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水文特征参数的1954-2007年鄱阳湖流域径流演变特征 被引量:5
1
作者 黄伊涵 尹义星 +2 位作者 韩翠 刘梦洋 王小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6-62,共7页
基于鄱阳湖流域8个水文站和79个气象站逐日径流和降水数据,分析暴涨指数、超过年平均径流量天数比、年、干季和湿季径流系数和枯洪季径流比等水文特征参数,探究鄱阳湖流域径流的演变特征,并通过对比上下游站点的水文特征参数,探讨人类... 基于鄱阳湖流域8个水文站和79个气象站逐日径流和降水数据,分析暴涨指数、超过年平均径流量天数比、年、干季和湿季径流系数和枯洪季径流比等水文特征参数,探究鄱阳湖流域径流的演变特征,并通过对比上下游站点的水文特征参数,探讨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1)流域各站暴涨指数主要呈下降趋势(下游的李家渡站例外);相对于上游地区,下游地区站点的暴涨指数下降趋势较弱。(2)受城市化影响,下游站点的超过年平均径流量天数比明显小于上游地区。(3)流域各站年径流系数主要呈增长趋势(下游李家渡站例外);下游站点的年平均径流系数略小于上游。(4)下游站点的干季与湿季径流系数相对于上游站点差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特征参数 暴涨指数 径流系数 鄱阳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淮梅雨区1960—2014年夏季极端降水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2
作者 韩翠 尹义星 +2 位作者 黄伊涵 刘梦洋 王小军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5-455,共11页
利用江淮梅雨区66个测站1960—2014年逐日降水数据和同期NCEP/NCAR再分析资料,基于多个极端降水指数,通过趋势分析、EOF分析和合成分析等手段,探究该区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夏季极端降水指数以上升为... 利用江淮梅雨区66个测站1960—2014年逐日降水数据和同期NCEP/NCAR再分析资料,基于多个极端降水指数,通过趋势分析、EOF分析和合成分析等手段,探究该区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夏季极端降水指数以上升为主,显著上升区主要位于东部。(2)夏季极端降水指数第一特征向量呈全"+"分布形态,北部地区更强,第二特征向量呈"西北+东南-"分布形态;第一模态时间系数呈上升趋势,第二模态时间系数变化趋势不明显。(3)在强(弱)夏季极端降水典型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东),中纬度地区表现出经(纬)向型环流分布特征,利于(不利于)江淮地区极端降水发生;同时,对流层中、低层上升运动增强(中层气流辐散增强),水汽通量增强、辐合(减弱、辐散),因此,梅雨区极端降水异常增强(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时空特征 环流异常 水汽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区线性矩法的江西省极值降水频率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梦洋 尹义星 +1 位作者 韩翠 黄伊涵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共5页
基于1960~2008年江西省77个站点的逐日降水数据,采用地区线性矩法研究了该省极值降水频率及时空特征,包括数据的统计检验、水文气象一致区划分、最优分布线型确定、频率估计值计算、单站分析和地区分析法比较、设计值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基于1960~2008年江西省77个站点的逐日降水数据,采用地区线性矩法研究了该省极值降水频率及时空特征,包括数据的统计检验、水文气象一致区划分、最优分布线型确定、频率估计值计算、单站分析和地区分析法比较、设计值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等。结果表明,皮尔逊Ⅲ型分布(PE3)和广义正态分布(GNO)是大多数一致区的最优分布;地区分析法获得的频率估计值相较于单站分析法具有很好的稳健性;不同时间段极值降水的空间分布,东北部大于西南部,大值区多位于丘陵山地,小值区多位于平原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值降水 地区线性矩法 频率分析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文化景观设计研究综述 被引量:29
4
作者 汪瑞霞 陈凯莉 黄伊涵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0-94,119,共16页
目的对百年来国内外乡村文化景观设计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方法通过文献调研法,分析乡村文化景观设计定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及乡村文化景观设计原则。结合设计实践案例总结乡村文化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内容,对乡村文化景观... 目的对百年来国内外乡村文化景观设计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方法通过文献调研法,分析乡村文化景观设计定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及乡村文化景观设计原则。结合设计实践案例总结乡村文化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内容,对乡村文化景观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结论乡村文化景观是一个融合共生、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生态系统,对乡村文化景观设计的研究不仅要关注整体系统中的自然环境,还要关注因人而居的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将个体情感、民族记忆、身份认同都纳入其中,并进一步拓展思维,跨学科开展研究,未来的乡村文化景观设计实质上是一个文化记忆建构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景观 乡村文化景观设计 融合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流域雨日和无雨日指数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邹睿 黄伊涵 +3 位作者 孙国栋 尹义星 马燮铫 文佐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41,共5页
分析雨日和无雨日指数的变化特征对于区域洪涝和干旱灾害的防治有积极意义。采用六个雨日和无雨日指数,借助线性趋势、ARCGIS空间分析、M-K趋势检验和EOF分析等方法,揭示鄱阳湖流域1961~2015年雨日和无雨日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分析雨日和无雨日指数的变化特征对于区域洪涝和干旱灾害的防治有积极意义。采用六个雨日和无雨日指数,借助线性趋势、ARCGIS空间分析、M-K趋势检验和EOF分析等方法,揭示鄱阳湖流域1961~2015年雨日和无雨日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鄱阳湖流域整体上呈现雨日指数下降、无雨日指数上升的特征;三个雨日指数在流域内从南到北逐渐减小,而三个无雨日指数则在南部和北部地区较高;EOF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呈雨日指数北部上升、南部下降,无雨日指数北部下降、南部上升的反相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日指数 无雨日指数 EOF分析 鄱阳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库和气候变化对襄阳站径流的影响评估
6
作者 杨娜 赵亦童 +2 位作者 黄伊涵 韩翠 劳晓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1期64-66,共3页
根据襄阳站日径流资料(1940—2012年),分别采用Mann-Kendell检验方法和RVA方法分析该站点的径流变化特征,认为襄阳站的年径流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减少趋势,以夏、秋两季的减少最为明显,通过对月水文情势的变化评估认为径流年内分布的变... 根据襄阳站日径流资料(1940—2012年),分别采用Mann-Kendell检验方法和RVA方法分析该站点的径流变化特征,认为襄阳站的年径流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减少趋势,以夏、秋两季的减少最为明显,通过对月水文情势的变化评估认为径流年内分布的变化主要来自于丹江口水库的调丰补枯作用。进一步根据襄阳站以上流域的气象观测数据定性分析降水和气温的变化趋势,发现建坝后径流的演变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径流与降水及气温的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对径流的模拟进一步验证了径流演变与当地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但由于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其相关性在1985年后有所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气候变化 建库 影响评估 襄阳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