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GNET软件在苏里格气田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魏美吉 姚瑞峰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09年第6期57-60,共4页
在苏里格气田集输的特点上,结合TGNET软件模拟过程,重点确定了苏里格气田的模拟时选用的气体模型和方程。根据模拟结果得到TGNET适用于苏里格气田目前的实际生产情况。
关键词 气田 TGNET软件 适用性 输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湿气输送管线析出水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魏美吉 李天太 +1 位作者 杨玲 姚瑞峰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09年第2期46-49,共4页
根据苏里格气田湿气输送特点,选用TGNET软件建立模型,结合天然气含水量计算公式,详细分析了苏里格气田集输管线析出水变化规律,最后得出影响析出水变化规律的主要因素;该方法还可以计算集输管线内的析出水量,为生产中管线的清管作业提... 根据苏里格气田湿气输送特点,选用TGNET软件建立模型,结合天然气含水量计算公式,详细分析了苏里格气田集输管线析出水变化规律,最后得出影响析出水变化规律的主要因素;该方法还可以计算集输管线内的析出水量,为生产中管线的清管作业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输送管线 析出水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低产低效井差异化管理对策 被引量:10
3
作者 冯强汉 李建奇 +2 位作者 魏美吉 阳生国 曹彩云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8-36,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储层非均质性强,气水分布规律复杂,随着开发的深入,低产低效井增多,气井的管理、资料分析和应用难度加大。为此,结合对该气田储层地质认识、生产动态特征分析和现场试验的成果,提出"苏中控压稳产、苏西控水...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储层非均质性强,气水分布规律复杂,随着开发的深入,低产低效井增多,气井的管理、资料分析和应用难度加大。为此,结合对该气田储层地质认识、生产动态特征分析和现场试验的成果,提出"苏中控压稳产、苏西控水开发"的技术思路,将苏中气井分为高、中、低产井;苏西气井分为连续带液井、间歇带液井和积液井,分类分析评价气井生产动态,并提出各类气井的开发技术政策。在气井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该气田特色的低产低效井差异化管理对策:①不断优化低产井间歇生产制度,有效减少和降低储层应力敏感效应和水锁伤害,提高了低产井外围储量动用程度;②建立气井"三维矩阵"管理方式,明确了气井措施适用范围,量化了措施实施参数,提高了气井措施有效率;③应用智能化气井管理平台,推行气井全生命周期管理。差异化管理对策贯穿气井整个生命周期,大大提高了气井管理效率,老井的开井时率、新井贡献率、措施有效率明显上升,为该气田稳产提供了帮助和支持,也为同类气田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苏里格气田 低产低效 储集层特征 差异化管理 三维矩阵 间歇生产 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气井除垢方法研究及现场试验效果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叶小闯 张鹏 +3 位作者 魏美吉 王赞 冯盼盼 张云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9年第6期66-71,共6页
随着长庆气田开发时间的不断延长,气井在生产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井筒腐蚀结垢和近井地带储层堵塞现象,严重影响气井的携液能力和井下测试作业及产能的有效发挥,导致气井产量快速下降甚至关停,影响气井最终采收率。本文从长庆气区气... 随着长庆气田开发时间的不断延长,气井在生产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井筒腐蚀结垢和近井地带储层堵塞现象,严重影响气井的携液能力和井下测试作业及产能的有效发挥,导致气井产量快速下降甚至关停,影响气井最终采收率。本文从长庆气区气井的结垢机理研究入手,对比分析油气田常用除垢方法的优缺点,最终优选化学除垢方法,通过不同区域地质特征和垢物成分分析,有针对性的优化除垢药剂配方并在长庆气区开展了现场试验,取得了显著地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庆气田 结垢机理 化学除垢 现场试验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桃2区块下古生界储层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叶小闯 张鹏 +3 位作者 魏美吉 彭雪花 王赞 王河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27,38,共11页
为了明确苏里格气田桃2区块下古生界的储层特征,基于储层岩心观察、岩石薄片鉴定、孔隙度及渗透率实验测试分析方法,结合相关生产资料,对马五1—马五4储层特征进行研究,采用沉积微相展布特征立体分析法、白云石化和古岩溶作用对储集空... 为了明确苏里格气田桃2区块下古生界的储层特征,基于储层岩心观察、岩石薄片鉴定、孔隙度及渗透率实验测试分析方法,结合相关生产资料,对马五1—马五4储层特征进行研究,采用沉积微相展布特征立体分析法、白云石化和古岩溶作用对储集空间的改造成岩过程三期分析法,系统探讨了储层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在储层精细评价和分类的基础上,对储层开发有利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马五1—马五4储层主要在潮上云坪、泥云坪和灰云坪白云岩中成藏,储层单元主要受到岩溶古地貌残丘规模的控制,马五41层顶小幅度构造对马五41a储层中的气水分布及天然气富集也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研究区域主要发育单一岩性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开发有利区 桃2区块 苏里格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