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锈蚀钢丝及拉索模型静力拉伸和声发射监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万嗣鹏 方泽锋 +3 位作者 周海俊 宋神友 陈炳耀 鲁立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7-577,共11页
为更加精确地感知拉索锈蚀病害,评估服役拉索的健康状况,对锈蚀拉索的力学性能退化与拉伸受力声发射特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采用中性盐雾腐蚀模拟制作了4种不同锈蚀等级的高强钢丝和拉索,开展了锈蚀高强钢丝及拉索模型的静力拉伸加... 为更加精确地感知拉索锈蚀病害,评估服役拉索的健康状况,对锈蚀拉索的力学性能退化与拉伸受力声发射特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采用中性盐雾腐蚀模拟制作了4种不同锈蚀等级的高强钢丝和拉索,开展了锈蚀高强钢丝及拉索模型的静力拉伸加载试验,提出了考虑锈蚀和制索工艺影响的拉索承载力计算方法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验证,同时采用声发射技术监测了整个拉伸断裂过程.结果表明,计算承载力与实测承载力两者吻合良好,最大相对误差仅为5.8%.随着锈蚀率的增大,拉索模型的延性较承载力下降更为显著.断丝产生的声发射能量最大,断丝峰值频率维持在75 kHz左右,且受锈蚀钢丝延性下降的影响,断丝信号的振铃计数和持续时间均会随着锈蚀率的增大而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拉索 锈蚀 力学性能退化 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中通道中山大桥主桥超宽大节段钢箱梁吊装匹配技术 被引量:8
2
作者 宋神友 李小祥 +2 位作者 鲁立涛 刘健 朱超宇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5,共8页
深中通道中山大桥主桥为主跨580 m的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主梁采用流线型扁平钢箱梁,梁宽46 m(含风嘴),主梁共划分69个节段,标准段长18 m、最大吊重约429 t,采用桥面吊机双悬臂吊装。由于钢箱梁节段自重大、宽度较大、横桥向竖向刚... 深中通道中山大桥主桥为主跨580 m的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主梁采用流线型扁平钢箱梁,梁宽46 m(含风嘴),主梁共划分69个节段,标准段长18 m、最大吊重约429 t,采用桥面吊机双悬臂吊装。由于钢箱梁节段自重大、宽度较大、横桥向竖向刚度较小等,在桥面吊机悬臂吊装过程中,会出现钢箱梁匹配面高差过大(最大约63 mm)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实现梁段精确匹配安装,提出3种钢箱梁吊装匹配方案:“门架+拉索”方案、“牛腿反力架”方案、“一字梁锁定+C形焊缝+部分张拉斜拉索”方案。经有限元仿真分析综合比选,最终选择“一字梁锁定+C形焊缝+部分张拉斜拉索”方案。该方案以箱梁竖腹板为定位点,提前焊接一字梁,采用法兰连接后锁定待拼梁段,部分焊接拼接面内箱梁形成C形焊缝;通过提前挂索并张拉部分斜拉索,减小匹配面已拼梁段横桥向竖向变形,达到箱梁匹配要求。施工中采取了匹配高差调节、局部应力控制、拼接缝宽控制等关键技术,最终将该桥钢箱梁匹配面高差减小至9.8 mm以内,钢箱梁局部应力可控,斜拉索初张过程中钢箱梁应力增量小于10 MPa,且各箱梁节段拼接缝宽可控制在1 c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流线型扁平钢箱梁 双悬臂架设 吊装匹配 匹配面高差 方案比选 有限元法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门二桥坭洲水道桥纵向约束体系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张鑫敏 徐源庆 +1 位作者 鲁立涛 李冲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12,共6页
虎门二桥坭洲水道桥为主跨1 688m的双塔双跨悬索桥。为减小该桥在汽车活载、温度作用及风荷载下的梁端位移,提出一种在塔梁连接处设置静力限位-动力阻尼装置的纵向约束体系。采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Nonlinear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分析该... 虎门二桥坭洲水道桥为主跨1 688m的双塔双跨悬索桥。为减小该桥在汽车活载、温度作用及风荷载下的梁端位移,提出一种在塔梁连接处设置静力限位-动力阻尼装置的纵向约束体系。采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Nonlinear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分析该静力限位-动力阻尼装置的限位间隙、限位刚度对梁端位移、塔梁相对位移、限位力的影响规律,确定限位装置的合理参数取值,分析设置静力限位-动力阻尼装置前、后加劲梁应力、桥塔纵向弯矩和梁端位移。结果表明:该桥静力限位-动力阻尼装置的限位刚度取200MN/m,广东侧和东莞侧限位间隙分别取0.82m和1.05m;采用静力限位-动力阻尼体系后,静力作用和地震作用下的梁端位移大幅降低,伸缩缝规模从2 758mm降到2 106mm,减小2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纵向约束体系 静力限位-动力阻尼装置 限位间隙 限位刚度 梁端位移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中通道60 m箱梁底板束锚圈口转角对预应力损失影响研究
4
作者 金志坚 陈善行 +1 位作者 盛建军 鲁立涛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4-40,共7页
深中通道60 m预制箱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箱梁预应力钢束分为腹板、顶板、底板束和底板合龙束。针对首片预制箱梁底板BD2a、BD2b束YJM15-15锚锚下有效预应力值偏低且均匀性较差的问题,对预应力钢束理论有效预应力及考虑锚圈口转角的预... 深中通道60 m预制箱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箱梁预应力钢束分为腹板、顶板、底板束和底板合龙束。针对首片预制箱梁底板BD2a、BD2b束YJM15-15锚锚下有效预应力值偏低且均匀性较差的问题,对预应力钢束理论有效预应力及考虑锚圈口转角的预应力损失进行计算,分析锚圆口转角对预应力损失的影响,并将理论标准值与锚下有效预应力实测值进行对比,提出保证锚下有效预应力的措施。结果表明:锚圈口转角越大,锚圈口摩阻损失率越大,锚下有效预应力越小;BD2a、BD2b束锚下有效预应力实测值与理论标准值偏差较大,进行退索处理后量测锚圈口转角,根据实测锚圈口转角平均值计算锚下有效预应力理论标准值为157 kN,与实测值较为接近;张拉施工前,需对锚板与喇叭口处残留混凝土或外伸过长波纹管及时清理整改,使张拉时钢绞线经过锚板与喇叭口的转角接近设计角度要求或者不大于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海桥梁 预制箱梁 预应力钢束 有效预应力 预应力张拉 锚圈口转角 摩阻损失 预应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