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解冻方式对速冻黄桃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鲜美林 金鑫 +1 位作者 谢意通 毕金峰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25-2133,共9页
为探究不同解冻方式对速冻黄桃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对比分析了低温空气解冻(4℃)、常温空气解冻(25℃)、微波解冻(解冻模式,700 W)、超声波辅助水解冻(40 kHz,200 W)4种解冻方式下速冻黄桃汁液流失率、水分含量、质构、色泽、风味和营养... 为探究不同解冻方式对速冻黄桃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对比分析了低温空气解冻(4℃)、常温空气解冻(25℃)、微波解冻(解冻模式,700 W)、超声波辅助水解冻(40 kHz,200 W)4种解冻方式下速冻黄桃汁液流失率、水分含量、质构、色泽、风味和营养物质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处理组,微波解冻速率最高,解冻时间为5.3 min,汁液流失率最大(16.45%),解冻后黄桃综合品质下降最显著(P<0.05);低温空气解冻耗时最长(470 min),黄桃汁液流失率最低(3.78%),质地和色泽品质变化最小,但营养物质损失较高;超声波辅助水解冻时间较短(5.5 min),汁液流失率较小,总酚和黄酮类物质流失最严重;常温空气解冻耗时65 min,总酚、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含量保留率最高。电子鼻分析显示,不同解冻处理下黄桃风味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微波解冻和超声波辅助水解冻效率较高,但低温空气解冻更利于速冻黄桃感官品质的保持,常温空气解冻更利于其营养品质的保持。本研究结果可为速冻黄桃解冻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冻黄桃 解冻方式 汁液流失率 质构品质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干燥过程水分分布对热风-真空冷冻干燥桃脆片微观结构与质构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于宛加 金鑫 +3 位作者 胡丽娜 鲜美林 刘萍 毕金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69-79,共11页
为探究预干燥过程水分分布对热风-真空冷冻干燥桃片微观结构与质构品质的影响,以提升桃脆片综合食用品质,本研究对3个温度(40、60、80℃)热风预干燥过程中桃片的水分分布和升温过程中的温度进行监测,3个温度下各选取干基水分含量分别为7... 为探究预干燥过程水分分布对热风-真空冷冻干燥桃片微观结构与质构品质的影响,以提升桃脆片综合食用品质,本研究对3个温度(40、60、80℃)热风预干燥过程中桃片的水分分布和升温过程中的温度进行监测,3个温度下各选取干基水分含量分别为7、6 g/g和5 g/g作为水分转换点,进行热风-真空冷冻干燥(联合干燥),对桃脆片色泽、皱缩率、微观结构、孔隙分布、质构特性和吸湿性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干燥过程样品的水分分布有明显影响,但3个温度下水分迁移的总体趋势一致。热风预干燥样品的水分含量越低,联合干燥后样品的色泽越接近鲜样,其中,40℃、转换点水分含量5 g/g的样品色泽最接近鲜样。干燥时间较温度对皱缩率的影响更大,干燥时间较温度对皱缩率的影响更大,干燥至相同水分转换点,40℃较60℃和80℃需要更长时间,样品在预干燥阶段和联合干燥阶段均有明显收缩。真空冷冻干燥样品与联合干燥样品的孔隙结构有明显差异,其中,水分转换点为5 g/g时,孔隙结构最不均匀;联合干燥样品较冷冻干燥样品的平均硬度提高了52.11%,样品预干燥水分含量越低,联合干燥后的硬度越大,通过热风预干燥处理可以有效调控桃脆片的硬度和脆度。与真空冷冻干燥样品相比,联合干燥后样品吸湿率更低,这与预干燥过程形成的结构差异有关。综上,相比于单一的真空冷冻干燥,热风-真空冷冻干燥更有利于改善桃脆片的质构品质和提升贮藏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脆片 联合干燥 水分迁移 微观结构 质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