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内蒙古锡林郭勒杂岩解体及表壳岩系年代确定
被引量:
73
1
作者
葛梦春
周文孝
+3 位作者
于洋
孙俊俊
鲍建泉
王世海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2-195,共14页
近年来,对中亚造山带中是否存在微地块有诸多不同看法,其中对广泛出露的锡林郭勒杂岩的时代和原岩认识存在较大的分歧。经大比例尺填图和详细露头解剖发现,它囊括了不同岩类、不同变质程度、不同构造样式和形成时代的地质体。文中建议...
近年来,对中亚造山带中是否存在微地块有诸多不同看法,其中对广泛出露的锡林郭勒杂岩的时代和原岩认识存在较大的分歧。经大比例尺填图和详细露头解剖发现,它囊括了不同岩类、不同变质程度、不同构造样式和形成时代的地质体。文中建议将其解体,对其中被厘定的表壳岩命名为"锡林浩特岩群",这是一套达到角闪岩相变质的夹有火山岩和磁铁石英岩的富铝质的泥质碎屑岩,被SHRIMP U-Pb年龄为739.6Ma的变辉长岩和奥陶纪"S"型片麻状电气石二云母花岗岩所侵位,其中锆石变质核年龄集中在1 005~1 026Ma。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还表明,该岩群分别受到后期一系列热事件的改造。结合区域和研究区地质构造演化年表分析,本文将锡林浩特岩群的形成时代推定为中元古代,它证明了研究区存在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岩系,同时也佐证了锡林郭勒微地块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锡林郭勒杂岩
锡林浩特岩群
SHRI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蒙古锡林浩特岩群岩相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
被引量:
9
2
作者
孙俊俊
葛梦春
+3 位作者
周文孝
于洋
王仕海
鲍建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4-155,共12页
锡林浩特岩群是内蒙古中东部锡林郭勒微地块内原锡林郭勒杂岩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一套片麻岩夹层状斜长角闪岩、磁铁石英岩和变粒岩等变质岩组成,形成于中元古代[1]。岩群中片麻岩样品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的中等分异特征((La/Yb)N=4.71~7....
锡林浩特岩群是内蒙古中东部锡林郭勒微地块内原锡林郭勒杂岩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一套片麻岩夹层状斜长角闪岩、磁铁石英岩和变粒岩等变质岩组成,形成于中元古代[1]。岩群中片麻岩样品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的中等分异特征((La/Yb)N=4.71~7.97),斜长角闪岩具有平坦型((La/Yb)N=0.74~0.95)和轻稀土元素微弱富集型((La/Yb)N=1.06~3.63)两种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在微量元素N-MORB标准化图解中,斜长角闪岩显示出洋中脊玄武岩和岛弧玄武岩的过渡类型特征。同时结合岩相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图解分析,推断片麻岩原岩为富含泥质的亚杂砂岩,而斜长角闪岩原岩为一套具有拉斑质到钙碱性过渡型特征的玄武岩;变质沉积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大陆岛弧环境;变质基性火山岩形成于岛弧-弧后盆地。二者指示锡林浩特岩群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林浩特岩群
锡林郭勒杂岩
片麻岩
斜长角闪岩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蒙古锡林郭勒杂岩解体及表壳岩系年代确定
被引量:
73
1
作者
葛梦春
周文孝
于洋
孙俊俊
鲍建泉
王世海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2-195,共14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1:5万锡林浩特市等4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811005)和1:25万锡林浩特市区域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510507)
文摘
近年来,对中亚造山带中是否存在微地块有诸多不同看法,其中对广泛出露的锡林郭勒杂岩的时代和原岩认识存在较大的分歧。经大比例尺填图和详细露头解剖发现,它囊括了不同岩类、不同变质程度、不同构造样式和形成时代的地质体。文中建议将其解体,对其中被厘定的表壳岩命名为"锡林浩特岩群",这是一套达到角闪岩相变质的夹有火山岩和磁铁石英岩的富铝质的泥质碎屑岩,被SHRIMP U-Pb年龄为739.6Ma的变辉长岩和奥陶纪"S"型片麻状电气石二云母花岗岩所侵位,其中锆石变质核年龄集中在1 005~1 026Ma。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还表明,该岩群分别受到后期一系列热事件的改造。结合区域和研究区地质构造演化年表分析,本文将锡林浩特岩群的形成时代推定为中元古代,它证明了研究区存在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岩系,同时也佐证了锡林郭勒微地块的存在。
关键词
内蒙古
锡林郭勒杂岩
锡林浩特岩群
SHRIMP
Keywords
Inner Mongolia
Xilin Gol Complex
Xilinhot Group
SHRIMP
分类号
P597.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P588.3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蒙古锡林浩特岩群岩相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
被引量:
9
2
作者
孙俊俊
葛梦春
周文孝
于洋
王仕海
鲍建泉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4-155,共12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内蒙古1:5万锡林浩特市等4幅区域地质调查"(1212010811005)
"内蒙古1:25万锡林浩特市幅区域地质调查"(1212010510507)
文摘
锡林浩特岩群是内蒙古中东部锡林郭勒微地块内原锡林郭勒杂岩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一套片麻岩夹层状斜长角闪岩、磁铁石英岩和变粒岩等变质岩组成,形成于中元古代[1]。岩群中片麻岩样品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的中等分异特征((La/Yb)N=4.71~7.97),斜长角闪岩具有平坦型((La/Yb)N=0.74~0.95)和轻稀土元素微弱富集型((La/Yb)N=1.06~3.63)两种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在微量元素N-MORB标准化图解中,斜长角闪岩显示出洋中脊玄武岩和岛弧玄武岩的过渡类型特征。同时结合岩相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图解分析,推断片麻岩原岩为富含泥质的亚杂砂岩,而斜长角闪岩原岩为一套具有拉斑质到钙碱性过渡型特征的玄武岩;变质沉积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大陆岛弧环境;变质基性火山岩形成于岛弧-弧后盆地。二者指示锡林浩特岩群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体系。
关键词
锡林浩特岩群
锡林郭勒杂岩
片麻岩
斜长角闪岩
地球化学
Keywords
Xilinhot Group
Xilin Gol Complex
gneiss
amphibolite
geochemistry
分类号
P588.3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内蒙古锡林郭勒杂岩解体及表壳岩系年代确定
葛梦春
周文孝
于洋
孙俊俊
鲍建泉
王世海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7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内蒙古锡林浩特岩群岩相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
孙俊俊
葛梦春
周文孝
于洋
王仕海
鲍建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