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虚拟仪器的电池管理系统检测平台设计 被引量:9
1
作者 魏增福 何耀 +2 位作者 曾国建 刘新天 董波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82-1186,1193,共6页
文章针对当前国内电池管理系统检测平台功能不全,自动化程度低,并且不能应用于复杂工况模式下的BMS检测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虚拟仪器的BMS检测平台,用于检测混合动力汽车用BMS。首先分析混合动力汽车用锂电池及BMS的典型工况特点,并... 文章针对当前国内电池管理系统检测平台功能不全,自动化程度低,并且不能应用于复杂工况模式下的BMS检测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虚拟仪器的BMS检测平台,用于检测混合动力汽车用BMS。首先分析混合动力汽车用锂电池及BMS的典型工况特点,并收集工况数据,作为检测平台的输出,重点验证了检测平台输出信号的准确性、BMS检测延时测量以及SOC估计测量功能。结果表明,检测平台输出精度高,能够测量复杂工况下BMS检测实时性及SOC估计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平台 电池管理系统(BMS) 虚拟仪器 锂电池组 混合动力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世念 苏伟 魏增福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5-108,共4页
可再生能源发电站的建设给电力系统与传统电网带来了技术冲击,建立与新型发电技术相配套的化学储能装置是继续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条件,储能电站是建设智能电网、促进可再生能源并网、推动分布式发电的重要元件。文章重点关注目... 可再生能源发电站的建设给电力系统与传统电网带来了技术冲击,建立与新型发电技术相配套的化学储能装置是继续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条件,储能电站是建设智能电网、促进可再生能源并网、推动分布式发电的重要元件。文章重点关注目前常见的几种化学储能技术,选择关键技术指标,收集截至2011年最新的化学储能技术应用数据,结合数据包络(DEA)分析方法,探究各种化学储能技术的优势及应用效果,为化学储能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建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储能 电力系统 可再生能源 D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喷涂防腐涂层在大气环境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世念 苏伟 +3 位作者 魏增福 杨海洋 丁国清 杨万国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3年第6期72-76,共5页
主要介绍了热喷涂技术的工艺原理、应用领域和技术创新,总结了大气腐蚀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等)和污染物因素(包括二氧化硫和氯离子浓度等),并依据腐蚀因素确定了不同的大气腐蚀类型,最后综述了热喷涂防腐蚀涂层的... 主要介绍了热喷涂技术的工艺原理、应用领域和技术创新,总结了大气腐蚀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等)和污染物因素(包括二氧化硫和氯离子浓度等),并依据腐蚀因素确定了不同的大气腐蚀类型,最后综述了热喷涂防腐蚀涂层的分类、防腐蚀原理及其在桥梁、电厂、工业设施、港工码头等钢结构大气防腐蚀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腐蚀 热喷涂 环境 防腐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钢在自然海水和灭菌海水中的腐蚀行为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刘世念 苏伟 +3 位作者 魏增福 杨海洋 黄桂桥 张波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3年第4期16-19,共4页
通过碳钢在自然海水和灭菌海水两种介质中的7 d暴露试验,比较了碳钢在自然海水和灭菌海水中腐蚀行为和腐蚀机理的差异。结果表明,微生物是影响碳钢腐蚀的重要因素,它影响到碳钢的腐蚀机理,同时会加重碳钢的局部腐蚀。
关键词 碳钢 自然海水 灭菌海水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铁锂电池组在110 kV变电站直流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魏增福 苏伟 +5 位作者 钟国彬 徐凯琪 王超 陈泗贞 郑威逊 赖日晶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6年第2期241-245,共5页
本项目选用了两种不同的电池管理模式对磷酸铁锂电池组进行管理,并将组装好的两套电池组应用于110 k V变电站直流系统的日常运行。运行结果表明,磷酸铁锂电池可以在变电站替代铅酸蓄电池使用,并且可以浮充运行;运行过程中,单体电池的电... 本项目选用了两种不同的电池管理模式对磷酸铁锂电池组进行管理,并将组装好的两套电池组应用于110 k V变电站直流系统的日常运行。运行结果表明,磷酸铁锂电池可以在变电站替代铅酸蓄电池使用,并且可以浮充运行;运行过程中,单体电池的电压会由于电池充电态的变化下降或上升;单体电池的内阻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变化;电池组的放电容量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出现每年3%左右的衰减(浮充电压为3.6 V);合适的电池管理模式能将电池组内单体电池的电压差保持在较小的范围,有利于电池组长寿命的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电池组 直流系统 电池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利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并联特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钟国彬 周方方 +2 位作者 苏伟 魏增福 刘学武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5年第1期78-82,共5页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未来将有大量的动力电池退役,这些淘汰下来的电池仍有可观的剩余容量和寿命,可以在静态储能等领域实现梯次利用。为了提高安全性和输出性能,淘汰下来的动力电池需要在筛选之后重新串、并联成组使用。以二次利用...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未来将有大量的动力电池退役,这些淘汰下来的电池仍有可观的剩余容量和寿命,可以在静态储能等领域实现梯次利用。为了提高安全性和输出性能,淘汰下来的动力电池需要在筛选之后重新串、并联成组使用。以二次利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为研究对象,研究在单体电池内阻不一致、剩余容量不一致、初始SOC不一致等情形下,电池组的并联特性,即并联电池组中各电池直流阻抗、电流不平衡度的变化情况。对于实现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电池 动力电池 梯次利用 直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氟对人体血液生化及血脂代谢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谢永平 逄明英 +6 位作者 范迎熙 王孚伦 魏增福 秦爱琼 葛相金 姜玉亭 赵贵禄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7期13-14,共2页
对暴露组和对照组各 62例进行了血 K+、Na+、Cl-、Ca2 +、Mg2 +、P3-、AL P、TC和 TG测定。结果显示 ,暴露组血 K+、P3-、ALP、TC和 TG显著高于对照组 ( P<0 .0 1) ,Mg2 +显著低于对照组 ( P<0 .0 1)。暴露组中重度氟骨症与非氟... 对暴露组和对照组各 62例进行了血 K+、Na+、Cl-、Ca2 +、Mg2 +、P3-、AL P、TC和 TG测定。结果显示 ,暴露组血 K+、P3-、ALP、TC和 TG显著高于对照组 ( P<0 .0 1) ,Mg2 +显著低于对照组 ( P<0 .0 1)。暴露组中重度氟骨症与非氟骨症者上述指标也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表明长期摄取过量的氟对人体血液生化及血脂代谢有明显的影响 ,且与氟中毒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血液化学分析 脂类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储电方式的结构特点及碳中和愿景下的发展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刘石 杨毅 +5 位作者 胡亚轩 黄正 刘志刚 梁崇淦 王红星 魏增福 《能源与环保》 2022年第1期215-221,229,共8页
基于2060年的电力市场数据对未来储电装机容量进行估算,并对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电和电池储电进行调研,基于其结构、优缺点和性能,分析和预测它们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可再生能源发电份额大幅度增加情况下推广储电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在未... 基于2060年的电力市场数据对未来储电装机容量进行估算,并对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电和电池储电进行调研,基于其结构、优缺点和性能,分析和预测它们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可再生能源发电份额大幅度增加情况下推广储电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在未来较长时期,抽水蓄能电站仍会占储电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技术升级后的压缩空气储电将会迎来市场爆发,在余热回收利用的地上中小型储电领域得到商业化推广;电池在储电市场的占比将快速增长,退役电池成为未来的重要增长点。综合分析认为,储电市场前景广阔,未来较长时间将会是抽水蓄能平稳增长为主,压缩空气储能和锂电快速增长为辅的局面,从而保证双碳目标的顺利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和碳中和 抽水蓄能 压缩空气储能 电池 喘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理制定储能产业扶持政策,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9
作者 苏伟 张亦弛 +2 位作者 魏增福 徐凯琪 钟国彬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8年第A01期26-33,共8页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逐步调整,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和消费比重大幅增加,同时以动力电池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快速发展,这对传统能源系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储能技术可以通过能量的存储与再利用解决上...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逐步调整,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和消费比重大幅增加,同时以动力电池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快速发展,这对传统能源系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储能技术可以通过能量的存储与再利用解决上述挑战,但我国的储能产业总体尚处于起步阶段,获得长足的发展进步并使储能产业获得广泛应用仍需时日。本文概述了储能技术的基本类型、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与发展趋势,分析了全球典型国家与我国的储能应用情况、配套政策及现存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扶持储能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可再生能源 产业发展 扶持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