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巴州区蚕桑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1
作者
鲜晓波
《四川蚕业》
2009年第3期8-8,11,共2页
蚕桑曾是我区富民强区、财政增收、出口创汇的优势传统产业。近年来,由于受国际市场价格行情影响,养蚕、产茧呈直线下降。为了有效稳定和加快发展我区蚕桑产业,笔者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蚕桑产业
巴州区
传统产业
出口创汇
价格行情
国际市场
养蚕
产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柞蚕一化二放秋季制种技术
被引量:
1
2
作者
周林
刘霞
+1 位作者
鲜晓波
陈勇
《四川蚕业》
2015年第2期34-35,共2页
四川属一化性柞蚕区,即柞蚕在自然温度下一年只能完成一个世代,理论上一年只能放养一季蚕。如果将收得的春茧采用人工越冬或人工感光等方法解除蛹的滞育,使在当地秋季增加一次放养的技术称“一化二放”。近年来,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
四川属一化性柞蚕区,即柞蚕在自然温度下一年只能完成一个世代,理论上一年只能放养一季蚕。如果将收得的春茧采用人工越冬或人工感光等方法解除蛹的滞育,使在当地秋季增加一次放养的技术称“一化二放”。近年来,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我省利用柞蚕蛹感光解除滞育,成功探索出了“一化二放”的经验和整套系列技术操作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技术
柞蚕蛹
秋季
解除滞育
自然温度
操作要点
放养
感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柞蚕新品种“川柞3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霞
鲜晓波
+1 位作者
周林
陈勇
《四川蚕业》
2020年第2期20-21,27,共3页
以四川地方品种“川08”为基础材料,利用系统选育手段,采用分区饲养,系统分离育种、单蛾育与小区育相结合定向培育的方法,同时兼顾虫蛹生命率和各项经济指标的综合平衡,通过多年数代系统选育而成的大茧型、丰产型、蛹丝兼用优良柞蚕新...
以四川地方品种“川08”为基础材料,利用系统选育手段,采用分区饲养,系统分离育种、单蛾育与小区育相结合定向培育的方法,同时兼顾虫蛹生命率和各项经济指标的综合平衡,通过多年数代系统选育而成的大茧型、丰产型、蛹丝兼用优良柞蚕新品种“川柞3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川柞3号
品种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发挥资源优势 推进柞蚕产业发展
4
作者
刘霞
鲜晓波
《四川蚕业》
2014年第4期5-7,共3页
如何搞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当前的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为此我们对巴中市柞蚕资源和开发前景进行了调研,通过调查分析,我市柞林资源丰富,柞蚕生产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前景,是一个新型的...
如何搞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当前的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为此我们对巴中市柞蚕资源和开发前景进行了调研,通过调查分析,我市柞林资源丰富,柞蚕生产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前景,是一个新型的可取代曾经一度辉煌的蚕桑产业,对我市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我市柞蚕资源现状与发展前景柞蚕是人类驯养的经济类昆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茧
柞蚕资源
当地资源优势
柞蚕生产
山区农村经济
柞树叶
柞蚕业
发展前景
柞蚕蛹
四川省农业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桑树在立体农业中的地位——对巴中三江乡民主六社实施桑、粮、经立体种植的调查
5
作者
熊大禄
雷太全
+1 位作者
陈昌华
鲜晓波
《蚕学通讯》
1992年第4期29-31,共3页
桑树参予农业立体种植,能较好地解决与地面作物的争光、争肥矛盾,提高光能和肥力的有效利用,增加单位面积的商品产量和经济效益,是立体农业种植的优化组合模式之一,从巴中县三江乡民主六社的实践可以得到充分证实。
关键词
立体种植
立体农业
三江乡
树参
巴中县
单位面积
组合模式
栽桑
一年三熟
种植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中蚕桑产业恢复性发展的思考
6
作者
刘霞
鲜晓波
吉沙取依
《四川蚕业》
2018年第4期48-50,共3页
蚕桑曾是巴中富民强市、财政增收、出口创汇的特色支柱产业。1995年是全市蚕桑产业发展最好的年份,当时全市小桑园和四边桑(15000株折1hm^2)面积达6666.67hm^2(10万亩),栽桑养蚕乡镇105个,养蚕农户达8.5万余户,年养蚕27.5万张,产茧5000t...
蚕桑曾是巴中富民强市、财政增收、出口创汇的特色支柱产业。1995年是全市蚕桑产业发展最好的年份,当时全市小桑园和四边桑(15000株折1hm^2)面积达6666.67hm^2(10万亩),栽桑养蚕乡镇105个,养蚕农户达8.5万余户,年养蚕27.5万张,产茧5000t(10万担),蚕农收入上亿元。全市有5个蚕种场,缫丝织绸企业7家,年产生丝700t,织绸180万m,出口创汇2500多万美元,全行业职工3万余人,是全国重要的茧丝出口基地。后因受机制、体制及国际茧丝绸市场的影响逐渐衰退。近年来,国际国内市场对优质茧丝绸需求不断增加,茧丝价格一路上扬,蚕桑产业在转型升级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成效显著,已发展为我省极具影响力和竞争优势的农业产业。《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把川桑列为全省十大特色产业之一,蚕桑产业又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巴中市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直面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实现巴中蚕桑产业的恢复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产业
巴中市
恢复性
茧丝绸市场
栽桑养蚕
出口创汇
支柱产业
出口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州区蚕桑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1
作者
鲜晓波
机构
巴中市巴州区蚕桑站
出处
《四川蚕业》
2009年第3期8-8,11,共2页
文摘
蚕桑曾是我区富民强区、财政增收、出口创汇的优势传统产业。近年来,由于受国际市场价格行情影响,养蚕、产茧呈直线下降。为了有效稳定和加快发展我区蚕桑产业,笔者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蚕桑产业
巴州区
传统产业
出口创汇
价格行情
国际市场
养蚕
产茧
分类号
F32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柞蚕一化二放秋季制种技术
被引量:
1
2
作者
周林
刘霞
鲜晓波
陈勇
机构
通江县柞蚕种场
巴中市农业局
巴州区蚕桑站
出处
《四川蚕业》
2015年第2期34-35,共2页
文摘
四川属一化性柞蚕区,即柞蚕在自然温度下一年只能完成一个世代,理论上一年只能放养一季蚕。如果将收得的春茧采用人工越冬或人工感光等方法解除蛹的滞育,使在当地秋季增加一次放养的技术称“一化二放”。近年来,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我省利用柞蚕蛹感光解除滞育,成功探索出了“一化二放”的经验和整套系列技术操作要点。
关键词
制种技术
柞蚕蛹
秋季
解除滞育
自然温度
操作要点
放养
感光
分类号
S885.1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柞蚕新品种“川柞3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霞
鲜晓波
周林
陈勇
机构
巴中市蚕业管理站
巴州区蚕桑站
通江县柞蚕种场
出处
《四川蚕业》
2020年第2期20-21,27,共3页
文摘
以四川地方品种“川08”为基础材料,利用系统选育手段,采用分区饲养,系统分离育种、单蛾育与小区育相结合定向培育的方法,同时兼顾虫蛹生命率和各项经济指标的综合平衡,通过多年数代系统选育而成的大茧型、丰产型、蛹丝兼用优良柞蚕新品种“川柞3号”。
关键词
柞蚕
川柞3号
品种
选育
分类号
S885.1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挥资源优势 推进柞蚕产业发展
4
作者
刘霞
鲜晓波
机构
巴中市蚕业管理站
巴州区蚕桑站
出处
《四川蚕业》
2014年第4期5-7,共3页
文摘
如何搞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当前的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为此我们对巴中市柞蚕资源和开发前景进行了调研,通过调查分析,我市柞林资源丰富,柞蚕生产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前景,是一个新型的可取代曾经一度辉煌的蚕桑产业,对我市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我市柞蚕资源现状与发展前景柞蚕是人类驯养的经济类昆虫.
关键词
柞蚕茧
柞蚕资源
当地资源优势
柞蚕生产
山区农村经济
柞树叶
柞蚕业
发展前景
柞蚕蛹
四川省农业厅
分类号
F32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桑树在立体农业中的地位——对巴中三江乡民主六社实施桑、粮、经立体种植的调查
5
作者
熊大禄
雷太全
陈昌华
鲜晓波
机构
达县地区丝绸公司
巴中县蚕丝公司
出处
《蚕学通讯》
1992年第4期29-31,共3页
文摘
桑树参予农业立体种植,能较好地解决与地面作物的争光、争肥矛盾,提高光能和肥力的有效利用,增加单位面积的商品产量和经济效益,是立体农业种植的优化组合模式之一,从巴中县三江乡民主六社的实践可以得到充分证实。
关键词
立体种植
立体农业
三江乡
树参
巴中县
单位面积
组合模式
栽桑
一年三熟
种植条件
分类号
S88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中蚕桑产业恢复性发展的思考
6
作者
刘霞
鲜晓波
吉沙取依
机构
巴中市蚕业管理站
巴州区蚕桑站
出处
《四川蚕业》
2018年第4期48-50,共3页
文摘
蚕桑曾是巴中富民强市、财政增收、出口创汇的特色支柱产业。1995年是全市蚕桑产业发展最好的年份,当时全市小桑园和四边桑(15000株折1hm^2)面积达6666.67hm^2(10万亩),栽桑养蚕乡镇105个,养蚕农户达8.5万余户,年养蚕27.5万张,产茧5000t(10万担),蚕农收入上亿元。全市有5个蚕种场,缫丝织绸企业7家,年产生丝700t,织绸180万m,出口创汇2500多万美元,全行业职工3万余人,是全国重要的茧丝出口基地。后因受机制、体制及国际茧丝绸市场的影响逐渐衰退。近年来,国际国内市场对优质茧丝绸需求不断增加,茧丝价格一路上扬,蚕桑产业在转型升级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成效显著,已发展为我省极具影响力和竞争优势的农业产业。《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把川桑列为全省十大特色产业之一,蚕桑产业又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巴中市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直面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实现巴中蚕桑产业的恢复性发展。
关键词
蚕桑产业
巴中市
恢复性
茧丝绸市场
栽桑养蚕
出口创汇
支柱产业
出口基地
分类号
F32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巴州区蚕桑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鲜晓波
《四川蚕业》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柞蚕一化二放秋季制种技术
周林
刘霞
鲜晓波
陈勇
《四川蚕业》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柞蚕新品种“川柞3号”选育报告
刘霞
鲜晓波
周林
陈勇
《四川蚕业》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发挥资源优势 推进柞蚕产业发展
刘霞
鲜晓波
《四川蚕业》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桑树在立体农业中的地位——对巴中三江乡民主六社实施桑、粮、经立体种植的调查
熊大禄
雷太全
陈昌华
鲜晓波
《蚕学通讯》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巴中蚕桑产业恢复性发展的思考
刘霞
鲜晓波
吉沙取依
《四川蚕业》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