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细化护理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医院感染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麦爱欢 江丽嫚 +1 位作者 李雯 朱莲玉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15期1416-1418,共3页
目的观察精细化护理措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9月的17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10月-2016年3月的18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患者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为常规医院感染管... 目的观察精细化护理措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9月的17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10月-2016年3月的18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患者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为常规医院感染管理与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观察与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结果干预组有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4.42%,其中出现败血症的有3例,对照组1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0.17%,其中出现败血症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医院感染出现败血症患者的菌株分析及感染部位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提示感染菌株以鲍曼不动杆菌及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及泌尿系统感染为主。结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和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医院感染 精细化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伐沙班防治房颤病人卒中的护理 被引量:7
2
作者 麦爱欢 李军 章玲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2期190-192,共3页
目的对利伐沙班用于防治房颤患者卒中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本院就诊的60例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利伐沙班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华法林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用药后... 目的对利伐沙班用于防治房颤患者卒中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本院就诊的60例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利伐沙班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华法林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用药后给予及全面、细致、科学的临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用药依从性为96.67%,对照组的用药依从性为93.33%,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有1例出现卒中,卒中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患者发生卒中1例,卒中发生率为3.33%,两组患者卒中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服药后有2例出现牙龈出血,不良反应率为6.67%,对照组有2例恶心,2例头晕,2例牙龈出血,临床不良反应率为2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用于防治房颤患者卒中具有较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华法林相比,利伐沙班临床不良反应率较低,对患者产生的毒副作用较低,有利于患者的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华法林 房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护理 被引量:17
3
作者 麦爱欢 张杏 夏令琼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90-991,共2页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塞 (AMI)静脉溶栓未达再通标准而采取挽救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PCI)的护理要点 ,以提高护理质量及成效。方法对 9例因AMI静脉溶栓未达再通标准而实施PCI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  9例患者均能顺...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塞 (AMI)静脉溶栓未达再通标准而采取挽救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PCI)的护理要点 ,以提高护理质量及成效。方法对 9例因AMI静脉溶栓未达再通标准而实施PCI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  9例患者均能顺利完成PCI。结论 术前加强观察护理 ,术中与医生紧密配合 ,及早发现 ,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是保证患者安全、顺利进行PCI的前题 ,可提高PCI的成功率。术后良好的护理是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I PCI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介入诊疗专科专职管理与护理 被引量:7
4
作者 麦爱欢 郑雪芬 +3 位作者 张杏 夏令琼 张媛华 曾碧媚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专科护士对心脏介入诊疗术施行专职管理与程序化护理的效用性。方法专科病房配备1 名护士专职管理消毒隔离和专科药物、仪器设备,介入导管材料及职业防护,并实施专职护理。结果实施后与实施 前相比,总诊疗量、经济效... 目的探讨心血管专科护士对心脏介入诊疗术施行专职管理与程序化护理的效用性。方法专科病房配备1 名护士专职管理消毒隔离和专科药物、仪器设备,介入导管材料及职业防护,并实施专职护理。结果实施后与实施 前相比,总诊疗量、经济效益显著增长,并发症、诊疗时间显著缩短。结论实施专科专职管理与护理能提高护理工 作的预见性,及时防治并发症,提升专科护理及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介入诊疗术 专科专职管理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5
5
作者 麦爱欢 夏令琼 +3 位作者 张杏 童玲 李慧敏 范少玲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期38-39,共2页
总结22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患者的手术配合经验。结果应用IABP除1例PCI患者因病重死亡外,21例患者顺利完成CAG和/或PCI。提出全面、细致的手术配合,正确使用反搏机是保证抢救及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手术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电极脱位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麦爱欢 江丽嫚 +1 位作者 邝炎辉 李慧敏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5期74-76,共3页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是否能降低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电极脱位的发生率。方法:对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65例患者进行质量控制,通过建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调查护理人员对植入永久起搏器术中、术后的护理知识掌握情况,针对导致电极脱...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是否能降低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电极脱位的发生率。方法:对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65例患者进行质量控制,通过建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调查护理人员对植入永久起搏器术中、术后的护理知识掌握情况,针对导致电极脱位的可能性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对策,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强化医护患的沟通,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等。统计品管圈活动活动前后的电极脱位的发生率、护理人员及患者的知识掌握率。结果:65例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中,2例出现电极脱位,发生率为3.1%,与品管圈活动前相比,发生率下降,目标达成率为95.7%,进步率为65.1%。采用品管圈活动后护理人员的知识掌握率由原来的32.5%增加至85.0%(P<0.05);患者的知识掌握率由原来的10.8%增加至95.0%(P<0.05)。结论:对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运用质量控制,可有效降低术后电极脱位的发生率,且能提升护理人员的专科护理知识和患者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 心脏起搏器 电极脱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ABP患者实施管道护理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慧敏 汪涛 +3 位作者 董少红 罗林杰 刘华东 麦爱欢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8期88-90,113,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患者管道护理,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方法对比我科2010~2013年间使用IABP患者的管道护理结果: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照组共有42例患者,年龄38~81岁,使用IABP时间48~384h,其中发生3例非计... 目的探讨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患者管道护理,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方法对比我科2010~2013年间使用IABP患者的管道护理结果: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照组共有42例患者,年龄38~81岁,使用IABP时间48~384h,其中发生3例非计划性拔管;通过原因分析,找出管道护理及肢体约束等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2012年1月~2013年12月,实验组共有46例患者,年龄41~78岁,使用IABP时间24~336h,没有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结果对照组42例患者使用IABP时间48~384h,平均(163.45±27.26)h,发生非计划性拔管6例,事故率7.79%。研究组46例患者使用IABP时间24~336h,平均(168.73±31.52)h,无非计划性拔管病例,事故率0。两组应用IABP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事故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完善约束处置及规范主动脉球囊反搏导管的固定能明显减少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非计划性拔管 预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围术期护理要点及并发症的处理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慧敏 董少红 +3 位作者 罗林杰 刘华东 麦爱欢 曾碧媚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3期113-115,128,共4页
目的 研究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围术期护理要点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从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6例患者为阵发性房颤,41例为持续性房颤。为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对比不同类型... 目的 研究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围术期护理要点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从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6例患者为阵发性房颤,41例为持续性房颤。为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对比不同类型心房颤动患者的相关指标,不同类型心房颤动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不同类型心房颤动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阵发性心房颤动者的LAD及SBP水平均显著低于持续性心房颤动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阵发性心房颤动者与持续性心房颤动者的总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心房颤动者与持续性心房颤动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掌握心房颤动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疗法治疗围术期的相关护理要点及并发症的处理措施,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获得积极预后,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射频消融 心房颤动 围术期 护理要点 并发症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ioseal缝合器血管穿刺法的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罗林杰 董少红 +3 位作者 陈科奇 杨鹏生 麦爱欢 梁旭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4期279-280,共2页
介入治疗后传统的压迫动脉止血法,要求患者长时间卧床,还常常发生出血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痛苦。介入医生一直在探讨新的止血方法,但均有一定的不足。Angioseal缝合法临床应用后确实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也有一定的不足,主要是特... 介入治疗后传统的压迫动脉止血法,要求患者长时间卧床,还常常发生出血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痛苦。介入医生一直在探讨新的止血方法,但均有一定的不足。Angioseal缝合法临床应用后确实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也有一定的不足,主要是特殊的穿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seal缝合器 血管穿刺法 压迫动脉止血法 穿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