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车王府曲本收藏源流考
被引量:
23
1
作者
黄仕忠
《文化艺术研究》
2008年第1期139-162,共24页
1925年,马廉为孔德学校购入蒙古车王府旧藏大宗戏曲小说时,顺带购买了数千种车王府旧藏抄本曲本。次年顾颉刚为之分类并编制目录。抗战时,孔德学校所藏曲本移交北京大学,但并未全部交出。1952年,孔德藏书归首都图书馆。这些抄本曲本大...
1925年,马廉为孔德学校购入蒙古车王府旧藏大宗戏曲小说时,顺带购买了数千种车王府旧藏抄本曲本。次年顾颉刚为之分类并编制目录。抗战时,孔德学校所藏曲本移交北京大学,但并未全部交出。1952年,孔德藏书归首都图书馆。这些抄本曲本大受关注,而马廉最初所购源出车王府的"大宗小说戏曲",则知者甚少,其中可确认者至少有60余种弹词。或谓这批曲本为"未刻的稿本",大误。以300种原抄本子弟书为例,实来自百本张、百本刚等书坊,分数批购入。今学界多认同车王为车登巴咱尔之说,但对其世系则不详。今考得其族出外蒙古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主要世系为策棱、成衮扎布、拉旺多尔济、巴颜济尔噶勒、车登巴咱尔、达尔玛、那彦图。车登巴咱尔生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卒于咸丰二年(1852)。长于京师,兼擅满、汉语,能汉诗,善绘画。娶清宗室多罗贝勒奕绘之女,岳母顾太清为著名词人、小说家及戏曲家。车王之趣尚当受岳家影响。今知曲本最晚时间可考者为光绪十四年(1888),而全部曲本实经数代人之手汇集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王府曲本
车王府
车登巴咱尔
马廉
顾颉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词谑》作者确为李开先——与吴书荫先生商榷
被引量:
5
2
作者
黄仕忠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4-78,84,共6页
吴书荫《〈词谑〉的作者献疑》一文主要据明徐复祚《南北词广韵选》所引材料,认为《词谑》中“词套”、“词尾”两部分出自康海之手,《词谑》为李开先和康海两人著作的合刊本。本文详核同书,认为吴文存在材料理解错误和引录证据不全等问...
吴书荫《〈词谑〉的作者献疑》一文主要据明徐复祚《南北词广韵选》所引材料,认为《词谑》中“词套”、“词尾”两部分出自康海之手,《词谑》为李开先和康海两人著作的合刊本。本文详核同书,认为吴文存在材料理解错误和引录证据不全等问题,其结论难以成立。徐复祚所引当为万历间刻本《词谑》,并因此书未题撰者姓名而误以为出于康海之手。所以不能据徐复祚的之说来否定李开先的著作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谑
南北词广韵选
李开先
康海
明刊《词谑》刻印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元明戏曲观念之变迁——以《琵琶记》的评论与版本比较为线索
被引量:
3
3
作者
黄仕忠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7-27,共11页
从文本比较和各种批评观点的比较中理解和把握戏曲史,这是一个有待拓展的课题。本文试以《琵琶记》为例,从明清人的改动和评论,从版本的差异,剖析其间对于戏曲认识的差别和戏曲观念的变化,以图为重新认识《琵琶记》
关键词
戏曲观念
《琵琶记》
戏曲版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戏曲起源、形成若干问题再探讨
被引量:
2
4
作者
黄仕忠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5-13,共9页
自本世纪初王国维奠定戏曲史学科之后,几十年来在戏曲形成的时代这一问题上一直聚讼纷纭。然而持不同观点的诸家,其所据材料却并无二致,其分歧乃在于诠释的标准和角度的差异。
关键词
戏曲史
戏曲起源
戏曲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明与刘基之交往及心态述考
被引量:
1
5
作者
黄仕忠
《长江学术》
CSSCI
2022年第3期5-14,共10页
高明《琵琶记》系从宋南戏《赵贞女蔡二郎》改编而成,改变了谴责婚变负心主题,将家庭的不幸归结于追求功名所致,将历史人物蔡邕被董卓逼迫为官而导致身败名裂的境遇潜含于剧中,且有高明自身仕宦经历的投射。高明与友人刘基均为进士出身...
高明《琵琶记》系从宋南戏《赵贞女蔡二郎》改编而成,改变了谴责婚变负心主题,将家庭的不幸归结于追求功名所致,将历史人物蔡邕被董卓逼迫为官而导致身败名裂的境遇潜含于剧中,且有高明自身仕宦经历的投射。高明与友人刘基均为进士出身,在至正年间剿灭方国珍叛乱时,主张惩首恶而赦余众,但不被当局理解,且横遭忌恶,两人最后对时局彻底失望,选择了不合作的态度。这在《琵琶记》里留下了痕迹,对于了解元末知识阶层的出、处、进、退有其特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明
刘基
元末士大夫
琵琶记
蔡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赵贞女》到《琵琶记》
被引量:
8
6
作者
黄仕忠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4-20,共7页
从《赵贞女》到《琵琶记》黄仕忠《琵琶记》是高则诚根据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重新创作而成的。明祝允明《猥谈》说:“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余见旧牒,其时有赵闳夫榜禁,颇述名目,如《赵真女蔡二郎》等,...
从《赵贞女》到《琵琶记》黄仕忠《琵琶记》是高则诚根据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重新创作而成的。明祝允明《猥谈》说:“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余见旧牒,其时有赵闳夫榜禁,颇述名目,如《赵真女蔡二郎》等,亦不甚多。”徐渭《南词叙录》也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贞女
《琵琶记》
负心婚变
蔡伯喈
悲剧
《张协状元》
书生负心
王魁
温柔敦厚
伦常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清戏曲之发展与本色论
被引量:
5
7
作者
黄仕忠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5-52,共8页
本色论是明代戏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首先是曲论家为克服文词派创作脱离舞台的偏向而提出的一种积极主张。它表明人们对戏曲语言的认识开始从诗文手法作剧转变到重视戏曲舞台特性上来了,从而使戏曲创作逐渐走上正确的轨道,为晚明...
本色论是明代戏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首先是曲论家为克服文词派创作脱离舞台的偏向而提出的一种积极主张。它表明人们对戏曲语言的认识开始从诗文手法作剧转变到重视戏曲舞台特性上来了,从而使戏曲创作逐渐走上正确的轨道,为晚明戏曲发展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色论
戏曲创作
戏曲语言
明代戏曲
戏曲发展
明清戏曲
戏曲舞台
戏曲家
文词
重要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戏曲之发展与分期
被引量:
3
8
作者
黄仕忠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8-16,32,共10页
弁 言 中国戏曲和西方戏剧都萌芽于祭神仪式,但它们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地位迥然不同。 西方戏剧是在古希腊酒神节祭祖活动中直接形成、成熟的。它在诞生之际即获得崇高地位,此后一直被作为正统文学的最高形式而与历史并进。 中国戏曲的渊...
弁 言 中国戏曲和西方戏剧都萌芽于祭神仪式,但它们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地位迥然不同。 西方戏剧是在古希腊酒神节祭祖活动中直接形成、成熟的。它在诞生之际即获得崇高地位,此后一直被作为正统文学的最高形式而与历史并进。 中国戏曲的渊源虽然可以追溯到先秦的祭典,但它却经历了漫长的孕育期,而且最终是在民间作为世俗娱乐样式而形成、成熟的,其体甚卑,在封建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
西方戏剧
世俗娱乐
正统文学
社会地位
戏曲史
孕育期
封建时代
祭典
戏曲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朱权的人生道路和戏剧理论
被引量:
3
9
作者
黄仕忠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7-30,共4页
一 中国的戏剧理论,一向是落后于戏剧创作实践的。元代杂剧最繁荣的时期,并没有产生理论家。元代后期出现了一些有关戏剧和散曲的论著,如《录鬼簿》等,虽然其中的简单记述也已经包含了批评性因素,标志着戏剧理论的萌生,但它们主要地仍...
一 中国的戏剧理论,一向是落后于戏剧创作实践的。元代杂剧最繁荣的时期,并没有产生理论家。元代后期出现了一些有关戏剧和散曲的论著,如《录鬼簿》等,虽然其中的简单记述也已经包含了批评性因素,标志着戏剧理论的萌生,但它们主要地仍是对以往戏剧活动所作的史料性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理论
朱权
《录鬼簿》
戏剧创作
元代杂剧
戏剧活动
史料性
人生道路
批评性
神仙道化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戏曲帮腔合唱的渊源与变迁
被引量:
1
10
作者
黄仕忠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5-31,共7页
一 帮腔合唱之渊源 戏曲帮腔,一般认为是明代弋阳腔以来形成的传统,并在高腔剧种中得到发扬光大。其实不然。帮腔合唱形式不仅在戏曲形成之初即与之结下不解之缘,而且这一形式本身也源远流长。 帮腔合唱,究其本源,原是“一唱众和”的“...
一 帮腔合唱之渊源 戏曲帮腔,一般认为是明代弋阳腔以来形成的传统,并在高腔剧种中得到发扬光大。其实不然。帮腔合唱形式不仅在戏曲形成之初即与之结下不解之缘,而且这一形式本身也源远流长。 帮腔合唱,究其本源,原是“一唱众和”的“和”。这“和”又起源于劳动号子。如抬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的“举重劝力之歌”所以春秋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形成
渊源
弋阳腔
劳动号子
管仲
《张协状元》
《琵琶记》
剧种
《小孙屠》
踏谣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狄亚》与中国负心婚变悲剧之比较
11
作者
黄仕忠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0-24,共5页
《美狄亚》是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欧里庇得斯(前480?—406)的代表作。这是一部典型的负心婚变悲剧。 伊俄尔科斯国王埃宋被他的同父异母兄弟珀利阿斯篡夺了王位。珀利阿斯后来答应埃宋的儿子伊阿宋:如果他能把科尔喀斯的金羊毛取回来...
《美狄亚》是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欧里庇得斯(前480?—406)的代表作。这是一部典型的负心婚变悲剧。 伊俄尔科斯国王埃宋被他的同父异母兄弟珀利阿斯篡夺了王位。珀利阿斯后来答应埃宋的儿子伊阿宋:如果他能把科尔喀斯的金羊毛取回来,就把王位让给伊阿宋。伊阿宋乘船前去。科尔喀斯国王的女儿美狄亚钟情于伊阿宋,不仅帮助他摆脱父王的阻挠,而且帮助他杀死了看守金羊毛的蟒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狄亚》
同父异母兄弟
悲剧诗人
代表作
蟒蛇
羊毛
包办婚姻
爱情
丈夫
社会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当代十大喜剧集》前言
被引量:
1
12
作者
王季思
黄仕忠
郑尚宪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1-16,共6页
戏剧活动,本质上是供人娱乐的。而从戏剧娱乐的特性来说,喜剧的表演尤为突出。 在西方,喜剧与悲剧走着不同的发展途径。古希腊悲剧是在宗教祭祀仪典中成熟的,因而取材限于帝王或神话英雄,风格上保持庄严肃穆,不容许一丝喜剧的调笑成分...
戏剧活动,本质上是供人娱乐的。而从戏剧娱乐的特性来说,喜剧的表演尤为突出。 在西方,喜剧与悲剧走着不同的发展途径。古希腊悲剧是在宗教祭祀仪典中成熟的,因而取材限于帝王或神话英雄,风格上保持庄严肃穆,不容许一丝喜剧的调笑成分夹杂其中,悲剧的氛围一以贯之。而喜剧则是从节日的狂欢歌舞发展起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剧
神话英雄
戏剧活动
宗教祭祀
古希腊悲剧
娱乐
讽刺喜剧
歌舞
节日
中国古典喜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当代十大正剧集》前言
13
作者
王季思
黄仕忠
陈维仁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5,共5页
正剧,是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的第三种戏剧体裁。它具有悲剧的严肃特性,却又不像悲剧那样深哀剧痛,震撼人心;它兼有喜剧的愉悦因素,但又不像喜剧那样轻松活泼,娱人心脾。因此,正剧是一种悲喜混合的“严肃戏剧”,也称作“悲喜剧”。 在西方。
关键词
正剧
悲喜剧
严肃戏剧
戏剧创作
心脾
《茶馆》
体裁
优秀作品
郭沫若
当代戏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当代十大悲剧集》前言
14
作者
王季思
黄仕忠
吴绳武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6-10,共5页
中国当代戏剧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作为戏剧美学最高审美范畴的悲剧创作,也颇引人注目。这里编选的十个悲剧,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它们在诞生之初即在戏剧界乃至整个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并深深地印在一代人的记忆里。有的已经成...
中国当代戏剧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作为戏剧美学最高审美范畴的悲剧创作,也颇引人注目。这里编选的十个悲剧,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它们在诞生之初即在戏剧界乃至整个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并深深地印在一代人的记忆里。有的已经成为经典剧目,活跃在舞台上,吟唱在人群中。一些精彩的片段,更是不胫而走,家喻户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范畴
当代戏剧
戏剧美学
代表性
悲剧创作
悲剧作品
剧目
舞台
悲剧性格
悲剧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车王府曲本收藏源流考
被引量:
23
1
作者
黄仕忠
机构
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
出处
《文化艺术研究》
2008年第1期139-162,共24页
文摘
1925年,马廉为孔德学校购入蒙古车王府旧藏大宗戏曲小说时,顺带购买了数千种车王府旧藏抄本曲本。次年顾颉刚为之分类并编制目录。抗战时,孔德学校所藏曲本移交北京大学,但并未全部交出。1952年,孔德藏书归首都图书馆。这些抄本曲本大受关注,而马廉最初所购源出车王府的"大宗小说戏曲",则知者甚少,其中可确认者至少有60余种弹词。或谓这批曲本为"未刻的稿本",大误。以300种原抄本子弟书为例,实来自百本张、百本刚等书坊,分数批购入。今学界多认同车王为车登巴咱尔之说,但对其世系则不详。今考得其族出外蒙古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主要世系为策棱、成衮扎布、拉旺多尔济、巴颜济尔噶勒、车登巴咱尔、达尔玛、那彦图。车登巴咱尔生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卒于咸丰二年(1852)。长于京师,兼擅满、汉语,能汉诗,善绘画。娶清宗室多罗贝勒奕绘之女,岳母顾太清为著名词人、小说家及戏曲家。车王之趣尚当受岳家影响。今知曲本最晚时间可考者为光绪十四年(1888),而全部曲本实经数代人之手汇集而成。
关键词
车王府曲本
车王府
车登巴咱尔
马廉
顾颉刚
Keywords
poetry collection in Chewang royal palace
Chewang royal palace
Chedeng Bazar
Ma Lian
Gu Jiegang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词谑》作者确为李开先——与吴书荫先生商榷
被引量:
5
2
作者
黄仕忠
机构
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4-78,84,共6页
文摘
吴书荫《〈词谑〉的作者献疑》一文主要据明徐复祚《南北词广韵选》所引材料,认为《词谑》中“词套”、“词尾”两部分出自康海之手,《词谑》为李开先和康海两人著作的合刊本。本文详核同书,认为吴文存在材料理解错误和引录证据不全等问题,其结论难以成立。徐复祚所引当为万历间刻本《词谑》,并因此书未题撰者姓名而误以为出于康海之手。所以不能据徐复祚的之说来否定李开先的著作权。
关键词
词谑
南北词广韵选
李开先
康海
明刊《词谑》刻印时间
分类号
J809.248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元明戏曲观念之变迁——以《琵琶记》的评论与版本比较为线索
被引量:
3
3
作者
黄仕忠
机构
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7-27,共11页
文摘
从文本比较和各种批评观点的比较中理解和把握戏曲史,这是一个有待拓展的课题。本文试以《琵琶记》为例,从明清人的改动和评论,从版本的差异,剖析其间对于戏曲认识的差别和戏曲观念的变化,以图为重新认识《琵琶记》
关键词
戏曲观念
《琵琶记》
戏曲版本
分类号
I239.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戏曲起源、形成若干问题再探讨
被引量:
2
4
作者
黄仕忠
机构
广州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5-13,共9页
文摘
自本世纪初王国维奠定戏曲史学科之后,几十年来在戏曲形成的时代这一问题上一直聚讼纷纭。然而持不同观点的诸家,其所据材料却并无二致,其分歧乃在于诠释的标准和角度的差异。
关键词
戏曲史
戏曲起源
戏曲形成
分类号
J809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明与刘基之交往及心态述考
被引量:
1
5
作者
黄仕忠
机构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国古文献研究所
出处
《长江学术》
CSSCI
2022年第3期5-14,共10页
基金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全明戏曲》编纂与俗文学编目整理研究”(20VJXT006)。
文摘
高明《琵琶记》系从宋南戏《赵贞女蔡二郎》改编而成,改变了谴责婚变负心主题,将家庭的不幸归结于追求功名所致,将历史人物蔡邕被董卓逼迫为官而导致身败名裂的境遇潜含于剧中,且有高明自身仕宦经历的投射。高明与友人刘基均为进士出身,在至正年间剿灭方国珍叛乱时,主张惩首恶而赦余众,但不被当局理解,且横遭忌恶,两人最后对时局彻底失望,选择了不合作的态度。这在《琵琶记》里留下了痕迹,对于了解元末知识阶层的出、处、进、退有其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
高明
刘基
元末士大夫
琵琶记
蔡邕
Keywords
Gao Ming
Liu Ji
The Scholar Bureaucrat in the Late Yuan Dynasty
The Lute(PiPa Ji)
Caiyong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K8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赵贞女》到《琵琶记》
被引量:
8
6
作者
黄仕忠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4-20,共7页
文摘
从《赵贞女》到《琵琶记》黄仕忠《琵琶记》是高则诚根据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重新创作而成的。明祝允明《猥谈》说:“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余见旧牒,其时有赵闳夫榜禁,颇述名目,如《赵真女蔡二郎》等,亦不甚多。”徐渭《南词叙录》也说:...
关键词
赵贞女
《琵琶记》
负心婚变
蔡伯喈
悲剧
《张协状元》
书生负心
王魁
温柔敦厚
伦常道德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清戏曲之发展与本色论
被引量:
5
7
作者
黄仕忠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5-52,共8页
文摘
本色论是明代戏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首先是曲论家为克服文词派创作脱离舞台的偏向而提出的一种积极主张。它表明人们对戏曲语言的认识开始从诗文手法作剧转变到重视戏曲舞台特性上来了,从而使戏曲创作逐渐走上正确的轨道,为晚明戏曲发展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
关键词
本色论
戏曲创作
戏曲语言
明代戏曲
戏曲发展
明清戏曲
戏曲舞台
戏曲家
文词
重要问题
分类号
J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戏曲之发展与分期
被引量:
3
8
作者
黄仕忠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8-16,32,共10页
文摘
弁 言 中国戏曲和西方戏剧都萌芽于祭神仪式,但它们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地位迥然不同。 西方戏剧是在古希腊酒神节祭祖活动中直接形成、成熟的。它在诞生之际即获得崇高地位,此后一直被作为正统文学的最高形式而与历史并进。 中国戏曲的渊源虽然可以追溯到先秦的祭典,但它却经历了漫长的孕育期,而且最终是在民间作为世俗娱乐样式而形成、成熟的,其体甚卑,在封建时代。
关键词
中国戏曲
西方戏剧
世俗娱乐
正统文学
社会地位
戏曲史
孕育期
封建时代
祭典
戏曲文学
分类号
J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朱权的人生道路和戏剧理论
被引量:
3
9
作者
黄仕忠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7-30,共4页
文摘
一 中国的戏剧理论,一向是落后于戏剧创作实践的。元代杂剧最繁荣的时期,并没有产生理论家。元代后期出现了一些有关戏剧和散曲的论著,如《录鬼簿》等,虽然其中的简单记述也已经包含了批评性因素,标志着戏剧理论的萌生,但它们主要地仍是对以往戏剧活动所作的史料性记载。
关键词
戏剧理论
朱权
《录鬼簿》
戏剧创作
元代杂剧
戏剧活动
史料性
人生道路
批评性
神仙道化剧
分类号
J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戏曲帮腔合唱的渊源与变迁
被引量:
1
10
作者
黄仕忠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5-31,共7页
文摘
一 帮腔合唱之渊源 戏曲帮腔,一般认为是明代弋阳腔以来形成的传统,并在高腔剧种中得到发扬光大。其实不然。帮腔合唱形式不仅在戏曲形成之初即与之结下不解之缘,而且这一形式本身也源远流长。 帮腔合唱,究其本源,原是“一唱众和”的“和”。这“和”又起源于劳动号子。如抬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的“举重劝力之歌”所以春秋时。
关键词
戏曲形成
渊源
弋阳腔
劳动号子
管仲
《张协状元》
《琵琶记》
剧种
《小孙屠》
踏谣娘
分类号
J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狄亚》与中国负心婚变悲剧之比较
11
作者
黄仕忠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0-24,共5页
文摘
《美狄亚》是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欧里庇得斯(前480?—406)的代表作。这是一部典型的负心婚变悲剧。 伊俄尔科斯国王埃宋被他的同父异母兄弟珀利阿斯篡夺了王位。珀利阿斯后来答应埃宋的儿子伊阿宋:如果他能把科尔喀斯的金羊毛取回来,就把王位让给伊阿宋。伊阿宋乘船前去。科尔喀斯国王的女儿美狄亚钟情于伊阿宋,不仅帮助他摆脱父王的阻挠,而且帮助他杀死了看守金羊毛的蟒蛇。
关键词
《美狄亚》
同父异母兄弟
悲剧诗人
代表作
蟒蛇
羊毛
包办婚姻
爱情
丈夫
社会道德
分类号
J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当代十大喜剧集》前言
被引量:
1
12
作者
王季思
黄仕忠
郑尚宪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1-16,共6页
文摘
戏剧活动,本质上是供人娱乐的。而从戏剧娱乐的特性来说,喜剧的表演尤为突出。 在西方,喜剧与悲剧走着不同的发展途径。古希腊悲剧是在宗教祭祀仪典中成熟的,因而取材限于帝王或神话英雄,风格上保持庄严肃穆,不容许一丝喜剧的调笑成分夹杂其中,悲剧的氛围一以贯之。而喜剧则是从节日的狂欢歌舞发展起来的。
关键词
喜剧
神话英雄
戏剧活动
宗教祭祀
古希腊悲剧
娱乐
讽刺喜剧
歌舞
节日
中国古典喜剧
分类号
J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当代十大正剧集》前言
13
作者
王季思
黄仕忠
陈维仁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5,共5页
文摘
正剧,是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的第三种戏剧体裁。它具有悲剧的严肃特性,却又不像悲剧那样深哀剧痛,震撼人心;它兼有喜剧的愉悦因素,但又不像喜剧那样轻松活泼,娱人心脾。因此,正剧是一种悲喜混合的“严肃戏剧”,也称作“悲喜剧”。 在西方。
关键词
正剧
悲喜剧
严肃戏剧
戏剧创作
心脾
《茶馆》
体裁
优秀作品
郭沫若
当代戏剧
分类号
J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当代十大悲剧集》前言
14
作者
王季思
黄仕忠
吴绳武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6-10,共5页
文摘
中国当代戏剧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作为戏剧美学最高审美范畴的悲剧创作,也颇引人注目。这里编选的十个悲剧,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它们在诞生之初即在戏剧界乃至整个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并深深地印在一代人的记忆里。有的已经成为经典剧目,活跃在舞台上,吟唱在人群中。一些精彩的片段,更是不胫而走,家喻户晓。
关键词
审美范畴
当代戏剧
戏剧美学
代表性
悲剧创作
悲剧作品
剧目
舞台
悲剧性格
悲剧精神
分类号
J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车王府曲本收藏源流考
黄仕忠
《文化艺术研究》
2008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词谑》作者确为李开先——与吴书荫先生商榷
黄仕忠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元明戏曲观念之变迁——以《琵琶记》的评论与版本比较为线索
黄仕忠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戏曲起源、形成若干问题再探讨
黄仕忠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高明与刘基之交往及心态述考
黄仕忠
《长江学术》
CSSCI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从《赵贞女》到《琵琶记》
黄仕忠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明清戏曲之发展与本色论
黄仕忠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中国戏曲之发展与分期
黄仕忠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朱权的人生道路和戏剧理论
黄仕忠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8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戏曲帮腔合唱的渊源与变迁
黄仕忠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美狄亚》与中国负心婚变悲剧之比较
黄仕忠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中国当代十大喜剧集》前言
王季思
黄仕忠
郑尚宪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中国当代十大正剧集》前言
王季思
黄仕忠
陈维仁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中国当代十大悲剧集》前言
王季思
黄仕忠
吴绳武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