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古土壤磁化率述评 被引量:30
1
作者 鸟居雅之 福间浩司 +2 位作者 苏黎 杜克玲 方小敏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83-96,共14页
黄土-古土壤是研究亚洲大陆内部过去2.60Ma间古环境变化的最好记录,特别是研究其与季风气候形成的密切关系,以及黄土扩展到日本甚至广泛的太平洋区域(北半球)等重大气候环境现象。其研究对第四纪古环境恢复具有极大的意义。... 黄土-古土壤是研究亚洲大陆内部过去2.60Ma间古环境变化的最好记录,特别是研究其与季风气候形成的密切关系,以及黄土扩展到日本甚至广泛的太平洋区域(北半球)等重大气候环境现象。其研究对第四纪古环境恢复具有极大的意义。最近基于黄土-古土壤而进行的古环境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一是因为黄土-古土壤磁化率的变化与深海沉积物的氧同位素比的变化非常一致,指示陆相沉积物亦可作为古气候的良好代用指标。另一方面,为什么黄土-古土壤中的磁化率存在差别,特别是古土壤磁化率为什么增大等问题,已成为这10a间岩石磁学研究的中心课题。磁化率不单单只与强磁性矿物的含量成比例,同时也与不同种类的强磁性矿物的粒径分布有很大关系。发现在土壤化过程中形成的0.1μm以下的单畴-超顺磁性颗粒是造成古土壤磁化率增强的主要原因,它是否与生物作用有关目前仍不确定,但不论哪种情况,都可以肯定暖湿气候是古土壤磁化率增加的共同原因。磁化率增强的系统理论明确建立以来,使得从磁化率的变化来推算降水量,以及建立古气候复元的定量模型等都已成为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古土壤 磁化率 古环境 古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 Ma以来黄土高原风尘堆积的岩石磁学记录与中更新世气候转型 被引量:17
2
作者 宋友桂 方小敏 +5 位作者 石川尚人 鸟居雅之 李吉均 史正涛 强小科 符超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51,共9页
通过对黄土高原中部朝那剖面黄土-古土壤序列系统的岩石磁学分析,建立了1.5 Ma以来黄土高原高分辨率岩石磁学指标演化序列.岩石磁学记录表明本区1.5 Ma以来以0.93和0.62 Ma为界经历了3个不同的气候演化阶段.在1.5~0.93和0.62~0 Ma期... 通过对黄土高原中部朝那剖面黄土-古土壤序列系统的岩石磁学分析,建立了1.5 Ma以来黄土高原高分辨率岩石磁学指标演化序列.岩石磁学记录表明本区1.5 Ma以来以0.93和0.62 Ma为界经历了3个不同的气候演化阶段.在1.5~0.93和0.62~0 Ma期间各种磁学参数大致呈同步变化趋势,能较好地与深海氧同位素(MIS)曲线相对应,而在0.93~0.62 Ma期间(相当于L9底到L6顶,MIS24-MIS16),尽管磁化率、饱和剩磁强度(Mr)、饱和磁化强度(Ms)与剩磁矫顽力(Bcr)、矫顽力(Bc)曲线的峰谷能与MIS的峰谷相对比,但该阶段的磁学参数变化幅度和形式明显不同于1.5~0.93和0.62 Ma以来的两个演化阶段.磁化率、Mr和Ms在0.93 Ma突然降低,此后变幅很小,反映夏季风较弱且相对稳定,一直维持到0.62 Ma前后.在0.9 Ma前后Bc、Bcr突然增大,可能反映了冬季风突然增强,然后宽幅波动下降.这种变化可能是黄土高原风尘堆积对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事件的响应.黄土高原岩石磁学记录的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事件发生于0.93 Ma,结束于0.62 Ma.造成这次气候转型事件的原因除了与全球冰量和太阳辐射变化有关之外,还可能与中更新世青藏高原急剧隆升而激发的亚洲内陆干旱化加剧,从而导致亚洲内陆沙漠的形成与扩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磁学 黄土-古土壤 古气候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