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法炼锌溶液矿化沉铁过程中镉、铊离子沉淀行为与机理
1
作者 彭晓华 赵广福 +4 位作者 李兴彬 张小飞 杨荣净 邓志敢 魏昶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4-843,共10页
针对湿法炼锌溶液矿化沉铁过程中镉、铊离子共沉淀行为与机制不清楚的问题,分别以化学试剂配制的ZnSO_(4)-FeSO_(4)-CdSO_(4)溶液和由某锌冶炼厂提供的含Tl浸出液为原料,于150℃下开展了矿化沉铁实验。采用化学滴定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 针对湿法炼锌溶液矿化沉铁过程中镉、铊离子共沉淀行为与机制不清楚的问题,分别以化学试剂配制的ZnSO_(4)-FeSO_(4)-CdSO_(4)溶液和由某锌冶炼厂提供的含Tl浸出液为原料,于150℃下开展了矿化沉铁实验。采用化学滴定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X射线衍射(XRD)、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多种检测方法研究沉铁产物的元素含量、物相组成、矿物形貌、元素分布、元素价态等。研究结果表明:沉铁产物中的Fe主要以Fe_(2)O_(3)形式存在,其他物相为铁羟基氧化物(Fe_(2-x)/3(OH)_(x)O_(3-x))、铁矾等化合物;在矿化沉铁过程中,溶液中的Cd^(2+)、Tl^(+)部分沉淀并进入铁羟基氧化物、黄钾铁矾、黄钠铁矾等物相;当初始Cd^(2+)的质量浓度为1~10 g/L,Cd^(2+)的沉淀率低于0.3%,沉淀产物的Cd质量分数为0.06%,这部分Cd是以间隙或原子替代的方式进入铁羟基氧化物晶体中,与羟基(—OH)和O^(2-)配位;在沉铁产物中,Cd在赤铁矿、铁矾等不同含铁物相中的含量基本一致;在矿化沉铁过程中,溶液中30.2%的铊沉淀入渣,沉铁产物的Tl的质量分数为120.32 g/t;当溶液中含有K^(+)、Na^(+)时,铁矾的生成会促进Tl^(+)的沉淀,Tl^(+)与K^(+)、Na^(+)以铁矾[Tl_(x)Na_(y)K_(1-x-y)]Fe_(3)(SO_(4))_(2)(OH)_(6)形式发生共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炼锌 矿化沉铁 沉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氟酸浓度对氟钽酸钾形貌影响
2
作者 周宗荣 贾博博 +2 位作者 鲁东 李辉 魏昶 《世界有色金属》 2025年第4期186-188,共3页
通过探究氢氟酸浓度对氟钽酸钾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氟钽酸钾中含腐蚀性强的游离氢氟酸含量应尽量低,以免造成设备的腐蚀,并导致以氟钽酸钾为原料制备的钽粉中铁、镍、铬等杂质含量的增加。通过扫描图像看出,氟钽酸钾晶体料度大小对... 通过探究氢氟酸浓度对氟钽酸钾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氟钽酸钾中含腐蚀性强的游离氢氟酸含量应尽量低,以免造成设备的腐蚀,并导致以氟钽酸钾为原料制备的钽粉中铁、镍、铬等杂质含量的增加。通过扫描图像看出,氟钽酸钾晶体料度大小对钠还原钽粉的比体积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钽铌湿法冶金 氢氟酸 氟钽酸钾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氧压酸浸硫精矿和硫尾矿的矿物学特征与环境活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朴 李兴彬 +4 位作者 魏昶 邓志敢 李旻廷 罗兴国 樊刚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2,共11页
采用电感耦合(ICP-OES)、X射线衍射(XRD)、扫面电镜-能谱(SEM-EDS)、红外光谱(FTIR)及差热差重(TG-DTA)等多种检测方法对锌氧压酸浸硫精矿和硫尾矿的化学组成、粒度分布、物相结构等进行研究,并采用毒性浸出程序(TCLP)法考察其短期环境... 采用电感耦合(ICP-OES)、X射线衍射(XRD)、扫面电镜-能谱(SEM-EDS)、红外光谱(FTIR)及差热差重(TG-DTA)等多种检测方法对锌氧压酸浸硫精矿和硫尾矿的化学组成、粒度分布、物相结构等进行研究,并采用毒性浸出程序(TCLP)法考察其短期环境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硫精矿1和硫精矿2主要以球状的单质硫存在,其中,少量硫精矿1以小颗粒的闪锌矿、黄铁矿等附着于块状的铁矾颗粒上,平均粒径为22.1μm;少量硫精矿2以块状的闪锌矿、黄铁矿和小颗粒存在,平均粒径为59.2μm。2种硫精矿在185~340℃时会剧烈燃烧,热稳定性较差。2种硫尾矿主要以块状的铅黄铁矾和黄钠铁矾存在,其中,硫尾矿1平均粒径为21.1μm;硫尾矿2含一定的赤铁矿(16.86%),平均粒径为5.3μm。硫精矿和硫尾矿中锌和镉元素在弱酸条件下不稳定,硫尾矿1中锌和镉的浸出量分别超标1.93倍和2.50倍;硫精矿2的分别超标2.03倍和6.56倍,硫尾矿1的分别超标3.46倍和5.94倍,硫尾矿2的分别超标11.10倍和8.2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氧压酸浸 硫精矿 硫尾矿 微观结构 工艺矿物学 浸出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砷铜渣中砷的分离与固化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先友 魏昶 +1 位作者 李兴彬 邓志敢 《矿冶》 CAS 2024年第2期264-270,共7页
砷是锌冶炼过程中的有害杂质元素,不仅制约着锌冶炼的顺利和安全生产,同时也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云南某锌冶炼企业采用“SO_(2)还原浸出—铁粉沉铜”工艺处理锌冶炼浸出渣后所得铜砷渣砷含量高,为降低铜砷渣中砷的含量和提高铜渣的计... 砷是锌冶炼过程中的有害杂质元素,不仅制约着锌冶炼的顺利和安全生产,同时也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云南某锌冶炼企业采用“SO_(2)还原浸出—铁粉沉铜”工艺处理锌冶炼浸出渣后所得铜砷渣砷含量高,为降低铜砷渣中砷的含量和提高铜渣的计价系数,采用“SO_(2)还原浸出—铁粉沉铜”工艺铁粉沉铜后的溶液为浸出剂,将含砷铜渣与含有一定浓度H_(2)SO_(4)及Fe^(2+)的铁粉沉铜后溶液以一定的液固比混合,用氧压浸出工艺进行处理,开展砷的分离与固化,深入研究关键技术参数对含砷铜渣中铜、砷浸出率,砷固化率以及固砷渣品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含砷铜渣在初始硫酸浓度50 g/L、液固比5∶1、氧分压0.4 MPa、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3 h的工艺条件下,可实现含砷铜渣中99%以上的铜和砷被浸出;含砷铜渣在铁砷质量比2.0、初始pH值1.0、液固比5∶1、氧分压0.4 MPa、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3 h的固砷工艺条件下进行固砷处理,有价金属损失小,砷以稳定的臭葱石晶体固化,砷固化率98.23%,且臭葱石晶体结构良好、晶粒清晰、表面光滑、边缘整齐;固砷后的溶液经过锌粉置换沉铜,可产出含铜质量分数在70%以上的富铜渣,铜渣中铜的计价系数较除砷前提升13%,既实现了含砷铜渣中砷的分离与固化,降低了砷对环境的污染,又实现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可为锌冶炼含砷铜渣的高值化利用和砷的环境污染防治及环境风险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砷铜渣 砷酸铁 臭葱石 砷固化 浸出 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锌烟尘浸出液中和沉淀—浸出分离富集锗
5
作者 甄勇 王梓澎 +4 位作者 邓志敢 陆占清 魏昶 戴兴征 李兴彬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78-2489,共12页
湿法炼锌过程采用单宁沉锗回收锗的工艺,存在单宁消耗量大、单宁价格上涨导致锗回收成本高和单宁带入有机物对湿法炼锌系统产生不利影响等问题,本文以含锗氧化锌烟尘浸出液为原料,利用工业氧化锌烟尘为中和剂,开展中和沉淀—浸出分离富... 湿法炼锌过程采用单宁沉锗回收锗的工艺,存在单宁消耗量大、单宁价格上涨导致锗回收成本高和单宁带入有机物对湿法炼锌系统产生不利影响等问题,本文以含锗氧化锌烟尘浸出液为原料,利用工业氧化锌烟尘为中和剂,开展中和沉淀—浸出分离富集锗的工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两段逆流中和沉淀制备中和锗渣,在一段中和温度为45℃、时间为2.0 h、pH为4.0~4.5,二段中和温度为45℃、时间为1.5 h、通氧速率为60 L/h、pH为5.0~5.2的条件下,所得中和锗渣中锗的质量分数为1.34%,沉锗后液中锗的质量浓度为1.98 mg/L,锗沉淀率达99%以上;在浸出温度为150℃、时间为4.0 h、氧分压为0.7 MPa、终点硫酸质量浓度为30 g/L的条件下,中和锗渣中的锗、铁、砷和硅的浸出率分别为86.54%、23.74%、54.41%和10.53%,氧压浸出液中锗的质量浓度为1.80 g/L;与含锗氧化锌烟尘浸出液相比,氧压浸出液中锗的质量浓度为原液中的9.06倍,锗铁的质量浓度比由0.05提升至1.18、锗砷的质量浓度比由0.34提升至3.11、锗硅的质量浓度比由1.26提升至7.65;在浸出温度为90℃、时间为2.0 h、终点硫酸质量浓度为100 g/L的条件下,氧压浸出渣中的锗浸出率提升至95.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沉淀 氧压浸出 富集锗 分离除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铜仁含钒石煤氧压酸浸萃取提钒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魏昶 邓志敢 +3 位作者 樊刚 李旻廷 李存兄 吴惠玲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58,共5页
系统介绍了含钒石煤氧压酸浸萃取提钒新工艺的研究情况。利用多种检测方法,研究了贵州铜仁石煤矿中钒的矿物学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考察了影响钒浸取率的各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浸出时间3—4h、浸出温度150℃、硫酸用量39%-42... 系统介绍了含钒石煤氧压酸浸萃取提钒新工艺的研究情况。利用多种检测方法,研究了贵州铜仁石煤矿中钒的矿物学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考察了影响钒浸取率的各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浸出时间3—4h、浸出温度150℃、硫酸用量39%-42%、液固比1.2:1、矿石粒度-0.074mm、Po2 1.2MPa、添加剂用量3%-5%的条件下,经氧压酸浸后,钒的浸出率可达92%以上。浸出液采用酸回收.还原除铁.溶剂萃取.氨水沉钒.热解的工艺流程,得到V:0,含量为99.5%的粉状产品,钒的总回收率达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提钒 氧压 酸浸 酸回收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烧制石煤渣陶粒的几个因素探讨 被引量:8
7
作者 魏昶 时亮 +2 位作者 樊刚 黑金龙 李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5-107,共3页
对在石煤渣∶粘土=5.2∶1的配比下105℃烘干至恒重的陶粒干球进行了烧制,分析了发泡剂的选择及掺量、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等对烧制石煤渣陶粒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其最佳工艺参数:发泡剂为5%有机钠盐,保温时间为14min,冷却方式为炉中空冷。
关键词 石煤渣 陶粒 发泡剂 有机钠盐 冷却方式 保温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制备方法及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魏昶 罗天骄 +1 位作者 黄卉 李琴 《矿冶》 CAS 2004年第1期64-67,共4页
四针状氧化锌晶须 (T -ZnOw)是晶须家族中目前发现的唯一具有规整三维空间结构的四针状晶须。由于其独特的空间四针状结构 ,以及特有的半导体、压电、吸波等特性 ,除了用作复合材料的增强体外 ,该晶须还可作为结构材料、功能材料等 ,在... 四针状氧化锌晶须 (T -ZnOw)是晶须家族中目前发现的唯一具有规整三维空间结构的四针状晶须。由于其独特的空间四针状结构 ,以及特有的半导体、压电、吸波等特性 ,除了用作复合材料的增强体外 ,该晶须还可作为结构材料、功能材料等 ,在国防、电子、化工、交通等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本文简述了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的结构、特性、制备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针状氧化锌晶须 三维空间结构 复合材料 填充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床电解槽在锌电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魏昶 王俊中 姜琪 《矿冶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6-58,共3页
通过对湿法炼锌中锌电解沉积过程的具体分析 ,认为喷射床电解槽在电流效率、能耗和投资费用等方面比原有传统的电解槽有很强的优势。着重讨论了喷射床这种新型三维颗粒电极电解池的构造、特征。
关键词 三维颗粒床电极 喷射床电极 电解池 炼锌 电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压力场下从石煤中浸取钒和浸出渣综合利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魏昶 李存兄 +3 位作者 李旻廷 邓志敢 吴惠玲 樊刚 《矿冶》 CAS 2009年第3期33-39,共7页
本文对贵州某地石煤进行了加压酸浸提钒实验研究。在压力场条件下,考察了反应时间、硫酸浓度、反应温度、液固比、添加剂(FeSO4)浓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同时进行了两段逆流浸出实验。结果表明钒浸出率可达90%以上。浸出液经过废酸回收、... 本文对贵州某地石煤进行了加压酸浸提钒实验研究。在压力场条件下,考察了反应时间、硫酸浓度、反应温度、液固比、添加剂(FeSO4)浓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同时进行了两段逆流浸出实验。结果表明钒浸出率可达90%以上。浸出液经过废酸回收、还原、调整pH值等预处理后,采用溶剂萃取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分离和富集钒,钒萃取率可达98.1%,反萃率为99.14%;用氨水沉淀反萃液中的钒,得到的NH4VO3在550℃下煅烧3h即可产出合格的粉状V2O5。浸出渣可制成建筑材料,全流程钒回收率为85%左右,资源综合利用率大于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加压酸浸 资源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含钒石煤酸浸提钒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魏昶 麦毅 +3 位作者 樊刚 李旻廷 时亮 邓志敢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10年第2期12-14,18,21,共5页
在我国,含钒品位低于0.8%的石煤不但超过总量的60%,而且在高品位的矿山中也总夹杂着低品位的矿层或者矿带。为此,选取了贵州某地品位为0.60%的石煤为原料,采用硫酸+助浸剂R1+氧化剂R2体系进行了酸浸提钒试验研究。结果发现,该低品位石... 在我国,含钒品位低于0.8%的石煤不但超过总量的60%,而且在高品位的矿山中也总夹杂着低品位的矿层或者矿带。为此,选取了贵州某地品位为0.60%的石煤为原料,采用硫酸+助浸剂R1+氧化剂R2体系进行了酸浸提钒试验研究。结果发现,该低品位石煤在一定条件下浸出率可达90%,并且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含钒石煤 酸浸 五氧化二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昶 许倩 +2 位作者 周绪咸 周晓剑 郑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0期6827-6828,共2页
对农村初中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或干预措施。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初中生 问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锌矿处理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1
13
作者 李勇 王吉坤 +2 位作者 任占誉 李存兄 魏昶 《矿冶》 CAS 2009年第2期57-63,共7页
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氧化锌矿处理现状,介绍了冶金方法处理氧化锌矿和氧化锌矿浮选药剂与浮选工艺以及强化硫化过程的研究现状。认为加强细粒氧化锌矿浮选理论和强化硫化过程研究,对于降低氧化锌矿石的选矿成本,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具有... 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氧化锌矿处理现状,介绍了冶金方法处理氧化锌矿和氧化锌矿浮选药剂与浮选工艺以及强化硫化过程的研究现状。认为加强细粒氧化锌矿浮选理论和强化硫化过程研究,对于降低氧化锌矿石的选矿成本,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矿 酸性浸出 碱性浸出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钒石煤氧压酸浸提钒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邓志敢 李存兄 +3 位作者 魏昶 李旻廷 梁艳辉 吴慧玲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0-33,161,共5页
介绍了含钒石煤氧压酸浸提钒新工艺的研究情况。考察了浸出时间、浸出温度、浸出剂浓度、浸出液固比、矿石粒度、添加剂用量对浸出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浸出时间3~4h、浸出温度150℃、硫酸用量25%~30%、液固质量比1.2:1、矿石粒度... 介绍了含钒石煤氧压酸浸提钒新工艺的研究情况。考察了浸出时间、浸出温度、浸出剂浓度、浸出液固比、矿石粒度、添加剂用量对浸出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浸出时间3~4h、浸出温度150℃、硫酸用量25%~30%、液固质量比1.2:1、矿石粒度-200目、添加剂用量3%-5%的条件下,经两段氧压酸浸后,钒的浸出率可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酸浸出 提钒新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萃取-铵盐沉钒法从石煤酸浸液中提取五氧化二钒的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兴彬 魏昶 +3 位作者 樊刚 邓志敢 李旻廷 李存兄 《矿冶》 CAS 2010年第3期49-53,共5页
采用D2EHPA-TBP-磺化煤油混合体系萃取-硫酸反萃-酸性铵盐沉钒方法从石煤酸浸液中分离、回收五氧化二钒。结果表明:在酸性介质中钒萃取率取决于溶液pH值,当溶液初始pH值≤2.5,钒萃取率高,杂质离子不发生水解沉淀,利于钒的分离、富集。以... 采用D2EHPA-TBP-磺化煤油混合体系萃取-硫酸反萃-酸性铵盐沉钒方法从石煤酸浸液中分离、回收五氧化二钒。结果表明:在酸性介质中钒萃取率取决于溶液pH值,当溶液初始pH值≤2.5,钒萃取率高,杂质离子不发生水解沉淀,利于钒的分离、富集。以10%D2EHPA、5%TBP、85%磺化煤油的有机相做萃取剂,在相比为1∶1,溶液初始pH值2.45的条件下,经7级逆流萃取,钒的萃取率为96.7%。以1.5mol/L的硫酸溶液做反萃取剂,在相比(O/A)为5∶1的条件下,负载有机相经3级逆流反萃取,钒的反萃率大于99%,采用酸性铵盐沉钒,在550℃条件下煅烧脱氨后得到的五氧化二钒产品纯度为99.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萃取 D2EHPA 石煤 五氧化二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压力场下从石煤中提取五氧化二钒的工艺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旻廷 魏昶 +3 位作者 李存兄 邓志敢 李兴彬 樊刚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68-1275,共8页
对贵州某地石煤进行加压酸浸提钒实验研究。在压力场条件下考察几种主要因素对钒浸出率的影响。得到的最佳技术条件为:反应时间3 h,硫酸质量浓度200 g/L,浸出温度180℃,搅拌转速580 r/min;在此条件下,钒浸出率(质量分数)为76%。两段逆... 对贵州某地石煤进行加压酸浸提钒实验研究。在压力场条件下考察几种主要因素对钒浸出率的影响。得到的最佳技术条件为:反应时间3 h,硫酸质量浓度200 g/L,浸出温度180℃,搅拌转速580 r/min;在此条件下,钒浸出率(质量分数)为76%。两段逆流浸出实验结果表明:钒浸出率可达90%以上。浸出液经过废酸回收、还原、调整pH等预处理后,采用溶剂萃取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分离和富集钒,钒萃取率可达98.1%,反萃率为99.14%;用氨水沉淀反萃液中的钒,沉淀物(多聚钒酸铵)在550℃煅烧3 h即可产出纯度为99%V2O5;全流程钒回收率为8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加压酸浸 溶剂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硅低品位氧化锌矿氧压酸浸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存兄 魏昶 +3 位作者 樊刚 李旻廷 李兴彬 李勇 《矿冶》 CAS 2009年第2期45-49,共5页
通过对广西某地低品位高硅氧化锌矿矿物分析可知,矿物中的锌主要以硅锌矿和异极矿的形式存在。采用氧压酸浸技术对该矿进行了处理,条件试验研究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矿物粒度0.104mm,硫酸浓度120 g/L,釜内压力1.0MPa,浸出时间90min,反应... 通过对广西某地低品位高硅氧化锌矿矿物分析可知,矿物中的锌主要以硅锌矿和异极矿的形式存在。采用氧压酸浸技术对该矿进行了处理,条件试验研究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矿物粒度0.104mm,硫酸浓度120 g/L,釜内压力1.0MPa,浸出时间90min,反应温度120℃,液固比3∶1。综合性试验研究得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锌浸出率可达97%以上,SiO2浸出率低于0.8%,浸出液产液速率大于880L/(m2.h),浸出矿浆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硅氧化锌矿 氧压酸浸 矿浆过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场中不同配碳量锌窑渣吸波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牛皓 彭金辉 +5 位作者 魏昶 李静 黄孟阳 杨晶晶 张世敏 黄铭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6-101,共6页
采用微波谐振腔微扰法测定碳质还原剂和锌窑渣混合物料的吸波特性,研究碳质还原剂配入锌窑渣不同比例时混合物的吸波特性与材料的复介电常数(ε")、微波场内热源强度P(P=ωε"E^2V)的关系。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粒度为147~175... 采用微波谐振腔微扰法测定碳质还原剂和锌窑渣混合物料的吸波特性,研究碳质还原剂配入锌窑渣不同比例时混合物的吸波特性与材料的复介电常数(ε")、微波场内热源强度P(P=ωε"E^2V)的关系。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粒度为147~175μm条件下,通过比较复介电常数的大小确定了椰壳碳和锌窑渣最佳配比为18%,焦碳和锌窑渣最佳配比为28%,石墨和锌窑渣最佳配比为16%,在此配比条件下得到了ε"和P的最大值,并且3种碳质还原剂和锌窑渣混合物料的吸波特性发生了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窑渣 配碳量 碳质还原剂 吸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湿法炼锌赤铁矿法沉铁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邓志敢 魏昶 +3 位作者 朱北平 李存兄 李兴彬 李旻廷 《矿冶》 CAS 2020年第2期49-53,116,共6页
湿法炼锌工艺过程中的赤铁矿法沉铁技术是一种沉淀渣量小、分离效率高的锌铁分离方法。针对湿法炼锌工艺过程中赤铁矿法沉铁技术开展了硫酸亚铁的氧化水解沉淀行为研究。考察了时间、酸度、温度、硫酸盐浓度、晶种返回量等主要工艺参数... 湿法炼锌工艺过程中的赤铁矿法沉铁技术是一种沉淀渣量小、分离效率高的锌铁分离方法。针对湿法炼锌工艺过程中赤铁矿法沉铁技术开展了硫酸亚铁的氧化水解沉淀行为研究。考察了时间、酸度、温度、硫酸盐浓度、晶种返回量等主要工艺参数对赤铁矿法沉铁效果的影响,对沉淀产物的析出特性和物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赤铁矿法除铁工艺为可控操作;溶液中K+、Na+的存在会导致铁矾生成,降低赤铁矿渣含铁量;过高硫酸锌初始浓度不利于赤铁矿法沉铁;较低温度下添加返渣作为晶种可析出高品质的赤铁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炼锌 赤铁矿法沉铁 氧化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焙砂中性浸出渣还原酸浸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陈先友 邓志敢 +3 位作者 魏昶 李存兄 朱北平 曹元庆 《矿冶》 CAS 2015年第2期55-59,共5页
为了综合回收湿法炼锌过程富集于中浸渣中的有价金属,以高铁闪锌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中性浸出渣(简称为中浸渣)和锌精矿的联合还原酸浸试验研究。考察了中浸渣和锌精矿质量比、初始硫酸浓度、浸出时间、液固比、温度对锌、铁浸出率的影... 为了综合回收湿法炼锌过程富集于中浸渣中的有价金属,以高铁闪锌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中性浸出渣(简称为中浸渣)和锌精矿的联合还原酸浸试验研究。考察了中浸渣和锌精矿质量比、初始硫酸浓度、浸出时间、液固比、温度对锌、铁浸出率的影响。优化条件为:初始硫酸浓度220 g/L,中浸渣与锌精矿质量比1∶0.25,粒度-0.074 mm,液固比6∶1,温度90℃,反应时间3 h。在此条件下,锌和铁的浸出率均在96%以上,浸出液中95%以上的铁为二价铁离子,满足了后续工艺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闪锌矿 中浸渣 还原酸浸 浸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