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短时记忆损伤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鲍喜燕 沈素梅 +1 位作者 吕文标 周爱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36期28-30,34,共4页
目的:分析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对青年精神分裂症(SCH)患者认知功能及短时记忆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青年SC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 目的:分析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对青年精神分裂症(SCH)患者认知功能及短时记忆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青年SC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MECT治疗。比较两组MATRICS共识认知成套测验(MCCB)、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分。结果:研究组连线、符号编码、语言记忆、空间广度、数字序列、迷宫、视觉记忆、语义流畅性、情绪管理和持续操作测验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3个月、6个月和1年,研究组阳性、阴性症状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再认、图片、联想、背数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药物联合MECT对青年SCH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减少对短时记忆的损伤,值得临床应用并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抽搐电休克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短时记忆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强迫障碍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顾涛 鲍喜燕 +2 位作者 沈素梅 王风兰 周爱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6期52-55,共4页
强迫障碍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精神障碍,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特征。儿童青少年患者起病年龄早,患病率高,病程长且易反复,致残率高,预后欠佳,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且儿童青少年患者临床表现特异性差,常合并其他焦虑... 强迫障碍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精神障碍,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特征。儿童青少年患者起病年龄早,患病率高,病程长且易反复,致残率高,预后欠佳,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且儿童青少年患者临床表现特异性差,常合并其他焦虑相关的症状,早期诊断极易被忽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认知行为治疗、西药治疗、中医治疗及物理治疗等,但目前缺乏针对儿童青少年患者的疗法。通过对研究儿童青少年强迫障碍的文献进行梳理,特别关注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旨在提高儿童青少年强迫障碍的诊疗率,力争早发现早干预,为儿童青少年强迫障碍的研究提供有利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强迫障碍 临床特征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