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6
1
作者 秀峰 浦洪琴 +4 位作者 张胜昌 周庆辉 昌盛 黄何华 马志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0-390,411,共2页
关键词 实验教学改革 局部解剖学 手术操作 解剖学实验课 外科疾病 人体解剖学 系统解剖学 临床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京族健康人群定量超声骨量峰值 被引量:3
2
作者 昌盛 黄何华 +1 位作者 浦洪琴 秀峰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94-695,共2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和骨强度下降,并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OP已被公认为一种“无声无息的流行病”。WHO指出,在未来50年中,这种疾病的发生将偏向发展...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和骨强度下降,并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OP已被公认为一种“无声无息的流行病”。WHO指出,在未来50年中,这种疾病的发生将偏向发展中国家。因此,我国的OP防治工作正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和学术界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量峰值 定量超声 健康人群 全身性骨骼疾病 京族 广西 骨质疏松症 发展中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侗族跟骨定量超声测量结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浦洪琴 吴荣敏 +2 位作者 黄何华 昌盛 秀峰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2-113,共2页
定量超声法(quantitative ultrasound,QUS)利用超声对物质密度、结构及材料的特征表现来评价骨的质量,具有经济、方便、无辐射的优点,其中的参数超声振幅衰减(broadband ultrasound attenuation,BUA)主要与骨的密度和骨的细微... 定量超声法(quantitative ultrasound,QUS)利用超声对物质密度、结构及材料的特征表现来评价骨的质量,具有经济、方便、无辐射的优点,其中的参数超声振幅衰减(broadband ultrasound attenuation,BUA)主要与骨的密度和骨的细微结构有关,是一种理想的筛查骨质疏松的新型检测技术,临床可用于大量人群普查,早期发现低骨峰值的人群,有利于骨质疏松的早期防治。本研究采用定量超声仪测定784名广西三江侗族成年男、女跟骨BUA,以了解三江侗族健康人群超声指标的分布情况,建立侗族健康人群超声骨量峰值,为本地区防治骨质疏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定量超声 测量结果分析 超声振幅衰减 骨质疏松 细微结构 人群普查 早期防治 健康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壮、汉族青年中耳冠状断层影像解剖学
4
作者 钟斌 陈小兰 +4 位作者 秀峰 吴英宁 黄何华 昌辉 陈远岸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08-812,共5页
目的:探讨广西壮、汉族青年中耳解剖结构在冠状高分辨率CT的影像解剖学特点是否存在差异性,积累广西壮、汉族颞骨断层影像解剖学资料。方法:选取160例壮、汉族男女青年,用西门子128层螺旋CT以眦耳线相垂直的直线为扫描基线扫描,获... 目的:探讨广西壮、汉族青年中耳解剖结构在冠状高分辨率CT的影像解剖学特点是否存在差异性,积累广西壮、汉族颞骨断层影像解剖学资料。方法:选取160例壮、汉族男女青年,用西门子128层螺旋CT以眦耳线相垂直的直线为扫描基线扫描,获得厚度为0.625turn的连续薄层CT图像。选取经锤骨头前部层面、匙突层面、卵圆窗层面和圆窗龛层面等4个层面对中耳主要解剖结构进行观测。结果:不同民族、性别青年的中耳部分解剖结构间的距离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广西壮、汉族青年之间中耳解剖结构存在民族、性别差异,对中耳疾病的影像诊断和耳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 汉族 青年 中耳 冠状断层 高分辨率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矿区十年前后老年人认知能力与铝暴露分析
5
作者 李莎莎 廖芳芳 +3 位作者 谭洁妃 马惠娜 黄何华 凌雁武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S01期147-147,共1页
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调查表及时钟绘图实验,对≥60岁老年人群进行认知能力测定;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液及饮水中铝元素含量,并完成高铝暴露认知障碍与正常组各6例血液RNA样本smallRNA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矿区内依据铝矿区血铝正... 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调查表及时钟绘图实验,对≥60岁老年人群进行认知能力测定;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液及饮水中铝元素含量,并完成高铝暴露认知障碍与正常组各6例血液RNA样本smallRNA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矿区内依据铝矿区血铝正常值范围(≤3357.19(1774.70+1.64×964.93)μg/L),将血铝大于3357.19μg/L作为异常高铝组,改善饮水水质后,从饮用地下水改饮用自来水,水铝含量0.4mg/L到0.18mg/L,矿区内老年人异常高铝暴露与10年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已达人体平衡极限,而铝正常组较10年前血铝增高且认知计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铝影响认知能力持续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自来水 饮水水质 正常值范围 饮用地下水 认知能力 认知障碍 统计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