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SrAlO_4中Cu^(2+)的自旋哈密顿参量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魏望和 邬劭轶 +1 位作者 高秀英 颜微子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0-231,301,共3页
根据晶体场理论,利用3d^9离子在四角对称(伸长八面体)中自旋哈密顿参量g因子的四阶微扰公式以及超精细结构常数A因子的三阶微扰公式,对掺Cu^(2+)的LaSrAlO_4晶体的自旋哈密顿参量作出了理论分析。其中的四角晶场参量D_s、D_t由重叠模型... 根据晶体场理论,利用3d^9离子在四角对称(伸长八面体)中自旋哈密顿参量g因子的四阶微扰公式以及超精细结构常数A因子的三阶微扰公式,对掺Cu^(2+)的LaSrAlO_4晶体的自旋哈密顿参量作出了理论分析。其中的四角晶场参量D_s、D_t由重叠模型和杂质中心的局部结构计算,A因子公式中的芯区极化常数κ≈0.286。所得到的计算值与实验符合较好,并从理论上确定了A//为负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场理论 电子顺磁共振 自旋哈密顿 重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半矩形环螺旋线慢波结构高频特性 被引量:7
2
作者 夏伟 魏望和 +1 位作者 魏彦玉 卢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4-88,共5页
针对行波管更高工作频率和更大输出功率的发展需要,提出了一种半矩形环螺旋线慢波结构。基于三维电磁仿真软件HFSS的模拟研究表明:调控慢波结构的尺寸可以获得合适的色散特性和互作用阻抗,与现有技术的半圆环螺旋线慢波结构相比较,半矩... 针对行波管更高工作频率和更大输出功率的发展需要,提出了一种半矩形环螺旋线慢波结构。基于三维电磁仿真软件HFSS的模拟研究表明:调控慢波结构的尺寸可以获得合适的色散特性和互作用阻抗,与现有技术的半圆环螺旋线慢波结构相比较,半矩形环螺旋线慢波结构的色散变化很小,但是具有更高的互作用阻抗值。新结构具有平坦色散、高互作用阻抗、与微细加工技术相兼容以及方便与带状电子束互作用的综合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矩形环螺旋线慢波结构 微细加工技术 带状电子束 色散特性 互作用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状注行波管双矩形螺旋线慢波结构高频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学楠 魏彦玉 魏望和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2-85,共4页
针对新型螺旋线慢波结构——双矩形螺旋线慢波结构,即在金属屏蔽框内平行加载两个具有矩形横截面形状的自由螺旋线慢波结构,利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对其高频特性(色散特性和耦合阻抗)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位置处,与单矩形螺旋线... 针对新型螺旋线慢波结构——双矩形螺旋线慢波结构,即在金属屏蔽框内平行加载两个具有矩形横截面形状的自由螺旋线慢波结构,利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对其高频特性(色散特性和耦合阻抗)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位置处,与单矩形螺旋线慢波结构相比,双矩形螺旋线慢波结构色散特性变化很小,却有着更高的耦合阻抗;同时,在包含这些位置的空间部分,可采用带状电子注与该慢波结构进行注波互作用,使输出功率进一步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矩形螺旋线慢波结构 微细加工技术 带状电子注 色散特性 耦合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F和AgCl中四角的V^(2+)中心的缺陷结构研究
4
作者 高秀英 邬劭轶 +1 位作者 魏望和 颜微子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0-502,506,共4页
基于离子簇近似下四角场中3d3离子EPR参量的微扰公式,通过配位场方法对LiF和AgCl中四角V2+中心的缺陷结构和EPR参量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V2+在LiF和AgCl中的缺陷结构模型,即处于杂质离子与C4轴方向上VC间的配体将由于VC的静电排斥作用而... 基于离子簇近似下四角场中3d3离子EPR参量的微扰公式,通过配位场方法对LiF和AgCl中四角V2+中心的缺陷结构和EPR参量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V2+在LiF和AgCl中的缺陷结构模型,即处于杂质离子与C4轴方向上VC间的配体将由于VC的静电排斥作用而朝靠近杂质离子的方向上位移一段距离?Z。根据上述缺陷结构模型得到的EPR参量理论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结构 电子顺磁共振 晶体场和配位场理论 重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波段矩形环对角双杆行波管的研究
5
作者 朱焜 魏望和 丁文豪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7期221-224,共4页
高功率、宽频带是当前科研人员研究行波管的主流方向,中国工信部最新规定E波段的频率范围在71-76 GHz/81-86 GHz。虽然传统的环圈慢波结构有更高的互作用阻抗,但是当其达到E波段及以上由于其结构特点在现实中难以加工,所以难以实现工作... 高功率、宽频带是当前科研人员研究行波管的主流方向,中国工信部最新规定E波段的频率范围在71-76 GHz/81-86 GHz。虽然传统的环圈慢波结构有更高的互作用阻抗,但是当其达到E波段及以上由于其结构特点在现实中难以加工,所以难以实现工作在E波段,为了提升输出功率,本文设计了E波段矩形环对角双杆慢波结构行波管的研究,对其进行注波互作用模拟仿真和计算,带状电子注采用19.1 kV的电压,电流为0.14 A的条件下,行波管可获得最大400 W的瞬时输出功率,增益为46.02 dB、电子效率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环对角双杆 行波管 注波互作用 E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环中心杆慢波结构高频特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文 魏望和 +1 位作者 钟辉 于灿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1年第8期152-154,共3页
随着频率的增加,行波管尺寸变得越发小巧,从而给加工带来更大的困难。相比于圆形电子注,带状电子束横向尺寸较小,空间电荷效益较低,效率较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辐射源。于是,基于微细加工技术(MEMS)且能与带状电子注互作用的新型行波管... 随着频率的增加,行波管尺寸变得越发小巧,从而给加工带来更大的困难。相比于圆形电子注,带状电子束横向尺寸较小,空间电荷效益较低,效率较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辐射源。于是,基于微细加工技术(MEMS)且能与带状电子注互作用的新型行波管慢波结构成为了重要发展趋势。本文正是由此思路,在圆横截面慢波结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慢波结构,即矩形环中心杆慢波结构,并通过实验仿真对这种新型结构的高频特性进行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波结构 行波管 带状电子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波段新型矩形环慢波结构行波管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戴睿 魏望和 +1 位作者 丁文豪 姜宇 《科学技术创新》 2023年第17期27-30,共4页
为了顺应行波管高功率、高效率、小型化的发展趋势,设计了工作于W波段的矩形环对角双杆慢波结构行波管。仿真结果表明:在工作电压12.4 kV,工作电流0.08 A的条件下,矩形环对角双杆慢波结构可获得106.69 W的最大输出功率,增益可达27.27 dB... 为了顺应行波管高功率、高效率、小型化的发展趋势,设计了工作于W波段的矩形环对角双杆慢波结构行波管。仿真结果表明:在工作电压12.4 kV,工作电流0.08 A的条件下,矩形环对角双杆慢波结构可获得106.69 W的最大输出功率,增益可达27.27 dB,电子效率达到10.75%,3-dB带宽为18 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管 W波段 矩形环对角双杆 慢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