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泉煤层气田产甲烷菌群富集的厌氧产气中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魏国琴 何环 +3 位作者 王江泽 韩作颖 牛江露 陶鲲鹏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49-254,共6页
为探讨龙泉煤层气田产甲烷菌群降解烟煤产甲烷的潜力,研究富集并驯化了龙泉煤层气田产甲烷菌群;以龙泉矿烟煤为母质,开展产甲烷菌群降解煤产气的实验室研究以及中试研究。结果表明,龙泉煤层产甲烷菌群经富集驯化后,降解烟煤产甲烷的浓度... 为探讨龙泉煤层气田产甲烷菌群降解烟煤产甲烷的潜力,研究富集并驯化了龙泉煤层气田产甲烷菌群;以龙泉矿烟煤为母质,开展产甲烷菌群降解煤产气的实验室研究以及中试研究。结果表明,龙泉煤层产甲烷菌群经富集驯化后,降解烟煤产甲烷的浓度由8.2%上升至19.0%,且产气周期缩短。中试试验中,产甲烷浓度最高达27.06%,产甲烷速率达0.159 m L/(g·d);且在中试发酵产气的衰退期,向发酵罐内添加酵母粉、氮源、磷盐、镁盐、维生素、微量元素,可重新激活产甲烷菌群的活性,使其降解烟煤产甲烷的浓度回升。由此可见,富集驯化龙泉煤层产甲烷菌群可显著提高其降解烟煤产甲烷的能力;在发酵产气衰退期补加营养物质,可以活化产甲烷菌群,恢复其降解烟煤产甲烷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产甲烷菌群 功能菌群活化 产气模拟 厌氧发酵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庄井田产甲烷菌群富集与产气条件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魏国琴 何环 +3 位作者 赵娜 宋燕莉 王江泽 韩作颖 《能源与环保》 2018年第9期24-29,共6页
赵庄煤层气井水中富集产甲烷菌群,可优化产气能力。采用厌氧富集得到本源菌群,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产气条件。水样中存在产甲烷菌群,实验室条件下最优产气条件:NH_4Cl为1. 0 g/L,K_2HPO_4为1. 5 g/L,MgCl_2为0. 1 g/L,煤粉添加量160 g/L,6... 赵庄煤层气井水中富集产甲烷菌群,可优化产气能力。采用厌氧富集得到本源菌群,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产气条件。水样中存在产甲烷菌群,实验室条件下最优产气条件:NH_4Cl为1. 0 g/L,K_2HPO_4为1. 5 g/L,MgCl_2为0. 1 g/L,煤粉添加量160 g/L,60 d产甲烷量达18. 07%。赵庄井田产甲烷菌群通过富集可以降解无烟煤产气,通过条件优化可提高其降解无烟煤产气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产气 赵庄井田 产甲烷菌群 营养组分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煤中高岭土对生物甲烷代谢过程的控制效应
3
作者 郭红玉 李浩 +4 位作者 李国富 陈林勇 徐强 魏国琴 白秀佳 《煤炭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47-55,共9页
高岭土是煤中常见的矿物,其对煤生物甲烷的代谢过程的影响较少受到关注。选取脱矿后的褐煤和高岭土,通过生物产气模拟实验、红外光谱分析、XPS、荧光光谱和宏基因组分析来探究高岭土对煤生物产气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添加一定比例的高... 高岭土是煤中常见的矿物,其对煤生物甲烷的代谢过程的影响较少受到关注。选取脱矿后的褐煤和高岭土,通过生物产气模拟实验、红外光谱分析、XPS、荧光光谱和宏基因组分析来探究高岭土对煤生物产气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添加一定比例的高岭土能够有效促进生物甲烷的产出,其中添加6%的高岭土,生物产气量相较于原煤增加了90.4%,高岭土过多则会抑制生物甲烷的产出。高岭土使发酵系统中煤的大分子结构变化更加明显,芳香类物质被有效转化为小分子量物质;添加高岭土的发酵系统使得煤样中酚碳或醚碳进一步氧化为有机酸类物质,C—C、C—H的相对含量分别减少了2.01%和10.20%。可溶性有机质能够被有效降解和利用,进而有利于生物产气。高岭土促使微生物菌群物种丰度增加,增强了各产甲烷途径中关键酶的基因丰度,促进发酵液中各类复杂物质的降解以及甲烷的转化。研究结果为煤中赋存的高岭土对生物甲烷代谢的影响提供实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生物气 高岭土 物化特征 代谢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生物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4
作者 苏现波 夏大平 +6 位作者 赵伟仲 伏海蛟 郭红光 何环 鲍园 李丹 魏国琴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0,共30页
煤层气生物工程是将营养液或经过驯化、改良的菌种注入地下煤层或通过地面发酵产气的方式,把煤的部分有机组分转化为甲烷,实现微生物强化煤层气产出的一种特殊发酵工程。该工程作为多学科交叉的新兴边缘学科,涉及到能源、环境和新材料... 煤层气生物工程是将营养液或经过驯化、改良的菌种注入地下煤层或通过地面发酵产气的方式,把煤的部分有机组分转化为甲烷,实现微生物强化煤层气产出的一种特殊发酵工程。该工程作为多学科交叉的新兴边缘学科,涉及到能源、环境和新材料三大领域,具有多重效益,越来越受到关注,详细总结了国内外煤层气生物工程10余年的发展历程,首先从煤层(水)的生物多样性、厌氧发酵系统产气机制和控制因素等方面系统分析了煤层气生物工程的微生物学基础;以研究厌氧发酵系统中气固液菌为核心,整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初步形成了煤层气生物工程自身的研究方法,最后提出了煤层气生物工程的实施方案及发展趋势。生物多样性为煤层生物甲烷的生成提供了菌种来源,根据发酵系统中气固液菌的变化规律将发酵过程区分为4个阶段,系统中的底物和环境因子控制了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了生物甲烷的产量,甲烷的成因区分为乙酸营养型、氢营养型、甲基营养型3种,这一认识初步构成了煤层气生物工程的理论基础。分子生物学、地球化学与煤化学等的结合为该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方法支撑。地面发酵池产气工程除了获取生物甲烷这一洁净能源外,还可以与褐煤提质、高硫煤微生物脱硫和新材料合成相结合,使得经济效益最大化;地下煤层气生物工程以其增气、增解、增透作用可大幅度提升煤层气井的产量,并获取液相有机物,同时可以实现二氧化碳的甲烷化,二氧化碳矿化对采空区可起到固化作用,减排效果显著。煤层气生物工程以其理论性、方法性和实用性正在成为一个全新的领域,将有力推进中国煤层气大规模商业化开发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生物工程 煤层生物甲烷 厌氧发酵 微生物强化煤层气产出 二氧化碳减排 新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樱桃褐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品种抗性评价 被引量:16
5
作者 孙杨 付全娟 +2 位作者 孙玉刚 魏国琴 杨兴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0-114,共5页
研究了樱桃褐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评价了39个樱桃品种对褐斑病田间抗病能力。结果表明,燕麦培养基和PCDA培养基最适于病菌生长;该病菌在10~35℃均能生长,25℃为最适生长温度;葡萄糖和蛋白胨是适宜病菌生长的碳、氮源;病菌有较广的... 研究了樱桃褐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评价了39个樱桃品种对褐斑病田间抗病能力。结果表明,燕麦培养基和PCDA培养基最适于病菌生长;该病菌在10~35℃均能生长,25℃为最适生长温度;葡萄糖和蛋白胨是适宜病菌生长的碳、氮源;病菌有较广的酸碱度适应范围,在pH4~12均能生长,在pH7条件下生长速度最快;不同光照条件下,黑暗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分生孢子在10~35℃均能萌发,最适温度为25℃;在pH7时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不同樱桃品种对褐斑病的抗病性存在差异,39个品种中高抗品种6个,抗病品种12个,中抗品种9个,感病品种8个,高感品种4个,无免疫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褐斑病 核果钉孢菌 生物学特性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澄清苹果酒的工艺优化及其效果评价 被引量:15
6
作者 席超 张赞 +2 位作者 闫振华 魏国琴 戴洪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6-129,共4页
以苹果清汁发酵所得苹果酒为试材,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壳聚糖对苹果酒的澄清作用。结果表明澄清最佳条件为:壳聚糖用量为1.0g/L,处理时间为0.5h,处理温度为20℃。经澄清处理的苹果酒与未经处理的相比,澄清度提高,色度下降,可溶性蛋白和总... 以苹果清汁发酵所得苹果酒为试材,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壳聚糖对苹果酒的澄清作用。结果表明澄清最佳条件为:壳聚糖用量为1.0g/L,处理时间为0.5h,处理温度为20℃。经澄清处理的苹果酒与未经处理的相比,澄清度提高,色度下降,可溶性蛋白和总酚含量降低,儿茶素,表儿茶素,咖啡酸,绿原酸含量降低,红色色差,黄色色差和总色差均降低,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含量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苹果酒 可溶性蛋白 多酚 澄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Rhizobium sp. N613胞外多糖的羧甲基化及其抗肿瘤活性
7
作者 聂瑞红 吕利华 +2 位作者 魏国琴 王桂琴 赵良启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建立小分子Rhizobium sp. N613胞外多糖羧甲基化的制备工艺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方法以乙醇为溶剂,用一氯乙酸对小分子Rhizobium sp. N613胞外多糖(LREPS)进行羧甲基化修饰,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一氯乙酸用量、氢氧化... 目的建立小分子Rhizobium sp. N613胞外多糖羧甲基化的制备工艺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方法以乙醇为溶剂,用一氯乙酸对小分子Rhizobium sp. N613胞外多糖(LREPS)进行羧甲基化修饰,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一氯乙酸用量、氢氧化钠用量、醚化温度及时间对羧甲基化LREPS(CM-LREPS)羧甲基取代度(DS)的影响,并获得一系列CM-LREPS产物。红外图谱表征CM-LREPS分子结构。选取4组取代度(0.285,0.531,0.659和0.899)的CM-LREPS样品进行了小鼠肝癌腹水瘤H22抑瘤效果检验。结果红外图谱分析表明,实现了LREPS的羧甲基化。抗肿瘤试验表明,取代度为0.659的CM-LREPS效果最佳,抑瘤率高达59.2%。以取代度和抑瘤率为检测指标,确定CM-LREPS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乙醇质量分数为90%,LREPS用量为2.0 g,一氯乙酸用量为3.0 g,氢氧化钠用量为4.0 g,醚化温度为40°C,反应时间为4 h。结论建立了CM-LREPS制备工艺并获取了相关抗肿瘤技术参数,为该多糖制剂的生产应用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IZOBIUM SP N613 胞外多糖 羧甲基化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山矿区产甲烷菌群的富集培养及产气条件优化
8
作者 魏国琴 王江泽 韩作颖 《煤》 2017年第11期12-14,25,共4页
采用无氧操作技术,富集培养西山矿区产甲烷菌群,从而模拟生成煤层次生生物气。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成气条件考察了培养基中NH_4Cl浓度,K_2HPO_4·3H_2O浓度,MgCl_2·6H_2O浓度,酵母粉浓度对富集成气效果的影响,得出西山矿区产甲烷... 采用无氧操作技术,富集培养西山矿区产甲烷菌群,从而模拟生成煤层次生生物气。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成气条件考察了培养基中NH_4Cl浓度,K_2HPO_4·3H_2O浓度,MgCl_2·6H_2O浓度,酵母粉浓度对富集成气效果的影响,得出西山矿区产甲烷菌群富集成气培养基的最适浓度:m(NH_4Cl)=0.6 g/L,m(K_2HPO_4·3H_2O)=1.0 g/L,m(MgCl_2·6H_2O)=0.3 g/L,m(酵母粉)=1.5 g/L,并模拟生物成气过程进行验证培养,对其成气效果进行初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微生物增产 产甲烷菌群 培养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庄井田低产煤层气井排采参数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贾晋生 魏国琴 《煤》 2017年第8期17-18,32,共3页
近年来在成庄井田范围内累计钻井约350口煤层气井,其中有100多口井为低产井,大多数位于井田北东部,这些井可以产生套压,但无法实现持续供气。因此,文章在这100多口井中选取了3口具有代表性的煤层气井,对其短暂的供气时间内各排采参数进... 近年来在成庄井田范围内累计钻井约350口煤层气井,其中有100多口井为低产井,大多数位于井田北东部,这些井可以产生套压,但无法实现持续供气。因此,文章在这100多口井中选取了3口具有代表性的煤层气井,对其短暂的供气时间内各排采参数进行了观察记录,通过对比分析供气过程中各参数间的关系,得出相关结论,提出排采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产井 持续产气套压区间 水的支撑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