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辛伐他汀联合丹田降脂丸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炎症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麦瑞林 程青 +2 位作者 向四国 周衍国 叶观生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0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丹田降脂丸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影响,探讨稳定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方法 12...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丹田降脂丸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影响,探讨稳定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方法 12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强化组、丹田降脂丸组及联合治疗组,各30例,均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检测相关指标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Lp-PLA2与LDL-C、hs-CRP、Hcy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辛伐他汀组、丹田降脂丸组、辛伐他汀强化组及联合治疗组患者Lp-PLA2、LDL-C、hs-CRP及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强化组、丹田降脂丸组及联合治疗组Lp-PLA2、LDL-C、hs-CRP及Hcy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和辛伐他汀强化组Lp-PLA2、LDL-C、hs-CRP及Hcy水平均明显优于辛伐他汀组与丹田降脂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辛伐他汀组与丹田降脂丸组Lp-PLA2、LDL-C、hs-CRP及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与辛伐他汀强化组Lp-PLA2、LDL-C、hsCRP及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患者治疗前Lp-PLA2与LDL-C、hs-CRP及Hcy均呈正相关(r=0.78、0.69、0.73,P<0.01)。结论 Lp-PLA2介导AS的机制与脂质过氧化、炎症反应相关,LDL-C、Lp-PLA2、hs-CRP及Hcy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炎症标志物,在临床上推广联合检测具有可行性及临床意义,他汀类药物和丹田降脂丸均具有抑制炎症而发挥血管保护作用,辛伐他汀联合丹田降脂丸可提高临床疗效,临床上给予中西医结合防治措施能更好发挥稳定AS斑块作用,减少发生急性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田降脂丸 辛伐他汀 冠心病 糖尿病 炎症介质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疗效
2
作者 麦瑞林 向四国 程芬 《北方药学》 2016年第6期22-23,共2页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胸腺肽α1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吸入的治疗方式,联合治疗组在...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胸腺肽α1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吸入的治疗方式,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皮下注射胸腺肽α1治疗。结果:布地奈德联合胸腺肽α1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各项肺功能,有效提高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同时使患者的运动耐力评分明显提高,呼吸困难情况评分显著降低。结论:布地奈德联合胸腺肽α1给药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治疗中较单独布地奈德给药效果明显,未观察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作为新型临床给药方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 布地奈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剂量他汀短程冲击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志强 黄文海 +4 位作者 仇训华 周衍国 卢进军 麦瑞林 姚夏麟 《北方药学》 2016年第3期137-137,117,共2页
目的:探讨高剂量他汀短程冲击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入院治疗的3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0例;三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 目的:探讨高剂量他汀短程冲击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入院治疗的3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0例;三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A、B两组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A组为常规剂量组,B组为高剂量组,C组为常规对照组。对比三组的治疗前后炎性指标变化与血压变化情况。结果:A、B两组治疗后炎性指标变化均优于C组,B组变化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治疗后血压及血脂变化情况均优于C组,B组变化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比不同剂量他汀短程冲击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炎性因子表达,高剂量他汀短程效果更佳,有效减少药物治疗周期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剂量他汀 短程冲击 高血压 炎性因子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