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桥梁所承受的冲击力计算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鲍卫刚 张海龙 刘菊玖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4-26,共3页
从结构力学的理论出发 ,考虑影响车辆冲击力的各种因素 ,提出了路况系数和冲击动力放大系数两个新概念 ;克服了目前简单确定冲击系数和直线中插确定冲击力的弊端。从而使桥梁所承受的车辆冲击力的计算更接近于真实状况。
关键词 桥梁 冲击力 路况系数 放大系数 基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令人忧虑的斜拉索
2
作者 鲍卫刚 李正熔 《国外公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24-27,共4页
原文作者用两年的时间,调查了世界上一半以上的斜拉桥后,认为如不解决斜拉索的腐蚀问题,许多桥将有突然崩溃的危险。文中也列举了一些桥上采用的拉索防腐措施和目前采取的其它种种防腐方法,
关键词 斜拉索 斜拉桥 拉索 腐蚀 防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变形比较研究
3
作者 鲍卫刚 郑绍珪 宁平华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22-30,共9页
依据国内外一些规范中关于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变形计算的公式,对设计的91根钢筋混凝土和部分预应力混凝土B类受弯构件的变形作了计算,经比较后推荐了今后拟采用的公式。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结构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南香洲桥的调查和加固方案
4
作者 鲍卫刚 《中南公路工程》 1990年第1期54-57,共4页
联接香洲岛和大陆大埔的南香洲桥建于70年代初,它是一座由五个T构单元组成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在跨中剪力铰和两端桥台处均设置有伸缩缝。在使用中发现,桥梁悬臂端的挠度增加迅速。通过对桥梁的全面检查,并重新作了理论分析后,提出了... 联接香洲岛和大陆大埔的南香洲桥建于70年代初,它是一座由五个T构单元组成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在跨中剪力铰和两端桥台处均设置有伸缩缝。在使用中发现,桥梁悬臂端的挠度增加迅速。通过对桥梁的全面检查,并重新作了理论分析后,提出了在箱梁顶板翼缘处施加预应力的方法来恢复桥梁的部分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梁桥 钢筋混凝土桥 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设计方法综述
5
作者 鲍卫刚 《中南公路工程》 1989年第1期42-46,共5页
1 引言 1939年,Emperger首先认识到部分预应力的优点:在普通钢筋混凝土梁中附加预应力钢丝,可以改善梁的挠度和开裂性能。尽管预应力钢丝和普通钢筋的强度差异很大,但在极限条件下,钢筋和钢丝可以同时达到其相应的强度极限值。不过,现... 1 引言 1939年,Emperger首先认识到部分预应力的优点:在普通钢筋混凝土梁中附加预应力钢丝,可以改善梁的挠度和开裂性能。尽管预应力钢丝和普通钢筋的强度差异很大,但在极限条件下,钢筋和钢丝可以同时达到其相应的强度极限值。不过,现代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之所以能得到认可,在很大程度下应归功于Abeles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部分预应力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桥设计指南(上) 被引量:5
6
作者 苏善根 鲍卫刚 +1 位作者 李正熔 万国朝 《国外公路》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8-22,共5页
我国自1975年建成第一座斜拉桥——四川云阳桥以来,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已建和正在修建中的斜拉桥已达30余座,跨径大于200m的有15座。最大跨径为正在施工中的上海杨浦大桥,主跨为602m,它建成后不仅为国内首屈一指,就是在世界上也是赫赫... 我国自1975年建成第一座斜拉桥——四川云阳桥以来,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已建和正在修建中的斜拉桥已达30余座,跨径大于200m的有15座。最大跨径为正在施工中的上海杨浦大桥,主跨为602m,它建成后不仅为国内首屈一指,就是在世界上也是赫赫有名的。为了指导日后的斜拉桥设计交通部下达了编写斜拉桥设计规范的任务,本文根据美国工程师协会斜拉桥委员会于1990年出版的《斜拉桥设计指南》,精选了斜缆及锚固,斜拉桥的稳定,动力风荷载及地震设计等重要章节译出,可供我国桥梁设计者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斜缆 稳定性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砼箱形梁横向温度应力计算分析 被引量:46
7
作者 邵旭东 李立峰 鲍卫刚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5-10,14,共7页
参照 4个国家 5种规范关于温度梯度的不同规定 ,对 3种不同桥型的砼箱梁的温变横向应力作了计算和比较 ,并对温度敏感性作了分析 。
关键词 混凝土箱梁 横向温度应力 敏感度 桥面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截面长悬臂宽箱梁桥翼缘有效宽度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李立峰 邵旭东 +2 位作者 程翔云 鲍卫刚 袁伦一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5,共5页
应用空间板壳有限元、平面杆系有限元和德国DIN1075规范对20座变截面长悬臂宽箱梁桥3个控制截面的恒载正应力进行了分析,详细研究了截面的剪力滞效应.并据此结果提出了按德国DIN1075模式计算时各控制断面的等效简支跨长的合理取值方法,... 应用空间板壳有限元、平面杆系有限元和德国DIN1075规范对20座变截面长悬臂宽箱梁桥3个控制截面的恒载正应力进行了分析,详细研究了截面的剪力滞效应.并据此结果提出了按德国DIN1075模式计算时各控制断面的等效简支跨长的合理取值方法,通过补充有关条文使新规范的制定更为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箱梁 剪力滞 翼缘有效宽度 空间有限元 DIN107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截面长悬臂宽箱梁桥翼缘有效宽度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经柏林 邵旭东 鲍卫刚 《中南公路工程》 1998年第4期24-26,共3页
结合交通部桥梁规范组下达的课题,应用空间有限元法,对宽翼缘变截面箱梁桥的剪滞效应进行了全面分析。以14座变截面和3座等截面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为例,探讨了宽跨比B/L、梁高比h/H和横向预应力对箱梁剪力滞效应的影响和... 结合交通部桥梁规范组下达的课题,应用空间有限元法,对宽翼缘变截面箱梁桥的剪滞效应进行了全面分析。以14座变截面和3座等截面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为例,探讨了宽跨比B/L、梁高比h/H和横向预应力对箱梁剪力滞效应的影响和敏感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计算变截面箱梁翼缘有效分布宽度的经验公式,可供修订规范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预应力 变截面箱梁 剪力滞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RP-混凝土组合连续板的静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佟兆杰 黄侨 +1 位作者 鲍卫刚 万世成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1-40,共10页
为提高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桥面板的耐久性,研究GFRP(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混凝土组合连续板的变形及裂缝宽度,设计了3片负弯矩区具有不同钢筋配筋率的GFRP-混凝土组合连续板,并对其进行了对称加载试验,重点考察了连续板的破坏模式、变... 为提高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桥面板的耐久性,研究GFRP(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混凝土组合连续板的变形及裂缝宽度,设计了3片负弯矩区具有不同钢筋配筋率的GFRP-混凝土组合连续板,并对其进行了对称加载试验,重点考察了连续板的破坏模式、变形、裂缝宽度和应变分布等力学特性.结果表明:3片连续板均发生了弯剪破坏;破坏时板端GFRP槽形板与混凝土之间无明显滑移;随着负弯矩区配筋的增强,连续板全过程变形减小;在钢筋屈曲前,连续板正负弯矩区的应变分布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结果的对比表明:可以采用现行桥梁规范中考虑混凝土开裂区域刚度变化的等效刚度计算GFRP-混凝土连续板的等效刚度,并通过文中计算方法获取连续板的变形;此外可以采用现行规范JTG D62—2004中钢筋混凝土的裂缝宽度计算方法计算连续板负弯矩区的混凝土裂缝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连续板 混凝土 裂缝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钢桥疲劳设计荷载标准研究 被引量:62
11
作者 周泳涛 鲍卫刚 +1 位作者 翟辉 刘延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9-85,共7页
为推导我国公路钢桥疲劳设计荷载标准,从实际出发,根据我国现有高速公路交通荷载现状,实地调查我国高速公路正在运营的各种车辆荷载。根据实测、统计和分析结果,采用数理统计和可靠度理论分析的方法,通过建立典型公路钢桥车辆荷载谱和... 为推导我国公路钢桥疲劳设计荷载标准,从实际出发,根据我国现有高速公路交通荷载现状,实地调查我国高速公路正在运营的各种车辆荷载。根据实测、统计和分析结果,采用数理统计和可靠度理论分析的方法,通过建立典型公路钢桥车辆荷载谱和连接构件应力谱模型,进行疲劳荷载谱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国土面积较大,各地车辆荷载形式众多,不能简单套用欧美标准,应根据各地车辆荷载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日后进行疲劳设计使用的方便性,从疲劳致伤理论的角度,根据实际计算、分析的结果,制定出标准疲劳车辆。这一结论为疲劳设计提供了标准车辆荷载谱,填补了我国公路钢桥疲劳设计中的空白,也为公路钢桥的运营管理和养护维修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对提高桥梁的耐久性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公路钢桥疲劳设计荷载标准 实测、统计、分析计算 高速公路车辆荷载 公路钢桥疲劳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加固工程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49
12
作者 周泳涛 鲍卫刚 +2 位作者 刘延芳 贾界峰 赵井卫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9-52,共4页
为研究桥梁加固工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山西风陵渡黄河公路特大桥加固工程为例,根据结构的受力特点,分析桥梁病害(裂缝及下挠)成因,结合工地实际情况,采用改变结构受力体系的加固方案(钢箱系杆拱),并对加固后结构进行静力与动力计算分... 为研究桥梁加固工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山西风陵渡黄河公路特大桥加固工程为例,根据结构的受力特点,分析桥梁病害(裂缝及下挠)成因,结合工地实际情况,采用改变结构受力体系的加固方案(钢箱系杆拱),并对加固后结构进行静力与动力计算分析,验证加固的实施效果,以确保加固后新结构的安全度。结果表明,该加固方法能够有效地缓解桥梁现存病害(继续开裂和持续下挠),并能提高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由于对结构永久性不可恢复的非弹性变形已无法模拟,结构特性已无法改变,故应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控,防止因"加固"而引发对原有结构新的病害,以确保结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桥梁病害 成因分析 方案 桥梁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设计安全度专题讨论综述 被引量:14
13
作者 程懋堃 李明顺 +17 位作者 陈远椿 陈幼潘 蔡绍怀 陈肇元 杜拱辰 徐有邻 秦权 鲍卫刚 张琳 罗玲 林志伸 夏靖华 朱伯芳 刘西拉 姚兵 唐美树 徐渭 李先逵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5-77,共3页
关键词 结构设计 安全度 建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旧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实桥计算比较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泳涛 刘延芳 鲍卫刚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31,共4页
为研究桥梁抗震性能,以山西风陵渡黄河公路特大桥的加固抗震设计为例,对89抗震规范和08抗震细则中各项规定进行计算、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用89抗震规范和08抗震细则进行抗震计算结果出入较大。08抗震细则采用了两水准、两阶段设计,由单... 为研究桥梁抗震性能,以山西风陵渡黄河公路特大桥的加固抗震设计为例,对89抗震规范和08抗震细则中各项规定进行计算、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用89抗震规范和08抗震细则进行抗震计算结果出入较大。08抗震细则采用了两水准、两阶段设计,由单一的强度抗震设计修改为强度和变形双重指标控制的抗震设计;修订了水平设计加速度反应谱,增加了场地系数、阻尼调整系数、竖向设计加速度反应谱等内容,增加了地震作用分量组合、设计地震动时程等有关规定,取消了89规范中概念模糊的综合影响系数,引入了延性抗震设计和能力保护设计思想,从设计思想上比89规范考虑的更为全面、细致和安全,但参数取值是否合理,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新、旧桥梁抗震规范 设计理念 计算方法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钢桥疲劳标准荷载推导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延芳 周泳涛 +1 位作者 鲍卫刚 翟辉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4-169,共6页
基于中国公路交通的特点,从交通荷载的调查,典型车辆频值谱的确定,标准疲劳车模型的确定以及标准疲劳车模型的纵、横向修正等几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公路钢桥疲劳设计标准荷载的确定过程。并以东北某省为例,给出了汽车荷载的调查统计结果、... 基于中国公路交通的特点,从交通荷载的调查,典型车辆频值谱的确定,标准疲劳车模型的确定以及标准疲劳车模型的纵、横向修正等几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公路钢桥疲劳设计标准荷载的确定过程。并以东北某省为例,给出了汽车荷载的调查统计结果、标准疲劳车的推导结果以及多车效应的纵向修正结果等。这一结论为疲劳设计提供了标准车辆荷载模型,填补了中国公路钢桥疲劳设计中的空白,也为公路钢桥的运营管理和养护维修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对提高桥梁的耐久性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桥梁 疲劳 标准疲劳车 推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锚式悬索桥锚碇设计与计算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泳涛 鲍卫刚 +1 位作者 贾界峰 涂金平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6-39,共4页
根据自锚式悬索桥锚碇的受力特点进行计算分析。以天津富民桥锚碇设计为例,通过该桥锚碇的受力计算和分析,为今后国内设计、修建自锚式悬索桥锚碇提供一定的设计和计算方法。
关键词 自锚式悬索桥 锚碇 力学分析 设计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桥墩静力延性能力的连续梁桥搭接长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延芳 鲍卫刚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4-68,共5页
针对我国抗震规范未给出连续梁桥墩梁之间搭接长度计算方法的情况,以四跨一联的两联连续梁桥为例进行研究。基于桥墩结构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的延性能力和Desroches提出的最小支撑宽度的计算方法,分析不同跨径和墩高对连续梁结构伸缩缝处... 针对我国抗震规范未给出连续梁桥墩梁之间搭接长度计算方法的情况,以四跨一联的两联连续梁桥为例进行研究。基于桥墩结构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的延性能力和Desroches提出的最小支撑宽度的计算方法,分析不同跨径和墩高对连续梁结构伸缩缝处墩梁之间搭接长度的影响。根据相关参数的计算结果,以连续梁桥跨径和墩高为基本参数进行回归分析,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搭接长度计算公式。将拟合公式的计算结果与其他相关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计算连续梁桥伸缩缝处的搭接长度时,建议跨径计算值取一联联长;我国抗震规范中给出的简支梁伸缩缝处墩梁之间的搭接长度只适用于墩高小于25m的桥梁结构,对于墩高大于25m的高墩桥梁结构,需进行专门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搭接长度 抗震设计 静力延性能力 回归分析 最小二乘法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桥设计指南(下)
18
作者 苏善根 鲍卫刚 +1 位作者 李正熔 万国朝 《国外公路》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6-24,共9页
3 动力风荷载 3.1 序言此处涉及斜拉桥在风的作用下引起的运动,需要考虑的空气动力现象有涡流振动、扭动不稳定或颤振、自激振动和驰振。中等及大跨桥梁以及短跨行人桥易于出现风振问题,这种桥的设计必须包括空气动力的研究,主要物件的... 3 动力风荷载 3.1 序言此处涉及斜拉桥在风的作用下引起的运动,需要考虑的空气动力现象有涡流振动、扭动不稳定或颤振、自激振动和驰振。中等及大跨桥梁以及短跨行人桥易于出现风振问题,这种桥的设计必须包括空气动力的研究,主要物件的调查一般用小比例模型进行风洞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设计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