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极端干旱区绿洲植物叶功能性状及其对土壤水盐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
17
1
作者
钟悦鸣
王文娟
+5 位作者
王健铭
王雨辰
李景文
袁冬
蕃芸芸
魏新成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29,共10页
【目的】极端干旱区绿洲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域,特别是由于水资源短缺及水文过程的改变,绿洲土壤环境因此产生了强烈异质性。植物如何适应高度土壤异质性是绿洲植物多样性维持的关键性科学问题。而探究植物叶片这一对土壤异质性敏感器官...
【目的】极端干旱区绿洲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域,特别是由于水资源短缺及水文过程的改变,绿洲土壤环境因此产生了强烈异质性。植物如何适应高度土壤异质性是绿洲植物多样性维持的关键性科学问题。而探究植物叶片这一对土壤异质性敏感器官的功能性状及其对土壤水盐因子的响应,有利于揭示全球变化背景下绿洲植物适应的根本策略。【方法】本研究以额济纳这一典型荒漠绿洲的常见植物叶片为研究对象,选择25种植物的8种叶功能性状,包括叶片厚度(LT)、叶干物质含量(LDMC)、比叶面积(SLA)、叶碳含量(LCC)、叶氮含量(LNC)、叶磷含量(LPC)、叶片碳氮比(C/N)、叶片氮磷比(N/P),分析了功能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在群落水平上的特征,并探讨了叶功能性状对不同土壤水盐环境的响应。【结果】(1)在不同土壤水盐环境中,各个叶功能性状具有不同程度的变异幅度,其中SLA最大,LCC最小。(2)部分功能性状之间表现出显著的协同或权衡变化趋势。LT与SLA、LDMC与SLA、LPC与LDMC、LNC与C/N、LPC与N/P呈极显著负相关(P <0.01);LCC与LT、LNC与LCC、C/N与N/P呈显著负相关(P <0.05)。LDMC与C/N、SLA与LPC、LCC与C/N、N/P与LCC、LNC与N/P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LDMC与LCC、SLA与LNC呈显著正相关(P <0.05)。(3)叶功能性状对土壤水盐因子的响应具有显著的差异。在低水低盐环境中,叶片通过提高LDMC、LNC、N/P,降低LPC、C/N来适应干旱胁迫为主的土壤环境。在低水高盐环境中,叶片通过降低LDMC、C/N、N/P,提高LNC、LPC来适应盐胁迫为主的土壤环境。在(相对)高水高盐环境中,叶片主要通过降低LNC、N/P,提高C/N来适应盐胁迫相对较低、水分含量相对充足的土壤环境。【结论】在额济纳绿洲区域内,植物群落叶功能性状通过一定程度的变异和某种协同-权衡的功能组合形式适应极端干旱的环境,并对土壤水盐因子的响应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其中盐分含量对该环境下的群落叶功能性状的影响更为关键。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极端干旱区绿洲植物对土壤水盐因子的适应机制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植物
叶功能性状
土壤水分
土壤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议当前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现状
被引量:
1
2
作者
魏新成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第7期146-147,共2页
农业科技推广,顾名思义就是一种针对农业科技进行的推广活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定义为: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
农业科技推广,顾名思义就是一种针对农业科技进行的推广活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定义为: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根据当前农村现状,怎么样更好的提高农业生产实力,增加农民收入进而更快的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发展变成了横亘在人民面前的一大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
农业科技
推广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洋葱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3
作者
张普选
李晓仁
魏新成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33-34,共2页
洋葱霜霉病是我区洋葱的主要病害,近年来日趋严重,发病面积占种植面积的85%左右,病株率高达81%~100%,病株较健株提前一月倒叶死秧,鳞茎一般减产15%~20%。为尽快控制该病,从1989年开始,对其病原、流行因子、越冬场所及形态、防治...
洋葱霜霉病是我区洋葱的主要病害,近年来日趋严重,发病面积占种植面积的85%左右,病株率高达81%~100%,病株较健株提前一月倒叶死秧,鳞茎一般减产15%~20%。为尽快控制该病,从1989年开始,对其病原、流行因子、越冬场所及形态、防治等进行了研究。一、症状:洋葱叶片及种葱花梗受害后,开始病部褪绿,进而变成灰黄色,病班呈长卵形,边缘不明显。二、病原:洋葱霜霉病病原菌为Peronosporaschleidenii Ung.,大葱上的孢囊梗4~6次分枝,梗长178.2~396.0微米,平均309.9微米;孢子囊大小(54.8~67.2)×(24.9~2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
霜霉病
发生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极端干旱区绿洲植物叶功能性状及其对土壤水盐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
17
1
作者
钟悦鸣
王文娟
王健铭
王雨辰
李景文
袁冬
蕃芸芸
魏新成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国营额济纳旗林场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29,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70610)
文摘
【目的】极端干旱区绿洲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域,特别是由于水资源短缺及水文过程的改变,绿洲土壤环境因此产生了强烈异质性。植物如何适应高度土壤异质性是绿洲植物多样性维持的关键性科学问题。而探究植物叶片这一对土壤异质性敏感器官的功能性状及其对土壤水盐因子的响应,有利于揭示全球变化背景下绿洲植物适应的根本策略。【方法】本研究以额济纳这一典型荒漠绿洲的常见植物叶片为研究对象,选择25种植物的8种叶功能性状,包括叶片厚度(LT)、叶干物质含量(LDMC)、比叶面积(SLA)、叶碳含量(LCC)、叶氮含量(LNC)、叶磷含量(LPC)、叶片碳氮比(C/N)、叶片氮磷比(N/P),分析了功能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在群落水平上的特征,并探讨了叶功能性状对不同土壤水盐环境的响应。【结果】(1)在不同土壤水盐环境中,各个叶功能性状具有不同程度的变异幅度,其中SLA最大,LCC最小。(2)部分功能性状之间表现出显著的协同或权衡变化趋势。LT与SLA、LDMC与SLA、LPC与LDMC、LNC与C/N、LPC与N/P呈极显著负相关(P <0.01);LCC与LT、LNC与LCC、C/N与N/P呈显著负相关(P <0.05)。LDMC与C/N、SLA与LPC、LCC与C/N、N/P与LCC、LNC与N/P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LDMC与LCC、SLA与LNC呈显著正相关(P <0.05)。(3)叶功能性状对土壤水盐因子的响应具有显著的差异。在低水低盐环境中,叶片通过提高LDMC、LNC、N/P,降低LPC、C/N来适应干旱胁迫为主的土壤环境。在低水高盐环境中,叶片通过降低LDMC、C/N、N/P,提高LNC、LPC来适应盐胁迫为主的土壤环境。在(相对)高水高盐环境中,叶片主要通过降低LNC、N/P,提高C/N来适应盐胁迫相对较低、水分含量相对充足的土壤环境。【结论】在额济纳绿洲区域内,植物群落叶功能性状通过一定程度的变异和某种协同-权衡的功能组合形式适应极端干旱的环境,并对土壤水盐因子的响应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其中盐分含量对该环境下的群落叶功能性状的影响更为关键。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极端干旱区绿洲植物对土壤水盐因子的适应机制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绿洲植物
叶功能性状
土壤水分
土壤盐分
Keywords
oasis plant
leaf functional trait
soil moisture
soil salinity
分类号
S71.43 [农业科学—林学]
S714.2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议当前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现状
被引量:
1
2
作者
魏新成
机构
济南市莱芜区口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第7期146-147,共2页
文摘
农业科技推广,顾名思义就是一种针对农业科技进行的推广活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定义为: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根据当前农村现状,怎么样更好的提高农业生产实力,增加农民收入进而更快的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发展变成了横亘在人民面前的一大难题.
关键词
基层
农业科技
推广措施
分类号
F323.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洋葱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3
作者
张普选
李晓仁
魏新成
机构
酒泉地区植保站
酒泉地区气象局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33-34,共2页
文摘
洋葱霜霉病是我区洋葱的主要病害,近年来日趋严重,发病面积占种植面积的85%左右,病株率高达81%~100%,病株较健株提前一月倒叶死秧,鳞茎一般减产15%~20%。为尽快控制该病,从1989年开始,对其病原、流行因子、越冬场所及形态、防治等进行了研究。一、症状:洋葱叶片及种葱花梗受害后,开始病部褪绿,进而变成灰黄色,病班呈长卵形,边缘不明显。二、病原:洋葱霜霉病病原菌为Peronosporaschleidenii Ung.,大葱上的孢囊梗4~6次分枝,梗长178.2~396.0微米,平均309.9微米;孢子囊大小(54.8~67.2)×(24.9~29.9)
关键词
洋葱
霜霉病
发生
防治
分类号
S436.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极端干旱区绿洲植物叶功能性状及其对土壤水盐因子的响应
钟悦鸣
王文娟
王健铭
王雨辰
李景文
袁冬
蕃芸芸
魏新成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浅议当前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现状
魏新成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洋葱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张普选
李晓仁
魏新成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