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贮藏条件对蒙古黄芪种子生理生化及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鲁海坤 姜业成 +3 位作者 隋昕 于芸泽 于营 郭靖 《种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24,共7页
为探究蒙古黄芪种子贮藏过程中活力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揭示其老化机理、筛选适宜贮藏的含水量和温度,以不同含水量(3.7%,6.6%,9.8%)的蒙古黄芪种子为试材,于不同条件(室内、短期库、中期库、长期库)下贮藏12个月,测定种子发芽率和生... 为探究蒙古黄芪种子贮藏过程中活力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揭示其老化机理、筛选适宜贮藏的含水量和温度,以不同含水量(3.7%,6.6%,9.8%)的蒙古黄芪种子为试材,于不同条件(室内、短期库、中期库、长期库)下贮藏12个月,测定种子发芽率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条件和不同含水量的种子发芽率均不断降低,在这4种条件下贮藏12个月后,含水量为9.8%的种子发芽率分别为27.7%、39.3%、42.3%、47.3%;含水量为6.6%的种子发芽率分别为32.3%、42.3%、44.0%、53.3%;含水量为3.7%的种子发芽率分别为35%、44.7%、49.7%、62.0%;贮藏过程中种子活性氧含量升高,SOD活性升高,APX活性不断下降,有毒物质MDA逐渐积累,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协同影响种子活力,低含水量且低温条件更有利于保持种子活力,大幅减小种子贮藏过程中发芽率的下降幅度。因此,蒙古黄芪种子适宜贮藏条件为:含水量3.7%、温度-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贮藏条件 种子老化 生理生化 种子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劣变对不同含水量蒙古黄芪种子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鲁海坤 于营 +3 位作者 刘亚苓 隋昕 雷慧霞 郭靖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6-92,共7页
为探究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 Bunge)种子在控制劣变(Controlled deterioration treatment,CDT)处理后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特性,以含水量为3.7%、6.6%、9.8%的蒙古黄芪种子为材料,采用(53±0.5)℃高温对其进行控制劣变处理... 为探究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 Bunge)种子在控制劣变(Controlled deterioration treatment,CDT)处理后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特性,以含水量为3.7%、6.6%、9.8%的蒙古黄芪种子为材料,采用(53±0.5)℃高温对其进行控制劣变处理,测定劣变后蒙古黄芪种子发芽指标及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劣变时间延长,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下降、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上升,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均下降、丙二醛积累增多、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含水量3.7%的种子上述指标变化幅度较含水量9.8%的种子小,而含水量6.6%的种子居中;低含水量蒙古黄芪种子在劣变过程中抗氧化能力更强,种子活力更高。因此,为保证优质蒙古黄芪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种子贮藏时可以把含水量降到3.7%左右甚至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种子劣变 含水量 活性氧 抗氧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于营 刘亚苓 +2 位作者 鲁海坤 欧阳艳飞 郭靖 《特产研究》 2020年第4期20-23,共4页
为研究黄芩农艺性状变异特征,本研究以3年生黄芩为试验材料,对其根长、根粗、根重和根分枝数等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变异、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根重、茎分枝数和根分枝数变异系数较大,根粗、茎粗、叶宽、根长次之;根... 为研究黄芩农艺性状变异特征,本研究以3年生黄芩为试验材料,对其根长、根粗、根重和根分枝数等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变异、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根重、茎分枝数和根分枝数变异系数较大,根粗、茎粗、叶宽、根长次之;根重与根分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根粗、根长、株高和茎分枝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根长与根粗、根重和茎分枝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根粗与根分枝数、株高、茎粗和茎分枝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根分枝数与茎分枝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采收期可以直接对根部性状进行育种选择;在生育期可以通过地上部茎分枝数和茎粗间接选择根重与根粗;通过选择茎分枝数少的间接选择根分枝数少的。共筛选出3个主成分,其中,产量因子对黄芩的可靠性高于其他因子,其次为株型因子和叶型因子。本研究结果可为黄芩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药剂预处理对蒙古黄芪种子活力及活性氧、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鲁海坤 于营 +3 位作者 隋昕 刘亚苓 于芸泽 郭靖 《特产研究》 2021年第6期15-20,共6页
为研究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 Bunge)种子老化过程中活性氧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筛选提高种子抗老化能力外源药剂的适宜浓度,以不同浓度NAC和CsA预处理的种子为试材进行人工老化3 d处理后测定种子发芽率、... 为研究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 Bunge)种子老化过程中活性氧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筛选提高种子抗老化能力外源药剂的适宜浓度,以不同浓度NAC和CsA预处理的种子为试材进行人工老化3 d处理后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性氧含量和线粒体膜电位。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初始种子,蒙古黄芪种子经人工老化3d后,其胚轴活性氧含量升高、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下降32.7%和40.6%;而经10 mmol/LNAC和90μmol/LCsA预处理的种子,相比于未进行外源药剂预处理(蒸馏水处理)的种子,在人工老化3d后,其发芽率分别提高31.2%和16.2%,发芽指数分别提高38.3%和21.1%,且胚轴活性氧含量有所下降,线粒体膜电位升高。表明通过适宜浓度的NAC和CsA预处理可以增强蒙古黄芪种子的抗老化能力,提高种子活力延长种子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种子活力 外源药剂 活性氧 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C法快速测定芍药种子生活力 被引量:22
5
作者 雷慧霞 于营 +5 位作者 刘亚苓 张新静 邢丽伟 鲁海坤 吴健勇 郭靖 《种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44,共4页
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TTC法)测定芍药种子生活力,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浸种温度、浸种时间、TTC浓度、染色温度和染色时间对芍药种子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TTC法能快速测定芍药种子的生活力,其染色最佳条件为30℃浸种1... 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TTC法)测定芍药种子生活力,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浸种温度、浸种时间、TTC浓度、染色温度和染色时间对芍药种子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TTC法能快速测定芍药种子的生活力,其染色最佳条件为30℃浸种12 h,30℃条件下0.3%TTC溶液避光染色1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种子 TTC染色法 生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C法快速测定白鲜种子生活力 被引量:16
6
作者 雷慧霞 于营 +5 位作者 刘亚苓 张新静 邢丽伟 鲁海坤 吴健勇 郭靖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6-158,共3页
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白鲜种子生活力,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的浸种温度、浸种时间、TTC溶液浓度、染色温度和染色时间对白鲜种子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TTC法能够快速测定白鲜种子的生活力,其染色最佳条件... 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白鲜种子生活力,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的浸种温度、浸种时间、TTC溶液浓度、染色温度和染色时间对白鲜种子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TTC法能够快速测定白鲜种子的生活力,其染色最佳条件为30℃浸种6 h,35℃条件下0.3%TTC溶液避光染色2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鲜 TTC法 种子生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3与机械破皮结合处理对破除芍药种子下胚轴休眠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雷慧霞 于营 +5 位作者 刘亚苓 张新静 邢丽伟 鲁海坤 吴健勇 郭靖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1-103,共3页
采用不同方法处理芍药种子,研究打破芍药种子下胚轴休眠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GA3浸种和机械破皮均对种子生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使种子生根启动日提前、生根天数缩短、生根率提高;2种方法结合处理种子效果更佳,其最佳处理组合为200 mg... 采用不同方法处理芍药种子,研究打破芍药种子下胚轴休眠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GA3浸种和机械破皮均对种子生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使种子生根启动日提前、生根天数缩短、生根率提高;2种方法结合处理种子效果更佳,其最佳处理组合为200 mg·L^-1 GA3浸种+机械破皮处理,可使种子的生根启动日提前至第5天,生根天数缩短为18 d,生根率提高至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种子 下胚轴休眠 GA3 机械破皮 生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孢短芽孢杆菌S2-31拮抗下细辛叶枯病菌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亚苓 于营 +3 位作者 鲁海坤 雷慧霞 隋昕 郭靖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1-121,共11页
通过分析侧孢短芽孢杆菌拮抗作用下叶枯病菌的转录组学特征,研究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代谢通路的富集情况,初步探索侧孢短芽孢杆菌拮抗叶枯病菌的分子机制。首先利用S2-31与叶枯病菌的对峙培养观察其拮抗作用,然后利用转录组测序探究侧... 通过分析侧孢短芽孢杆菌拮抗作用下叶枯病菌的转录组学特征,研究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代谢通路的富集情况,初步探索侧孢短芽孢杆菌拮抗叶枯病菌的分子机制。首先利用S2-31与叶枯病菌的对峙培养观察其拮抗作用,然后利用转录组测序探究侧孢短芽孢杆菌拮抗下和正常生长下的叶枯病菌的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并进行RT-qPCR验证,最后,利用相关数据库对DEGs进行注释和富集分析。对峙培养后,叶枯病菌菌丝出现皱缩、扭曲等现象。测序后共得到3681个DEGs,其中2224个相对上调,1457个相对下调。GO功能注释分析表明,上调和下调表达的DEGs均注释到生物过程8个亚群、细胞组分8个亚群和分子功能4个亚群。KEGG富集分析中,共有732个unigenes定位到115条生物学通路中,其中富集程度相对较高的通路有氨基糖和核苷糖代谢、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生物合成和过氧化物酶体;涉及差异基因较多的通路有淀粉和蔗糖代谢、剪接体和胞吞作用;上调表达的DEGs主要富集在代谢途径,下调表达的DEGs主要富集在遗传信息处理和细胞过程途径。从显著富集的通路中筛选出与菌丝生长发育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侧孢短芽孢杆菌主要抑制病原菌菌丝过氧化物酶体的形成、胞吞过程和GPI锚定的合成等过程。差异表达基因的RT-qPCR验证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的结果一致。在侧孢短芽孢杆菌S2-31的拮抗下抑制了叶枯病菌的生长,其转录组特征也发生显著变化,差异基因主要涉及代谢、细胞过程以及遗传信息处理等途径的相关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孢短芽孢杆菌 细辛叶枯病 槭菌刺孢 生物防治 转录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唑染色法快速测定北乌头种子生活力 被引量:2
9
作者 隋昕 于营 +3 位作者 鲁海坤 于芸泽 郭靖 姜业成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5期150-152,共3页
为实现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种子活力快速测定,通过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探究了四唑染色法(TTC)测定北乌头种子活力中各因素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适染色条件。结果表明,在各因素对种子染色效果的影响中,染色时间>TTC浓... 为实现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种子活力快速测定,通过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探究了四唑染色法(TTC)测定北乌头种子活力中各因素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适染色条件。结果表明,在各因素对种子染色效果的影响中,染色时间>TTC浓度>浸种时间>染色温度;测定种子生活力的最适条件为种子浸泡12 h后,30℃下0.3%TTC染色液染色15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种子 TTC染色法 生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老化对不同含水量西洋参种子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隋昕 邢丽伟 +3 位作者 于海娇 于营 鲁海坤 郭靖 《特产研究》 2022年第5期95-100,共6页
本研究采用高温人工老化法处理不同含水量(3.27%、5.43%和8.44%)的西洋参种子,探究人工老化过程中含水量对种子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揭示种子老化的生理生化机制,确定贮藏西洋种子的适宜含水量,为西洋参种子贮藏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研... 本研究采用高温人工老化法处理不同含水量(3.27%、5.43%和8.44%)的西洋参种子,探究人工老化过程中含水量对种子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揭示种子老化的生理生化机制,确定贮藏西洋种子的适宜含水量,为西洋参种子贮藏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西洋参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下降趋势,且种子含水量越高下降幅度越大;含水量为3.27%和5.43%的种子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含水量为8.44%的种子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西洋参种子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呈上升趋势,且种子含水量越高上升幅度越大;含水量低的种子抗氧化能力相对较强,更能抵御不良环境的刺激,含水量的3.27%的种子适宜贮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种子 人工老化 含水量 生理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