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达木盆地“中苜1号”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对留茬高度的响应
1
作者 宋美琪 何克燕 +1 位作者 金玲 魏小星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1期7-12,共6页
为确定柴达木盆地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刈割利用的最佳留茬高度,本研究以2022年建植的中苜1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Zhongmu No.1)人工草地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置了5 cm、10 cm、15 cm三个留茬高度处理,2023和2024年连续2年... 为确定柴达木盆地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刈割利用的最佳留茬高度,本研究以2022年建植的中苜1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Zhongmu No.1)人工草地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置了5 cm、10 cm、15 cm三个留茬高度处理,2023和2024年连续2年测定了不同留茬高度紫花苜蓿人工草地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通过隶属函数法对不同留茬高度下饲草产量与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留茬高度为10 cm时紫花苜蓿2023年与2024年的总干草产量最高,分别为14531 kg·hm^(-2)和16955 kg·hm^(-2);粗蛋白(CP)含量最高,分别为14.37%和17.24%,相对饲喂价值(RFV)也最高,分别为107.20和127.34,粗灰分(Ash)含量最低,分别为10.86%和8.11%。2023年,紫花苜蓿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在留茬10 cm下最低,为47.65%。2024年,紫花苜蓿的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在留茬10 cm下最低,为37.40%。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表明,留茬高度在10 cm是柴达木盆地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刈割的最佳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留茬高度 生产性能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个紫花苜蓿品种在柴达木旱区的生产性能综合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徐航 何霖 +4 位作者 宋美琪 金玲 鲍根生 刘勇 魏小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0,共8页
为筛选出适宜青海省柴达木旱区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于2020—2022年对引进的8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生产性能评比试验,并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适合柴达木旱区种植的优质紫花苜蓿品种。两年试验结果表明:(1)在2021年,东苜2号的干草产量最高... 为筛选出适宜青海省柴达木旱区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于2020—2022年对引进的8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生产性能评比试验,并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适合柴达木旱区种植的优质紫花苜蓿品种。两年试验结果表明:(1)在2021年,东苜2号的干草产量最高,为11373.44 kg·hm^(-2);在2022年,龙牧803的干草产量最高,为13485.54 kg·hm^(-2);(2)5909在两年的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均最高,分别为14.71%和126.01、14.07%和128.01,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最低,分别为38.67%和36.90%;东苜2号两年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最低,分别为53.68%和51.35%;(3)基于隶属函数法对各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的综合评价,东苜2号、龙牧803和5909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在柴达木干旱区适应性强、饲草产量及品质最优,建议在本地优先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生产性能 隶属函数 综合评价 柴达木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东部农区不同饲用燕麦品种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的比较 被引量:22
3
作者 魏小星 阿啟兰 +4 位作者 刘勇 贾志锋 石红霄 周青平 刘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4-28,共5页
在青海省东部农区对4个燕麦品种(欧歌、莫尼卡、骏马、沙黄麦)全生育期的生产性能、生物量分配及营养价值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4个品种中“沙黄麦”抽穗期株高达到最高,为136.3 cm,鲜草产量在灌浆期最大,达到21716.73 kg·hm-2... 在青海省东部农区对4个燕麦品种(欧歌、莫尼卡、骏马、沙黄麦)全生育期的生产性能、生物量分配及营养价值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4个品种中“沙黄麦”抽穗期株高达到最高,为136.3 cm,鲜草产量在灌浆期最大,达到21716.73 kg·hm-2,显著高于其它品种。同时,“沙黄麦”在生育期茎叶比均小于其它3个品种,完熟期为3.38,具有显著优势;4个品种的粗蛋白含量范围为5.31%~8.54%,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范围为54%~65%,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范围为30%~40%,营养品质均低于本地育成品种,因此,亟待改善农艺措施以提高引进燕麦品种饲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生产性能 营养品质 生物量分配 青海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职高专院(系)党建工作的整体架构 被引量:2
4
作者 魏小星 《当代职业教育》 2012年第11期60-63,共4页
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工作在高校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体现和路径选择。高职高专院(系)应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推进党建工作的常态化、规范... 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工作在高校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体现和路径选择。高职高专院(系)应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推进党建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构建院(系)党建工作的整体框架,增强针对性、务实性、长效性,实现院(系)党政工作的有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高专 院(系)党建 整体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区施肥和豆科混播水平对燕麦人工草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5
作者 刘文辉 张英俊 +3 位作者 师尚礼 贺永娟 孙建 魏小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33,共11页
主要探讨了燕麦人工草地土壤酶活性对燕麦品种、施肥水平和豆科混播水平的响应,为合理评价燕麦人工草地的生态效应和对土壤培肥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4个燕麦品种(A1:青燕1号;A2:林纳;A3:青海444;A4:青海甜燕麦)、4个施肥水平(B1:不... 主要探讨了燕麦人工草地土壤酶活性对燕麦品种、施肥水平和豆科混播水平的响应,为合理评价燕麦人工草地的生态效应和对土壤培肥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4个燕麦品种(A1:青燕1号;A2:林纳;A3:青海444;A4:青海甜燕麦)、4个施肥水平(B1:不施任何肥料,CK0;B2:尿素75kg/hm^2+磷酸二铵150kg/hm^2,IM;B3:有机肥1500kg/hm^2,OM;B4:尿素37.5kg/hm^2+磷酸二铵75kg/hm^2+有机肥750kg/hm^2,IM+OM)和4个箭筈豌豆混播水平(C1:0kg/hm^2;C2:45kg/hm^2;C3:60kg/hm^2;C4:75kg/hm^2)的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开展三因素对燕麦人工草地土壤酶活性(脲酶、纤维素酶和转化酶)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燕麦品种、施肥水平和豆科混播水平均能显著提高土壤酶活性;高寒区0~20cm耕作层土壤脲酶、纤维素酶和转化酶活性范围分别为400~900μg/g,80~180μg/g和4~7mg/g;3个因素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强弱顺序为:施肥水平>品种>豆科混播水平;在3个因素的影响下,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土壤脲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分别呈"先增后减"、"先降后增"的变化,分别在开花期和拔节期出现单峰值,转化酶活性呈"增—降—增—降"或"降—增—降"的变化,在拔节期和抽穗期出现双峰值。土壤酶相对活性指数和土壤酶相对活性综合指数能很好地反映土壤酶的变化。选用青海444或青海甜燕麦,混播箭筈豌豆45kg/hm^2,施尿素37.5kg/hm^2、磷酸二铵75kg/hm^2和有机肥750kg/hm^2时,对提高土壤酶活性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区 品种 施肥水平 豆科混播水平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地区燕麦(Avena sativa L.)人工草地生物量分配对施肥和混播措施的响应 被引量:29
6
作者 刘文辉 张英俊 +2 位作者 师尙礼 孙建 魏小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8-407,共10页
【目的】了解高寒地区燕麦人工草地生物量分配格局对燕麦品种、施肥措施和混播水平的响应机制,为高寒地区人工草地建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包括4个燕麦品种,分别为青燕1号、林纳、青海444、青... 【目的】了解高寒地区燕麦人工草地生物量分配格局对燕麦品种、施肥措施和混播水平的响应机制,为高寒地区人工草地建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包括4个燕麦品种,分别为青燕1号、林纳、青海444、青海甜燕麦;4种施肥措施,分别为不施任何肥料(CK0)、尿素75 kg/hm^2+磷酸二铵150 kg/hm^2(NP)、有机肥1500 kg/hm^2(OM)和尿素37.5 kg/hm^2+磷酸二铵75 kg/hm^2+有机肥750 kg/hm^2(NP+OM);4个箭筈豌豆混播水平,分别为0、45、60、75 kg/hm^2,在燕麦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和乳熟期分别对各处理燕麦和箭筈豌豆各器官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结果】燕麦人工草地地上生物量以青燕1号(85.57%)、尿素+磷酸二铵+有机肥处理(84.91%)和0 kg/hm^2混播水平(85.81%)时分配比例最高;地下生物量以林纳(18.04%)、不施肥(16.02%)和30 kg/hm^2混播水平(16.29%)时分配比例最高。茎、叶、穗和根生物量分配比例分别为44%~48%、19%~24%、17%~22%和14%~18%。茎、叶、穗和地下生物量分配随季节分别呈增加、先降后增、增加和下降的变化趋势;在各因素影响下,燕麦生长前期以叶生长为主,中、后期以茎生长为主,而箭筈豌豆在生长前期以根生长为主,中、后期以叶生长为主。燕麦生物量分配在整个生育期处于优势地位,地上生物量分配始终高于地下,表现为异速生长关系。茎和地下生物量分配在生长前期和后期分别受施肥措施和品种的影响;叶生物量分配在整个生育期受混播水平的影响;燕麦穗生物量分配主要受品种和混播水平的影响。【结论】品种、施肥措施和箭筈豌豆混播水平均对高寒地区燕麦人工草地生物量分配具有显著影响,选用青燕1号品种,单播,配施尿素37.5 kg/hm^2、磷酸二铵75 kg/hm^2、有机肥750 kg/hm^2时地上生物量分配最高;选用林纳,并混播30 kg/hm^2的箭筈豌豆,采用不施肥措施时地下生物量分配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燕麦品种 施肥 混播 生物量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芒麦衰老过程形态特征变化规律及对养分添加的响应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永超 魏小星 +5 位作者 梁国玲 秦燕 刘文辉 贾志锋 刘勇 马祥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1-111,共11页
试验以青藏高原青海省高寒草地中广泛分布和退化草地补播改良中的常用牧草品种-‘青牧1号’老芒麦为研究对象,在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湖湖东地区设置1龄到6龄老芒麦自然生长田,6龄老芒麦施肥田和老芒麦连续施肥田(6年)的3个处理,测定老... 试验以青藏高原青海省高寒草地中广泛分布和退化草地补播改良中的常用牧草品种-‘青牧1号’老芒麦为研究对象,在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湖湖东地区设置1龄到6龄老芒麦自然生长田,6龄老芒麦施肥田和老芒麦连续施肥田(6年)的3个处理,测定老芒麦地上生物量和穗部特征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青牧1号老芒麦2龄和3龄地上生物量较高,3龄后逐年降低。青牧1号老芒麦地上生物量变化情况,可以分为4个阶段,1龄期,2~3龄期,4~5龄期和6龄期。老芒麦单穗重从2龄到5龄逐渐增加,6龄显著性降低。青牧1号老芒麦从2龄到5龄,单株穗重占比逐渐升高,6龄开始降低。6龄田施用氮肥和磷肥均显著提高了老芒麦地上生物量,氮肥增产效果优于磷肥。高氮(N_(75))处理下6龄老芒麦地上生物量最高。6龄青牧1号老芒麦单穗重在N_(60)处理下最高。长期施肥可有效提高老芒麦地上生物量,N_(60)P_(75)处理下地上生物量最高,在N_(75)P_(75)处理下6龄老芒麦单穗重最高。长期不施肥,6龄老芒麦茎重比例最高。N_(45)P_(90)长期施肥处理下,茎秆重量比例下降,穗重和叶重比例相对增加明显。N_(60)P_(90)和N_(75)P_(75)长期施肥处理下,也可有效提高单株老芒麦穗重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芒麦 衰老 形态特征 繁殖策略 养分添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区施肥和混播对燕麦人工草地植物器官碳氮储量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文辉 魏小星 +2 位作者 刘芳 秦燕 张永超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0-106,共7页
为了解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燕麦品种、施肥和箭筈豌豆混播比例对燕麦人工草地植物各器官生物C、N储量分配的影响,采用4个燕麦品种、4个施肥水平(B1:不施任何肥料,CK 0;B2:尿素75 kg·hm^-2 +磷酸二铵150 kg·hm^-2 ,IM;B3:有机肥1 ... 为了解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燕麦品种、施肥和箭筈豌豆混播比例对燕麦人工草地植物各器官生物C、N储量分配的影响,采用4个燕麦品种、4个施肥水平(B1:不施任何肥料,CK 0;B2:尿素75 kg·hm^-2 +磷酸二铵150 kg·hm^-2 ,IM;B3:有机肥1 500 kg·hm^-2 ,OM;B4:尿素37.5 kg·hm^-2 +磷酸二铵75 kg·hm^-2 +有机肥750 kg·hm^-2 ,IM+OM)和4个箭筈豌豆混播水平(C1:0 kg·hm^-2;C2:45 kg·hm^-2;C3:60 kg·hm^-2;C4:75 kg·hm^-2 )的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L 16 (4 5 )],研究施肥和混播对不同品种燕麦乳熟期器官C、N储量的影响,C、N储量分配模式和地上、地下器官C、N储量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品种、施肥和混播均对燕麦草地各器官和组分生物C、N储量分配具有显著影响。品种主要影响箭筈豌豆茎、根生物C储量分配,混播主要影响燕麦茎、叶、穗、根和箭筈豌豆叶生物C储量分配;品种主要影响燕麦茎、叶、穗、根生物N储量分配,而混播主要影响箭筈豌豆茎、叶、根生物N储量分配。燕麦人工草地建植时,燕麦各器官C、N储量分配在选用青燕1号、施尿素37.5 kg·hm^-2 +磷酸二铵75 kg·hm^-2 +有机肥750 kg·hm^-2 ,单播燕麦时,其燕麦茎、叶、穗和根生物C、N储量分配最高,其C储量分配分别达40.21%、15.48%、 23.02%和9.89%,,N储量分配分别达20.70%、20.79%、32.09%和5.19%;箭筈豌豆各器官C、N储量分配在选用青海444、不施肥情况下混播箭筈豌豆75 kg·hm^-2 时,箭筈豌豆茎、叶和根生物C、N储量分配最高,其C储量分配分别达11.27%、13.57%和2.27%,N储量分配分别达13.03%、32.18%和0.95%。燕麦人工草地总生物C、N储量分配分别为茎(44.39%)>叶(23.99%)>穗(20.38%)>根( 11.24%)和叶(42.14)>茎(26.77%)>穗(25.96%)>根(5.13%)。燕麦和箭筈豌豆混播栽培草地中,燕麦茎和穗,箭筈豌豆叶是主要的C、N储藏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区 燕麦人工草地 施肥 混播 植物器官 碳储量分配 氮储量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披碱草属牧草田间物候期观测记载规范 被引量:4
9
作者 梁国玲 周青平 +7 位作者 颜红波 刘文辉 贾志锋 雷生春 魏小星 韩启龙 陈有军 闫志勇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3年第1期16-17,共2页
通过对披碱草属牧草田间物候期的观测要求、原则、方法、记载内容及备注事项等内容进行总结和规范,以便撑握披碱草属牧草在一定区域内生长情况,物候期长短,生长发育进程,为选育和引进优良披碱草属牧草品种及其制订正确生产方案等提供规... 通过对披碱草属牧草田间物候期的观测要求、原则、方法、记载内容及备注事项等内容进行总结和规范,以便撑握披碱草属牧草在一定区域内生长情况,物候期长短,生长发育进程,为选育和引进优良披碱草属牧草品种及其制订正确生产方案等提供规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碱草属牧草 物候期 技术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地区5份野生老芒麦种质资源生产性能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永超 梁国玲 +2 位作者 刘文辉 魏小星 秦燕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7年第6期1-4,共4页
对采自青海省不同海拔和不同地区5份野生老芒麦(Elymuss ribiricus Linn.)种质资源在青海省海北州和西宁市对其生产性能进行评价,为青藏高原地区筛选育种材料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5份材料中采自海北州刚察县高寒草甸海拔3519m的I-1-... 对采自青海省不同海拔和不同地区5份野生老芒麦(Elymuss ribiricus Linn.)种质资源在青海省海北州和西宁市对其生产性能进行评价,为青藏高原地区筛选育种材料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5份材料中采自海北州刚察县高寒草甸海拔3519m的I-1-1-5号材料产草量最高,可作为饲草型牧草进行选育,同时种子产量也高出其他材料,综合生产性能和适应性较好,可以饲草为主,兼产籽型牧草进行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老芒麦 生产性能 高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种披碱草属种质资源苗期抗旱性鉴定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勇 张永超 +1 位作者 魏小星 周改娥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第6期16-23,共8页
试验选取18份来自不同地区的披碱草属(Elymus L.)种质材料进行抗旱性研究,对牧草苗期进行连续干旱,并测定干旱第0d,5d,10d的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叶绿素的含量,并运用Fuzzy数学中隶属函数法进行抗旱性综合评判,... 试验选取18份来自不同地区的披碱草属(Elymus L.)种质材料进行抗旱性研究,对牧草苗期进行连续干旱,并测定干旱第0d,5d,10d的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叶绿素的含量,并运用Fuzzy数学中隶属函数法进行抗旱性综合评判,比较18种材料的抗旱性强弱。结果表明,连续干旱胁迫下,披碱草属各牧草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大和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种间也具显著差异(P<0.05);而细胞膜透性、脯氨酸、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P<0.05),且种间也具显著差异(P<0.05);经评定披碱草属18种牧草苗期抗旱性顺序为:I-1-1-21>I-1-5-63>09-202>I-1-17-5>09-037>5>I-1-5-39>I-1-5-67>I-1-1-26>09-050>3>2>I-1-5-44>4>I-1-5-37>I-1-1-35>I-1-5-12>I-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碱草属牧草 抗旱性 细胞膜透性 可溶性糖 脯氨酸 丙二醛(MDA)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生育酚分子印迹微球的制备与吸附性能评价
12
作者 魏小星 胡志雄 +1 位作者 张维农 齐玉堂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843-850,共8页
目的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α-生育酚分子印迹微球及条件优化,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评价。方法以α-生育酚为印迹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乙腈溶液中用沉淀聚合法合成了α-生育酚分... 目的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α-生育酚分子印迹微球及条件优化,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评价。方法以α-生育酚为印迹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乙腈溶液中用沉淀聚合法合成了α-生育酚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聚合物的形貌特征,并对影响其形貌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最佳合成条件为:乙腈为反应溶剂,反应温度为60℃,模板用量为0.20mmol,引发剂用量为40 mg,转速为100 r/min。静态吸附试验结果表明,α-生育酚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具有两种不同的结合位点,结合位点的平衡吸附常数和最大平衡结合量分别为Kd1=0.995 mmol/L,Qmax1=22.420μmol/g;Kd2=0.458 mmol/L,Qmax2=15.865μmol/g。结论优化条件下的分子印迹微球形貌规整,粒径约为200nm,并对α-生育酚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生育酚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沉淀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在青海地区适宜性及优良品种简介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勇 周青平 +5 位作者 梁国玲 刘文辉 贾志锋 魏小星 丁成翔 颜红波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4年第3期52-53,共2页
从燕麦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和各个生育期对温度的要求方面讨论了其在青海高原栽培的适应性,简要介绍了青海培育的由国家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或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且目前青海省已普遍推广的优良品种及其种植区域。
关键词 燕麦品种 高寒区 适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燕麦青燕1号品种标准
14
作者 颜红波 周青平 +5 位作者 贾志锋 梁国玲 刘文辉 雷生春 刘勇 魏小星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4年第2期48-48,共1页
本标准对皮燕麦青燕1号植物学性状、生物学特性、适宜种植地区、栽培技术及生产能力进行了描述,为该品种在良种繁育、防杂保纯、质量检验、栽培管理、品种区划和生产推广利用等方面提供统一、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皮燕麦 青燕1号 品种标准 DB63 T109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莜麦青莜3号品种标准
15
作者 贾志锋 周青平 +6 位作者 雷生春 刘文辉 梁国玲 魏小星 刘勇 纪亚君 刘迎春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4年第4期59-59,共1页
本标准对莜麦青莜3号植物学性状、生物学特性、适宜种植地区、栽培技术及生产能力进行了描述,为该品种在良种繁育、防杂保纯、质量检验、栽培管理、品种区划和生产推广利用等方面提供统一、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莜麦 青莜3号 品种标准 DB63 T110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肥配施对西北羊茅开花期叶片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石正海 刘文辉 +2 位作者 张永超 秦燕 魏小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5-85,共11页
基于植物对N、P营养元素的需求,试验设计2个施氮量(0、60 kg·hm^-2)和3个施磷量(0、60、90 kg·hm^-2)配施,测定开花期叶片在不同光合有效辐射下的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探讨西北羊茅对氮、磷添加和光合有效辐射的响... 基于植物对N、P营养元素的需求,试验设计2个施氮量(0、60 kg·hm^-2)和3个施磷量(0、60、90 kg·hm^-2)配施,测定开花期叶片在不同光合有效辐射下的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探讨西北羊茅对氮、磷添加和光合有效辐射的响应。结果表明,光合有效辐射呈先增后减的日动态变化,下午13:00时高达2000μmol·m^-2·s^-1,且对西北羊茅光合特性的影响大于施肥措施。净光合速率随光合有效辐射增强先增后降,其值在800~1000μmol·m^-2·s^-1时最大;气孔导度、气孔限制值、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与净光合速率表现一致,胞间CO2浓度表现相反。氮肥和磷肥配施后气孔导度、气孔限制值和蒸腾速率均增大,胞间CO2浓度则减小,表明施肥主要通过调节气孔导度,以促进叶片与环境间交换水分和CO2,从而增大净光合速率。随光合有效辐射增强,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和光化学猝灭系数显著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显著增加,电子传递速率先增加后降低,但均在400~800μmol·m^-2·s^-1和大于1200μmol·m^-2·s^-1后快速变化。氮肥和磷肥配施显著提高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光化学猝灭系数和电子传递速率,N60P90处理还提高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在光能分配方面,为减轻强光对光合器官的破坏,随光合有效辐射增强光化学反应比例降低,天线热耗散和非光化学反应耗散比例增加。施肥主要通过非光化学反应比例减小补偿于光化学反应比例,从而提高光能利用率。综合以上结果,从西北羊茅叶片的光合特性来看,氮磷肥配施通过调节气孔导度,以促进叶片与环境间水分和CO2的交换和提高PSⅡ反应中心活性,非光化学反应比例减小补偿于光化学反应比例,进而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羊茅 氮磷配施 开花期 气体交换参数 叶绿素荧光参数 光能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磷减氮配合保水剂可提高多年生西北羊茅种子产量 被引量:7
17
作者 石正海 刘文辉 +3 位作者 张永超 刘凯强 魏小星 秦燕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67-1976,共10页
【目的】西北地区干旱少雨,保持土壤水分对植物的生长十分必要。本文研究了保水剂、氮肥与磷肥对多年生牧草西北羊茅种子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为西北羊茅合理施用肥料和保水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在青海省海北州多年生牧草种质资... 【目的】西北地区干旱少雨,保持土壤水分对植物的生长十分必要。本文研究了保水剂、氮肥与磷肥对多年生牧草西北羊茅种子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为西北羊茅合理施用肥料和保水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在青海省海北州多年生牧草种质资源圃进行,供试材料为建植三年的西北羊茅。试验采用三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包括2个保水剂用量(0和30 kg/hm^2,表示为PM0、PM30);2个施氮量(N 0和60 kg/hm^2,表示为N0、N60);4个施磷量(P 0、60、75和90 kg/hm^2,表示为P0、P60、P75和P90),共16个处理。测定了种子产量及产量性状(单序籽粒数、单序籽粒重、千粒重、生殖枝数和单位面积籽粒数等)。【结果】1)单独添加保水剂对西北羊茅种子产量无明显影响,但与氮肥、氮磷肥互作显著影响种子产量。不论单独施用还是与磷肥和保水剂配合,施氮处理西北羊茅种子的产量降低16%~48%。施磷显著增加西北羊茅种子产量,提高幅度28%~49%。N0PM30P90组合处理种子产量最高,达560 kg/hm^2,N60PM0P0组合最低,仅260 kg/hm^2。P75与P90处理种子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P60和P0处理。2)保水剂主要增加了单序籽粒重,最大增幅达29%。N60处理羊茅单序籽粒数、单序籽粒重、千粒重、生殖枝数降低幅度为12%~18%,单位面积籽粒数最大降幅为50%。氮肥与保水剂互作降低生殖枝数和单位面积籽粒数的幅度分别为24%和34%。随施磷量增加,单序籽粒重增加幅度最大,其次为单序籽粒数和单位面积籽粒数;各产量性状均在施磷量75~90 kg/hm^2时有较大值。3)与种子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单位面积籽粒数(0.847)、生殖枝数(0.822)和单序籽粒重(0.767)。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生殖枝数(0.637)和单序籽粒重(0.518)两个性状的直接作用最大。4)磷肥偏生产力随施磷量增加显著降低,而磷肥农学效率差异不显著;N60显著降低磷肥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结论】多年生西北羊茅种子产量受氮、磷影响较大,受保水剂的影响相对较小。施氮会降低单位面积籽粒数,进而显著降低种子产量。施磷可以显著增加生殖枝数和单序籽粒重,提高种子产量。因此,在供试区域,羊茅草种子生产不建议施用氮肥或单独施用保水剂,推荐保水剂30 kg/hm^2与磷肥75 kg/hm^2配施以提高种子产量和磷肥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羊茅 高寒地区 种子产量 氮肥 磷肥 保水剂 磷肥偏生产力 磷肥农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老芒麦落粒性及农艺性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吴瑞 刘文辉 +3 位作者 张永超 秦燕 魏小星 刘敏洁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0-139,共10页
为探究青藏高原地区抗落粒老芒麦种质的筛选及落粒率与农艺性状的关系,以15份采自青海不同地区的老芒麦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对老芒麦的落粒率和农艺性状进行了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15份... 为探究青藏高原地区抗落粒老芒麦种质的筛选及落粒率与农艺性状的关系,以15份采自青海不同地区的老芒麦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对老芒麦的落粒率和农艺性状进行了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15份老芒麦资源自然落粒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17-124的落粒最严重,平均落粒率为56.92%。以17-064和17-050的抗落粒性最强,落粒率分别为17.54%和18.63%,且各资源间落粒性存在较大遗传差异。2)各资源的动态落粒率表明从乳熟后第3天至第15天落粒率不断增加,且各时期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3)从各材料落粒率与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来看,落粒率与小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437。与穗轴节数、花序长、小穗宽和外稃长呈显著相关(P<0.05),而与花序宽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芒长呈显著负相关(P<0.05)。综合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小穗数、芒长和花序宽是影响落粒率的主要因素。4)15份资源通过农艺性状与落粒率被聚为4类,第Ⅰ类群平均落粒率较高,为41.24%,但小穗数多,单序籽粒数多;第Ⅱ类群和第Ⅳ类群落粒率低,仅为18.63%和17.54%,可作为低落粒种质筛选的候选材料;第Ⅲ类群平均落粒率高达42.41%,小穗数较多,单序籽粒数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老芒麦 落粒性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东部农区引进燕麦品种各器官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变化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浩 张燕 +3 位作者 贾志锋 何克燕 王佳豪 魏小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0-168,共9页
以4个引种燕麦(Avena sativa)为典型代表,对其不同生育时期根、茎、叶中的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进行测定,探讨不同生育时期燕麦C、N、P元素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变化规律,为燕麦饲草的科学收获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燕麦全株... 以4个引种燕麦(Avena sativa)为典型代表,对其不同生育时期根、茎、叶中的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进行测定,探讨不同生育时期燕麦C、N、P元素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变化规律,为燕麦饲草的科学收获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燕麦全株C、N、P含量分别为322.30~333.97、17.42~75.62、2.74~5.42 mg·g^(-1),燕麦根C、N、P含量分别为298.42~317.92、11.47~73.71、2.82~3.42 mg·g^(-1),燕麦茎C、N、P含量分别为311.25~338.86、10.15~75.16、2.44~5.06 mg·g^(-1),燕麦叶C、N、P含量分别为330.80~372.47、30.64~113.80、2.59~8.65 mg·g^(-1);各器官间C、N、P含量表现为叶>茎>根。此外,燕麦各器官C、N、P含量的积累过程具有一定季节特征,C含量积累过程受生育时期影响较小,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而N和P含量的积累过程受生育时期影响较大,其在拔节期~抽穗期均高于开花期~乳熟期。燕麦各器官C∶N、C∶P和N∶P分别为4.42~24.44、70.72~124.56和6.56~17.28,其中C∶N、C∶P在开花期~乳熟期均高于拔节期~抽穗期;N∶P则规律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C N P含量 生态化学计量学 生育时期 分配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真菌对盐胁迫下紫花针茅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鹏 任茜 +2 位作者 孟思宇 魏小星 鲍根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0-121,共12页
紫花针茅是青海湖流域盐渍化危害严重的高寒草地优势禾草之一,天然草地中紫花针茅保持较高的内生真菌侵染率,内生真菌侵染能提高禾草耐盐能力,然而有关盐胁迫下,内生真菌提高紫花针茅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研究鲜有报道。以带菌(E+)和不... 紫花针茅是青海湖流域盐渍化危害严重的高寒草地优势禾草之一,天然草地中紫花针茅保持较高的内生真菌侵染率,内生真菌侵染能提高禾草耐盐能力,然而有关盐胁迫下,内生真菌提高紫花针茅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研究鲜有报道。以带菌(E+)和不带菌(E−)的紫花针茅种子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浓度的单盐(NaCl、Na_(2)SO_(4)、Na_(2)CO_(3)、NaHCO_(3))和复合盐(NaCl+Na_(2)CO_(3))胁迫对E+和E-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盐浓度增加,紫花针茅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不断降低,而内生真菌的存在抑制了其下降趋势;幼苗和胚根生长抑制强度随盐浓度增加,且种子萌发相对盐害率也持续增加。Na_(2)CO_(3)和Na_(2)SO_(4)对紫花针茅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产生的盐害较强。由此可见,内生真菌侵染是紫花针茅适应青海湖流域盐渍化土壤且成为高寒草原优势禾草的原因之一,这将为利用内生真菌-紫花针茅共生体进行盐碱地改良和耐盐禾草种质创新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盐类型 内生真菌 紫花针茅 发芽 幼苗生长 相对盐害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