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1
作者 魏占云 李耘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400-403,共4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e GFR)、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进而探讨RDW增高的机制。方法选取2012-02~2014-06于我院综合科住院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作为心衰组(CHF组),依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CHF组分为心功能Ⅱ级36例,Ⅲ级33例,Ⅳ级23例,纳入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32例为对照组。检测RDW、hs-CRP、NT-pro BNP、血肌酐(Cr)水平,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CHF组患者RDW、hs-CRP、NT-pro BNP、Cr、LVEDD水平显著升高,而LVEF、e GFR显著降低(P〈0.01)。②CHF组患者随着NYHA分级增加,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心功能Ⅳ级组RDW、hs-CRP、NT-pro BNP、LVEDD水平最高,而LVEF、e GFR最低,三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CHF组患者RDW、NT-pro BNP、e GFR、LVEF是CHF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④老年CHF组患者RDW与hs-CRP(r=0.682,P〈0.01)、NT-pro BNP(r=0.650,P〈0.01)呈正相关,与e GFR(r=-0.544,P〈0.01)、LVEF(r=-0.619,P〈0.01)呈负相关。结论①老年CHF患者RDW水平升高,且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相应升高,可以反映心衰的严重程度。②老年CHF患者血清RDW与hs-CRP、NT-pro BNP、e GFR之间存在相关性,表明RDW升高的机制可能与机体的慢性炎症反应、神经内分泌激活、肾功能不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力衰竭 红细胞分布宽度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超敏C反应蛋白 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紫晨 魏占云 +2 位作者 何婧瑜 谭静 华琦 《临床荟萃》 CAS 2016年第6期644-648,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我院心脏科住院治疗老年CHF患者84例作为...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我院心脏科住院治疗老年CHF患者84例作为CHF组,依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CHF组分为心功能Ⅱ级34例,Ⅲ级38例,Ⅳ级12例;纳入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7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Hcy、NT-proBNP,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CHF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抗心力衰竭治疗,先给予1.5μg/kg负荷量,继之以0.01μg·k-1·min-1静脉持续泵入72小时。在保证血压的情况下,维持治疗7天,比较治疗前后CHF组患者Hcy、NT-proBNP,LVEDD及LVEF。结果1CHF组Hcy、NTproBNP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2心功能Ⅳ级组Hcy、NT-proBNP水平最高,与心功能Ⅱ、Ⅲ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Ⅲ级组Hcy、NT-proBNP水平比心功能Ⅱ级组增高(P<0.05);3CHF症状改善后血清Hcy、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LVEDD、LVEF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4CHF组血清Hcy水平与NT-proBNP、LVEDD呈正相关(r=0.586,r=0.284,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492,P<0.05)。结论老年CHF患者Hcy水平随着CHF程度的加重而相应升高,与NT-proBNP、LVEDD及LVEF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反映CHF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半胱氨酸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代谢综合征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紫晨 马丽娜 +2 位作者 张仲迎 魏占云 李耘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04-907,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S)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老年综合科诊治的老年患者258例,根据骨密度水平分为骨质疏松组93例和非骨质疏松组165例。又根据MS诊断分为MS组96例,非MS组162例。比较2组一般情况、体质量指数(BMI)、... 目的探讨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S)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老年综合科诊治的老年患者258例,根据骨密度水平分为骨质疏松组93例和非骨质疏松组165例。又根据MS诊断分为MS组96例,非MS组162例。比较2组一般情况、体质量指数(BMI)、糖脂代谢、炎性因子等指标,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骨质疏松组年龄、女性、LDL-C、高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明显高于非骨质疏松组,BMI、腰围、臀围、四肢骨骼肌质量、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HDL-C、维生素D、骨钙素水平明显低于非骨质疏松组(P<0.05,P<0.01)。MS组骨密度及T值(腰椎、左股骨颈、右股骨颈)、骨钙素和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非MS组(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MS、女性、LDL-C为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OR=2.36,95%CI:1.08~4.13,P=0.000;OR=2.82,95%CI:1.64~5.07,P=0.000;OR=1.97,95%CI:1.19~3.12,P=0.000),BMI、HDL-C为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OR=0.89,95%CI:0.79~0.96,P=0.001;OR=0.93,95%CI:0.82~0.98,P=0.001)。结论 MS、女性、LDL-C、BMI、HDL-C是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疾病 骨质疏松 血脂异常 高血糖症 高血压 肥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异常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佳 杨伟 +1 位作者 魏占云 但小娟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9年第12期881-884,共4页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影响。方法入选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科治疗的T2DM患者378例。依据认知功能状况分为2组:正常组(n=302)和MCI组(n=76)。采用简易智能评估量...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影响。方法入选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科治疗的T2DM患者378例。依据认知功能状况分为2组:正常组(n=302)和MCI组(n=76)。采用简易智能评估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CA)进行认知筛查,并收集基线资料以及临床指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CI的风险因素。结果按年龄中位数(70岁)分层,分析各血脂指标对MCI患病风险影响,结果表明,在>70岁组(n=180)中,MCI者52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3.01,95%CI 1.37~6.96,P=0.006)和总胆固醇(OR=1.75,95%CI 1.16~2.64,P=0.008)是老年T2DM患者发生MCI的危险因素。按血脂水平高低将人群进一步分层,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总胆固醇≥5.2 mmol/L可使T2DM患者MCI的患病风险增加至2.59倍(P=0.019),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4 mmol/L可使T2DM患者MCI患病风险增加至3.24倍(P=0.001)。结论老年T2DM患者MCI的发生可能与增高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糖尿病 2型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血脂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对老年女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王紫晨 马丽娜 +2 位作者 张仲迎 魏占云 华琦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46-849,共4页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老年女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连续入选2017年9月1日~2018年6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综合科和神经内科住院首次发病的老年女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98例,根据患者入院评估分为MS组106例...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老年女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连续入选2017年9月1日~2018年6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综合科和神经内科住院首次发病的老年女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98例,根据患者入院评估分为MS组106例,非MS组192例。比较2组年龄、吸烟、饮酒、体质量指数、脑卒中史、高血压、糖尿病等脑卒中危险因素,并随访3个月和1年,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S对患者结局的影响。结果 MS组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糖尿病、空腹血糖、TG、LDL-C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非MS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非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随访3个月和1年,MS组预后不良比例明显高于非MS组(18.9%vs 14.6%,17.9%vs 15.6%,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S、年龄≥75岁、脑卒中史、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4分和糖尿病是老年女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多种常见危险因素会对老年女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MS是老年女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疾病 卒中 人体质量指数 高血压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首发症状及就诊科室情况调查 被引量:5
6
作者 张仲迎 李耘 +3 位作者 钱玉英 魏占云 曹若瑾 韩蕊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846-849,共4页
目的总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首发症状及就诊科室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7-12于我院住院明确诊断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患者75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首诊科室、首发症状、确诊时间、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患者平均年龄(70.0... 目的总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首发症状及就诊科室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7-12于我院住院明确诊断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患者75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首诊科室、首发症状、确诊时间、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患者平均年龄(70.04±13.00)岁,男性占56.0%,抗MPO-ANCA阳性者占77.3%。首发症状多样,其中以非特异性全身症状(发热、乏力、纳差及肌肉骨骼疼痛)最多见(37.3%)、其次为呼吸系统症状(34.7%)、神经内科症状(16.0%)及泌尿系统症状(12.0%)。首诊科室分散于内科7个科室,分别为风湿免疫科(26.7%)、呼吸科(24.0%)、肾科(20.0%)及老年科(13.3%)。中位确诊时间为60 d,以神经内科症状起病者确诊时间最长(210 d)。确诊时间的长短对于预后有影响,出院后长期透析患者较出院后未长期透析患者的确诊时间更长[240(27.5-240)d vs 45(30-90)d,P=0.002]。结论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首发症状多样、就诊科室分散,早期确诊及时治疗有助于预后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炎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首发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诱发室颤1例
7
作者 陈永彪 郭志军 +3 位作者 霍建鹏 杨发 刘红霞 魏占云 《罕少疾病杂志》 2005年第1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平板运动试验 室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