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大鼠神经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鲁梦倩 于天源 +6 位作者 姚斌彬 陈国勇 潘璠 冼思彤 吴剑聪 毛颖秋 张林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9-352,共4页
目的从超微病理学的角度探索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Sciatic nerve injury,SNI)大鼠神经形态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推拿手法模拟仪定性、定量模拟手法,对SNI模型大鼠进行干预,通过斜板试验和光热耐痛阈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善情况,通过透射电镜... 目的从超微病理学的角度探索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Sciatic nerve injury,SNI)大鼠神经形态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推拿手法模拟仪定性、定量模拟手法,对SNI模型大鼠进行干预,通过斜板试验和光热耐痛阈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善情况,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并分析坐骨神经损伤局部轴索、髓鞘、雪旺细胞等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推拿治疗20次后,大鼠的斜板试验与光热耐痛阈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达到或接近正常组水平。正常组坐骨神经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致密均匀,结构完整,形态规则,轴索无萎缩及肿胀,雪旺细胞丰富、正常;模型组髓鞘结构模糊、松散,出现空泡状变性,轴索萎缩或消失,偶见残存的线粒体,雪旺细胞线粒体空泡化,细胞趋于坏死;推拿治疗组髓鞘结构大多数趋完整态,空泡状缺损减少;轴索无明显肿胀,雪旺细胞部分空泡化或线粒体水肿。推拿治疗组有髓神经的髓鞘厚度和轴突直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明显恢复,且逐渐接近正常组水平。结论推拿可明显促进SNI大鼠坐骨神经纤维髓鞘的再生,轴索的恢复,减轻雪旺细胞胞质和线粒体的水肿,对周围神经损伤后超微结构的修复和再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坐骨神经损伤 电镜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佐木阿汤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模型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DNA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鲁梦倩 尼玛次仁 +7 位作者 于天源 冼思彤 多杰仁青 潘璠 巴桑德吉 张林峰 陈国勇 吴剑聪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4期10-13,共4页
目的:观察藏药佐木阿汤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模型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DNA(mt DNA)及DNA聚合酶γ等指标表达的影响,探究佐木阿汤对心肌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平原对照组、高原模型组、阳性药物组、... 目的:观察藏药佐木阿汤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模型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DNA(mt DNA)及DNA聚合酶γ等指标表达的影响,探究佐木阿汤对心肌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平原对照组、高原模型组、阳性药物组、佐木阿汤组,每组各8只。除平原对照组外,余组均饲养于拉萨以建立HAPC模型,饲养1个月后分别进行生理盐水、红景天和佐木阿汤灌胃干预,干预3个月后取材,采用Realtime PCR、ELISA、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大鼠心肌mt DNA、8-OHd G、DNA聚合酶γ含量。结果:mt DNA含量高原对照组与平原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药物组和佐木阿汤组与高原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但与平原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OHd G高原对照组与平原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药物组和佐木阿汤组与高原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药物组和佐木阿汤组与平原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A聚合酶γ含量高原对照组与平原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药物组和佐木阿汤组与高原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药物组和佐木阿汤组与平原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佐木阿汤干预HAPC模型大鼠后,心肌mt DNA与DNA聚合酶γ均显著增多,损伤产物8-OHd G显著降低,佐木阿汤可促进线粒体DNA损伤的修复,从而使心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改善HAPC模型大鼠心肌的缺血缺氧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动物实验 大鼠 佐木阿汤 线粒体DNA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拨法对CCI大鼠脊髓中IL-6及SOCS3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马驰 姚斌彬 +5 位作者 于天源 陶艳红 鲁梦倩 贾文端 张林峰 郭鑫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9-402,共4页
目的从炎症反应的角度探索拨法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推拿手法模拟仪定性、定量模拟拨法,对CCI大鼠进行干预,通过光热耐痛阈观察大鼠行为学的改善情况,通过免疫组化观察大鼠脊髓中IL-6及SOCS3表达的变化。结果造模7d后,... 目的从炎症反应的角度探索拨法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推拿手法模拟仪定性、定量模拟拨法,对CCI大鼠进行干预,通过光热耐痛阈观察大鼠行为学的改善情况,通过免疫组化观察大鼠脊髓中IL-6及SOCS3表达的变化。结果造模7d后,模型组大鼠光热耐痛阈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模型组大鼠脊髓中IL-6及SOCS3的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拨法组用拨法治疗20次后,大鼠光热耐痛阈结果与同期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且逐渐趋向于正常水平,大鼠脊髓中IL-6的表达较同期模型组有显著降低(P<0.01),脊髓中SOCS3的表达较同期模型组有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拨法可一定程度上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痛觉和温度觉,同时可抑制大鼠体内促炎症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拨法 CCI IL-6 SOCS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拨法对CCI模型大鼠外周血清中IL-1β以及脊髓中5-HT_(2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陶艳红 姚斌彬 +5 位作者 于天源 马驰 鲁梦倩 张林峰 吕桃桃 吴帅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8期905-909,共5页
目的从行为学和形态学角度探索拨法对CCI模型大鼠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推拿手法模拟仪定性、定量模拟手法,对CCI模型大鼠进行干预。通过光热耐痛阈分析大鼠行为学改善情况,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1β含量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 目的从行为学和形态学角度探索拨法对CCI模型大鼠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推拿手法模拟仪定性、定量模拟手法,对CCI模型大鼠进行干预。通过光热耐痛阈分析大鼠行为学改善情况,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1β含量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中5-HT_(2A)受体的相对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拨法治疗组造模后7天的光热耐痛阈数值与模型组无差异(P>0.05),经过拨法治疗20次后(即造模后28天),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且拨法组逐渐接近正常组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β的含量:造模后7天,模型组和拨法组IL-1β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经过拨法治疗20次后,拨法组IL-1β与模型组相比显著性下降(P<0.05)。Western blot法测定脊髓中5-HT_(2A)的相对蛋白表达含量:拨法治疗20次后,拨法组脊髓中5-HT_(2A)相对蛋白表达含量明显上调,且已接近正常组水平(P>0.05),高于模型组水平(P<0.05)。结论经过拨法治疗,可明显上调CCI模型大鼠的光热耐痛阈值,减轻其痛觉过敏状态;下调CCI模型大鼠外周血清中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的表达,达到"消炎镇痛"的作用;上调脊髓中5-HT_(2A)受体的表达,对中枢镇痛起到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拨法 神经病理性疼痛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模型 白细胞介素1Β 五羟色胺2A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NT-3、TrkC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耿楠 冼思彤 +6 位作者 吴剑聪 鲁梦倩 姚斌彬 高玉峰 李小琴 于跃 于天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研究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感觉功能及NT-3、TrkC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夹持法建立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对照组、推拿组,以按摩推拿手法模拟仪进行干预,通过热痛阈实验观察各组大鼠行为... 目的研究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感觉功能及NT-3、TrkC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夹持法建立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对照组、推拿组,以按摩推拿手法模拟仪进行干预,通过热痛阈实验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背根节内NT-3、TrkC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模型对照组大鼠的PWL值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延长,推拿组与模型组相比PWL值明显缩短,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模型组、模型对照组及推拿组NT-3免疫组化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明显提高,推拿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推拿可以改善神经损伤大鼠的行为学表现,通过促进NT-3及其受体TrkC的表达,发挥抑制细胞凋亡,对神经元胞体和突起的生长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损伤神经的修复,改善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的感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坐骨神经损伤 热痛阈实验 NT-3 TRK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定位旋转扳法操作特征的运动生物力学参数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耿楠 于天源 +4 位作者 刘卉 鲁梦倩 冼思彤 于跃 姚斌彬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607-610,共4页
目的为了对颈椎定位旋转扳法的操作特征进行初步的量化、客观化研究,本试验对各力学参数进行数字化描述。方法邀请一位具有20年以上临床经验的推拿医师对25名年龄在18~36岁的男性健康志愿者进行第2颈椎定位旋转扳法操作。应用三维测力... 目的为了对颈椎定位旋转扳法的操作特征进行初步的量化、客观化研究,本试验对各力学参数进行数字化描述。方法邀请一位具有20年以上临床经验的推拿医师对25名年龄在18~36岁的男性健康志愿者进行第2颈椎定位旋转扳法操作。应用三维测力台采集手法操作过程中施术者足底的动力学参数,应用红外光点高速运动捕捉测试系统采集手法操作过程中施术者及受试者的运动学参数。结果第2颈椎定位旋转扳法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发力值均值约59.77 N;受试者的扳动相中前屈角度均值约3.73°,侧屈角度均值约0.50°,旋转角度均值约10.20°,瞬间扳动时间约0.101 6 s。结论颈椎定位旋转扳法是一个综合前屈、侧屈和旋转的过程,本试验以数据化的形式充分体现了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瞬间的旋转扳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定位旋转扳法 运动学参数 动力学参数 按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影响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行为学及神经营养素3、酪氨酸激酶受体C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吴剑聪 耿楠 +6 位作者 李小琴 潘璠 冼思彤 于跃 高玉峰 鲁梦倩 于天源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3期177-183,共7页
目的观察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行为学、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酪氨酸激酶受体C(tyrosine receptor kinase C,TrkC)表达的影响,研究推拿修复坐骨神经损伤的机理。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对照组、... 目的观察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行为学、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酪氨酸激酶受体C(tyrosine receptor kinase C,TrkC)表达的影响,研究推拿修复坐骨神经损伤的机理。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对照组、推拿组,采用大鼠坐骨神经夹持损伤法于右侧股骨中段下方夹持神经进行造模,7天后进行推拿干预,共20次。干预10次、20次后,分别通过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functional index,SFI)、斜板试验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再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腹角NT-3、TrkC的表达情况,最后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模型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行为学检测提示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明显降低,在推拿干预后,斜板试验明显升高,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模型组和模型对照组(P<0.05);SFI有一定程度恢复,负值较模型组、模型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模型对照组及推拿组脊髓NT-3、TrkC表达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拿组NT-3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拿组更高。结论中医推拿可以改善神经损伤大鼠的行为学表现,可能是通过促进NT-3及其受体TrkC的表达,发挥抑制细胞凋亡,促神经元存活的作用,最终实现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其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坐骨神经损伤 动物行为学 神经营养素3 酪氨酸激酶受体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影响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前角神经营养因子-3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于跃 吴剑聪 +7 位作者 李小琴 耿楠 高玉峰 潘璠 鲁梦倩 冼思彤 张林峰 于天源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4期262-265,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神经营养因子-3表达的影响,探究分析电针促进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坐骨神经夹持损伤模型,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对照组、电针组,通过免疫组化和积分光密度... 目的观察电针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神经营养因子-3表达的影响,探究分析电针促进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坐骨神经夹持损伤模型,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对照组、电针组,通过免疫组化和积分光密度测定脊髓前角神经营养因子-3表达,通过BBB(Basso Beattie Bresnahan)评分、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综合分析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改变。结果造模后7天,采用单因素ANOVA进行组间比较及SNK法进行两两比较。模型组、电针组与正常组相比行为学检测提示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明显降低(P<0.05)。电针干预后,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BBB评分明显升高(P<0.05),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模型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取值高于模型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电针组神经营养因子-3表达与正常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电针组神经营养因子-3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针可以通过促进神经营养因子-3的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促进周围运动传导通路再通和功能恢复,最终改善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 电针 神经营养素-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层黏连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林峰 于天源 +8 位作者 潘璠 鲁梦倩 冼思彤 崔旻珍 姚斌彬 郭鑫 贾文端 陶艳红 马驰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5期12-17,共6页
目的:探讨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SNI)大鼠运动功能及脊髓腹角、损伤点处层黏连蛋白(L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对照组、推拿组,造模采用坐骨神经损伤模型,以按摩推拿手法模拟仪进行... 目的:探讨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SNI)大鼠运动功能及脊髓腹角、损伤点处层黏连蛋白(L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对照组、推拿组,造模采用坐骨神经损伤模型,以按摩推拿手法模拟仪进行手法干预,观察各组大鼠斜板实验评分及L3~5节段脊髓和患侧坐骨神经处LN的表达情况。结果:造模7天后,模型组大鼠的斜板实验评分与同期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LN在脊髓腹角和坐骨神经处的表达与同期正常组相比升高(P〈0.05);LN在正常组、模型组中脊髓腹角的表达量较坐骨神经中的表达明显增高(P〈0.01)。在推拿治疗20次后,模型组、模型对照组、推拿组斜板实验评分与同期正常组相比有差异(P〈0.05),推拿组斜板实验评分与同期模型组相比升高(P〈0.05);同时,模型组、模型对照组、推拿组LN在脊髓腹角和坐骨神经处的表达均高于同期正常组(P〈0.01),推拿组LN在脊髓腹角和坐骨神经损伤处的表达与同期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LN在正常组、推拿组中脊髓腹角的表达量明显较坐骨神经中的表达高(P〈0.01)。结论:推拿可以上调周围神经损伤大鼠LN在脊髓腹角和坐骨神经处的表达,加快损伤神经的修复,改善SNI大鼠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 层黏连蛋白 推拿治疗 机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对炎性肠病的免疫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焦谊 张英琦 +3 位作者 鲁梦倩 于天源 刘志凤 刘迪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1期38-41,共4页
炎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变部位在结肠和直肠黏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认为IBD多与饮食、情志、感染、免疫相关,其中对免疫的研究最多,临床多选取针刺、艾灸、推拿、中药灌肠疗法4种中医外治法。本文从IBD的炎症免疫角度,探讨中医外治法... 炎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变部位在结肠和直肠黏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认为IBD多与饮食、情志、感染、免疫相关,其中对免疫的研究最多,临床多选取针刺、艾灸、推拿、中药灌肠疗法4种中医外治法。本文从IBD的炎症免疫角度,探讨中医外治法对IBD的免疫调节机制。中医外治法通过多靶点、多通路调节机体炎症免疫反应,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状态。本文涉及的4种外治法干预方式不同,涉及的机制也有差异,针刺予以机械刺激,艾灸予以温热刺激,推拿同时予以机械刺激和温热刺激,中药灌肠疗法予以药物刺激。针刺和艾灸都涉及平衡免疫微环境及抗炎机制,针刺还涉及抗氧化应激反应、抗内质网应激反应和缓解内脏敏感性,推拿主要提供了充足的形态学依据,中药灌肠疗法通过直接接触病变部位调节免疫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外治法 针刺 艾灸 推拿 中药灌肠疗法 炎症免疫反应 炎性肠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