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以金属框架有机物为模板合成微孔炭及其对CO_2的吸附性能(英文)
被引量:
5
1
作者
邓洪贵
金双铃
+4 位作者
詹亮
王艳莉
鹿宝华
乔文明
凌立成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4-199,共6页
以金属框架有机物为模板,酚醛树脂为碳质前躯体,合成系列微孔炭。合成的微孔炭比表面积可达2 368 m2/g;在300 K常压条件下,该材料对CO2的饱和吸附量为2.9mmol/g。通过调节碳质前躯体的配比和老化时间,可以控制微孔炭的孔结构;在炭化过程...
以金属框架有机物为模板,酚醛树脂为碳质前躯体,合成系列微孔炭。合成的微孔炭比表面积可达2 368 m2/g;在300 K常压条件下,该材料对CO2的饱和吸附量为2.9mmol/g。通过调节碳质前躯体的配比和老化时间,可以控制微孔炭的孔结构;在炭化过程中,挥发逸出的Zn也对基体碳发挥协同活化功能,进而使微孔炭的微孔含量提高。微孔炭对CO2的饱和吸附量随其比表面积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炭
金属框架有机物
二氧化碳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金属框架有机物为模板合成微孔炭及其对CO_2的吸附性能(英文)
被引量:
5
1
作者
邓洪贵
金双铃
詹亮
王艳莉
鹿宝华
乔文明
凌立成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4-199,共6页
基金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50730003,50672025,20806024,and 51002051)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WA1014016)
Research Fund of China 863 program(2008AA062302)~~
文摘
以金属框架有机物为模板,酚醛树脂为碳质前躯体,合成系列微孔炭。合成的微孔炭比表面积可达2 368 m2/g;在300 K常压条件下,该材料对CO2的饱和吸附量为2.9mmol/g。通过调节碳质前躯体的配比和老化时间,可以控制微孔炭的孔结构;在炭化过程中,挥发逸出的Zn也对基体碳发挥协同活化功能,进而使微孔炭的微孔含量提高。微孔炭对CO2的饱和吸附量随其比表面积的增加而增大。
关键词
微孔炭
金属框架有机物
二氧化碳
吸附
Keywords
Nanoporous carbon
Metal-organic coordination polymer
Carbon dioxide
Adsorption
分类号
O647.32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以金属框架有机物为模板合成微孔炭及其对CO_2的吸附性能(英文)
邓洪贵
金双铃
詹亮
王艳莉
鹿宝华
乔文明
凌立成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