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膝骨关节炎患者巨噬细胞趋化力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
作者 解志波 陈科明 +3 位作者 黄从伍 陈林清 欧阳凯 彭庆星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6期514-518,共5页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巨噬细胞趋化力增强情况,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筛选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KOA患者为观察组,并分为中度组29例、重度组30例和极重组21例。同期选入健康体检者30例...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巨噬细胞趋化力增强情况,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筛选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KOA患者为观察组,并分为中度组29例、重度组30例和极重组21例。同期选入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巨噬细胞中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CXC趋化因子受体7(C-X-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7,CXCR7)和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 chemokine ligand 12,CXCL12)的基因表达;用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关节的疼痛程度;用膝骨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nee Society score,KSS)评价关节功能;并进行分析。结果:中度组、重度组、极重组的NF-κB、CXCR7和CXCL12表达均高于对照组;重度组、极重组的VAS、NF-κB、CXCR7和CXCL12表达均高于中度组,KSS低于中度组;极重组VAS、NF-κB、CXCR7和CXCL12表达高于重度组,KSS低于重度组(均P<0.01)。患者巨噬细胞中NF-κB、CXCR7和CXCL12表达均与VAS呈正相关,而与KSS呈负相关(P均<0.01)。患者巨噬细胞中NF-κB、CXCR7和CXCL12表达均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排除传统因素(性别、年龄、病程)的影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显示NF-κB、CXCR7和CXCL12表达均与疾病严重程度仍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KOA患者巨噬细胞趋化力随着病情加重而呈增强趋势,且与疼痛程度、功能受损程度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巨噬细胞 趋化 疾病严重程度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西政 白龙 +2 位作者 陈科明 黄从伍 欧阳凯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分析四肢创伤复杂创面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8年6月66例我院收治的四肢创伤复杂创面患者,应用随机序列法将抽取患者分为比对组(n=33)和观察组(n=33),所有患者均接受彻底清创以及全身抗炎处理,... 目的分析四肢创伤复杂创面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8年6月66例我院收治的四肢创伤复杂创面患者,应用随机序列法将抽取患者分为比对组(n=33)和观察组(n=33),所有患者均接受彻底清创以及全身抗炎处理,同时为其提供创面感染治疗、补液治疗、输血治疗以及创面清洁和缝合治疗,对存在骨折现象患者进行骨折复位。比对组患者同时采用常规换药治疗,应用植皮术并封闭创面,观察组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观察患者移植皮瓣或者皮片成活情况、骨折愈合情况、渗出物情况、并发症情况,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创面面积。结果比对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4.85%,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6.9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37,P=0.015)。比对组出现并发症患者共计8例,总发生率为24.24%,观察组出现并发症患者共计3例,总发生率为9.09%,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38,P=0.033)。两组患者治疗前创面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35,P=0.074),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创面面积明显小于比对组患病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63,P=0.031)。结论四肢创伤复杂创面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疗效显著且有助于提升患者治疗安全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术 四肢创伤 复杂创面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神经阻滞与局部浸润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科明 黄从伍 +4 位作者 陈林清 欧阳凯 解志波 彭庆星 丘鹏程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9期86-90,共5页
目的研究周围神经阻滞与局部浸润镇痛两种镇痛技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影响的对比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进行周围神经阻滞镇痛的患者有42例(... 目的研究周围神经阻滞与局部浸润镇痛两种镇痛技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影响的对比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进行周围神经阻滞镇痛的患者有42例(周围神经阻滞组);进行局部浸润镇痛的患者有48例(局部浸润组),比较两组患者炎症指标、功能恢复、使用药物情况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后第1天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和皮质醇的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升高,且术后第1天局部浸润组CRP、IL-6和皮质醇的水平明显高于周围神经阻滞组(P<0.05)。术后,两组Barthel指数、功能、畸形、肌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较入院时均明显改善(P<0.05),且周围神经阻滞组患者的VA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的改善度均优于局部浸润组(P<0.05)。另外,局部浸润组使用>400μg芬太尼、使用喷他佐辛的比例、术中出现高血压和术后使用止吐药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周围神经阻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局部浸润镇痛相比,周围神经阻滞镇痛可明显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同时减少镇痛药和止吐药的使用量和手术期间的高血压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阻滞 局部浸润 镇痛 全膝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