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常规油气高质量发展战略方向优选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朝霞 鲍敬伟 +2 位作者 陈建军 郭建林 陈艳鹏 《石油科技论坛》 2024年第3期24-31,共8页
近10年来,化石能源多样化趋势明显,从常规油气领域向致密油/页岩油、致密气/页岩气、煤炭地下气化等非常规领域发展。油气藏类型增多,资源规模、品位、勘探开发难度及效益存在差异。要实现不同类型油气藏规模效益开发及绿色高质量发展,... 近10年来,化石能源多样化趋势明显,从常规油气领域向致密油/页岩油、致密气/页岩气、煤炭地下气化等非常规领域发展。油气藏类型增多,资源规模、品位、勘探开发难度及效益存在差异。要实现不同类型油气藏规模效益开发及绿色高质量发展,必须对化石能源未来发展方向和类型做出选择。分析国内外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规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煤炭和石油一直保持主体地位,天然气占比逐年上升。对比研究不同类型化石能源单位体积能量密度、资源规模、开发成本、开发现状、技术成熟度等主要指标,结果显示煤炭地下气化具有能量密度最高、可采资源量最大、开采成本低等特点,在增加天然气供应、推动煤炭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和助力实现碳中和方面拥有技术优势,可优选为非常规油气战略方向,为高质量发展开拓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 发展方向 煤炭地下气化 关键属性 能量密度 资源量 开发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率油田开发层系的重组 被引量:16
2
作者 鲍敬伟 宋新民 +1 位作者 叶继根 王继强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1-294,共4页
开发层系重组是高含水率油田二次开发的重要内容,为使其由定性分析定量化,提出了适用于高含水率油田层系重组的模糊聚类-F统计量-层系独立性检验(FFT)方法。综合考虑影响层系重组的主要地质和开发因素,通过基于模糊等价关系的模糊聚类... 开发层系重组是高含水率油田二次开发的重要内容,为使其由定性分析定量化,提出了适用于高含水率油田层系重组的模糊聚类-F统计量-层系独立性检验(FFT)方法。综合考虑影响层系重组的主要地质和开发因素,通过基于模糊等价关系的模糊聚类计算得到了一系列初步分类,再引入F统计量计算得到较优的分类,然后通过层系独立性检验筛选形成符合油田实际的层系重组方案。应用于大港港西油田二次开发工程中,重组形成了港西二区N2mⅠ+N2mⅡ+N2mⅢ、N1gⅠ+N1gⅡ和N1gⅢ三套开发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层系重组 含水率 油气田 二次开发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西南天然气“气大庆”战略的内涵、实施路径与保障措施 被引量:9
3
作者 胡文瑞 李海涛 +10 位作者 王俊仁 潘政屹 党录瑞 敬兴胜 鲍敬伟 黄媚 余果 朱华 战薇芸 张竞月 陈艳茹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6-151,共6页
在“双碳”和打造中国“气大庆”国家战略目标的引导下,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立足四川超级含油气盆地的特点,提出了建设西南天然气“气大庆”战略规划,以期助力强化中国能源保障、推动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助力优化区域能源发展布局。为... 在“双碳”和打造中国“气大庆”国家战略目标的引导下,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立足四川超级含油气盆地的特点,提出了建设西南天然气“气大庆”战略规划,以期助力强化中国能源保障、推动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助力优化区域能源发展布局。为此,系统剖析了西南天然气“气大庆”战略规划提出的背景、具体内涵、实施路径以及保障措施。研究结果表明:①该战略规划的内涵是在四川盆地范围内,由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为特定主体负责建设,打造超过5000×10^(4) t油气当量的年产能,年生产天然气产量超过630×10^(8) m^(3),建成后可年均带动地方生产总值(GDP)增长5000亿元以上。②实施路径是聚焦天然气规模增储主阵地,全力推进天然气高效勘探,夯实资源基础;保持常规气稳步增长,实现致密气效益建产,确保页岩气快速上产;构建天然气管网新格局,建设西南储气中心;充分发挥一体化运营优势,优化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价值链。③保障措施包括推动技术创新,加强矿权保障,重视环境保障,完善产运储销一体化,扩大外输与销售市场,强化机制、组织与队伍建设,促进企地融合发展。结论认为,建设西南天然气“气大庆”,可以推动企业在产量、技术、管理和文化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有助于端牢能源饭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气大庆 内涵 实施路径 一体化 保障措施 产业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行业发展趋势及中国对策研究 被引量:39
4
作者 胡文瑞 鲍敬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0,共10页
通过阐述石油价格、石油市场、石油公司等的行业现状,论证"石油正在迈向夕阳产业"和"石油行业辉煌不再"。然而石油在发展,石油勘探开发正在发生8个方面的转变:从储油气层到生油气层,从局部评估到大面积评估,从构造... 通过阐述石油价格、石油市场、石油公司等的行业现状,论证"石油正在迈向夕阳产业"和"石油行业辉煌不再"。然而石油在发展,石油勘探开发正在发生8个方面的转变:从储油气层到生油气层,从局部评估到大面积评估,从构造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到非常规连续型油气藏,从高点找油气到下洼、下坡找油气,从常规油气资源到非常规油气资源,从中深层到深层、超深层,从中浅海到深海、超深海,从常规地带到极端地带。石油仍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石油行业的衰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全石油时代难以再现,世界将进入后石油时代,石油行业开始转型升级。面对这样的现状与趋势,中国应努力保持国内原油"两亿吨"稳产,加快开发南海油气资源,低成本开发国内巨大的低品位油气资源,提高能源转型的自觉性,快速进入替代能源领域,谋求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价格 石油勘探开发趋势 非常规油气资源 后石油时代 对策 替代能源 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压敏油藏压力分布特征 被引量:15
5
作者 周新茂 郝明强 鲍敬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1-174,共4页
在综合考虑流体和多孔介质压力敏感性及启动压力梯度的基础上,建立了特低渗透压敏油藏平面径向稳态渗流的数学模型,采用拟压力变换求解得到了压力分布解析公式。并通过与已有公式的对比证明了该公式的正确性和更具普遍适用性。采用应... 在综合考虑流体和多孔介质压力敏感性及启动压力梯度的基础上,建立了特低渗透压敏油藏平面径向稳态渗流的数学模型,采用拟压力变换求解得到了压力分布解析公式。并通过与已有公式的对比证明了该公式的正确性和更具普遍适用性。采用应用算例,分析了启动压力梯度、变形系数、生产压差、井距等对压力分布的非线性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当启动压力梯度较大时,压力损失主要是沿程损失;当变形系数较大时,压力损失主要因压敏效应而消耗于井底附近;提高生产压差和缩小井距主要改变生产井近井地带的压力分布,远井区仍然主要是线性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 压力分布 启动压力梯度 压力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驱采油污水增黏稳黏剂SC的研制 被引量:7
6
作者 赵修太 鲍敬伟 +1 位作者 邱广敏 李丽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65-68,83,共5页
针对影响污水聚合物溶液初始黏度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从消除或降低其对聚合物溶液影响的角度,研制开发出了既能较大幅度提高聚合物溶液初始黏度又能使黏度保持相对稳定的采油污水增黏稳黏剂SC.孤东油田采油污水经SC处理后配成1500mg/L... 针对影响污水聚合物溶液初始黏度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从消除或降低其对聚合物溶液影响的角度,研制开发出了既能较大幅度提高聚合物溶液初始黏度又能使黏度保持相对稳定的采油污水增黏稳黏剂SC.孤东油田采油污水经SC处理后配成1500mg/L聚合物溶液,初始黏度提高38%以上,略高于清水配母液污水稀释聚合物溶液,40d后的黏度比污水、清水聚合物溶液分别高出85.9%和61.2%.SC处理采油污水后可以代替清水配制聚合物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油 采油污水 增黏稳黏剂 胜利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伏地表条件下波动方程法共聚焦点成像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徐秀刚 李振春 +1 位作者 叶月明 鲍敬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8-42,共5页
为解决起伏地表条件下的偏移成像,引入了共聚焦点成像技术。采用合成聚焦算子和面炮合成的共聚焦点方法和波场逐步累加的直接下延法对起伏地表条件下的模型资料和实际资料进行偏移成像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克服了起伏地表的影响,直接... 为解决起伏地表条件下的偏移成像,引入了共聚焦点成像技术。采用合成聚焦算子和面炮合成的共聚焦点方法和波场逐步累加的直接下延法对起伏地表条件下的模型资料和实际资料进行偏移成像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克服了起伏地表的影响,直接实现了基于起伏地表的叠前深度成像;采用波场延拓的方法实现了起伏地表条件下的单点聚焦成像和多点聚焦成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起伏地表的静校正问题,并且计算效率得到提高,在选取较少聚焦点的情况下,就可以达到和共炮偏移一样的成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伏地表 共聚焦点成像 合成聚焦算子 共聚焦点道集 叠前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模型的缝洞型油藏流体流动模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郑松青 赵志峰 鲍敬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0期42-45,共4页
利用充填溶洞的数字模型,建立了以Navier-Stokes方程为控制方程的N-S模型,模拟溶洞内流体的流动,并将模拟结果同渗流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结论:溶洞内流体流动为层流时,可以利用达西渗流模型进行近似模拟,过渡流或紊流时,则可用Forc... 利用充填溶洞的数字模型,建立了以Navier-Stokes方程为控制方程的N-S模型,模拟溶洞内流体的流动,并将模拟结果同渗流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结论:溶洞内流体流动为层流时,可以利用达西渗流模型进行近似模拟,过渡流或紊流时,则可用Forchheimer非线性渗流模型近似模拟。对于溶洞内部流体的流动,N-S模型的模拟结果同渗流模型的模拟结果是类似的。这说明,缝洞流同渗流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性,可以利用管流理论进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vier—Stokes方程 缝洞型油藏 流体规律 渗流 管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低渗透油气藏开发理论与技术进展 被引量:123
9
作者 胡文瑞 魏漪 鲍敬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46-656,共11页
基于对国内已开发低渗透油气资源的认识和研究,提炼了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理论,总结了低渗透油气藏开发的关键技术,探讨了低渗透油气藏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和技术方向。中国低渗透油气藏开发主要形成了5个方面的理论与关键技术:(1)发展了低... 基于对国内已开发低渗透油气资源的认识和研究,提炼了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理论,总结了低渗透油气藏开发的关键技术,探讨了低渗透油气藏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和技术方向。中国低渗透油气藏开发主要形成了5个方面的理论与关键技术:(1)发展了低渗透储集层渗流、双重介质渗流、相对均质等理论;(2)研发了"储集层有利区与含气性预测相结合、叠前和叠后相结合"的井位优选技术;(3)完善了定向射孔多缝、多级加砂、多级暂堵、直井多层、水平井等体积压裂提高单井产量技术;(4)提出了整体降压、局部增压、聚能冲压解堵、精细分注、温和超前注水等增注保压技术;(5)形成了水平井注采井网优化提高采收率技术。继续经济有效开发低渗透储量,必须做好3方面的工作:(1)依靠技术进步,继续研发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建立低品位油藏效益开发新模式,确定主体技术界限并做好超前开发接替技术储备;(2)坚持"低成本技术+低成本管理"体系,通过"技术和管理的不断创新,建立一套完整的低成本二元集成创新体系";(3)争取国家优惠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渗流理论 体积压裂 注水技术 井位优选 水平井 技术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成功做法和经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司云波 鲍敬伟 《石油科技论坛》 2015年第5期36-42,共7页
中央企业多年来不断探索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方法,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并积累了宝贵经验。主要经验包括:紧密围绕国家需要,充分借助政府的协调和推动作用,是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坚持战略目标导向,主营业务驱动,强化顶层设... 中央企业多年来不断探索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方法,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并积累了宝贵经验。主要经验包括:紧密围绕国家需要,充分借助政府的协调和推动作用,是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坚持战略目标导向,主营业务驱动,强化顶层设计,保障资金和人才投入,是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依托重大工程项目,采取研发设计制造生产一体化运作模式,是提升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水平的有力抓手;立足于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开展原始创新,深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积极推动集成创新,是完善央企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企业 技术创新 体系建设 决策规划 协同创新 成果推广应用 激励约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油气勘探进展与趋势 被引量:84
11
作者 胡文瑞 鲍敬伟 胡滨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9-413,共5页
分析了全球油气勘探在油气储量、油气田数量和大油气田发现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阐述了油气资源勘探8个方面的进展与趋势,提出了对中国油气勘探4个方面的启示。从储油气层到生油气层,从局部圈闭到大面积储集层,从构造油气藏、岩性油气... 分析了全球油气勘探在油气储量、油气田数量和大油气田发现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阐述了油气资源勘探8个方面的进展与趋势,提出了对中国油气勘探4个方面的启示。从储油气层到生油气层,从局部圈闭到大面积储集层,从构造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到非常规"连续型"油气聚集,从高点找油气到下洼、下坡找油气,从常规油气资源到非常规油气资源,从中深层到深层、超深层,从中浅海到深海、超深海,从常规地带到极端地带,已经成为全球油气勘探的趋势。中国应加强油气勘探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攻关,更加重视勘探工程技术的作用,探索油气资源综合勘探的有效方式,强化老油气田二次勘探。油气勘探领域和战略的重大转变,将在新、老探区发现更多油气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生油层 非常规 深层 深水勘探 极端地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油田二次开发与CO_2驱油技术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胡滨 胡文瑞 +1 位作者 李秀生 鲍敬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6-440,共5页
分析了老油田提高采收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了老油田二次开发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讨论了CO2驱油的主要机理、驱油方式、驱油效率和国内外研究与试验进展,总结了老油田二次开发和CO2驱油技术的发展前景。"二次开发"的核... 分析了老油田提高采收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了老油田二次开发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讨论了CO2驱油的主要机理、驱油方式、驱油效率和国内外研究与试验进展,总结了老油田二次开发和CO2驱油技术的发展前景。"二次开发"的核心是运用新理念和新技术重新构建老油田新的开发体系,大幅度挖掘老油田潜力和提高最终采收率,其技术路线是重构地质认识、重建井网结构、重组地面工艺流程。CO2驱油既能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又能实现"碳埋存"和环境保护。二次开发与CO2驱油相结合,是未来中国石油提高采收率的发展方向与重点技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开发 二氧化碳驱 提高采收率 碳埋存 老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中国式的页岩气发展之路 被引量:50
13
作者 胡文瑞 鲍敬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共7页
目前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现状和问题表现为"两高四多两少":热情高、调子高、规划多、研讨会多、成立机构多、出国考察多、投资少、政策支持少,实际投入工作量也不够多。分析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现状后认为,在借鉴国外经验... 目前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现状和问题表现为"两高四多两少":热情高、调子高、规划多、研讨会多、成立机构多、出国考察多、投资少、政策支持少,实际投入工作量也不够多。分析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现状后认为,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必须结合我国的地质地貌特点,走中国式的页岩气勘探开发之路。可行的做法包括:①树立正确的开发理念;②建立高端模型;③参考中国致密气开发的成功模式;④强化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突破;⑤明确勘探开发的基本条件;⑥贯彻开发"二元论"(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结合);⑦借鉴国内外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的技术路线。为加快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步伐,提出如下建议:①从战略高度倡导和支持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利用;②国家层面制定扶持政策;③设立国家级页岩气开发利用综合示范区;④依据"二八法则"(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数因子即能控制全局)组织技术攻关;⑤业主与工程服务商遵循"共进退"原则;⑥市场化运作;⑦建立完善的政府监管体系;⑧探索"国企+民企和谐发展"的低品位资源开发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非常规油气 中国 现状与问题 中国式页岩气发展之路 建议 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