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_(0.7)Sr_(0.3)Co_(0.3)Fe_(0.7)O_3纳米纤维的合成及其NO气敏特性研究
1
作者 周见红 王金兴 +5 位作者 王丹 徐德超 张克金 安宇鹏 魏晓川 张喆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07-910,共4页
用简单有效的静电纺丝法合成了La0.7Sr0.3Co0.3Fe0.7O3纳米纤维材料,并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合成纤维的直径在150~300nm之间,长度达到几十个微米。以钇稳氧化锆为固体电解质,合成的La0... 用简单有效的静电纺丝法合成了La0.7Sr0.3Co0.3Fe0.7O3纳米纤维材料,并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合成纤维的直径在150~300nm之间,长度达到几十个微米。以钇稳氧化锆为固体电解质,合成的La0.7Sr0.3Co0.3Fe0.7O3纳米纤维材料为感测电极,制备电位型NO传感器,测量其在不同NO浓度下产生的电动势。结果表明,该传感器产生的电动势与NO浓度呈明显的线性正比关系,而传感器的响应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0.7Sr0.3Co0.3Fe0.7O3纳米纤维 气体传感器 NO 钇稳氧化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碳排放核算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34
2
作者 刘天蔚 边晓燕 +3 位作者 吴珊 梁思琪 徐琴 魏晓川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6-187,共12页
碳核算能量化分析碳排放数据,对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从直接、间接两个角度出发,聚焦电力系统碳排放核算问题。直接碳排放主要源于源侧火电机组和电网侧SF6气体泄露。首先对火电机组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围绕特性、... 碳核算能量化分析碳排放数据,对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从直接、间接两个角度出发,聚焦电力系统碳排放核算问题。直接碳排放主要源于源侧火电机组和电网侧SF6气体泄露。首先对火电机组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围绕特性、精度、适用范畴等,对排放因子法、物料平衡法、实测法进行分析对比,并简要说明了由SF6气体泄露造成的等价碳排放核算方法。其次,基于发电负荷等于厂用电负荷、网损及综合用电负荷三者之和这一关系,提出间接碳排放的定义,厘清直接、间接碳排放关系,并比较平均碳排放因子法与基于碳排放流理论核算间接碳排放方法的优劣。最后,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中直接、间接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并展望未来考虑市场因素下的碳排放核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核算 直接碳排放 间接碳排放 新型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象大数据的城市电力负荷预测 被引量:16
3
作者 魏晓川 王新刚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0-95,共6页
为克服利用气象因素对用电量预测任务中必须先观测到气象条件再进行预测的困境,提升用电量预测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时序卷积网络与循环神经网络的用电量预测方法。使用时序卷积网络基于历史气象数据对未来气象条件进行预测,结合历史用... 为克服利用气象因素对用电量预测任务中必须先观测到气象条件再进行预测的困境,提升用电量预测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时序卷积网络与循环神经网络的用电量预测方法。使用时序卷积网络基于历史气象数据对未来气象条件进行预测,结合历史用电量数据对未来用电量数据进行预测。算法在预测当前用电量时只依赖于过去的特征,因此无需先观测到当前气象特征。在真实的气象与用电量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仅使用气象因素这一外部变量时,算法对用电量的预测准确性超出了传统方法,有较高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电量预测 预测模型 时序卷积网络 循环神经网络 电力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IGDT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弹性提升灾前规划方法 被引量:13
4
作者 徐琴 金海翔 +3 位作者 边晓燕 魏晓川 黄华炜 于心怡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86-95,共10页
极端自然灾害的频发给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安全运行造成了严重影响,而在灾害发生前制定合理的规划策略可以有效提升系统的弹性。综合考虑扩展与加固规划,结合鲁棒优化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information gap decision theory,IGDT)提出了一... 极端自然灾害的频发给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安全运行造成了严重影响,而在灾害发生前制定合理的规划策略可以有效提升系统的弹性。综合考虑扩展与加固规划,结合鲁棒优化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information gap decision theory,IGDT)提出了一种面向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弹性提升的灾前规划方法。首先,以台风作为典型灾害进行灾害不确定性建模,得到系统时空不确定故障集。其次,建立了三级混合IGDT弹性规划模型,上-中层为双层鲁棒扩展规划,其中上层为正常投资扩展规划模型,中层是在上层的基础上优化最严重灾害下的最小失负荷,下层在上-中层规划的基础上基于IGDT对系统进行加固规划。然后,采用列与约束生成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与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综合能源系统 弹性 信息间隙决策理论 鲁棒优化 台风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