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黏土土水特征曲线的实验研究及理论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哲 司高华 +3 位作者 刘东旭 吴茂嘉 富宝锋 黄云贵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09-112,共4页
采用压力膜仪测定了不同击实干密度非饱和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线,分别用van Genuchten、Brooks&Corey和Log-Normal Distribution模型对干密度为1.3 g/cm3的黏土试样土水特征曲线进行拟合比较,结果表明,van Genuchten模型能更好地拟合... 采用压力膜仪测定了不同击实干密度非饱和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线,分别用van Genuchten、Brooks&Corey和Log-Normal Distribution模型对干密度为1.3 g/cm3的黏土试样土水特征曲线进行拟合比较,结果表明,van Genuchten模型能更好地拟合实验结果,同时给出了拟合参数。并用van Genuchten模型对不同干密度黏土试样土水特征曲线进行拟合,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土体干密度越大,空气进气值越高,土水持水能力越强。含水率相同时,土体基质吸力随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对某一特定干密度土体的土水特征曲线,高含水率段基质吸力随含水率变化幅度小,低含水率段基质吸力随含水率变化幅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水特征曲线 RETC 干密度 VAN GENUCHTEN模型 黏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钚在粘土中的迁移实验 被引量:4
2
作者 司高华 于静 +3 位作者 王青海 黄云贵 张瑞荣 胡之茜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9-33,共5页
为了获取239Pu在粘土中的迁移规律,采用静态法和动态柱法实验对其在粘土的迁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粘土对239Pu的吸附能力较强。在实际水流速为0.61cm/d条件下,239 Pu经过150d迁移距离小于0.2cm。与动态实验相比,采用分配系数计算延... 为了获取239Pu在粘土中的迁移规律,采用静态法和动态柱法实验对其在粘土的迁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粘土对239Pu的吸附能力较强。在实际水流速为0.61cm/d条件下,239 Pu经过150d迁移距离小于0.2cm。与动态实验相比,采用分配系数计算延迟系数偏小,动态实验结果更接近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在地质介质中的分配系数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于静 司高华 +4 位作者 黄云贵 刘勇 贾海红 郑军芳 王旭辉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用静态法实验测定了Pu(Ⅳ)和Pu(Ⅴ)在风积沙、沙黄土、沙砾石、铁及其氧化物中的分配系数,比较了Pu(Ⅳ)和Pu(Ⅴ)在几种介质上的吸附性能,并采用两种不同的Pu(Ⅳ)示踪液制备方法测定Pu(Ⅳ)在风积沙、沙黄土、沙砾石上的分配... 用静态法实验测定了Pu(Ⅳ)和Pu(Ⅴ)在风积沙、沙黄土、沙砾石、铁及其氧化物中的分配系数,比较了Pu(Ⅳ)和Pu(Ⅴ)在几种介质上的吸附性能,并采用两种不同的Pu(Ⅳ)示踪液制备方法测定Pu(Ⅳ)在风积沙、沙黄土、沙砾石上的分配系数。结果表明,Pu(Ⅳ)和Pu(Ⅴ)在砂土中的分配系数为103~104mL/g量级,Pu(Ⅴ)在铁及其氧化物中的分配系数为105~106mL/g量级,铁氧化物介质对Pu的吸附性最强,其次为粘土矿物含量大的介质;Pu(Ⅳ)比Pu(Ⅴ)更强的吸附在砂土上;Pu(Ⅳ)示踪液的制备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时,在制备过程中Pu(Ⅳ)形成的化合物不同,其在砂土上的分配系数会随之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 静态法 分配系数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渗率对Sr在沙土中迁移的影响
4
作者 于静 司高华 +3 位作者 张瑞荣 周旭 黄云贵 李哲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7-171,共5页
通过柱法实验对不同入渗率下Sr2+在沙土中的迁移行为进行模拟研究,采用惰性示踪剂Br-示踪水流状况,测定不同入渗率下Sr在沙土柱流出液中的浓度曲线,并采用CXTFIT程序计算土柱中Sr的运移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 通过柱法实验对不同入渗率下Sr2+在沙土中的迁移行为进行模拟研究,采用惰性示踪剂Br-示踪水流状况,测定不同入渗率下Sr在沙土柱流出液中的浓度曲线,并采用CXTFIT程序计算土柱中Sr的运移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柱实验结果一致,CXTFIT程序可较好模拟核素在土柱中的运移特性;随入渗率的增大,核素迁移速度和弥散系数增大,阻滞系数和有效孔隙度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 柱法实验 入渗率 CXTFIT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Ⅳ)、Pu(Ⅴ)在不同质地砂土中的分配
5
作者 于静 司高华 +1 位作者 黄云贵 刘东旭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95-698,共4页
Pu(Ⅲ)、Pu(Ⅳ)、Pu(Ⅴ)和Pu(Ⅵ)在自然水的pH和Eh(氧化还原电势)值范围内能够共存。在自然环境中主要以Pu(Ⅴ)的PuO2(H2O)+n和Pu(Ⅳ)的Pu(OH)4形式存在。采用静态法测定了Pu(Ⅳ)和Pu(Ⅴ)在砂土介质中的分配系数... Pu(Ⅲ)、Pu(Ⅳ)、Pu(Ⅴ)和Pu(Ⅵ)在自然水的pH和Eh(氧化还原电势)值范围内能够共存。在自然环境中主要以Pu(Ⅴ)的PuO2(H2O)+n和Pu(Ⅳ)的Pu(OH)4形式存在。采用静态法测定了Pu(Ⅳ)和Pu(Ⅴ)在砂土介质中的分配系数Kd,Pu(Ⅳ)和Pu(Ⅴ)在砂土中的分配系数范围分别为5.5×103-4×104mL/g和3.2×103-1.1×104mL/g。表明在砂土介质中Pu(Ⅳ)的分配系数(Kd)大于Pu(Ⅴ)的,并且分配系数随砂土介质中粘土矿物含量的增加及介质颗粒粒径减小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Ⅳ) Pu(Ⅴ) 砂土 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供应链配置与企业国际化 被引量:2
6
作者 曹丹婷 黄云贵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73,共9页
本文以2015-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国际化;第二,数字化转型能够促使企业供应链配置多元化,从而提高企业国际化水平;第三,知识产权保护度和... 本文以2015-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国际化;第二,数字化转型能够促使企业供应链配置多元化,从而提高企业国际化水平;第三,知识产权保护度和市场化程度均能对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国际化的关系产生显著影响。此外,中美经贸摩擦的外部事件也会对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国际化的进程产生显著影响。本研究为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国际化提供了新的解释与经验证据,对新发展格局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供应链配置 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