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S-OCTA的成年近视患者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和血流特点的观察
1
作者 唐冲 计岩 +3 位作者 黄凡凡 史凯 胡蓉 万文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7,共8页
目的:使用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swept-source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S-OCTA)观察成年近视患者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和血流特点,并分析厚度与血流的相关变化趋势。方法:横断面研究。共纳入2023年4月至2023年10月于... 目的:使用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swept-source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S-OCTA)观察成年近视患者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和血流特点,并分析厚度与血流的相关变化趋势。方法:横断面研究。共纳入2023年4月至2023年10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屈光门诊就诊的18~36岁成年近视患者共138例138只右眼,所有患者检查屈光状态、眼轴(axial length,AL)等常规眼科项目,根据等效球镜度数(spherical equivalent,SE)将其分为低度近视组(-3D<SE≤-0.5D)、中度近视组(-6D<SE≤-3D)及高度近视组(SE≤-6D)。SS-OCTA用于检查量化黄斑部3 mm×3 mm范围内平均脉络膜厚度(mean choroidal thickness,MCT)、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灌注面积(choriocapillaris blood flow area,CBFA)、脉络膜血管容积(choroidal vessel volume,CVV),脉络膜血管指数(choroidal vessel index,CVI),比较不同程度近视组间黄斑区MCT及各血流参数的差异,并进行相关变化趋势的分析。结果:不同程度近视组间,黄斑中心凹、旁中心凹及整个黄斑区3 mm×3 mm范围内的MCT、CBFA、CVV及CV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随着近视程度的加深而降低(P<0.01);排除混杂因素后的偏相关性分析提示黄斑区MCT、CBFA、CVV及CVI与SE呈正相关性(r=0.457、0.434、0.395、0.401,均P=0.000),与AL呈负相关性(r=-0.470、-0.360、-0.465、-0.468,均P=0.000);逐步线性回归提示黄斑区MCT随着SE(t=2.459,P=0.015)及CVV的增加而变厚(t=8.632,P=0.000)。结论:成年近视患者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呈不均一分布,随着近视程度的加深,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和血流降低,脉络膜血流状况密切影响脉络膜厚度;脉络膜可能是近视的一个重要生物标志物,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近视与脉络膜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脉络膜厚度 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灌注面积 脉络膜血管容积 络膜血管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网络游戏障碍与抑郁症共病的影响因素
2
作者 靳娜 黄凡凡 王学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25,共6页
网络游戏障碍和抑郁症共病成为全球普遍性问题,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网络游戏障碍与抑郁症或抑郁情绪密切相关,两者在症状维度存在一定联系与交互作用,导致青少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出现非自杀性自伤、自杀意念等问题。两者共病的... 网络游戏障碍和抑郁症共病成为全球普遍性问题,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网络游戏障碍与抑郁症或抑郁情绪密切相关,两者在症状维度存在一定联系与交互作用,导致青少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出现非自杀性自伤、自杀意念等问题。两者共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面,共病青少年存在杏仁核-背外侧前额叶皮质网络功能连接异常、默认模式网络的活动模式异常、多巴胺系统功能异常;社会心理学机制方面,共病青少年具有孤独感、认知偏差、不良应对策略的特点。探讨网络游戏障碍和抑郁症的共病机制,可帮助制定个体化的综合干预措施,减少青少年网络游戏障碍和抑郁症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戏障碍 网络成瘾 抑郁症 青少年 神经生物学 社会心理学 共病现象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生抑郁情绪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 被引量:12
3
作者 卢文婷 宋美 +14 位作者 赵天宇 郭世杰 黄凡凡 刘不凡 陈欢 任若佳 杨丽 高媛媛 吴治锋 史广玉 王锃 刘大鹏 潘忠启 杜春超 王学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2-178,共7页
目的:调查早年创伤与家庭教养方式对医学生的抑郁情绪影响。方法:使用互联网自评问卷进行横断面研究,对河北省某高校医学本科生大一至大三年级9902名学生,用一般状况调查表收集年龄、性别、家庭教养方式、运动习惯及兴趣爱好等社会人口... 目的:调查早年创伤与家庭教养方式对医学生的抑郁情绪影响。方法:使用互联网自评问卷进行横断面研究,对河北省某高校医学本科生大一至大三年级9902名学生,用一般状况调查表收集年龄、性别、家庭教养方式、运动习惯及兴趣爱好等社会人口学资料,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儿童期创伤问卷(CTQ-SF)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评估受访者的抑郁情绪及创伤。结果:筛查出存在抑郁情绪的2258例(22.8%);抑郁情绪组CTQ-SF及ASLES得分高于无抑郁情绪组,吸烟饮酒及学习成绩排名后50%的学生比例均高于无抑郁情绪组(均P<0.05)。专制型、忽视型及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是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OR=1.32、1.35、1.61);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培养兴趣爱好是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OR=0.76、0.75)。结论:医学生抑郁情绪检出率较高,早年创伤、负性生活事件及不良家庭教养方式可能是发生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运动习惯及兴趣爱好是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情绪 医学生 早年创伤 家庭教养方式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性因子在童年期创伤与抑郁严重程度之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欢 王冉 +10 位作者 黄凡凡 刘不凡 卢文婷 赵天宇 郭世杰 杨丽 任若佳 高媛媛 于鲁璐 安翠霞 王学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6-150,共5页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在童年期创伤与抑郁严重程度之间是否存在中介效应。方法纳入92例抑郁症患者,48名健康对照者。根据童年期创伤问卷评估结果,将抑郁症患者分为创伤组(n=50)和无创伤组(n=42)。采用多因子蛋白检测(Luminex)平台检测受试...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在童年期创伤与抑郁严重程度之间是否存在中介效应。方法纳入92例抑郁症患者,48名健康对照者。根据童年期创伤问卷评估结果,将抑郁症患者分为创伤组(n=50)和无创伤组(n=42)。采用多因子蛋白检测(Luminex)平台检测受试者血浆中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8、IL-10和IL-18水平。结果三组比较,IL-1β、IL-6、IL-8和IL-18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创伤组的IL-10水平[1.60(0.29,2.39)pg/mL]与对照组[0.10(0.04,0.42)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童年期创伤与抑郁严重程度存在正关联(β=0.423,R^(2)=0.187,P<0.001),与IL-10存在负关联(β=-0.226,R^(2)=0.048,P=0.003),IL-10在童年期创伤和抑郁严重程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044,R^(2)=0.217,P<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0.40%。结论IL-10在童年期创伤与抑郁严重程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童年期创伤可直接影响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也可能通过降低IL-10水平间接影响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期创伤 抑郁症 白介素10 白介素1Β 白介素6 白介素8 白介素18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生日间嗜睡状况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宋美 卢文婷 +14 位作者 赵天宇 郭世杰 黄凡凡 刘不凡 陈欢 任若佳 杨丽 高媛媛 吴治锋 史广玉 王锃 刘大鹏 潘忠启 杜春超 王学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58-463,共6页
目的:调查医学生日间过度嗜睡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河北省某医学院校1~3年级本科生7202名,采用自编一般状况调查表和Epworth嗜睡量表(ESS)、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 目的:调查医学生日间过度嗜睡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河北省某医学院校1~3年级本科生7202名,采用自编一般状况调查表和Epworth嗜睡量表(ESS)、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进行调查。ESS得分≥11分为日间过度嗜睡(EDS)。结果:EDS学生743名,检出率为10.3%;EDS组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和睡眠质量问题的检出率均高于非EDS组(均P<0.05)。年龄<20岁(OR=1.29),低年级(OR=1.22)、饮酒(OR=1.37)、服药史(OR=1.50)、做过心理咨询(OR=1.60)、抑郁症状(OR=1.80)、焦虑症状(OR=1.64)和睡眠质量差(OR=1.29)是医学生EDS的危险因素。结论:医学生日间过度嗜睡的检出率较高,日间过度嗜睡与多个危险因素有关,有必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过度嗜睡 医学生 睡眠障碍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节性硬化症伴发神经精神障碍1例并家系分析
6
作者 黄凡凡 余明 +2 位作者 卢文婷 赵晓川 王学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39-443,共5页
报告1例TSC2基因杂合缺失变异致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患者及家系的临床资料。先证者为9岁男性,表现为反复肢体抽搐,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活动多,以神经精神障碍为突出表现。体格检查可见鲨鱼皮样斑等特征... 报告1例TSC2基因杂合缺失变异致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患者及家系的临床资料。先证者为9岁男性,表现为反复肢体抽搐,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活动多,以神经精神障碍为突出表现。体格检查可见鲨鱼皮样斑等特征性皮肤损害。先证者的父亲和弟弟主要表现为反复肢体抽搐及皮肤损害。先证者、其父亲及其弟弟全外显子组测序和qPCR验证结果提示在染色体16p13.3区域检出杂合缺失变异,该变异类型既往未见报道。本例考虑结节性硬化症所致精神障碍,给予药物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通过本例TSC案例及相关文献复习,本文阐述TSC相关神经精神障碍的识别及诊治要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硬化症 神经精神障碍 先证者 家族性 临床特点 TSC2 基因 基因突变 影像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童年期创伤与抑郁症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关联研究
7
作者 黄凡凡 刘不凡 +11 位作者 赵天宇 李娜 卢文婷 汪维 陈欢 王冉 高媛媛 杨丽 任若佳 于鲁璐 安翠霞 王学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34-538,共5页
目的探讨童年期创伤与抑郁症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抑郁症患者121例,健康对照39名(对照组)。采用童年期创伤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SF)评估童年期虐待和忽视经历,根据CTQ-SF评分将抑郁症患者分为创伤... 目的探讨童年期创伤与抑郁症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抑郁症患者121例,健康对照39名(对照组)。采用童年期创伤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SF)评估童年期虐待和忽视经历,根据CTQ-SF评分将抑郁症患者分为创伤组(n=53)和无创伤组(n=68)。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_(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分别评定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严重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受试者的血浆脂联素水平。结果创伤组的血浆脂联素水平[3.82(2.44,4.92)μg/mL]低于无创伤组[4.64(2.98,6.43)μg/mL,P=0.01]和对照组[6.29(4.54,7.51)μg/mL,P<0.01],无创伤组的血浆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抑郁症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与童年期创伤呈负相关(r=-0.34,P<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抑郁症患者的血浆脂联素水平与童年期创伤得分呈负关联(β=-0.05,P<0.01)。结论经历过童年期创伤的抑郁症患者具有更低的血浆脂联素水平,抑郁症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下降可能与童年期创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期创伤 抑郁症 脂联素 酶联免疫吸附法 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自杀意念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刘不凡 赵天宇 +8 位作者 卢文婷 郭世杰 陈欢 黄凡凡 任若佳 杨丽 安翠霞 于鲁璐 王学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7-102,共6页
目的 探讨静息状态下脑功能变化与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关联。方法 对42例抑郁症患者采用贝克自杀意念问卷中文版(Beck 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Chinese version,BSI-CV)评估并分组,伴有自杀意念组23例,无自杀意念组19例。采用汉密... 目的 探讨静息状态下脑功能变化与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关联。方法 对42例抑郁症患者采用贝克自杀意念问卷中文版(Beck 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Chinese version,BSI-CV)评估并分组,伴有自杀意念组23例,无自杀意念组19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估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并行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计算静息态分数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s,fALFF)值,将两组差异脑区作为种子点,进行全脑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提取差异脑区fALFF值为因变量,建立多因素线性回归方程,分析自杀意念与fALFF值的关联性。结果与无自杀意念抑郁症组相比,伴自杀意念组右侧岛叶fALFF值升高(t=4.49,P<0.05,GRF校正),岛叶与右侧眶部额下回(t=4.28,P<0.05,GRF校正)、左侧眶内额上回(t=4.53,P<0.05,GRF校正)连接增强。伴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得分与右侧岛叶fALFF值呈正关联(β=0.49,P=0.01)。结论 伴有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显示右侧岛叶自发神经活动增加,且与眶额叶的功能连接增强,岛叶的异常活动可能与自杀意念强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自杀意念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功能连接 低频振幅 岛叶 眶额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光照辅助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任若佳 卢文婷 +11 位作者 高媛媛 李娜 杨丽 赵天宇 郭世杰 黄凡凡 刘不凡 林泉 许月航 靳娜 杨兮 王学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20-726,共7页
目的探讨室内光照辅助治疗能否快速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以及光照治疗的安全性。方法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抗抑... 目的探讨室内光照辅助治疗能否快速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以及光照治疗的安全性。方法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助光照治疗,每日室内光照30 min,连续2周,光照治疗结束后继续原有抗抑郁药物治疗2周。对照组规律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4周。基线及治疗每周末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定疗效。安全性评价采用患者不良事件自我报告和眼前节照相检查及视力检测。结果共入组80例患者,其中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9例脱落患者资料按照末次结转法进行缺失值处理后纳入统计学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1周末(20.0%vs.0.0%)及2周末(45.0%vs.17.5%)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期间,HAMD17评分时点与组别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9.66,P<0.01),试验组治疗后各时点HAMD17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1周末HAMD17总分减分率[中位数与四分位数:33.3%(25.0%,43.3%)vs.13.9%(9.9%,19.8%)]和HAMA总分减分率[中位数与四分位数:22.4%(16.5%,35.3%)vs.14.2%(4.4%,26.9%)]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2.5%vs.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试验组光照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无躁狂或轻躁狂发作,眼科检查无异常。结论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室内光照联合药物治疗能够快速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缩短抑郁症治疗时间,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治疗 室内光照 抑郁症 辅助治疗 快速起效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情感虐待抑郁症患者脑灰质体积及静息态功能连接异常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天宇 刘不凡 +7 位作者 卢文婷 李娜 高媛媛 郭世杰 黄凡凡 杨丽 任若佳 王学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83-488,共6页
目的探讨伴情感虐待的抑郁症患者脑灰质体积及静息态功能连接异常与临床特征的关联。方法纳入单次或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66例,根据童年期创伤量表情感虐待评分是否≥13分,分为情感虐待组32例和无虐待组34例,另外纳入性别、年龄相匹配的2... 目的探讨伴情感虐待的抑郁症患者脑灰质体积及静息态功能连接异常与临床特征的关联。方法纳入单次或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66例,根据童年期创伤量表情感虐待评分是否≥13分,分为情感虐待组32例和无虐待组34例,另外纳入性别、年龄相匹配的25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被试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检测受试者大脑灰质体积,将患者灰质体积存在显著组间差异的脑区作为种子点,进行全脑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并探查异常灰质脑区体积与抑郁情绪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情感虐待组右侧(0.301±0.007 vs.0.352±0.008)与左侧(0.217±0.014 vs.0.260±0.008)背外侧额上回灰质体积小于无虐待组(P<0.01),右侧额中回(0.344±0.026 vs.0.443±0.022)、右侧眶额皮质(0.056±0.003 vs.0.071±0.002)灰质体积小于对照组(P<0.01),无虐待组患者的右侧额中回灰质体积(0.358±0.020)小于对照组(P<0.01)。与无虐待组相比,情感虐待组患者双侧背外侧额上回与扣带回的功能连接增强(P<0.01)。情感虐待组患者右背外侧额上回的灰质体积与情感虐待分数呈负相关(r=-0.38,P<0.01)。结论童年期经历情感虐待的抑郁症患者存在双侧背外侧额上回结构与功能连接异常,且双侧背外侧额上回与扣带回的功能连接异常与童年期情感虐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虐待 抑郁症 脑灰质体积 静息态 功能连接 功能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