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云南文山采集的人工栽培和野生云南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yunnanensis(Franch)根茎,对其内生细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及鉴定。分离得到40和44株云南重楼内生细菌。经16S rDNA测序,在NCBI中比对,MEGA4建系统进化树,所得内生...利用云南文山采集的人工栽培和野生云南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yunnanensis(Franch)根茎,对其内生细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及鉴定。分离得到40和44株云南重楼内生细菌。经16S rDNA测序,在NCBI中比对,MEGA4建系统进化树,所得内生细菌分别鉴定为分属于6和8个属。其中,人工栽培云南重楼内生细菌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分离频率分别为35%、27.5%,是其优势内生细菌群;野生云南重楼内生细菌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分离频率分别为36.4%、20.4%,是其优势内生细菌群。本研究结果体现了人工栽培和野生云南重楼内生细菌分布的差异及云南重楼根中内生细菌的多样性,也为后续重楼内生菌的多样性开发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米粒体滑囊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2例米粒体滑囊炎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并回顾文献。结果12例中继发于类风湿关节炎5例,慢性非特异性滑囊炎4例,结核性关节炎、痛风...目的探讨米粒体滑囊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2例米粒体滑囊炎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并回顾文献。结果12例中继发于类风湿关节炎5例,慢性非特异性滑囊炎4例,结核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和CREST综合征各1例;9例单发,3例多发。MRI均表现为关节腔和(或)滑囊扩张积液,滑膜增厚,米粒体在T 1WI呈等信号,FS T 2WI及PDWI呈多发大小均匀的米粒样稍低信号,呈“瓜子样”(1/15)、“铺路石样”(4/15)和“芝麻样”(10/15)改变,部分可见“靶环征”(4/15),增强扫描滑膜增厚并明显强化,米粒体不强化;SPECT/CT融合骨显像米粒体无放射性浓聚。结论任何类型的滑囊炎均可导致米粒体的形成,米粒体滑囊炎好发于肩关节和手腕部,MRI表现具有特征性,米粒体清除和滑膜切除是治疗米粒体滑囊炎的最佳方法。展开更多
文摘利用云南文山采集的人工栽培和野生云南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yunnanensis(Franch)根茎,对其内生细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及鉴定。分离得到40和44株云南重楼内生细菌。经16S rDNA测序,在NCBI中比对,MEGA4建系统进化树,所得内生细菌分别鉴定为分属于6和8个属。其中,人工栽培云南重楼内生细菌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分离频率分别为35%、27.5%,是其优势内生细菌群;野生云南重楼内生细菌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分离频率分别为36.4%、20.4%,是其优势内生细菌群。本研究结果体现了人工栽培和野生云南重楼内生细菌分布的差异及云南重楼根中内生细菌的多样性,也为后续重楼内生菌的多样性开发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文摘目的探讨米粒体滑囊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2例米粒体滑囊炎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并回顾文献。结果12例中继发于类风湿关节炎5例,慢性非特异性滑囊炎4例,结核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和CREST综合征各1例;9例单发,3例多发。MRI均表现为关节腔和(或)滑囊扩张积液,滑膜增厚,米粒体在T 1WI呈等信号,FS T 2WI及PDWI呈多发大小均匀的米粒样稍低信号,呈“瓜子样”(1/15)、“铺路石样”(4/15)和“芝麻样”(10/15)改变,部分可见“靶环征”(4/15),增强扫描滑膜增厚并明显强化,米粒体不强化;SPECT/CT融合骨显像米粒体无放射性浓聚。结论任何类型的滑囊炎均可导致米粒体的形成,米粒体滑囊炎好发于肩关节和手腕部,MRI表现具有特征性,米粒体清除和滑膜切除是治疗米粒体滑囊炎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