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液样本抗凝剂类型、保存时间和温度对CIK细胞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宇环 马飞 +4 位作者 付凡 魏宗科 董志瑜 朱利军 罗晓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2-386,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液样本抗凝剂类型、保存时间和保存温度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培养的影响,为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的外周血保存标准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抽取的4份60 m L外周血样本分别应用肝素钠、细胞保存液(枸橼酸钠)和... 目的探讨外周血液样本抗凝剂类型、保存时间和保存温度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培养的影响,为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的外周血保存标准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抽取的4份60 m L外周血样本分别应用肝素钠、细胞保存液(枸橼酸钠)和EDTA抗凝剂抗凝,并分别存放于4、22、30℃的环境中,储存0、4、8、24 h,应用正交实验设计优选为12组,然后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分别诱导培养成CIK细胞,对比12组CIK细胞增殖效率及γ干扰素(IFN-γ)分泌量的变化。结果在CIK细胞培养过程中,EDTA组CIK细胞增殖不明显,肝素钠组和血液保存液组CIK细胞增殖明显,且肝素钠优于血液保存液;血液保存时间对CIK细胞培养影响不明显,但保存时间越长,细胞增殖效率越差,保存时间超过8 h的CIK细胞,其增殖效率在第16天以后明显降低。对培养时间在16 d内的CIK细胞,血液保存温度影响不显著,但CIK细胞培养16 d之后,22℃保存条件下,CIK细胞增殖效率最高,4℃次之,30℃最差。结论肝素钠和血液保存液均可用于CIK细胞培养的血液抗凝;保存时间在24 h内,温度在4℃~30℃之间保存的血液,均可用于CIK细胞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抗凝剂 保存温度 保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存密度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冻存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林科佳 刘赴平 +3 位作者 马冬磊 胡锐 魏宗科 谭毅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9-124,共6页
探讨冻存密度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冻存效果的影响。设定新鲜PBMC 组(F组)及3 个PBMC 冻存密度组即2.0×107/mL(A 组),4.0×107/mL(B 组),6.0×107/mL(C 组)。通过对冻存前后的PBMC... 探讨冻存密度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冻存效果的影响。设定新鲜PBMC 组(F组)及3 个PBMC 冻存密度组即2.0×107/mL(A 组),4.0×107/mL(B 组),6.0×107/mL(C 组)。通过对冻存前后的PBMC 活率及复苏后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的扩增倍数、淋巴细胞亚群、体外杀伤效率进行比较,验证其冻存效果。结果显示,冻存前F 组与冻存后A 组、B 组、C 组的细胞活率分别为(96.0±0.3)%、(95.6±0.4)%、(94.7±0.2)%和(94.9±0.4)%,B 组与C 组显著低于A 组,P<0.05;细胞扩增14 d 后,F 组与A 组、B 组、C 组细胞扩增倍数分别为(156.4±18.2)倍、(160.2±28.4)倍、(126.1±19.8)倍和(110.4±11.3)倍,B 组与C 组显著低于F 组(P<0.05);PBMC 冻存前复苏后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无显著差异。与F 组相比,A 组、B 组、C 组细胞扩增14 d 后,CD3+、CD3+ CD4+、CD3+ CD8+、CD3-CD56+、CD3+CD56+淋巴细胞亚群无显著差异(P>0.05),体外杀伤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过高的冻存密度会影响PBMC 冻存效果而间接影响细胞的复苏应用,而过低的冻存密度则增加冻存体积而大大提高冻存成本,因此,选择合适的细胞冻存密度是细胞库或细胞银行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存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活率 细胞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mune Cell SR对冻存PBMNC诱导培养CIK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冬磊 林科佳 +4 位作者 陈晨 魏宗科 魏志璋 罗晓玲 王宇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94-899,共6页
目的:探讨Immune Cell SR(血清替代物)在冻存复苏后PBMNC诱导CIK细胞培养过程中的效果,为免疫细胞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个新的策略。方法:提取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短期冻存后复苏并诱导培养CIK细胞,采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活... 目的:探讨Immune Cell SR(血清替代物)在冻存复苏后PBMNC诱导CIK细胞培养过程中的效果,为免疫细胞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个新的策略。方法:提取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短期冻存后复苏并诱导培养CIK细胞,采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活率,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细胞亚群,并用Calcein-AM/PI双染法检测其杀伤活性;结果:冻存后PBMNC中在对照组未能正常扩增,与新鲜组相比,2%SR组细胞扩增倍数较低,且差异显著(P<0.05),5%SR组、10%AP组与新鲜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冻存前后CD3^+、CD3^+CD8^+、CD3^+ CD56^+细胞亚群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细胞培养后,各组间CD3^+、CD3^+CD4^+、CD3^+CD8+、CD3^+CD56^+、CD3^-CD56^+亚群及体外杀伤活性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5%SR替代自体血浆可以很好地诱导冻存的PBMNC培养CIK细胞,且无外源性蛋白,安全可靠,为免疫细胞冻存技术在细胞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冻存 血浆替代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