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横门渔业景观——滨水公共空间网络改造
            
- 1
- 
                
            
- 
                
                            作者
                                麦璐茵
                                徐靖
                                黎志远
                                胡熙
                
            
-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 
                出处
                
                
                    《广东园林》
                    
                    
                2013年第1期29-32,共4页
            
- 
                    文摘
                        文章介绍了2012年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亚太区大学生设计竞赛中二等奖(第2名)获奖作品的创作过程和主要内容。该作品选取珠江三角洲小型渔港的典型——横门渔港为设计对象,通过景观设计的手段,对该区域进行改造更新,改善当地人的生活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探讨珠三角渔村的发展模式。
                        
                    
            
- 
                    关键词
                    
                            城镇更新
                            城市设计
                            公共开放空间
                            广东园林
                    
                
- 
                    Keywords
                    
                            Urban renewal
                             Urban design
                             Open public space
                             Guangdo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 
                    分类号
                    
                            
                                
                                    TU986.5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近代上海张园园林空间复原研究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周向频
                                麦璐茵
                
            
- 
                    机构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出处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9-133,共5页
            
- 
                    文摘
                        张园是近代上海最具影响力的经营性私园,通过分析张园相关文字资料提炼空间信息、从城市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比对历史照片和绘画的形象,分别针对1885及1907年2个时间节点考证复原张园的空间并绘制复原想象平面图。从园林空间与建造的角度去解读近代中西文化的碰撞和新旧思想的交替,探索张园园林空间与人、社会的关系,发掘张园的历史意义与研究价值。
                        
                    
            
-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张园
                            公共空间
                            空间复原
                            近代上海
                    
                
-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hang Garden
                            public space
                            space restoration
                            modern Shanghai
                    
                
-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上海近代公园的纪念意义转变与空间重塑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麦璐茵
                                周向频
                                陈路平
                
            
- 
                    机构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 
                出处
                
                
                    《园林》
                    
                    
                2022年第10期52-60,共9页
            
- 
                    文摘
                        从纪念的根本内涵出发,运用阿洛伊斯·里格尔“有意为之的纪念物”和“历史纪念物”的概念进行阐发,通过分析上海近代公园中的纪念性空间,比较两种空间类型的产生、优劣以及相互转换,解读其在保护更新历程中表现出来的“符号性纪念意义”和“本体性纪念意义”,界定并辨析两种意义在公园变迁中的形成及特点。以复兴公园和霍山公园为例,分析设计方案的前后变化及原因、设计意图与实际操作的差异等内容,论述两种意义在具体更新中的转变和重塑空间的过程。两种意义的区分和解读既可以拓展“纪念”在历史公园保护和更新中的作用,也能帮助厘清公园中值得保护和更新活化的内容。历史公园作为一种历史公共空间,记录着社会群体的集体造园历史和使用公园的痕迹,这种记录帮助后人构建起对公园的历史认识,于是产生了本体性意义;历史公园同时也延续着历史上的人、事、社会生活的记忆,为了满足人们延续记忆的精神需求而产生符号性意义,两种意义在公园中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在公园更新中强化符号意义可以增强人们对公园的记忆,但同时应该保存物质本体作为历史延续的稳定基础;而在强调物质保存的个案中,不能陷入固定和僵化,应该积极挖掘本体潜存的符号纪念意义,激发公园活力和新的纪念空间的诞生。
                        
                    
            
- 
                    关键词
                    
                            纪念意义
                            历史公园
                            阿洛伊斯·里格尔
                            保护更新
                            上海
                    
                
- 
                    Keywords
                    
                            commemorative significance
                            historical park
                            Alois Riegl
                            conservation and renewal
                            Shanghai
                    
                
-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