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棘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包晓玮 李建瑛 +3 位作者 任薇 魏晨业 曾兰君 张亚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93-297,306,共6页
评价PBP(polysaccharide from Hippophae rhamnoides,PBP)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的抗氧化作用。小鼠分为空白组、衰老模型组、阳性组(VE170 mg/kg)、PBP低(100 mg/kg)、中(200 mg/kg)、高(400 mg/kg)剂量组,连续灌胃30 d,测定... 评价PBP(polysaccharide from Hippophae rhamnoides,PBP)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的抗氧化作用。小鼠分为空白组、衰老模型组、阳性组(VE170 mg/kg)、PBP低(100 mg/kg)、中(200 mg/kg)、高(400 mg/kg)剂量组,连续灌胃30 d,测定其脏器指数、肝、脑组织及血清的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HE染色观察各组动物肝脏及脑组织细胞及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PBP高剂量及VE组小鼠体质量增长幅度最大,PBP高、中及VE组的脑、心脏及脾脏指数与模型组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P<0.01);PBP高、中剂量组中肝、脑及血清中的GSH-Px均极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PBP高剂量中肝、脑及血清中的SOD均极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PBP高剂量及VE组中肝、脑及血清中的MDA均极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组织切片HE染色发现PBP对衰老导致小鼠肝、脑组织细胞及结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PBP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P D-半乳糖 衰老模型 抗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多糖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35
2
作者 魏晨业 包晓玮 +3 位作者 王娟 何梦梦 曾兰君 张亚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27-232,共6页
分离纯化沙棘多糖(sea buckthorn(Hippophae rhamnoides)polysaccharides,SBP),并对其单糖组分、结构表征及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通过水提醇沉、Sevag法除蛋白得到沙棘粗多糖,利用DEAE-52纤维素柱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中性多糖SBP-... 分离纯化沙棘多糖(sea buckthorn(Hippophae rhamnoides)polysaccharides,SBP),并对其单糖组分、结构表征及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通过水提醇沉、Sevag法除蛋白得到沙棘粗多糖,利用DEAE-52纤维素柱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中性多糖SBP-I和酸性多糖SBP-II、SBP-III 3种组分。单糖组分结果表明,SBP-I由物质的量比为1.18∶1∶2.20∶32.17∶1.45的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及半乳糖组成;SBP-II由物质的量比为1∶0.28∶1.02∶0.20的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及半乳糖组成;SBP-III由物质的量比为1∶2.15∶0.28的木糖、葡萄糖及半乳糖组成;红外光谱测定表明,3种组分均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粗多糖及3种纯化多糖组分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且随样品质量浓度的增加抗氧化活性也随之升高,抗氧化能力大小顺序为:VC>SBP-III>SBP-II>SBP-I>粗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多糖 纯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水提物体外抗氧化及对小鼠肠道菌群紊乱的作用 被引量:23
3
作者 何梦梦 游林 +6 位作者 包晓玮 魏晨业 肖子轩 李泽霖 曾兰君 王慧君 赵玉婷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44-50,共7页
探究肉苁蓉水提物体外抗氧化能力及对小鼠肠道菌群紊乱的作用。以还原力、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O2-自由基清除率考察肉苁蓉水提物体外抗氧化能力。以肠道菌群,脏器指数,结肠绒毛形态结构,探究肉苁蓉水提物对肠道菌群紊乱作用。结... 探究肉苁蓉水提物体外抗氧化能力及对小鼠肠道菌群紊乱的作用。以还原力、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O2-自由基清除率考察肉苁蓉水提物体外抗氧化能力。以肠道菌群,脏器指数,结肠绒毛形态结构,探究肉苁蓉水提物对肠道菌群紊乱作用。结果表明:肉苁蓉水提物抗氧化能力与其浓度呈正相关,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O2-自由基的IC50值依次为:0.225、1.819、12.53 mg/mL。肉苁蓉水提物能够缓解抗生素导致的小鼠体质量下降及对胸腺的生长抑制,显著提高肠道菌群紊乱小鼠粪便中双岐杆菌、乳酸菌含量及B/E值,对肠球菌及大肠杆菌的生长具有一定抑制作用,改善肠道菌群紊乱小鼠诱发的肠绒毛变短、隐窝深度增加的现象。肉苁蓉水提物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作用,能够调节肠道菌群紊乱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水提物 体外抗氧化 肠道菌群 结肠绒毛形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多糖抗运动性疲劳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1
4
作者 刘雅娜 包晓玮 +2 位作者 王娟 魏晨业 白羽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21-326,共6页
研究沙棘多糖(polysaccharide from Hippophae rhamnoides,PBP)对长时间过量运动小鼠体力疲劳的缓解作用。小鼠分为空白组、PBP低(100 mg/kg)、中(200 mg/kg)、高(400 mg/kg)剂量组,连续灌胃15 d,记录力竭游泳时间,测定血乳酸(lactic ac... 研究沙棘多糖(polysaccharide from Hippophae rhamnoides,PBP)对长时间过量运动小鼠体力疲劳的缓解作用。小鼠分为空白组、PBP低(100 mg/kg)、中(200 mg/kg)、高(400 mg/kg)剂量组,连续灌胃15 d,记录力竭游泳时间,测定血乳酸(lactic acid,LA)、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肝脏中肝糖原(hepaticr glycogen,HG)含量,以及体外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能力。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BP能够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P<0.05),其中中剂量组游泳时间增加极显著(P<0.01)。PBP中、高剂量组极显著(P<0.01)的降低了血清中BUN、LA含量,中剂量组极显著(P<0.01)的增加了肝脏中HG的储存量。体外抗氧化结果表明,沙棘多糖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都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0.81、2 mg/mL,当浓度为1 mg/mL时,总还原能力为0.727。结果表明沙棘多糖具有一定的缓解体力疲劳、增强小鼠运动能力和抗氧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多糖 抗运动性疲劳 抗氧化活性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山柑果实醇提物正丁醇部位提取物抗炎镇痛效果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张亚涛 包晓玮 +3 位作者 曾兰君 魏晨业 何梦梦 金渭荃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9-167,共9页
【目的】研究刺山柑乙醇提取物正丁醇萃取部位的抗炎镇痛活性。【方法】以总黄酮提取量为指标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并结合响应面优化乙醇提取物最佳工艺,将乙醇提取物浸膏通过萃取得到正丁醇部位。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小鼠腹腔... 【目的】研究刺山柑乙醇提取物正丁醇萃取部位的抗炎镇痛活性。【方法】以总黄酮提取量为指标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并结合响应面优化乙醇提取物最佳工艺,将乙醇提取物浸膏通过萃取得到正丁醇部位。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分析正丁醇萃取部位抗炎效果;以热板法和醋酸扭体考察正丁醇萃取部位镇痛效果。【结果】正丁醇部位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正丁醇部位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正丁醇部位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可显著提高小鼠热板痛阈值,正丁醇部位高剂量组、中剂量组能明显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P<0.01)。【结论】刺山柑果实醇提物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具有潜在的抗炎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山柑果实 正丁醇部位 抗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