翻压紫云英对福建单季稻产量与化肥氮素吸收、分配及残留的影响
被引量:
44
2
作者
王飞
林诚
林新坚
何春梅
李清华
李昱
黄功标
钟少杰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福建省农田建设与土壤肥料技术总站
出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96-904,共9页
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103005)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J01158)
福建省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1R11012-6)资助
文摘
【目的】紫云英翻压后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并提高后作水稻的产量,但是该机理是由于紫云英翻压矿化后提供的氮素还是由于与翻压紫云英后化肥氮素利用率的提高有关尚不清楚,因此,本项目通过连续4年紫云英翻压还田的定位试验与原状土柱模拟及15N示踪,研究了福建单季稻区紫云英压青回田对水稻产量与化肥15N吸收、分配及残留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季稻田间定位试验,设5个处理:1)对照,不翻压紫云英,不施化肥(CK);2)不翻压紫云英,常规化肥施用量(100%H);3)紫云英+常规化肥用量(Z+100%H);4)紫云英+60%的常规化肥(Z+60%H);5)只翻压紫云英,不施化肥(Z)。常规化肥用量(100%H)为施氮量N 135 kg/hm2,N∶P2O5∶K2O=1∶0.4∶0.7,每年紫云英翻压量为18000 kg/hm2。每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15 m2,种植水稻为每小区20×15丛。于定位试验的第4年,在田间定位试验小区中,采用15N-尿素(丰度10%)示踪法与原状土柱模拟水稻植株的氮素吸收及分配情况。PVC管直径25 cm,长35 cm,其中压入田面下20 cm,每小区埋两个土柱,每个土柱中种植两株水稻。【结果】紫云英年翻压18000 kg/hm2并结合施用100%化肥(Z+100%H),水稻子粒4年平均产量比单施100%化肥(100%H)增产6.5%,同时在18000 kg/hm2的紫云英翻压量下,主作物水稻化肥减量40%(Z+60%H)的产量与100%H的处理基本相当。Z+100%H处理对提高水稻分蘖期植株氮含量最为明显,尤其是茎叶氮含量较100%H提高7.0%,差异显著。虽然不同施肥处理水稻生育期的化肥氮素利用率无明显变化,但Z+100%H处理分蘖期与成熟期植株氮素吸收量分别较100%H提高23.0%与18.0%,说明绿肥与化肥配施有利于水稻植株吸收外源氮素,且植株吸收氮的差异主要来自于紫云英矿化的氮源。Z+60%H与100%H处理的分蘖期与成熟期植株氮素吸收量则基本相当。不同施肥处理均有提高土壤全氮含量的趋势;Z+60%H处理的耕层土壤化肥氮素的残留率最高,并显著高于Z+100%H处理。【结论】连续4年翻压紫云英明显提高了福建单季稻区黄泥田的农田生产力,在减少40%常规化肥用量的情况下仍可维持产量稳定。翻压绿肥减肥增效的主要机制之一是紫云英矿化的养分替代了化肥。
关键词
紫云英
水稻
氮肥利用率
15N同位素
氮素残留
Keywords
Astragalus sinicus
rice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15N isotope
nitrogen residue
分类号
S511.4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闽东南沿海冬季蚕豆菜肥两用技术
被引量:
2
3
作者
黄功标
机构
福建省农田建设与土壤肥料技术总站
出处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7-48,共2页
基金
国家财政部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2011BAD09B18)
文摘
福建省冬季蚕豆具有比其他省份早熟、早上市等优势,每667m^2可增收800—1500元,同时,茎叶残体还田作绿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效果显著。
关键词
闽东南沿海
蚕豆
冬季
技术
改良土壤
培肥地力
福建省
早熟
分类号
S643.6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龙岩市新罗区耕地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变化分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黄功标
机构
福建省农田建设与土壤肥料技术总站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06年第1期44-45,共2页
文摘
通过对新罗区划定基本农田的耕地面积12 951 hm2,315个耕层土壤调查样的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测定分析,利用相关分级指标进行分级,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较,探讨新罗区耕地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变化的规律和原因,提出今后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耕地土壤
理化性状
变化分析
新罗区
分类号
S15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秆全量还田减量施肥对土壤养分及莴苣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2
5
作者
黄功标
陈均
丛艳静
机构
福建省农田建设与土壤肥料技术总站
福建省永安市农田建设与土壤肥料技术站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第10期39-41,共3页
基金
国家财政部耕地地力保护专项--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2011BAD10B08)
文摘
在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研究不同化肥用量对土壤养分及后季莴苣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秆还田处理与单施100%化肥处理相比,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平均增幅分别为5.04%、6.32%;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增幅19.35%,差异达显著水平。稻秆还田、减量施肥有利于提高莴苣株高、增加茎直径,显著提高莴苣产量;NP肥各减10%,K肥减30%、40%与单施100%化肥处理的莴苣产量相当。
关键词
莴苣
稻秆还田
化肥
土壤养分
产量
Keywords
Lettuce
returning rice straw to field
fertilizer
soil nutrients
yield
分类号
S141.4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评估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
1
6
作者
黄功标
机构
福建省农田建设与土壤肥料技术总站
出处
《中国农村科技》
2014年第10期66-67,共2页
文摘
通过对福建省粮食、薯类和豆类作物秸秆生产量及利用情况的调查显示,2012年福建省秸秆资源总量达915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1.2%,通过项目示范带动、技术物化补助等措施推进,秸秆还田和生物转化食用菌为主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豆类作物
秸秆生产
食用菌栽培
生态效益
秸秆焚烧
姬松茸
秸秆利用
栽培食用菌
项目示范
秸秆禁烧
分类号
S816.5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早稻秸秆腐熟还田试验
7
作者
陈均
黄功标
付瑞洲
机构
福建省农田建设与土壤肥料技术总站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第8期53-55,共3页
文摘
在双季稻区进行早稻秸秆腐熟还田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腐熟剂处理可缩短稻秆腐熟时间9 d,提早晚稻插秧5 d;与常规施肥(CK)相比,稻秆腐熟还田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8.2%,达显著水平,土壤肥力提升明显;晚稻增产12.1%,达极显著水平,且显著增加水稻有效穗与每穗实粒数。
关键词
稻秆还田
腐熟剂
土壤肥力
产量
Keywords
Returning straw into paddy field
decomposing inoculants
soil fertility
yield
分类号
S141.4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荔城区耕地障碍因素与环境质量状况及其改良利用
黄功标
张华
《福建水土保持》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连续翻压紫云英对福建单季稻产量与化肥氮素吸收、分配及残留的影响
王飞
林诚
林新坚
何春梅
李清华
李昱
黄功标
钟少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闽东南沿海冬季蚕豆菜肥两用技术
黄功标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龙岩市新罗区耕地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变化分析
黄功标
《福建农业科技》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稻秆全量还田减量施肥对土壤养分及莴苣产量的影响
黄功标
陈均
丛艳静
《福建农业科技》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福建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评估与趋势分析
黄功标
《中国农村科技》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早稻秸秆腐熟还田试验
陈均
黄功标
付瑞洲
《福建农业科技》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