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种玉米播种机研究现状及展望
1
作者 陶春顺 杨薇 +5 位作者 李建东 张振东 鲍国丞 李辉 吕洲翼 陈欣新 《农业工程》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玉米是我国重要农作物,大面积种植玉米使玉米制种业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制种玉米播种多采用大田通用播种机播种母本,父本播种依然停留在人工播种阶段,缺少父、母本兼用的制种玉米专用播种机。结合制种玉米播种农艺要求,阐述国内外覆膜播... 玉米是我国重要农作物,大面积种植玉米使玉米制种业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制种玉米播种多采用大田通用播种机播种母本,父本播种依然停留在人工播种阶段,缺少父、母本兼用的制种玉米专用播种机。结合制种玉米播种农艺要求,阐述国内外覆膜播种机发展现状,介绍部分典型产品的性能特点。结合播种关键技术,分析现有播种机不足之处,提出制种玉米播种机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玉米 播种机 覆膜播种 种业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康达效应的玉米小区收获机除杂装置设计与试验
2
作者 鲍国丞 张振东 +4 位作者 杨晓微 刘立晶 李建东 吕洲翼 杨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4-243,共10页
为了提高玉米小区收获机二级除杂作业效率和质量,解决传统清选除杂装置体积大、流场稳定性差、流场稳定所需时间长等问题,本文基于气流康达效应设计了一种翼型曲面除杂装置,并结合流场理论分析及计算流体动力学与模拟离散元法(CFD-DEM)... 为了提高玉米小区收获机二级除杂作业效率和质量,解决传统清选除杂装置体积大、流场稳定性差、流场稳定所需时间长等问题,本文基于气流康达效应设计了一种翼型曲面除杂装置,并结合流场理论分析及计算流体动力学与模拟离散元法(CFD-DEM)耦合仿真试验确定其结构参数。通过对流场中的颗粒进行受力分析得知,曳力加速度主要受颗粒密度与直径的影响。设置单因素试验研究该装置对不同密度、不同直径的颗粒混合物分离效果,拟合并得出颗粒各密度、直径与其轨迹线偏转角的关系方程。通过台架试验验证该装置对玉米脱出混合物中轻质杂质分离功能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籽粒含杂率低至1.014%,作业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小区收获机 康达效应 除杂装置 CFD-DEM耦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联合收获机高度自适应集薯装置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11
3
作者 鲍国丞 王公仆 +6 位作者 胡良龙 杨薇 申海洋 徐效伟 吴稳 陈文明 殷梓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33,共10页
甘薯收获是甘薯生产中用工量最多、劳动强度最大的环节。为了解决甘薯联合收获机集薯环节存在伤薯率高、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该研究开展了高度自适应集薯装置的机械结构设计与控制系统搭建。系统及结构设计充分考虑物料物理性状及作业... 甘薯收获是甘薯生产中用工量最多、劳动强度最大的环节。为了解决甘薯联合收获机集薯环节存在伤薯率高、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该研究开展了高度自适应集薯装置的机械结构设计与控制系统搭建。系统及结构设计充分考虑物料物理性状及作业过程中的运动学与力学特性,通过新的集薯方式以满足落薯高度自适应、集薯装筐和自动卸料换筐等作业要求。通过落薯高度自适应功能减小并控制薯块下落的高度达到有效减少甘薯伤薯率与破皮率的目的。在单因素试验分析结论的基础上,以清选平台转速、落薯机构转速和落薯设定高度为试验因素,开展三因素三水平Box-Benhnken试验,以伤薯率、破皮率、微破率和损伤率为试验指标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并进行响应面分析。回归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后获得装置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清选平台转速108.07 r/min、落薯机构转速74.75 r/min、落薯设定高度18.15 cm。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试验,试验结果为:伤薯率0.39%、破皮率0.54%、微破率22.93%和漏薯率0.54%,各评价指标与模型预测值相近。研究结果可为甘薯联合收获机高度自适应集薯装置进一步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设计 优化 甘薯联合收获 高度自适应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收获期薯块机械物理特性参数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申海洋 纪龙龙 +3 位作者 胡良龙 王冰 王公仆 鲍国丞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5-61,共7页
针对收获期甘薯薯块机械物理特性进行研究,为甘薯联合收获机关键部件设计及作业参数确定提供基础理论支持。利用DGF30/7-IA型电热鼓风干燥箱测定“苏薯16”的含水率为75.31%;利用排水法测定“苏薯16”的密度为1.13 g/cm 3;利用电子万能... 针对收获期甘薯薯块机械物理特性进行研究,为甘薯联合收获机关键部件设计及作业参数确定提供基础理论支持。利用DGF30/7-IA型电热鼓风干燥箱测定“苏薯16”的含水率为75.31%;利用排水法测定“苏薯16”的密度为1.13 g/cm 3;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分别采用10 mm/min、20 mm/min、30 mm/min三种不同加载速度对“苏薯16”进行压缩特性参数试验测定,并结合理论计算得出甘薯薯块轴向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剪切模量平均值分别为4.42 MPa、0.44和1.53 MPa,甘薯薯块径向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剪切模量平均值分别为3.71 MPa、0.41和1.31 MPa,甘薯薯块轴向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剪切模量的标准差分别为0.59、0.02和0.19,甘薯薯块径向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剪切模量的标准差分别为0.45、0.03和0.13,甘薯薯块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剪切模量的标准差分别为0.77、0.025和0.245,均远小于5,因此甘薯薯块可以看作是各向同性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机械物理特性 径向压缩 轴向压缩 压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荚果离散元仿真参数标定 被引量:4
5
作者 徐效伟 魏海 +3 位作者 颜建春 鲍国丞 杜元杰 谢焕雄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1-89,共9页
为保证花生荚果在仿真模拟试验时所用参数的准确性,通过实际物理试验与仿真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离散元仿真参数进行标定。首先,通过实际物理试验测得花生荚果基本物理参数(外形尺寸、密度、含水率、容重、泊松比、弹性模量和剪切模... 为保证花生荚果在仿真模拟试验时所用参数的准确性,通过实际物理试验与仿真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离散元仿真参数进行标定。首先,通过实际物理试验测得花生荚果基本物理参数(外形尺寸、密度、含水率、容重、泊松比、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依据实际物理试验测得的各物理量结果确定仿真模拟试验参数取值范围,开展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对堆积角存在显著性影响的因素为:花生荚果—花生荚果静摩擦系数、滚动摩擦系数,花生荚果—钢板静摩擦系数。进一步通过最陡爬坡试验确定显著性因素的取值范围。开展Box-Behnken试验,建立堆积角与显著性因素之间的二次回归方程,并以实际物理试验堆积角(31.63°)为目标值对方程进行求解,得到最佳仿真模拟参数:花生荚果间静摩擦系数、滚动摩擦系数,花生荚果—钢板静摩擦系数分别为0.74、0.24和0.58。最后,对试验分析后确定的最佳仿真参数进行仿真模拟试验,对取得的仿真模拟值与实际试验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P>0.05,表明实际试验堆积角与仿真模拟试验堆积角无显著性差异,且相对误差为2.877%,验证了仿真模拟试验的准确性。通过对比其他物料参数标定时所用方法及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标定后的参数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荚果 堆积角 离散元仿真 参数优化 参数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UZL-1型甘薯联合收获机刮板链提升机构设计与台架试验 被引量:6
6
作者 申海洋 王公仆 +3 位作者 胡良龙 王冰 鲍国丞 纪龙龙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17,121,共12页
针对4UZL-1型甘薯联合收获机作业过程中损失率大、伤薯率高等问题,本文在分析4UZL-1型甘薯联合收获机整机结构的基础上具体阐述其工作原理,进行该机弧栅交接刮板链输送机构的设计及参数确定,并依托该机和甘薯种植模式搭建弧栅交接刮板... 针对4UZL-1型甘薯联合收获机作业过程中损失率大、伤薯率高等问题,本文在分析4UZL-1型甘薯联合收获机整机结构的基础上具体阐述其工作原理,进行该机弧栅交接刮板链输送机构的设计及参数确定,并依托该机和甘薯种植模式搭建弧栅交接刮板链输送试验台。以薯块提升输送过程中损失率和伤薯率为主要评价指标,开展以挖掘输送机构角度、刮板链输送角度、挖掘输送机构速度、刮板链输送速度、刮板角度和弧栅安装距为试验因素的单因素台架试验,并分析各因素对各性能指标影响显著性和影响规律及原因。试验结果表明,挖掘输送机构角度、刮板链输送角度、挖掘输送机构速度和刮板链输送速度对各性能指标影响显著,刮板角度和弧栅安装距对各性能指标影响不显著。当挖掘输送机构角度为24°、刮板链输送角度为60°、挖掘输送机构速度为1.15 m/s、刮板链输送速度为0.69 m/s时,弧栅交接刮板链输送机构效果较好,损失率和伤薯率分别为0.75%和0.13%。研究结果可为甘薯联合收获机的结构完善和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联合收获机 弧栅交接刮板链输送 单因素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机类科研院所科研副产品管理规范研究探索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叶萌 申海洋 +3 位作者 王公仆 胡良龙 刘海洋 鲍国丞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32-236,共5页
针对目前国内农业机械类科研院所科研副产品管理规范研究缺失问题,为制订符合其特点的科研副产品管理规范,减少国有资产损失,在阐述种植业类农业科研副产品管理基础上,分析提出农业机械类科研副产品产生的特点——不以农业种养殖为目标... 针对目前国内农业机械类科研院所科研副产品管理规范研究缺失问题,为制订符合其特点的科研副产品管理规范,减少国有资产损失,在阐述种植业类农业科研副产品管理基础上,分析提出农业机械类科研副产品产生的特点——不以农业种养殖为目标、产生的科研副产品较少、损伤大难以达上市销售要求、较少产生可上市销售的科研整机或零配件等科研副产品、农机产品上市销售需要资质鉴定或认证的主体不是科研单位。并对代表性农机科研单位科研副产品的管理举措进行分析,提出的明确科研副产品管理责任主体和台账登记、处置原则方式和流程、收支管理要求、监督和“红线”等新举措,对国内其它农业机械类科研院所科研副产品管理提升或制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科研副产品 责任主体 台账登记 风险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含水率下花生荚果静摩擦系数测定 被引量:2
8
作者 徐效伟 颜建春 +3 位作者 魏海 鲍国丞 纪龙龙 谢焕雄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3-97,共5页
为研究含水率对花生荚果静摩擦系数的影响,以花生主产区主要种植品种宛花2号、大白沙171为试验物料,利用DGF30/7-IA型电热鼓风干燥箱对花生荚果进行含水率调控(10.18%、13.57%、16.28%、20.66%、25.85%);利用静力学原理构建的静摩擦系... 为研究含水率对花生荚果静摩擦系数的影响,以花生主产区主要种植品种宛花2号、大白沙171为试验物料,利用DGF30/7-IA型电热鼓风干燥箱对花生荚果进行含水率调控(10.18%、13.57%、16.28%、20.66%、25.85%);利用静力学原理构建的静摩擦系数斜面仪测定花生荚果的静摩擦系数;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分析花生品种、接触材料、荚果含水率对花生荚果静摩擦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含水率各水平下不同品种花生荚果与Q235钢板、大孔筛、小孔筛的静摩擦系数变化趋势相同;花生荚果静摩擦系数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宛花2号在不同含水率下与Q235钢板、大孔筛、小孔筛的静摩擦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388~0.611、0.494~0.819、0.553~0.975,大白沙171在不同含水率下与Q235钢板、大孔筛、小孔筛的静摩擦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42~0.622、0.608~0.822、0.619~0.892。在含水率各水平下花生荚果与不同接触材料的静摩擦系数变化趋势相同,其中大白沙171的静摩擦系数小于宛花2号;大白沙171花生荚果的流动性较好;研究结果可为花生循环干燥设备仿真模拟参数设置及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荚果 静摩擦系数 接触材料 水分调制 单因素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