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易》与企业权变管理 被引量:10
1
作者 麻尧宾 《现代管理科学》 2004年第1期31-32,共2页
管理易是中国文化语境涵养而得的管理论说,是以易这一权变的视角,把握管理领域之错综变化,探讨现代组织的系统化、整体化、调配化、决策化及绩效化的学问。本文试图在这一课题范畴更进一步通过发掘古代易学的权变管理思维,探讨其对现代... 管理易是中国文化语境涵养而得的管理论说,是以易这一权变的视角,把握管理领域之错综变化,探讨现代组织的系统化、整体化、调配化、决策化及绩效化的学问。本文试图在这一课题范畴更进一步通过发掘古代易学的权变管理思维,探讨其对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潜在的参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企业 权变管理 知变观 应变观 控制原理 信息原理 适变观 系统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庸》“性”论解:结构及其张力 被引量:2
2
作者 麻尧宾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8-55,共8页
《中庸》在近世被视作儒学神秘主义之先声妙啼,其一大依据,盖与"性"在《中庸》之突出的地位关联。以为《庸》无"心"却精言"性",《学》一"性"而放言"心",应已无关乎其时代之"心... 《中庸》在近世被视作儒学神秘主义之先声妙啼,其一大依据,盖与"性"在《中庸》之突出的地位关联。以为《庸》无"心"却精言"性",《学》一"性"而放言"心",应已无关乎其时代之"心性"范畴究为成熟或定型的问题,乃大抵系《庸》重架构"内圣系统",而《学》偏经营"外王系统"的意趣呈现。"天命之谓性"的注家轨迹,乃系印刻着时代发展之印痕,也跟思想分派缠绕莫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语义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学”发略:本体的综合构造与儒家的生命哲学 被引量:1
3
作者 麻尧宾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13,共9页
"己学"接续儒家传统的本体论说,讲自我与本体的浑然一贯。综合宋以来的主理、主心、主物三系的为己精神,可以建立起物、心、理三元的不离不杂的本体构造。
关键词 己学 本体 儒家 生命哲学 为己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朱子的对峙:试释永康之心性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麻尧宾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7-63,共7页
有别于宋明理性主义哲学家的内在结构及本质性描述的理,陈亮将"理"直接在总体、整体的意义上发展出"体"的用法。其一结果,就是将"理一分殊"归结为"体一定分",落实到身、心的结构上来,辄有"... 有别于宋明理性主义哲学家的内在结构及本质性描述的理,陈亮将"理"直接在总体、整体的意义上发展出"体"的用法。其一结果,就是将"理一分殊"归结为"体一定分",落实到身、心的结构上来,辄有"身一官异"、"心一取异"之说。在陈亮的心性观念中,系以性为心、以欲为性,性不单不具有理学体系中先验层面的道德本质的意义,同时也显然不是一个绝对特出的概念,它最重要的使命与作用就是在自然与人之间充当一个介质的角色。陈亮所说亦隐含了这样的意思,即"善"层面的道德意识和"恶"层面的情感欲念,不外由"得其正"与"失其正"所促成,不单是两种价值意义的不同判断,而且还是效果意义的截然判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亮 永康学派 心性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学”刍论——工夫传统与儒家的为己精神
5
作者 麻尧宾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9-42,共14页
"为己"条贯的前后相续者,其大体的精神指向,乃在一个"仁"字。"仁"者,其作为道德性的内涵,无可置辩,只是需要吾人更进一步去做境界面与本体面的界说。故道德性境界面的"仁"与道德性本体面的&qu... "为己"条贯的前后相续者,其大体的精神指向,乃在一个"仁"字。"仁"者,其作为道德性的内涵,无可置辩,只是需要吾人更进一步去做境界面与本体面的界说。故道德性境界面的"仁"与道德性本体面的"仁",成为儒家之心性践履者(或谓"为己"者)必然趋向之二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学 儒家 工夫 为己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叶适到朱熹:“过不及”辨略
6
作者 麻尧宾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33,共9页
《论》《庸》开启的"过不及"论题,系儒家中庸哲学之一重要部分。其在宋儒得以反响与接应,确有两系之分路:主理的朱子一路,主物的水心一路。"遮""表"之诠,固由佛家因明学所盛讲,其否定与肯定之命题形式,... 《论》《庸》开启的"过不及"论题,系儒家中庸哲学之一重要部分。其在宋儒得以反响与接应,确有两系之分路:主理的朱子一路,主物的水心一路。"遮""表"之诠,固由佛家因明学所盛讲,其否定与肯定之命题形式,却也符合水心、朱子直面《论》《庸》之情形:朱子将顺的或正的逻辑为取径,吾人是谓"表",水心以逆的或负的逻辑为路向,吾人是谓"遮"。而"过不及"命题与叶水心人性修养之普罗主义的主张,与责任承担之儒家精英主义的水心、朱子之不同进路的考辨,尤有趣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不及 中庸 儒家精英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性”命题与现代组织理论
7
作者 麻尧宾 《现代管理科学》 2003年第9期19-21,72,共4页
“可视性”命题主要探讨组织系统中权力的策略与策略效益,在国内殊少重视。作者认为边沁命题(原有的“可视性”命题)在技术性上存在理想、单一、机械的局限,不利于其政治、社会、企业等具象管理领域的泛化应用。因此,着力地从权力局势... “可视性”命题主要探讨组织系统中权力的策略与策略效益,在国内殊少重视。作者认为边沁命题(原有的“可视性”命题)在技术性上存在理想、单一、机械的局限,不利于其政治、社会、企业等具象管理领域的泛化应用。因此,着力地从权力局势中最基本的概念剖析入手,首先探讨了透明度、败坏行为、纠错机制的关系,其次又描述了管理者、被管理者与“可视性”的向度分类,然后籍上述的基本关系的梳理,进一步对边沁命题环形敞式建筑进行模型解剖,就政府、群众共同关心的社会腐败治理工程等权力效益问题,提出了某些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学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系统 权力技术 权力局势 现代组织理论 边沁“可视性”命题 环形敞式建筑模型 腐败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