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颌外科技术治疗15例陈旧性颌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廖圣恺 李建成 +3 位作者 张凯 徐锦程 徐涛 黄全顺 《安徽医学》 2011年第12期1972-1974,共3页
目的评价正颌外科技术在陈旧性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15例陈旧性颌面骨折患者,采用X线头影测量、模型外科及定位咬颌板等正颌外科技术进行治疗。观察术前、术后患者面部畸形及功能障碍的变化。结果 15例患者创口均Ⅰ期愈合,术后... 目的评价正颌外科技术在陈旧性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15例陈旧性颌面骨折患者,采用X线头影测量、模型外科及定位咬颌板等正颌外科技术进行治疗。观察术前、术后患者面部畸形及功能障碍的变化。结果 15例患者创口均Ⅰ期愈合,术后咬合关系和面部外形恢复良好。结论正颌外科技术是治疗陈旧性颌骨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颌外科技术 陈旧性颌骨骨折 坚强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组织中5-LOX、MVD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2
作者 廖圣恺 黄全顺 +4 位作者 李建成 承泽龙 陈永锋 刘亮 吴志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2期7-8,共2页
目的观察5-脂氧合酶(5-LOX)、微血管密度(MVD)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EC)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40例涎腺MEC、20例多形性腺瘤、20例癌旁2 cm正常组织中的5-LOX、CD34(以此标记MVD)。结果涎腺MEC... 目的观察5-脂氧合酶(5-LOX)、微血管密度(MVD)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EC)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40例涎腺MEC、20例多形性腺瘤、20例癌旁2 cm正常组织中的5-LOX、CD34(以此标记MVD)。结果涎腺MEC中5-LOX的阳性表达率为67.5%(27/40)、MVD为(24.825±9.685)条/HP,多形性腺瘤、癌旁正常组织分别为0(0/20)和(8.20±1.735)条/HP、5.0%(1/20)和(9.9±1.373)条/HP,前者与后两者的两个指标相比,P均<0.05。5-LOX的表达与涎腺MEC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MVD的表达与涎腺MEC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1)。结论5-LOX、MVD在涎腺MEC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以作为诊断涎腺MEC及判断其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脂氧合酶 微血管密度 涎腺黏液表皮样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