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泸州酿酒高粱产业的发展成效与主要经验 被引量:11
1
作者 魏新琦 朱建忠 +1 位作者 宋其龙 梁明清 《现代化农业》 2015年第12期27-30,共4页
四川栽培高粱历史悠久,泸州历来是四川省高粱种植面积最集中的区域。2007年以来,泸州市大力实施建设现代化“中国酒城”发展战略,把酒业作为第一支柱产业来抓,并依托四川省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培育千亿元产业发展战略”,泸... 四川栽培高粱历史悠久,泸州历来是四川省高粱种植面积最集中的区域。2007年以来,泸州市大力实施建设现代化“中国酒城”发展战略,把酒业作为第一支柱产业来抓,并依托四川省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培育千亿元产业发展战略”,泸州酒类产业进入了一个相对较快的发展时期,对高粱需求数量也随之增长。经过几年发展,泸州高粱产业实现了种植面积、单产水平、总产、产值的快速、持续增长,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柱产业 泸州市 酿酒 种植面积 四川省 中国白酒 单产水平 持续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浅丘区洋芋杂交高粱再生高粱“旱三熟”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5
2
作者 任健 朱建忠 +5 位作者 宋其龙 夏万国 梁明清 魏新琦 罗莹 徐超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3期168-170,共3页
川南浅丘地区温光资源丰富,适宜多熟制种植。多熟制种植,可以充分利用温光资源,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单位面积收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推动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者通过反复试验研究,探索出了冬洋芋+... 川南浅丘地区温光资源丰富,适宜多熟制种植。多熟制种植,可以充分利用温光资源,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单位面积收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推动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者通过反复试验研究,探索出了冬洋芋+杂交高粱+再生高粱"旱三熟"新模式高产栽培技术,取得了旱三熟三季产量达到17.007 t/hm2,产值达到76 510.4元/hm2,收益达到68 425.4元/hm2的显著增产增收效果,是目前川南浅丘地区旱三熟种粮增产增收效果的最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三熟 冬洋芋 杂交高粱 再生高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浅丘区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梁明清 任健 +2 位作者 宋其龙 魏新琦 罗莹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6期73-74,76,共3页
结合川南浅丘区生态特点,就提高机插秧育苗质量、秧苗素质开展试验探讨,试验设6个播种量水平,分别为40、45、50、55、60、65 g/盘,以常规育秧为对照(CK)。结果表明:在川南浅丘区机插秧育秧,采用水田秧盘营养土育秧方法 ,播干谷种50~6... 结合川南浅丘区生态特点,就提高机插秧育苗质量、秧苗素质开展试验探讨,试验设6个播种量水平,分别为40、45、50、55、60、65 g/盘,以常规育秧为对照(CK)。结果表明:在川南浅丘区机插秧育秧,采用水田秧盘营养土育秧方法 ,播干谷种50~60 g/盘,既能保障培育良好的秧苗素质,又能满足机插要求,有利水稻机插秧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机插秧 育秧技术 播量 川南浅丘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糯高粱新品种引种试验 被引量:4
4
作者 任健 朱建忠 +5 位作者 宋其龙 梁明清 郭声楷 魏新琦 罗莹 夏万国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9期50-51,共2页
引进了多个杂交糯高粱新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泸糯8号、泸糯10号产量比常规高粱增产50%以上,出酒率提高0.6个百分点,适宜在川南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杂交糯高粱 新品种 引种试验 农艺性状 产量 出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在川南玉米生产中的应用策略 被引量:5
5
作者 罗莹 肖俊 +3 位作者 赵耀 宋其龙 魏新琦 刘运军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第11期8-10,共3页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依然不高,很多地区仍然是分散与粗放型发展,水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持续性干旱时有发生,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想,及国...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依然不高,很多地区仍然是分散与粗放型发展,水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持续性干旱时有发生,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想,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为农业灌溉发展指明了方向,旧有的灌溉技术已不再符合当下的生产发展现状及发展理念。因此,推进农业节水,助力乡村振兴,使得高效节水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农业生产中显得愈发重要。笔者就玉米生产过程中对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在川南地区的使用进行简要分析,探究其有效应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节水 农业技术 玉米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酿酒高粱产区高粱芒蝇的危害与防治 被引量:2
6
作者 朱建忠 宋其龙 +4 位作者 赵耀 易游人 魏新琦 梁明清 殷光洪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第1期43-44,47,共3页
本文对在泸州市高粱种植基地发现高粱芒蝇危害现象做了概述,分析了高粱芒蝇的危害和发生特点、发生原因,提出了高粱芒蝇的防治方法建议。
关键词 四川 高粱 芒蝇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43种农药残留基质效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罗小娇 魏新琦 +3 位作者 田翠 张强 刘霜 张维娜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7期85-87,90,共4页
本试验以黄瓜、大白菜、白萝卜、番茄、莴苣、茄子、南瓜、蒜苗、金针菇和香菇为样品,采用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在0.2μg/mL的质量浓度下对43种常规农药在样品中的基质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3种农药在不同样品中... 本试验以黄瓜、大白菜、白萝卜、番茄、莴苣、茄子、南瓜、蒜苗、金针菇和香菇为样品,采用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在0.2μg/mL的质量浓度下对43种常规农药在样品中的基质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3种农药在不同样品中的基质效应差别较大,其中香菇的基质效应最强,蒜苗次之。根据基质复杂程度,按基质效应弱、中、强互补原则设计了3种混合基质(混合基质1为香菇∶黄瓜∶南瓜=1∶1∶1、混合基质2为大白菜∶白萝卜∶莴苣=1∶1∶1、混合基质3为番茄∶茄子∶蒜苗=1∶1∶1),用这3种混合基质匹配标准溶液校正后,样品中农药的弱基质效应平均占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效应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QUECHERS 混合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优3216”水稻高产制种技术简介
8
作者 邱晓良 邓丽 +4 位作者 魏新琦 孙子彬 陈光亮 孙成宏 金良 《南方农业》 2021年第34期113-115,共3页
"泰优3216"是泸州泰丰种业有限公司和泸州泰丰居里隆夫水稻育种有限公司自育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2020年通过国家长江上游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200114。通过培养壮苗,父母本适时移栽,做好攻粒以及种入库工作等高产技术,每公顷... "泰优3216"是泸州泰丰种业有限公司和泸州泰丰居里隆夫水稻育种有限公司自育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2020年通过国家长江上游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200114。通过培养壮苗,父母本适时移栽,做好攻粒以及种入库工作等高产技术,每公顷种子可达4 500 kg (每667 m^(2)产量可达300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泰优3216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市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9
作者 宋其龙 朱建忠 +2 位作者 付宏 魏新琦 粱明清 《四川农业科技》 2011年第1期48-49,共2页
马铃薯是一种集粮食、蔬菜和饲料于一身的重要块茎类作物。它适应范围广,产量高,营养丰富,用途广泛,加工产品多,增值幅度大,且产业链长,产品科技含量高,被誉为"21世纪健康食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关键词 产业现状 马铃薯 发展对策 泸州市 加工产品 块茎类作物 营养丰富 科技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水技术在泸州市粮食生产中的应用
10
作者 宋其龙 朱建忠 +3 位作者 黎秋刚 张世荣 魏新琦 易游人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9期220-221,223,共3页
在对泸州市粮食生产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水资源对粮食作物生长发育的作用与影响,提出了泸州市粮食生产应采用的主要节水技术措施。
关键词 节水技术 粮食生产 应用 四川泸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市水稻机械化插秧的发展潜力与应用
11
作者 任健 朱建忠 +4 位作者 粱明清 夏万国 宋其龙 罗莹 魏新琦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6期19-21,共3页
机械化插秧是解决农村劳动力缺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插秧效率、保证栽插密度、提高栽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节约化生产的有效措施。机械化插秧的关键技术环节是育秧,秧苗素质的好坏决定机插秧的成败,文章就如何育... 机械化插秧是解决农村劳动力缺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插秧效率、保证栽插密度、提高栽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节约化生产的有效措施。机械化插秧的关键技术环节是育秧,秧苗素质的好坏决定机插秧的成败,文章就如何育好机插秧秧苗、提高秧苗素质进行了阐述,探讨了能使秧苗健壮、符合机插秧要求的播种密度,使机械化插秧在泸州市取得了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 水稻插秧 播种密度 发展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浅丘地区冬洋芋发展潜力研究与应用
12
作者 任健 朱建忠 +3 位作者 宋其龙 梁明清 魏新琦 罗莹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5期206-207,225,共3页
川南浅丘地区温光资源丰富,适合种植冬洋芋,冬洋芋既是"菜篮子",又是"米袋子",既能为城镇居民提供优质新鲜蔬菜,缓解淡季蔬菜供求矛盾,增加农民收入,又能作为粮食,解决温饱问题,因此泸州冬洋芋发展潜力大。
关键词 冬洋芋 现状 发展 川南浅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特色水稻“罗沙稻”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
13
作者 徐超 朱建忠 +2 位作者 任健 魏新琦 宋其龙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8期196-199,共4页
"罗沙稻"已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为保护和传承地方特色稻米资源,经多年试验研究,结合对原有"罗沙稻"、"罗沙贡米"人文和米质特性的历史追溯,筛选认定"滇屯502-7"为"罗沙稻"主推品种... "罗沙稻"已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为保护和传承地方特色稻米资源,经多年试验研究,结合对原有"罗沙稻"、"罗沙贡米"人文和米质特性的历史追溯,筛选认定"滇屯502-7"为"罗沙稻"主推品种,该品种保持了"罗沙贡米"特有的米晶莹剔透,饭光亮、味香可口的风味特征,传承了"罗沙贡米"的生产历史。探明了"罗沙贡米"地理标志范围及其土壤养分特征,集成了旱育秧、适时早栽、合理密植与节肥等"罗沙一号"中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形成了有机肥、绿色防控为主线的"罗沙贡米"水稻有机生产技术规程。利用DUS测试技术对"罗沙一号"在泸州生态条件下的典型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为"罗沙一号"提纯保纯奠定了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沙稻 创新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