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学研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17
1
作者 鲍文博 金生吉 宁宝宽 《高等建筑教育》 2012年第4期111-113,共3页
论述了产学研合作实践教学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从管理、机制和多样化等方面提出产学研合作实践教学模式,并对中国产学研合作实践教育未来发展方向作了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 实践教学 产学研合作教育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框剪高层结构地震能量分布及耗散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鲍文博 付亮华 +1 位作者 陆海燕 徐广洋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45,共8页
为了研究复杂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地震能量的分配与耗散机制,基于能量平衡原理和PERFORM 3D软件对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高层结构模型进行了动力弹塑性能量时程分析,得到了框剪高层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地震能量的输入、分布及耗散规律... 为了研究复杂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地震能量的分配与耗散机制,基于能量平衡原理和PERFORM 3D软件对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高层结构模型进行了动力弹塑性能量时程分析,得到了框剪高层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地震能量的输入、分布及耗散规律;考察了地震动特性对钢混框剪高层结构地震能量输入及分配的影响,确定了地震耗能占输入能的比例时程;分析了结构阻尼比和结构延性对框剪高层结构地震输入能、阻尼耗能和滞回耗能及其耗能比例的影响规律,确定了阻尼比对滞回耗能和延性比对阻尼耗能的交互影响;研究了框剪高层结构地震滞回耗能沿结构竖向分布和沿横向构件内部分配的规律,确定了竖向刚度分布对结构地震滞回耗能的影响;揭示了钢混框剪高层结构地震输入能量及其分布规律。所得结论可为基于能量平衡原理的抗震设计理论在复杂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实际工程中的运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平衡原理 地震能量分布 耗能机制 钢筋混凝土 框剪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土建类专业产学研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鲍文博 宁宝宽 金生吉 《高等建筑教育》 2011年第6期137-141,共5页
文中论述了地方高校土建类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诸多不足与实施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结合学院近十年的改革经验,提出产学研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总结了初步取得的成效,旨在为地方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方院校 土建类专业 产学研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土木工程教育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2
4
作者 鲍文博 陆海燕 黄志强 《高等建筑教育》 2016年第4期5-9,共5页
国内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教育相对落后,普遍存在教育观念陈旧、教学体系相对落后、工程教育平台薄弱等问题。基于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现状并结合相关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提出了工程教育改革的总体思路,并从树立工程教育大理念、重... 国内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教育相对落后,普遍存在教育观念陈旧、教学体系相对落后、工程教育平台薄弱等问题。基于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现状并结合相关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提出了工程教育改革的总体思路,并从树立工程教育大理念、重构教学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构建"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阐述了具体举措,以期为推进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改革 土木工程 应用型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强非线性机械基础系统的亚谐振动解析解 被引量:4
5
作者 鲍文博 闻邦椿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0-144,共5页
建立了机械基础动力系统的强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利用能量法对该系统的周期解进行了解析研究 ,确定了系统动态参数满足周期解的条件、系统的周期解以及解的稳定性判别式。发现了亚谐振动 ,并给出了系统在满足周期解条件下的一组参数对应... 建立了机械基础动力系统的强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利用能量法对该系统的周期解进行了解析研究 ,确定了系统动态参数满足周期解的条件、系统的周期解以及解的稳定性判别式。发现了亚谐振动 ,并给出了系统在满足周期解条件下的一组参数对应的主振动、1 / 3亚谐振动和 1 / 5亚谐振动。最后利用数值积分方法计算了系统在给定条件下的主振动及亚谐振动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基础动力系统 强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亚谐振动 能量法 周期解 数值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础振动双曲线滞回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2
6
作者 鲍文博 陈四利 +1 位作者 徐金花 闻邦椿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3-115,共3页
关键词 基础振动 双曲线滞回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结构地震能量分布及耗散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鲍文博 付亮华 +1 位作者 徐广洋 白泉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1-457,共7页
基于能量平衡原理,对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地震输入能量的分布及耗散规律进行了研究。选用8条天然地震波和2条人工波,运用Perform-3D软件,对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在7度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能量进行数值仿真计算。计算了钢... 基于能量平衡原理,对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地震输入能量的分布及耗散规律进行了研究。选用8条天然地震波和2条人工波,运用Perform-3D软件,对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在7度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能量进行数值仿真计算。计算了钢混框架结构在不同地震波下的地震总输入能量、滞回耗能、阻尼耗能以及滞回耗能占总耗能的比例时程,分析了地震能量在各分量中的分布及分配规律;分析了阻尼比和延性比对地震输入能量的影响,确定了滞回耗能随阻尼比和延性比的变化规律;研究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构造和竖向侧移刚度变化对地震输入能及其分量的影响,确定了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滞回耗能沿竖向的分布规律及沿横向在框架构件中的分配,研究了框架结构存在薄弱层情况下的滞回耗能的分布规律。揭示了多自由度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输入能量及其分布规律,可为基于能量平衡原理的抗震设计理论在工程实际中的运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能量分布 能量平衡原理 耗能机制 钢筋混凝土(RC)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评估及操作实施状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鲍文博 石叶 骆翠媚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年第12期10-12,共3页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评估及操作实施状况,为规范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流程和行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广东省中山市6所医院(包括4所三级医院,2所二级医院)132名ICU护理人员作为研...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评估及操作实施状况,为规范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流程和行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广东省中山市6所医院(包括4所三级医院,2所二级医院)132名ICU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运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评估量表和自制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操作实施问卷对132名ICU护理人员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评估及操作实施状况进行调查。结果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评估量表得分为(21.53±3.14)分;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操作实施问卷得分(63.54±11.41)分;不同医院、不同科室ICU护理人员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评估量表及操作实施问卷得分上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评估及操作实施水平处于中等水平,而且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之间水平相差大,非常有必要建立统一的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评估及操作实施规范标准,指引ICU护理人员在临床中做到规范化操作,并对ICU护理人员加强循证口腔护理的培训,从而提高护理人员评估、操作实施水平,提高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质量,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气管插管 ICU 口腔护理 评估 操作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站式仿真培训模式对新入院护士岗位胜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鲍文博 黄春梅 +1 位作者 邬敏志 李景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8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多站式仿真培训模式对新入院护士岗位胜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08名新入院护士为研究对象,在新入院护士岗前培训引入多站式仿真培训模式,分别在培训前后对新入院护士岗位胜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培训后,新入院护士岗位胜任能力... 目的探讨多站式仿真培训模式对新入院护士岗位胜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08名新入院护士为研究对象,在新入院护士岗前培训引入多站式仿真培训模式,分别在培训前后对新入院护士岗位胜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培训后,新入院护士岗位胜任能力考核在理论知识、健康教育、护理观察、专业技术、应急处理、规避纠纷、医院感染防护7个方面能力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岗前培训引入多站式仿真培训模式,不仅能帮助新入院护士增强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储备,还能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升新入院护士岗位胜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站式仿真培训 岗位胜任能力 岗前培训 护理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特性对框剪结构地震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鲍文博 罗莹 徐广洋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29-138,共10页
基于能量平衡原理,运用PERFORM-3D软件对钢筋混凝土高层框剪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弹塑性能量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地震动强度、频谱特性和强震持时等特性对于地震的总输入能、总滞回耗能和总阻尼耗能以及滞回耗能和阻尼耗能占总输入能的... 基于能量平衡原理,运用PERFORM-3D软件对钢筋混凝土高层框剪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弹塑性能量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地震动强度、频谱特性和强震持时等特性对于地震的总输入能、总滞回耗能和总阻尼耗能以及滞回耗能和阻尼耗能占总输入能的比例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地震动特性对于高层框剪结构地震输入能量及其分量影响显著,在基于能量抗震分析与设计时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平衡原理 地震输入能量 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非自治系统拓扑结构分析的能量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鲍文博 闻邦椿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7-380,共4页
利用能量原理,提出一种以能量为状态参数的分析非线性非自治系统拓扑结构的定性方法。分析了能量参数确定系统状态的唯一性,揭示了能量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以及反映系统运动状态信息的丰富性。以非自治Duffing方程为对象,采用能量状态... 利用能量原理,提出一种以能量为状态参数的分析非线性非自治系统拓扑结构的定性方法。分析了能量参数确定系统状态的唯一性,揭示了能量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以及反映系统运动状态信息的丰富性。以非自治Duffing方程为对象,采用能量状态参数,应用提出的能量方法在相空间和运动空间展开了一般的定性分析,给出了能量相图和能量时间历程、能量Poincaré截面图、能量参数分岔图,分析了其中呈现出的运动规律和捕捉到的有价值信息,并与现有的方法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动力学 非自治系统 拓扑结构 能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矿砂水泥基复合材料的耐久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鲍文博 张少峰 陈四利 《低温建筑技术》 2013年第12期7-9,共3页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拉伸应变硬化特性,并伴随多条细密裂缝特征,具有良好的裂缝控制功效,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在冻融循环条件和抗渗条件下的性能是否发生显著改变是我们关心的一个问题。本试验研究利用铁尾矿砂研制PVA水泥基...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拉伸应变硬化特性,并伴随多条细密裂缝特征,具有良好的裂缝控制功效,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在冻融循环条件和抗渗条件下的性能是否发生显著改变是我们关心的一个问题。本试验研究利用铁尾矿砂研制PVA水泥基复合材料,探讨PVA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抵抗冻融能力和抗渗能力及不同尾矿砂替代率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冻和抗渗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经过250次冻融循环,尾矿水泥基复合材料的质量损失和弹性损失不超过5.1%,具备良好的抗冻融性能,能够完全满足寒冷地区工程的需要;②材料的抗渗系数随尾矿砂替代率的增加而增加;③尾矿砂替代率等于50%时为抗冻抗渗性能最佳的合理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砂 冻融试验 抗渗试验 水泥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结构相互作用的高层建筑地震反应分析
13
作者 鲍文博 谢华伟 王占国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3,共2页
运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桩-土-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的分析模型,对水平地震作用下考虑和不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高层建筑进行二维弹塑性模拟和对比分析。通过对地震反应峰值变化的比较,研究考虑相互作用后的上部结构反应规律,并探讨上部结... 运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桩-土-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的分析模型,对水平地震作用下考虑和不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高层建筑进行二维弹塑性模拟和对比分析。通过对地震反应峰值变化的比较,研究考虑相互作用后的上部结构反应规律,并探讨上部结构刚度变化对相互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地震反应 土-结构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土细观破裂过程的损伤本构模型 被引量:24
14
作者 陈四利 宁宝宽 +1 位作者 鲍文博 金生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3-96,共4页
根据对饱水环境中水泥土力学特性的宏观试验和细观破裂过程试验研究,建立了水泥土细观孔隙损伤变量和损伤本构模型,该水泥土的损伤变量不仅与水泥土的初始损伤有关,而且与水泥土微小孔隙中的孔隙水的密度有关,所建立的损伤本构模型与饱... 根据对饱水环境中水泥土力学特性的宏观试验和细观破裂过程试验研究,建立了水泥土细观孔隙损伤变量和损伤本构模型,该水泥土的损伤变量不仅与水泥土的初始损伤有关,而且与水泥土微小孔隙中的孔隙水的密度有关,所建立的损伤本构模型与饱水情况下水泥土的单轴压缩试验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水泥土细观孔隙损伤本构模型与试验值基本吻合,很好地描述了水泥土的损伤演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 细观孔隙 损伤变量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刚度不平衡转子动力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罗跃纲 鲍文博 +1 位作者 金志浩 闻邦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4-86,共3页
本文以线性项和立方项之和来表示转轴材料的物理非线性因素 ,建立了具有非线性刚度轴的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利用数值积分和Poincare映射方法 ,对转子系统由于质量不平衡故障导致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 ,发现此类非线性振动系... 本文以线性项和立方项之和来表示转轴材料的物理非线性因素 ,建立了具有非线性刚度轴的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利用数值积分和Poincare映射方法 ,对转子系统由于质量不平衡故障导致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 ,发现此类非线性振动系统具有倍周期分岔、阵发性分岔、倍周期倒分岔、拟周期和混沌等复杂的动力学行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行为 转子 非线性刚度 分岔 混沌 旋转机械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宁宝宽 鲍文博 +1 位作者 黄杰 黄志强 《高等建筑教育》 2010年第1期40-43,共4页
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土木工程专业,新形势下依然面临教学体系不完善、重理论轻实践、教师指导实践水平不高、学生重视不够以及经费不足和实践基地匮乏等问题。文章结合学院近几年多元化实践教学改革所做的工作,包括从实践环节... 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土木工程专业,新形势下依然面临教学体系不完善、重理论轻实践、教师指导实践水平不高、学生重视不够以及经费不足和实践基地匮乏等问题。文章结合学院近几年多元化实践教学改革所做的工作,包括从实践环节设置、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实习基地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新形势下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专业 多元化 实践教学 课程体系 应用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22
17
作者 金生吉 白泉 +1 位作者 徐金花 鲍文博 《高等建筑教育》 2013年第2期109-113,共5页
从当前社会对建筑行业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土木工程培养方案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培养适合当前社会需求的土木工程专业新培养方案,着重突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创建校企合作平台,实施保障体系,取得... 从当前社会对建筑行业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土木工程培养方案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培养适合当前社会需求的土木工程专业新培养方案,着重突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创建校企合作平台,实施保障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旨在为地方土建类专业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培养方案 实践教学 校企合作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宁宝宽 陈四利 +1 位作者 鲍文博 金生吉 《高等建筑教育》 2008年第3期45-47,共3页
教学计划是培养人才的主导性文件,反映培养的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层次和工作能力。文章从课程设置、综合素质、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几方面,介绍了沈阳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关键词 土木工程专业 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应用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芬方程的1/3纯亚谐解及其过渡过程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玉秀 鲍文博 +1 位作者 W.斯切尔伦 胡海岩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19-524,共6页
通过谐波平衡法和数值积分法研究了杜芬方程的 1/ 3纯亚谐解· 对参数变化的过渡过程的敏感性和扰动初始值的过渡过程进行了研究· 同时 。
关键词 杜芬方程 纯亚谐解 过渡过程 数值积分法 谐波平衡法 扰动初始值 计算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_p图与■_1图选用不同基本结构的力法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宁宝宽 鲍文博 +1 位作者 鲁丽华 陈四利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71,共3页
在传统的结构力学力法教学中,无论是力法基本方程的建立还是方程中系数和自由项的求解,都要求在同一基本结构上进行.本文通过实例计算和比较,采用公式叠加原理分析了当M_p图与■_1图分别选自不同的基本结构时,力法基本方程的物理意义以... 在传统的结构力学力法教学中,无论是力法基本方程的建立还是方程中系数和自由项的求解,都要求在同一基本结构上进行.本文通过实例计算和比较,采用公式叠加原理分析了当M_p图与■_1图分别选自不同的基本结构时,力法基本方程的物理意义以及计算过程的科学意义.结果显示在力法计算中,基于不同的基本结构求解超静定问题,可简化力法的计算过程.用本文方法开展教学,有利于学生对力法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力学 超静定结构 力法 基本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