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南梁生态药材产业发展优势及展望
1
作者 董妙音 杜永生 +2 位作者 姚文智 栗孟飞 魏建和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4期631-637,共7页
优质中药材是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但随着中药材种植年限的增加,种植过程中逐渐出现土传病害、连作障碍及有效成分积累不足等问题。甘肃南梁地区位于陇东黄土高原腹地,黄土层深厚,土地面积广阔且土质良好,适宜根茎类中药材... 优质中药材是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但随着中药材种植年限的增加,种植过程中逐渐出现土传病害、连作障碍及有效成分积累不足等问题。甘肃南梁地区位于陇东黄土高原腹地,黄土层深厚,土地面积广阔且土质良好,适宜根茎类中药材生态种植,目前已逐渐成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中药材产区。南梁地区中药材生态种植降低了中药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干扰,能够保护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域的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采用“人种天养”仿野生种植模式,不使用农药、化肥、地膜等投入品,投入产出比小;多年生产出的生态药材“优形、优质、优价”,保证了药材质量。鉴于此,提出南梁生态药材的概念,即在土层深厚、土壤保水保肥、光照充足、温差大的南梁塬山地,采用优良种源和生态种植技术,按《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生产的近野生优质生态药材;明确了南梁生态药材高品质形成的科学内涵,进一步提出了产业发展的建议和展望,旨在为南梁地区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梁地区 中药材 生态种植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氏鹿茸草根腐病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筛选
2
作者 张玉音 窦桦 +2 位作者 范晨露 陈旭玉 魏建和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2期304-309,共6页
目的:明确沙氏鹿茸草根腐病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筛选有效防治根腐病的化学杀菌剂和生物源杀菌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不同氮源、碳源、光照条件、培养基和pH对致病菌生长的影响,明确10种化学杀菌剂和6种生物源杀菌剂对病原菌... 目的:明确沙氏鹿茸草根腐病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筛选有效防治根腐病的化学杀菌剂和生物源杀菌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不同氮源、碳源、光照条件、培养基和pH对致病菌生长的影响,明确10种化学杀菌剂和6种生物源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沙氏鹿茸草根腐病致病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7,最适氮源为硝酸钠,最适碳源为α-乳糖,最适光照条件为连续光照,适宜培养基为查氏培养基和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药剂筛选结果表明,甲霜恶霉灵和乙蒜素对致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半数效应浓度分别为0.054 0、19.081 0 mg·L^(–1)。结论:沙氏鹿茸草根腐病致病菌的生长温度和pH范围较广,在30℃、pH为7左右的条件下生长速率较高,甲霜恶霉灵和乙蒜素对致病菌的抑制效果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氏鹿茸草 根腐病 Fusarium commune 药剂筛选 甲霜恶霉灵 乙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MS和网络药理学的5种柴胡挥发油比较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马玉芝 曾铁鑫 +4 位作者 吴佩玲 郭欣慰 刘海波 许利嘉 魏建和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8期1366-1373,共8页
目的:基于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网络药理学对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狭叶柴胡B.scorzonerifolium Willd.、窄竹叶柴胡B.marginatum var.stenophyllum(Wolff)Shan et Y.Li、竹叶柴胡B.marginatum Wall.ex DC.和黑柴胡B.smithii... 目的:基于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网络药理学对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狭叶柴胡B.scorzonerifolium Willd.、窄竹叶柴胡B.marginatum var.stenophyllum(Wolff)Shan et Y.Li、竹叶柴胡B.marginatum Wall.ex DC.和黑柴胡B.smithii Wolff干燥根的挥发油成分及潜在药理活性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5种柴胡根中的挥发油,使用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并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结果:5种柴胡挥发油中化合物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共鉴定出其中的55个化合物;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5种柴胡挥发油具有相似的作用靶点,如核转录因子-κB亚基1(NFKB1)、磷酸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IK3R1)、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δ(PIK3CD)、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NOS2)等,其中共有核心靶点作用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作用、鞘脂信号通路及小细胞肺癌等信号通路。结论:5种柴胡挥发油在抗感染、抗炎、保护神经及抗肿瘤方面具有潜在的相互替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茸草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玉音 窦桦 +2 位作者 王秋玲 陈旭玉 魏建和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10期1799-1805,共7页
中药鹿茸草性平,味微苦涩,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凉血止血的功效,是炎宁糖浆的主要药味之一,具有较好的抗炎、抗菌效果。通过查阅本草著作、地方标准、不同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已发表论文,对鹿茸草的基原、名称、性味、功... 中药鹿茸草性平,味微苦涩,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凉血止血的功效,是炎宁糖浆的主要药味之一,具有较好的抗炎、抗菌效果。通过查阅本草著作、地方标准、不同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已发表论文,对鹿茸草的基原、名称、性味、功效及研究进展进行梳理,结果表明,中药鹿茸草的基原植物为沙氏鹿茸草Monochasma savatieri Franch.ex Maxim.,其与鹿茸草M.sheareri Maxim.ex Franch.et Savat.存在混用情况。沙氏鹿茸草中的苯乙醇苷类成分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抗炎活性。沙氏鹿茸草已实现人工种植,其具有半寄生的生物学特性,施加外源激素、控制土壤含水量等方法可以促进沙氏鹿茸草吸器的形成,提高其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氏鹿茸草 鹿茸草 本草考证 半寄生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药农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思考 被引量:60
5
作者 魏建和 屠鹏飞 +4 位作者 李刚 王文全 王卫权 杨成民 隋春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5年第2期94-98,104,共6页
本文探讨了中药农业的范畴,概略性说明了中药农业的现状,较为详尽地分析了中药农业面临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重点阐述了中药农业发展的15个趋势。旨在抛砖引玉,希望大家更多关注、关心中药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中药农业 现状 问题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材新品种选育研究现状、特点及策略探讨 被引量:42
6
作者 魏建和 杨成民 +5 位作者 隋春 程惠珍 陈士林 黄璐琦 张争 褚庆龙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1年第9期3-8,共6页
从地方品种挖掘利用和育成品种、育种方法、新品种认证体系、重点项目等方面分析了中药材新品种选育研究的现状,结合中药材的特点讨论了一些中药材新品种选育方法的策略,如选育对象选择、目标性状定位、选育方法确定、选育过程注意事项... 从地方品种挖掘利用和育成品种、育种方法、新品种认证体系、重点项目等方面分析了中药材新品种选育研究的现状,结合中药材的特点讨论了一些中药材新品种选育方法的策略,如选育对象选择、目标性状定位、选育方法确定、选育过程注意事项等。指出要从中药材新品种评价技术规范、中药材新品种认证制度、中药材新品种区试体系等方面入手构建中药材新品种选育认证体系,促进中药材新品种选育研究工作快速发展。最后指出中药材新品种选育是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核心环节之一,需要得到国家长期、持续、稳定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品种选育 现状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实施GAP现状及发展探析 被引量:25
7
作者 魏建和 陈士林 郭巧生 《中药研究与信息》 2004年第9期4-8,共5页
关键词 中药材生产 中国 发展 中药农业 推进 GAP 中医药 中药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6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魏建和 肖佩霞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8-169,共2页
关键词 维生素K缺乏 婴儿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甘草麻黄资源状况调查 被引量:6
9
作者 魏建和 李先恩 +2 位作者 高海泉 杨世林 程惠珍 《中药研究与信息》 2000年第11期10-12,共3页
根据国务院《关于禁止采集和销售发菜制止滥挖甘草麻黄草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2000年7月30日至8月10日,我们对甘肃省甘草和麻黄的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甘章 (一)概述 甘肃省原为我国的野生甘草主产区之一,全国药材资源普查资... 根据国务院《关于禁止采集和销售发菜制止滥挖甘草麻黄草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2000年7月30日至8月10日,我们对甘肃省甘草和麻黄的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甘章 (一)概述 甘肃省原为我国的野生甘草主产区之一,全国药材资源普查资料表明年收购量、调出量、出口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3%、14%和 5%(1980~1985年平均值),最高年收购量达 6244t(1983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甘草 麻黄 资源调查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种子质量的调查 被引量:7
10
作者 魏建和 杨世林 +1 位作者 徐昭玺 程惠珍 《中药研究与信息》 2001年第6期13-15,共3页
为了对药材种子质量有明确的认识,我们将陆续对我国主要药材种子的质量开展研究,为种子质量标准化、药材种子的生产经营提供依据.本文报道甘草种子质量现状的研究结果.
关键词 甘草 种子 质量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川崎病86例临床研究
11
作者 魏建和 刘振奎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890-891,共2页
关键词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电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材中农药残留现状及控制措施评析 被引量:22
12
作者 苗青 孔维军 +2 位作者 魏建和 杨世海 杨美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3-370,共8页
对中药材中常用农药的使用情况、残留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归纳分析,并提出了防止中药材中农药残留超标的一些具体措施:完善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的质量标准体系;加强生物防治力度,推广使用无公害生物农药;选育抗病虫害的中药材新品种;科学规... 对中药材中常用农药的使用情况、残留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归纳分析,并提出了防止中药材中农药残留超标的一些具体措施:完善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的质量标准体系;加强生物防治力度,推广使用无公害生物农药;选育抗病虫害的中药材新品种;科学规划中药材生产基地,严格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等。应加速科研创新,综合采取各项措施,有效减少和控制中药材中的农药残留,保障中药材产品质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残留 中药材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修订背景及主要修订内容 被引量:16
13
作者 魏建和 王文全 +16 位作者 王秋玲 乔旭 陈君 徐常青 隋春 刘赛 纪宏亮 王苗苗 金钺 金江群 田婷 郭欣慰 杨成民 苏昆 陈颖 杨小玉 辛元尧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5期743-751,共9页
为更好地理解和贯彻新发布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新版中药材GAP)、促进中药材GAP规范化生产基地建设、推动中药高质量发展,浅谈新版中药材GAP修订背景、过程、主要修订思路、业界关注重点问题的处理及需要进一步细化的... 为更好地理解和贯彻新发布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新版中药材GAP)、促进中药材GAP规范化生产基地建设、推动中药高质量发展,浅谈新版中药材GAP修订背景、过程、主要修订思路、业界关注重点问题的处理及需要进一步细化的内容。新版中药材GAP共14章144条,较试行版中药材GAP增加了4章87条;修订中贯彻的主要思路包括强调对中药材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管理、重视全过程细化管理、以“六统一”和“可追溯”树立风险管控理念;强调高标准、严要求、兼顾中药材生产实际情况及当前技术水平;贯彻“写我要做、做我所写、记我所做”理念,将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制定前置;立足中医药特色和传承,鼓励采用适宜的新技术、新方法;强调药材规范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统一;强化药材流向管理,补充了放行、投诉、退货与召回等管理内容。修订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包括新版中药材GAP的适用范围,“六统一”,生产组织方式,产地,种质,农药使用,壮根灵、膨大素等生长调节剂的使用,硫黄熏蒸与磷化铝熏蒸,技术规程与标准操作规程,中药材生产质量追溯体系,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中药材生产 规范化 质量管理 修订背景 修订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药材新品种选育进展与建议 被引量:63
14
作者 杨成民 魏建和 +3 位作者 隋春 卢善发 赵立子 褚庆龙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3年第9期727-737,共11页
本文总结近十年来中药材新品种选育和推广、新品种认证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新成绩,在此基础上提出亟待加强的几方面工作:加快完成人工栽培200种中药材品种选育的全覆盖;尽快完成中药材新品种全国认证体系建立;建立全国或省级中药材新... 本文总结近十年来中药材新品种选育和推广、新品种认证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新成绩,在此基础上提出亟待加强的几方面工作:加快完成人工栽培200种中药材品种选育的全覆盖;尽快完成中药材新品种全国认证体系建立;建立全国或省级中药材新品种区试体系,探索生物技术在中药材育种领域的应用;开展品质性状遗传规律研究等。本文是近年第一次对我国中药材新品种选育现状的全面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品种选育 进展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条件下槟榔叶片氮、磷、钾含量及其比例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卢丽兰 甘炳春 +2 位作者 魏建和 许明会 王旭东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2-208,共7页
采用田间调查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探讨海南地区不同产量水平、不同生长年限、正常结果与黄化槟榔叶片氮、磷、钾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槟榔叶片氮、磷、钾比例约为1∶0.081∶0.356。高产组槟榔叶片平均氮含量比中高产组和中产组的分别... 采用田间调查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探讨海南地区不同产量水平、不同生长年限、正常结果与黄化槟榔叶片氮、磷、钾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槟榔叶片氮、磷、钾比例约为1∶0.081∶0.356。高产组槟榔叶片平均氮含量比中高产组和中产组的分别高10.45%和21.73%;而比低产组槟榔叶片的高了36.86%。正常结果树(低产组槟榔)叶片平均氮含量比黄化组(轻)和黄化组(重)的分别高10.15%和19.49%;黄化组(轻)槟榔叶片平均氮含量比黄化组(重)的高11.61%。高产组槟榔叶片平均磷含量比中高产组和中产组的分别高10.71%和13.64%;而比低产组槟榔叶片的高17.02%。正常结果槟榔(低产组)叶片平均磷含量比黄化组(轻)和黄化组(重)的分别高10.87%和18.48%;黄化组(轻)槟榔叶片平均磷含量比黄化组(重)的高8.5%。高产组槟榔叶片平均钾含量比中高产组和中产组的分别高17.24%和25.00%;而比低产组槟榔叶片的高31.96%。正常结果槟榔(低产组)叶片平均钾含量比黄化组(轻)和黄化组(重)的分别高15.15%和19.42%;黄化组(轻)槟榔叶片平均钾含量比黄化组(重)的高5.03%。不同生长年限槟榔叶片氮、磷、钾含量有所差异,随着树龄增加,高产组槟榔叶片氮、磷、钾含量比较低产组的高。槟榔叶片氮含量最高,钾次之,磷最低。氮磷钾含量对槟榔产量提高有很大影响,槟榔黄化病可能引起叶片中N、P、K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产量水平 生长年限 黄化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药材生产中农药使用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42
16
作者 陈君 徐常青 +8 位作者 乔海莉 金红宇 陈建民 李建领 刘赛 徐荣 魏建和 马双成 程惠珍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6年第3期263-270,共8页
食品、药品安全是大众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目前我国中药材生产中农药的使用及管理层面,对中药材病虫害的发生特点、防治现状及相关农药管理法规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希望引起产业、科研及管理部门的关注。
关键词 中药材 农药 现状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迁地保护与利用 被引量:35
17
作者 肖培根 陈士林 +7 位作者 张本刚 魏建和 周庆年 缪剑华 陈伟平 张昭 杨世林 李学兰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0年第6期3-6,共4页
项目研究创新建立了我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迁地、离体保护技术体系,在我国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建立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药用植物种质迁地保护专业平台,建立运行了中国第一座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迁地和离体保护的药用物种达7000余... 项目研究创新建立了我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迁地、离体保护技术体系,在我国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建立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药用植物种质迁地保护专业平台,建立运行了中国第一座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迁地和离体保护的药用物种达7000余种,其中珍稀濒危物种200余种,种质数量近3万份,居世界首位。调查整理并编写完成《中国本草图录》,为国际上药用植物资源方面最大型彩图科学专著。实现砂仁、肉豆蔻、白豆蔻大规模引种,选育北柴胡、桔梗新品种,上述引种选育的品种累计推广应用近13.3万hm2,产生了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创新建立了药用植物资源多级遥感调查方法技术体系,项目成果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种质资源 迁地保护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国家药用植物园体系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李标 魏建和 +9 位作者 王文全 马小军 冯锦东 王秋玲 赵治国 缪剑华 贾晓光 钱奇妮 朱虹 肖培根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3年第9期721-726,共6页
创新性提出构建我国药用植物园体系,有机整合现有药用植物迁地保护机构和种质资源,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及其分所为技术依托,以各自的药用植物园为体系的主体园,联盟全国其它不同气候区域的有代表性的从事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迁... 创新性提出构建我国药用植物园体系,有机整合现有药用植物迁地保护机构和种质资源,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及其分所为技术依托,以各自的药用植物园为体系的主体园,联盟全国其它不同气候区域的有代表性的从事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迁地保护、保存和研究的药用植物园,共同建设国家药用植物园体系。文中概述了构建国家药用植物园体系的必要性和建设规划等,系统地扩大我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范围,提出建设我国药用植物迁地保护和种质资源保存信息共享平台。这将推动我国药用植物科研产业基地和行业服务工作的有序开展,并进一步促进我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将为人类的健康事业、生态文明建设和"三农"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药用植物园体系 迁地保护 资源保护和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南药白木香愈伤组织总RNA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云 张争 +4 位作者 孟慧 高志晖 陈怀琼 魏建和 冯锦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3-195,共3页
分别采用SDS-酸酚法、CTAB法、异硫氰酸胍法提取白木香愈伤组织总RNA,通过比较发现,异硫氰酸胍法提取白木香愈伤组织总RNA的效果比其他两种方法更好。利用异硫氰酸胍法提取的白木香愈伤组织总RNA具有较好的完整性,OD260/OD280介于1.8~... 分别采用SDS-酸酚法、CTAB法、异硫氰酸胍法提取白木香愈伤组织总RNA,通过比较发现,异硫氰酸胍法提取白木香愈伤组织总RNA的效果比其他两种方法更好。利用异硫氰酸胍法提取的白木香愈伤组织总RNA具有较好的完整性,OD260/OD280介于1.8~2.0之间。成功建立了白木香愈伤组织总RNA快速提取方法,可为其他药用植物总RNA提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南药 白木香 愈伤组织 RNA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地药材浙贝母产地适宜性的GIS分析 被引量:27
20
作者 王瑀 魏建和 +6 位作者 陈士林 孙成忠 赵润怀 刘召芹 肖小河 王继永 周应群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6年第6期4-6,15,共4页
以浙江鄞县为道地基点县,运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地理信息系统》(TCMGIS-I),分析了浙贝母的全国适宜产地。结果表明按浙贝母药材生长所需要的气候、土壤生态条件分析,除浙江鄞县等为浙贝母的传统产区外,浙江、安徽、上海、江苏也是... 以浙江鄞县为道地基点县,运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地理信息系统》(TCMGIS-I),分析了浙贝母的全国适宜产地。结果表明按浙贝母药材生长所需要的气候、土壤生态条件分析,除浙江鄞县等为浙贝母的传统产区外,浙江、安徽、上海、江苏也是浙贝母的最适宜产地。江苏的大丰、南通、海门、如东等气候土壤条件与浙江鄞县有一定差异,为浙贝母生长适宜区,而不是最适宜区。结果对于认识浙贝母的道地产区形成、适宜区的划分及引种栽培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MGIS—I 产地适宜性 浙贝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