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种源白兰叶和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伟玉 刘俊 +2 位作者 蔡开朗 麦志通 洪文君 《热带林业》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为开发利用白兰植物资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广东、广西两个种源白兰叶和花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其挥发油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白兰花挥发油得油率高于叶片;不同种源白兰叶和花的挥发油成分和含量存在差异。... 为开发利用白兰植物资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广东、广西两个种源白兰叶和花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其挥发油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白兰花挥发油得油率高于叶片;不同种源白兰叶和花的挥发油成分和含量存在差异。广东白兰叶和花挥发油成分分别鉴定出40种和45种;广西白兰叶和花挥发油成分分别鉴定出39种和48种。芳樟醇为广东白兰叶、花和广西白兰花的最主要组成成分,均占50%以上;烷烃类物质为广西白兰叶的最主要化学成分,占55.1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白兰叶和花挥发性物质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兰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种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炉港红榄李群落林分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麦志通 林慨 +2 位作者 黄永平 郁培义 曾德华 《热带林业》 2018年第1期28-31,共4页
对三亚铁炉港红榄李(Lumnitzera littorea)天然林进行群落调查,设置6个10m×10m调查样方。对样地内的红树植物进行测量,记录红树种类、胸径、株高等指标,并进行重要性、径级等级分析,探讨该红树林林分植被的演替变化。结果表明,在60... 对三亚铁炉港红榄李(Lumnitzera littorea)天然林进行群落调查,设置6个10m×10m调查样方。对样地内的红树植物进行测量,记录红树种类、胸径、株高等指标,并进行重要性、径级等级分析,探讨该红树林林分植被的演替变化。结果表明,在600m^2样方中共记录了6种红树林树种,隶属4科5属,这些树种均具有较强的热带性质。该红榄李群落呈密灌丛状,群落结构相对较为简单,其重要值从大到小依次为红榄李>正红树>海莲>榄李>木果楝>海漆。径级等级分析结果显示,榄李的径级等级分布较为均匀,木果楝和正红树分布于第IV级和第V级,海漆、海莲和红榄李均分布在第V级。该红榄李群落为衰退型,正处于濒危状态,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红树林 红榄李 重要值 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种濒危植物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麦志通 洪文君 +2 位作者 蔡开朗 陈伟玉 刘俊 《热带林业》 2022年第3期11-14,共4页
为探讨13种濒危植物生长适应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特性,为濒危植物的引种栽培提供参考依据。以1a~2a生的鸡毛松(Dacrycarpus imbricatus var.patulus)、合果木(Michelia baillonii)等13种濒危植物为试验材料,对其生长量和叶绿素荧光参... 为探讨13种濒危植物生长适应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特性,为濒危植物的引种栽培提供参考依据。以1a~2a生的鸡毛松(Dacrycarpus imbricatus var.patulus)、合果木(Michelia baillonii)等13种濒危植物为试验材料,对其生长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海南风吹楠(Horsfieldia hainanensis)、囊瓣木(Miliusa horsfieldii)、海南假韶子(Paranephelium hainanense)树种的苗高和地径净生长量较大;树种间叶片叶绿素荧光的初始荧光F0、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参数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差异性达极显著水平;华盖木(Pachylarnax sinica)、梭果玉蕊(Barringtonia fusicarpa)、海南假韶子等树种F_(0)、F_(m)、F_(v)值较大。相关性分析结果反映了濒危植物的生长与叶绿素荧光参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植物 生长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丛枝菌根菌株对3种珍贵树种促生效应试验 被引量:6
4
作者 陈伟玉 麦志通 +2 位作者 蔡开朗 陈运雷 洪文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1期13-19,共7页
探讨不同丛枝菌根真菌促进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檀香(Santalum album)等珍贵树种生长的效应,筛选促进生长的AM菌株,为丛枝菌根真菌应用于珍贵树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温室盆栽接种试验,3种珍贵... 探讨不同丛枝菌根真菌促进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檀香(Santalum album)等珍贵树种生长的效应,筛选促进生长的AM菌株,为丛枝菌根真菌应用于珍贵树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温室盆栽接种试验,3种珍贵树种分别接种幼套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CE)和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探讨这两种菌株对珍贵树种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土沉香以接种FM菌株的生长量和生物量积累较高,降香黄檀以接种CE菌种的生长量和生物量积累最高,接菌组对檀香生长和生物量影响较小;根系形态特征结果表示,3种珍贵树种接菌后均能不同程度促进根系长度、根表面积、根体积生长。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3种珍贵树种能较为各聚为一类,对生长因子和根系因子的响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AMF) 菌根效应 珍贵树种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红树树种生长与叶片元素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6
5
作者 陈亮 洪文君 +2 位作者 黄永平 麦志通 曾德华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9年第1期83-88,共6页
为探讨红树林树种生长与叶片元素含量特征,比较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角果木(Ceriops tagal)、正红树(Rhizophora apiculata)、红海榄(R. stylosa)、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和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6个树种成活率、... 为探讨红树林树种生长与叶片元素含量特征,比较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角果木(Ceriops tagal)、正红树(Rhizophora apiculata)、红海榄(R. stylosa)、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和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6个树种成活率、生长量、叶片元素含量及化学计量。结果表明,栽植120 d后,6种红树树种的成活率均在85%以上;苗高净生长量在2.60~10.32 cm之间,地径净生长量在8.62~16.92 mm之间,以桐花树和正红树的生长较快。白骨壤的叶片N含量最高,角果木K含量较高,红海榄Ca含量较高;6种红树叶片N/P值均小于14,属于N制约型植物;叶片化学元素K/P、N/K、Ca/K、Ca/Mg和K/Mg的值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PCA分析结果表明,6种红树树种均能较好地各聚为一类,每个树种对其生长量因子、叶片元素含量因子和化学计量因子响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树种 生长 元素含量 化学计量 铁炉港自然保护区 三亚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海南假韶子在三亚的种群分布 被引量:5
6
作者 何书奋 林概 +3 位作者 陈文昭 麦志通 陈运雷 刘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5期167-169,181,共4页
[目的]探讨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海南假韶子在三亚的分布现状与生境调查.[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方法,对极小种群海南假韶子野生种群的植株进行调查.[结果]海南假韶子集中零星分布于落笔洞和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估植株成熟个体数低于100株,... [目的]探讨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海南假韶子在三亚的分布现状与生境调查.[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方法,对极小种群海南假韶子野生种群的植株进行调查.[结果]海南假韶子集中零星分布于落笔洞和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估植株成熟个体数低于100株,在水平分布上不连续,呈聚集分布,分布较为狭窄.以种子萌发和气生根根萌的方式繁殖,但林下幼苗数量较少,幼苗自然更新不良,种群生境人为干扰严重.[结论]生境的破碎化与海南假韶子自身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是影响种群更新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假裙子 极小种群 种群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地区榄李属植物土壤-茎-叶营养元素及化学计量学特征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洪文君 刘俊 +3 位作者 黄永平 麦志通 韦茂山 曾德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2期108-111,116,共5页
以三亚铁炉港红树林保护区和陵水新村港的红榄李(Lumnitzera littore)和榄李(L.racemosa)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养分及茎部、叶片营养元素和生态化学计量比,探讨不同地区它们对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亚和陵水土壤pH为6.49~8.67,... 以三亚铁炉港红树林保护区和陵水新村港的红榄李(Lumnitzera littore)和榄李(L.racemosa)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养分及茎部、叶片营养元素和生态化学计量比,探讨不同地区它们对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亚和陵水土壤pH为6.49~8.67,土壤全N和全P含量均较低,但前者N含量高于后者,P含量低于后者;前者速效K含量属富K型(>155 mg/kg),后者速效K含量属适量型(125~155 mg/kg)。红榄李和榄李茎部的N和P含量均低于Ca含量,表明茎部能吸收一定量的Ca能力。三亚地区红榄李和榄李叶片以Ca含量最高,分别为46.07 g/kg和14.98 g/kg;陵水红榄李叶片以Ca含量较高,榄李以N含量较高;但2个地区2个树种叶片N/P均低于14,说明这2个树种主要受N限制。PCA分析结果表明,红榄李和榄李土壤-茎-叶N、P、K等含量之间也均存在显著相关;同一树种在不同地区对土壤、茎部和和叶片因子及化学计量比的响应不同,表明不同地区土壤因子对植物营养元素吸收能力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土壤养分 茎养分 叶养分 化学计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下经济药用植物益智和海南砂仁早期生长及光合生理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邢增俊 麦志通 +3 位作者 陈伟玉 姚海荣 韦茂山 陈运雷 《热带林业》 2019年第1期18-20,共3页
研究了珍贵树种檀香林(树龄9年生)林下经济药用植物益智和海南砂仁早期生长及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益智和海南砂仁的成活率较高;生长半年后苗木的苗高净生长量分别为35.68cm和66.08cm,光合生理特性结果显示,益智叶片净光合速率为8.91 ... 研究了珍贵树种檀香林(树龄9年生)林下经济药用植物益智和海南砂仁早期生长及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益智和海南砂仁的成活率较高;生长半年后苗木的苗高净生长量分别为35.68cm和66.08cm,光合生理特性结果显示,益智叶片净光合速率为8.91 mmol·m^(-2)·s^(-1)和蒸腾速率为2.08 mmol·m^(-2)·s^(-1);海南砂仁净光合速率为5.24 mmol·m^(-2)·s^(-1)和蒸腾速率为1.35 mmol·m^(-2)·s^(-1),两者的气孔导度差异不明显;海南砂仁叶片F0、Fm、Fv/Fm和F0/Fm比值稍高于益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经济 益智 海南砂仁 生长 光和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苗龄无翼坡垒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何书奋 王祥微 +3 位作者 王敏 麦志通 王鹏飞 刘俊 《热带林业》 2018年第4期8-10,7,共4页
栽植3年生、4年生和8年生3种苗龄无翼坡垒(Hopea exalata),比较研究其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性,为该物种的迁地保护提供有效途径。结果表明,不同苗龄无翼坡垒苗木净生长量存在一定差异。随着苗龄的增加,无翼坡垒苗高和冠幅净生长量... 栽植3年生、4年生和8年生3种苗龄无翼坡垒(Hopea exalata),比较研究其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性,为该物种的迁地保护提供有效途径。结果表明,不同苗龄无翼坡垒苗木净生长量存在一定差异。随着苗龄的增加,无翼坡垒苗高和冠幅净生长量呈升高趋势,苗高净生长量以8年生最大,地径净生长量以4年生最大。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显示,叶片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均以8年生无翼坡垒最大;随着无翼坡垒苗龄的增加,最初荧光F0、最大荧光Fm、变动荧光Fv和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均呈小幅度的升高趋势。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栽培地高温是影响无翼坡垒生长和光合生理的主要环境因子,适当创造栽培地环境,以适应无翼坡垒生长和发育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翼坡垒 不同苗龄 生长 光合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海南假韶子繁育技术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俊 麦志通 +2 位作者 何书奋 陈伟玉 罗金环 《热带林业》 2019年第3期17-20,共4页
应用不同基质、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海南假韶子插条进行处理,探索适合于海南假韶子(Paranephelium hainanensis)插穗生根的最佳处理组合,为提高其繁育技术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以野生海南假韶子为采穗母树,选择健康的... 应用不同基质、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海南假韶子插条进行处理,探索适合于海南假韶子(Paranephelium hainanensis)插穗生根的最佳处理组合,为提高其繁育技术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以野生海南假韶子为采穗母树,选择健康的枝条,研究椰糠基质+珍珠岩(S1)和田园土+河沙(S2)2种基质、浓度为50mg/L、100mg/L、200mg/L和400mg/L的双吉尔-GGR、ABT生根粉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海南假韶子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椰糠基质+珍珠岩基质,浓度400mg/LGGR处理组的萌芽率最高(66.67%)和生根率(36.67%),其平均根长、不定根根条数、最长根长和根系效果指数均最大,分别为5.81cm、16条、8.6cm和85.21。综合来看,采用椰糠基质+珍珠岩基质,浓度400mg/LGGR该组合处理促进海南假韶子生根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假韶子 扦插 植物生长调节剂 生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个阔叶树种在三亚荒坡地区造林的早期生长表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开朗 麦志通 +2 位作者 陈伟玉 韦茂山 洪文君 《热带林业》 2021年第3期4-6,10,共4页
应用生长监测法,比较研究了三亚荒坡地区7个阔叶树种的早期生长表现。结果表明,造林2a后,海南菜豆树(Radermachera hainanensis)、铁刀木(Senna siamea)、红花天料木(Homalium ceylanicum)的成活率均在90%以上;海南菜豆树和铁刀木的苗... 应用生长监测法,比较研究了三亚荒坡地区7个阔叶树种的早期生长表现。结果表明,造林2a后,海南菜豆树(Radermachera hainanensis)、铁刀木(Senna siamea)、红花天料木(Homalium ceylanicum)的成活率均在90%以上;海南菜豆树和铁刀木的苗高净生长量较高,分别为1.95m和1.57m;油楠(Sindora glabra)和岭南山竹子(Garcinia oblongifolia)的苗高净生长量较低;铁刀木上径率达96.67%,冠幅生长量最大,显著高于其它树种。聚类分析结果将7个树种划分为3类,成活率高和早期生长较快的海南菜豆树和铁刀木、红花天料木聚为一类,岭南山竹子、五月茶(Antidesma bunius)和假苹婆(Sterculia lanceolata)聚为一类,油楠早期生长最慢聚为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树种 早期生长 生长速度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油茶品种在三亚的早期生长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海荣 陈伟玉 +3 位作者 麦志通 陈运雷 韦茂山 蔡开朗 《热带林业》 2018年第4期18-21,共4页
以海南省认定的琼东2号、琼东8号、琼东9号和3个未认定(Y1、Y2、Y3)的油茶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观察测定6个品种的成活率、生长量、光合生理等,对其在三亚地区的生长适应性进行评价,以期筛选出适宜三亚种植的油茶品种。结果表明,琼东... 以海南省认定的琼东2号、琼东8号、琼东9号和3个未认定(Y1、Y2、Y3)的油茶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观察测定6个品种的成活率、生长量、光合生理等,对其在三亚地区的生长适应性进行评价,以期筛选出适宜三亚种植的油茶品种。结果表明,琼东2号和Y2品种成活率较高;琼东8号和Y1品种成活率较低;苗高净生长量以琼东9号最大,琼东2号次之;地径和冠幅净生长量以琼东2号最大。6个油茶品种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差异不大,琼东9号瞬时净光合速率和瞬时蒸腾速率最大,分别为6.81mmol·m^(-2)·s^(-1)和1.53mmol·m^(-2)·s^(-1);琼东2号的最小荧光值F0最大,琼东9号表现出较低的最大荧光Fm和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琼东8号对高光强较为敏感。模糊隶属函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琼东2号、琼东9号和Y2品种的适应性较强,能较好地适应三亚地区,但对其生殖生长仍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生长适应性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蝴蝶兰(满天红品种)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符洁 何书奋 +1 位作者 陈运雷 麦志通 《热带林业》 2013年第1期41-42,共2页
对蝴蝶兰(满天红品种)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进行研究。主要方法以蝴蝶兰(满天红品种)的嫩叶、茎尖、花梗侧芽为外植体,进行蝴蝶兰原球茎诱导、增殖组织培养。结果表明。MS+6.0mg/L 6-BA+0.1mg/L NAA+100mg/L椰乳是诱导蝴蝶兰原球茎形... 对蝴蝶兰(满天红品种)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进行研究。主要方法以蝴蝶兰(满天红品种)的嫩叶、茎尖、花梗侧芽为外植体,进行蝴蝶兰原球茎诱导、增殖组织培养。结果表明。MS+6.0mg/L 6-BA+0.1mg/L NAA+100mg/L椰乳是诱导蝴蝶兰原球茎形成的最佳培养基,茎尖诱导率达82.5%;MS+1.0mg/L NAA+2.0mg/L 6-BA是蝴蝶兰原球茎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增殖系数达5.34。在生产上,可采用试管苗生根继代培养的方法进行满天红的快速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天红 外植体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及其在石灰岩地区植物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运雷 麦志通 +2 位作者 罗静 陈伟玉 蔡开朗 《热带林业》 2017年第4期25-28,共4页
丛枝菌根真菌(AMF)是一类能与绝大部分植物根系形成互利共生体的微生物,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土壤微生物之一。石灰岩加速环境恶化,生态系统退化。AMF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在石灰岩地区植被恢复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该文总结了AMF结构特点、... 丛枝菌根真菌(AMF)是一类能与绝大部分植物根系形成互利共生体的微生物,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土壤微生物之一。石灰岩加速环境恶化,生态系统退化。AMF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在石灰岩地区植被恢复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该文总结了AMF结构特点、生理功能及其在石灰岩山地植物恢复中应用,并探讨了AMF在石灰岩地区的发展与应用前景,对石灰岩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石灰岩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