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心风机三元叶轮优化设计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黄修乾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1991年第4期7-14,共8页
本文以两族相对流面的三元流动通用理论为基础,论述了流线曲率法在离心风机三元设计中的应用,同时依据离心叶轮的进、出口流动状态,子午面压力平衡原则,回转面叶片加载规律,详细论述了离心叶轮的几何参数优化准则,子午面和回转面通道的... 本文以两族相对流面的三元流动通用理论为基础,论述了流线曲率法在离心风机三元设计中的应用,同时依据离心叶轮的进、出口流动状态,子午面压力平衡原则,回转面叶片加载规律,详细论述了离心叶轮的几何参数优化准则,子午面和回转面通道的成型准则。对5-29№5.5离心通风机叶轮进行了三元优化设计,并和原一元风机一起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三元风机效率比一元风机平均提高5%,高效工况范围(>80%)拓宽近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风机 叶轮 优化设计 三元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压缩机叶轮强度的有限差分解法
2
作者 黄修乾 苏莫明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4-26,共3页
本文运用有限差分方法对离心压缩机叶轮强度进行了计算,与二次计算法相比,有简单、准确的特点.
关键词 压缩机 叶轮 强度 有限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分流叶片的离心式压缩机叶轮跨叶片流动计算
3
作者 黄修乾 苏莫明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1992年第2期23-30,共8页
本文提出了计算具有分流叶片的离心式压缩机叶轮跨叶片方向的计算方法,这一方法运用统一的控制方程处理不同区域的问题,在每一个区域之间的数据结构联结均有程序自动完成。分流比的确定参照现有的方法,以分流叶片前缘点坐标插值获得,并... 本文提出了计算具有分流叶片的离心式压缩机叶轮跨叶片方向的计算方法,这一方法运用统一的控制方程处理不同区域的问题,在每一个区域之间的数据结构联结均有程序自动完成。分流比的确定参照现有的方法,以分流叶片前缘点坐标插值获得,并考虑出口条件的影响。根据叶轮进口轴向分速和叶片对上游的影响确定上游过界条件,下游边界条件根据绝对速度等环量变化确定。算例结果表明,分流叶片长度、圆周位置均对流场有很大影响,当分流叶片前缘处于相邻两长叶片中间,而后部偏向长叶片压力面一侧时,流动状况有较大改善,并且叶片载荷减小,出口库塔条件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式 压缩机 跨叶片流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电网500kV地线绝缘化线路绕击耐雷性能分析
4
作者 黄修乾 邱平 +3 位作者 付玉峰 赵淳 任华 雷梦飞 《智能电网》 2015年第9期860-864,共5页
输电线路覆冰是造成线路跳闸的重要原因之一。云南电网公司通过对500 k V输电线路进行地线绝缘化改造,实现了线路地线的直流融冰。由于地线绝缘化改造过程中,地线会通过地线绝缘子悬挂于杆塔塔头处,导致地线高度降低,进而使得输电线路... 输电线路覆冰是造成线路跳闸的重要原因之一。云南电网公司通过对500 k V输电线路进行地线绝缘化改造,实现了线路地线的直流融冰。由于地线绝缘化改造过程中,地线会通过地线绝缘子悬挂于杆塔塔头处,导致地线高度降低,进而使得输电线路的保护角增大,影响线路的绕击耐雷性能。通过EMTP-ATP平台计算5种不同塔型地线绝缘化改造前后的绕击耐雷水平,并通过电气几何模型(electric geometry model,EGM)计算这些塔型的绕击跳闸率。结果表明:地线绝缘化改造对线路绕击耐雷水平影响较小,但是对绕击跳闸率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线绝缘化 绕击 耐雷水平 跳闸率 电气几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500kV地线绝缘化线路耐雷性能及改造方案研究
5
作者 黄修乾 邱平 +3 位作者 付玉峰 赵淳 任华 雷梦飞 《智能电网》 2015年第8期744-748,共5页
云南省昭通地区冬季冰雪灾害较为严重,输电线路覆冰现象随之同样较为严重。为此,云南电网公司采用直流融冰技术,将架空地线与杆塔之间通过地线绝缘子进行地线绝缘来保证直流融冰的实现。但是,地线绝缘化后,由于地线保护角以及线路与杆... 云南省昭通地区冬季冰雪灾害较为严重,输电线路覆冰现象随之同样较为严重。为此,云南电网公司采用直流融冰技术,将架空地线与杆塔之间通过地线绝缘子进行地线绝缘来保证直流融冰的实现。但是,地线绝缘化后,由于地线保护角以及线路与杆塔的电气性能发生了变化,会导致输电线路的耐雷性能发生不确定性的变化,需要针对这种变化提出新的防雷改造方案。分析500 k V线路地线绝缘化前后反击、绕击耐雷性能的变化情况,并针对云南电网公司昭通供电局某典型500 k V地线绝缘化线路进行线路参数收集、雷击闪络风险评估等工作,进而提出相应的防雷改造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线绝缘化 耐雷性能 雷击闪络风险 改造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语义分割网络的输电走廊遥感变化检测 被引量:4
6
作者 高振宇 刘亮 +6 位作者 潘浩 马御棠 黄修乾 耿浩 刘靖 徐崇斌 孙晓敏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0-128,共9页
利用不同时间卫星遥感图像的变化检测,可以及时发现输电走廊周边的地质灾害、人为破坏和违章建设等潜在风险。目前,由于卷积网络需要池化,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变化检测通常采用降采样提取抽象特征,导致检测结果分辨率降低。... 利用不同时间卫星遥感图像的变化检测,可以及时发现输电走廊周边的地质灾害、人为破坏和违章建设等潜在风险。目前,由于卷积网络需要池化,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变化检测通常采用降采样提取抽象特征,导致检测结果分辨率降低。针对这个问题,文章提出一种综合语义分割和孪生网络的变化检测算法,利用语义分割网络的编码功能提取高级抽象特征,通过解码功能恢复成原始分辨率,并利用孪生网络的参数共享机制实现不同时相图像的协同处理。面向云南省昆明市西南某高压线覆盖区域,利用2018年1月和11月的“高景一号”0.5m分辨率遥感图像进行变化检测,实验表明:文章提出的算法在分辨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能获得优于93%的检测精度,为输电走廊遥感变化检测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检测 深度学习 语义分割 孪生网络 航天遥感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度数据融合的输电线路故障智能诊断系统 被引量:11
7
作者 申元 林卿 +2 位作者 黄修乾 宋文波 王科 《电子设计工程》 2017年第22期62-64,68,共4页
针对当前输电线路故障诊断的需求,结合智能电网运行中产生的大量结构多样、来源复杂的数据,将这些大数据归类于不同的维度,设计了基于多维度数据融合的输电线路故障智能诊断系统。对多维度的诊断结果融合架构、融合方法等进行了设计,并... 针对当前输电线路故障诊断的需求,结合智能电网运行中产生的大量结构多样、来源复杂的数据,将这些大数据归类于不同的维度,设计了基于多维度数据融合的输电线路故障智能诊断系统。对多维度的诊断结果融合架构、融合方法等进行了设计,并给出了故障智能诊断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和整体结构。最后,通过该系统的运行,表明了多维度数据融合的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诊断速度和准确度,在电力行业故障诊断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度 故障诊断 特征降维 数据融合 架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越障高压线路巡线机器人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周自更 黄修乾 +3 位作者 胡昌斌 黄双得 许保瑜 曹家军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71-1077,共7页
电力系统架空输电线路的检测是一个难题,现场输电线路检测是一项昂贵而危险的工作。巡逻直升机检测方法成本太高,工人手动检测方法需要停电,目前没有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输电线路检查方法,利用巡线机器人检测输电线... 电力系统架空输电线路的检测是一个难题,现场输电线路检测是一项昂贵而危险的工作。巡逻直升机检测方法成本太高,工人手动检测方法需要停电,目前没有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输电线路检查方法,利用巡线机器人检测输电线路,即在带电线路上移动,越过障碍物,对导线进行详细检查,降低了操作人员的风险,不需要中断输电。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一方法及其实现和操作程序,可实现利用巡线机器人对跨越山区、沙漠和森林等地区的输电线路进行检测,克服机器人前进的障碍。与人工巡线相比,机器人巡线使得检测工作变得简单、快速、安全,不会对人造成影响,是一种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巡线精度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线路 巡线机器人 越障 检测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期度量学习和图像匹配变换的机器人视觉定位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周自更 黄修乾 +3 位作者 胡昌斌 黄双得 许保瑜 曹家军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96-1402,共7页
长期度量和自定位是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基本功能,但由于光照、天气或季节变化,导致机器人采集的图像外观存在较大变化,为机器人行进、定位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了挑战。虽然基于运行经验的图像映射可以弥补图像外观的差距,但在几天或几个月... 长期度量和自定位是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基本功能,但由于光照、天气或季节变化,导致机器人采集的图像外观存在较大变化,为机器人行进、定位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了挑战。虽然基于运行经验的图像映射可以弥补图像外观的差距,但在几天或几个月的较长时间跨度内,就很难满足机器人可靠度量所需的数据量。为此从色彩恒常性理论出发,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构建了RGB至灰度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实现了不同光照和天气条件下,图像内部特征匹配数的最大化;最后利用人工合成数据集与真实图像数据集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在昼夜周期中,机器人视觉定位性能显著改进,同时显著降低了数据需求;实验发现结合低维图像的纹理特征,可以进一步改善图像外观特征匹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线机器人 色彩空间变换 非线性映射 视觉度量 视觉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