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宏转录组学技术解析工业豇豆泡菜发酵过程中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被引量:
10
1
作者
魏雯丽
宫尾茂雄
+1 位作者
吴正云
张文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0-65,共6页
利用宏转录组学技术解析了工业豇豆泡菜在发酵过程中活性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组成并进行了功能基因注释。结果表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Starmerella、片球菌属(Pediococcus)、魏斯氏菌属(Weissella)、Millerozyma和Sugiyamaella是工...
利用宏转录组学技术解析了工业豇豆泡菜在发酵过程中活性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组成并进行了功能基因注释。结果表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Starmerella、片球菌属(Pediococcus)、魏斯氏菌属(Weissella)、Millerozyma和Sugiyamaella是工业豇豆泡菜发酵过程中的主要活性菌属。其中,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在发酵前中期起主导作用,随着发酵进行,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逐渐降低而Starmerella的相对丰度上升,成为发酵后期的绝对优势活菌属。在KEGG功能注释方面,整体上,发酵过程中有关代谢的基因表达量最高,其中以碳水化合物代谢为主。研究结果揭示了工业豇豆泡菜发酵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的活性菌群组成,为工业泡菜发酵机理解析及发酵过程控制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泡菜
活性微生物
宏转录组学技术
微生物多样性
KEGG功能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工厂豇豆泡菜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及细菌群落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魏雯丽
宫尾茂雄
+1 位作者
吴正云
张文学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1-115,共5页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了两个不同工厂(J厂和W厂)豇豆泡菜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发酵第1天,弧菌属(Vibrio)和魏斯氏菌属(Weissella)主导了J厂,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魏斯氏菌属(Weissella)是W厂发酵第1天的...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了两个不同工厂(J厂和W厂)豇豆泡菜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发酵第1天,弧菌属(Vibrio)和魏斯氏菌属(Weissella)主导了J厂,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魏斯氏菌属(Weissella)是W厂发酵第1天的主要菌属,在发酵15 d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在J厂和W厂均占绝对主导地位。两家工厂发酵初期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但随着发酵进行,菌群结构逐渐相似。从豇豆泡菜的理化指标来看,两家工厂豇豆泡菜的pH和草酸含量逐渐降低而总酸、乳酸和乙酸含量显著增加,J厂总酸和乳酸含量高于W厂,而后者pH、盐度和乙酸含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蔬菜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业萝卜泡菜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及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
8
3
作者
唐丽
魏雯丽
+4 位作者
赵雅娇
于文平
吴正云
曾里
张文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5-31,共7页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四川地区两个不同工厂(J厂和W厂)的工业萝卜泡菜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多样性的演替规律,同时检测其理化因子的动态变化,并进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36个样品可根据真菌群落结...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四川地区两个不同工厂(J厂和W厂)的工业萝卜泡菜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多样性的演替规律,同时检测其理化因子的动态变化,并进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36个样品可根据真菌群落结构特征将发酵的整个过程分为发酵起始点(0 d)、前期(30~60 d)、中期(60~180 d)和后期(180~240 d)。所有样品中的优势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其次为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属水平上,假丝酵母属(Candida)在两厂发酵过程中相对丰度先减后增,德巴利氏酵母属(Debaryomyces)是萝卜泡菜发酵前期的优势属,发酵中期的优势属为Starmerella。毕赤酵母属(Pichia)是J厂萝卜泡菜发酵0 d特有的优势真菌属,梗孢酵母属(Sterigmatomyces)和Tausonia分别是W厂萝卜泡菜发酵0 d和30 d特有的优势真菌属。RDA表明,总酸(total acid,TTA)和pH对J厂萝卜泡菜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影响较大,而酒石酸是驱动W厂萝卜泡菜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该研究将为四川工业萝卜泡菜的品质调控和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泡菜
工业萝卜泡菜
高通量测序
真菌多样性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混菌发酵桑葚果酒工艺优化及其特性分析
被引量:
10
4
作者
刘宜睿
魏雯丽
+3 位作者
苏瑶
吴浪
童隆浩
张文学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13-119,共7页
为探究混菌发酵桑葚果酒的酿造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菌株、接种时间、接种体积比、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对桑葚果酒品质的影响,并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设计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库德毕赤酵母K1最适与酿酒酵母配伍发酵。混菌发酵桑...
为探究混菌发酵桑葚果酒的酿造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菌株、接种时间、接种体积比、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对桑葚果酒品质的影响,并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设计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库德毕赤酵母K1最适与酿酒酵母配伍发酵。混菌发酵桑葚果酒的最优工艺:库德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提前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24 h接入,发酵温度26℃、发酵时间14.5 d、酿酒酵母与库德毕赤酵母接种体积比为2.0∶1。在该条件下,发酵得到的桑葚果酒酒精度为8.53%vol,感官评分为90.10。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mass spectrometry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对混菌发酵的桑葚果酒和单菌发酵的桑葚果酒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解析,共检出27种挥发性香气物质。相较于单菌发酵的桑葚果酒,混菌发酵的桑葚果酒中酯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果酒
库德毕赤酵母
酿酒酵母
混菌发酵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宏转录组学技术解析工业豇豆泡菜发酵过程中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被引量:
10
1
作者
魏雯丽
宫尾茂雄
吴正云
张文学
机构
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白酒学院
东京家政大学家政学部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0-6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871788)。
文摘
利用宏转录组学技术解析了工业豇豆泡菜在发酵过程中活性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组成并进行了功能基因注释。结果表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Starmerella、片球菌属(Pediococcus)、魏斯氏菌属(Weissella)、Millerozyma和Sugiyamaella是工业豇豆泡菜发酵过程中的主要活性菌属。其中,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在发酵前中期起主导作用,随着发酵进行,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逐渐降低而Starmerella的相对丰度上升,成为发酵后期的绝对优势活菌属。在KEGG功能注释方面,整体上,发酵过程中有关代谢的基因表达量最高,其中以碳水化合物代谢为主。研究结果揭示了工业豇豆泡菜发酵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的活性菌群组成,为工业泡菜发酵机理解析及发酵过程控制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豇豆泡菜
活性微生物
宏转录组学技术
微生物多样性
KEGG功能注释
Keywords
cowpea paocai
active microbes
meta-transcriptomics technology
microbial diversity
KEGG functional annotation
分类号
TS255.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工厂豇豆泡菜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及细菌群落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魏雯丽
宫尾茂雄
吴正云
张文学
机构
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东京家政大学家政学部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白酒学院
出处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1-11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1788)。
文摘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了两个不同工厂(J厂和W厂)豇豆泡菜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发酵第1天,弧菌属(Vibrio)和魏斯氏菌属(Weissella)主导了J厂,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魏斯氏菌属(Weissella)是W厂发酵第1天的主要菌属,在发酵15 d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在J厂和W厂均占绝对主导地位。两家工厂发酵初期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但随着发酵进行,菌群结构逐渐相似。从豇豆泡菜的理化指标来看,两家工厂豇豆泡菜的pH和草酸含量逐渐降低而总酸、乳酸和乙酸含量显著增加,J厂总酸和乳酸含量高于W厂,而后者pH、盐度和乙酸含量更高。
关键词
发酵蔬菜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多样性
Keywords
fermented vegetable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microbial diversity
分类号
TS201.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业萝卜泡菜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及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
8
3
作者
唐丽
魏雯丽
赵雅娇
于文平
吴正云
曾里
张文学
机构
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白酒学院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5-3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871788)。
文摘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四川地区两个不同工厂(J厂和W厂)的工业萝卜泡菜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多样性的演替规律,同时检测其理化因子的动态变化,并进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36个样品可根据真菌群落结构特征将发酵的整个过程分为发酵起始点(0 d)、前期(30~60 d)、中期(60~180 d)和后期(180~240 d)。所有样品中的优势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其次为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属水平上,假丝酵母属(Candida)在两厂发酵过程中相对丰度先减后增,德巴利氏酵母属(Debaryomyces)是萝卜泡菜发酵前期的优势属,发酵中期的优势属为Starmerella。毕赤酵母属(Pichia)是J厂萝卜泡菜发酵0 d特有的优势真菌属,梗孢酵母属(Sterigmatomyces)和Tausonia分别是W厂萝卜泡菜发酵0 d和30 d特有的优势真菌属。RDA表明,总酸(total acid,TTA)和pH对J厂萝卜泡菜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影响较大,而酒石酸是驱动W厂萝卜泡菜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该研究将为四川工业萝卜泡菜的品质调控和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四川泡菜
工业萝卜泡菜
高通量测序
真菌多样性
冗余分析
Keywords
Sichuan radish Paocai
industrial radish kimchi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fungal diversity
redundancy analysis
分类号
TS255.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混菌发酵桑葚果酒工艺优化及其特性分析
被引量:
10
4
作者
刘宜睿
魏雯丽
苏瑶
吴浪
童隆浩
张文学
机构
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攀枝花四喜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白酒学院
出处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13-119,共7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21YFN0012)。
文摘
为探究混菌发酵桑葚果酒的酿造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菌株、接种时间、接种体积比、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对桑葚果酒品质的影响,并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设计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库德毕赤酵母K1最适与酿酒酵母配伍发酵。混菌发酵桑葚果酒的最优工艺:库德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提前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24 h接入,发酵温度26℃、发酵时间14.5 d、酿酒酵母与库德毕赤酵母接种体积比为2.0∶1。在该条件下,发酵得到的桑葚果酒酒精度为8.53%vol,感官评分为90.10。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mass spectrometry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对混菌发酵的桑葚果酒和单菌发酵的桑葚果酒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解析,共检出27种挥发性香气物质。相较于单菌发酵的桑葚果酒,混菌发酵的桑葚果酒中酯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明显增加。
关键词
桑葚果酒
库德毕赤酵母
酿酒酵母
混菌发酵
香气成分
Keywords
mulberry wine
Pichia kudriavzevii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mixed culture fermentation
aroma components
分类号
TS262.7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宏转录组学技术解析工业豇豆泡菜发酵过程中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魏雯丽
宫尾茂雄
吴正云
张文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工厂豇豆泡菜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及细菌群落多样性研究
魏雯丽
宫尾茂雄
吴正云
张文学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工业萝卜泡菜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及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唐丽
魏雯丽
赵雅娇
于文平
吴正云
曾里
张文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混菌发酵桑葚果酒工艺优化及其特性分析
刘宜睿
魏雯丽
苏瑶
吴浪
童隆浩
张文学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