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及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储龙生 黄显军 +7 位作者 王成磊 魏博豪 高越沛 李阿萌 杨科 徐骏峰 尚贤金 周志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24-536,共13页
目的探讨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MIS)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影响因素,并构建急性MIS患者发生END的临床预测模型,同时分析急性MIS患者卒中后90 d神经功能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皖南医学院... 目的探讨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MIS)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影响因素,并构建急性MIS患者发生END的临床预测模型,同时分析急性MIS患者卒中后90 d神经功能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MIS患者。MIS定义为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分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收集并记录所有急性MIS患者的一般及临床、影像学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既往史(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心房颤动)、吸烟史、饮酒史、入院时血压、发病前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入院时及住院期间(入院24、48、72 h)的NIHSS评分和NIHSS运动部分评分、出院时NIHSS评分、急性卒中Org 10172治疗试验(TOAST)分型、入院时实验室检查指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治疗方案[静脉溶栓、药物治疗(单抗、双抗、抗凝)]、责任血管情况[轻中度狭窄(狭窄率>0~69%)、重度狭窄(狭窄率70%~99%)、闭塞(供血动脉完全阻断)]、住院时间。END定义为入院后72 h内NIHSS评分较入院时增加≥2分,且运动部分评分较入院时增加≥1分。发病后90 d采用mRS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以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为预后不良。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探索影响急性MIS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绘制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拟合度和临床实用性。对影响急性MIS患者卒中后90 d预后不良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共纳入826例急性MIS患者,年龄33~94岁,中位年龄67(57,76)岁,男571例,女255例,入院时NIHSS评分0~5分,中位入院时NIHSS评分3(2,4)分,入院时NIHSS运动部分评分0~5分,中位入院时NIHSS运动部分评分2(0,2)分,其中END组119例(14.4%),非END组707例(85.6%),卒中后90 d预后良好者744例(90.1%),预后不良者82例(9.9%)。(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ND组和非END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入院时NIHSS评分、入院时NIHSS运动部分评分、饮酒史、糖尿病及责任血管、TOAST分型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患者在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END发生率、入院时NIHSS评分、出院时NIHSS评分、责任血管狭窄及闭塞、TOAST分型分布和饮酒史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伴有责任血管重度狭窄(OR=5.88,95%CI:2.32~14.91,P<0.01)及责任血管闭塞(OR=5.74,95%CI:2.25~14.62,P<0.01)、有饮酒史(OR=5.59,95%CI:3.41~9.17,P<0.01)、高糖化血红蛋白值(OR=1.67,95%CI:1.35~2.08,P<0.01)及高入院时NIHSS运动部分评分(OR=1.43,95%CI:1.08~1.89,P=0.012)的急性MIS患者发生END的风险增加。出院时NIHSS评分较高(OR=2.59,95%CI:1.89~3.57,P<0.01)、发生END(OR=18.42,95%CI:5.13~66.18,P<0.01)与急性MIS患者卒中后90 d预后不良相关。(4)基于急性MIS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END的曲线下面积为0.78(95%CI:0.73~0.83),敏感度0.8,特异度0.7,校准良好,Hosmer-Lemeshow检验表明该模型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拟合度良好(P=0.333);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在高风险阈值范围内(0.1~0.7),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净获益,具有临床实用性。结论责任血管重度狭窄、责任血管闭塞、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入院时NIHSS运动部分评分及有饮酒史是急性MIS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发生END及出院时NIHSS评分较高是急性MIS患者卒中后90 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危险因素 列线图模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市建成区绿色空间暴露水平和分布公平性研究
2
作者 刘鑫岚 黄程前 +2 位作者 魏博豪 石笑云 李小马 《现代园艺》 2024年第8期27-30,共4页
城市绿地有利于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及进一步提高社会凝聚力。为城市居民提供公平的绿色空间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目标,而目前离公平的目标究竟有多远尚不可知。利用人口加权绿地暴露模型,揭示了长沙市建成区各街道居民在城市绿色空... 城市绿地有利于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及进一步提高社会凝聚力。为城市居民提供公平的绿色空间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目标,而目前离公平的目标究竟有多远尚不可知。利用人口加权绿地暴露模型,揭示了长沙市建成区各街道居民在城市绿色空间上的实际利用程度,同时,通过应用基尼系数确定绿色空间分布的公平性水平,最后进一步对两者进行空间匹配。结果表明,各街道绿地暴露水平为0.158~0.550,存在较大空间差异;各街道内绿色空间分配的基尼系数多为0.4~0.6,处于差距较大及悬殊区间;从数量上来看,绿色空间暴露水平和公平性水平均高于街道占比,只有13.24%。研究强调了优先考虑绿化政策的必要性,以期为缓解环境差距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空间 暴露水平 人口加权 分布公平 基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地降温效率时空分布特征综述 被引量:2
3
作者 魏博豪 李小马 甘德欣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2期90-93,共4页
城市绿地被认为是改善城市热环境的有效途径。目前,许多研究提出了城市绿地降温作用的不同量化方法,其中每1%的绿地覆盖率增加导致温度的降低量被定义为绿地降温效率(CE)。当前城市绿地降温效率的不同研究主要从地表温度与空气温度两方... 城市绿地被认为是改善城市热环境的有效途径。目前,许多研究提出了城市绿地降温作用的不同量化方法,其中每1%的绿地覆盖率增加导致温度的降低量被定义为绿地降温效率(CE)。当前城市绿地降温效率的不同研究主要从地表温度与空气温度两方面开展。这些研究均证实了城市绿地降温效率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不同的差异。本文通过整理回顾城市绿地降温效率的相关研究,总结城市绿地降温效率选择不同温度指标的研究结果,综述城市绿地降温效率的时空特征,以帮助理解城市绿地与城市热环境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降温效率 时空特征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适宜性评价的玉蟾岩地区三生空间划定
4
作者 冯锐 魏博豪 +4 位作者 吴璨 姚磊 周兵 甘德欣 李小马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7期92-96,共5页
在空间资源适宜性评价的约束下科学合理地划定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以玉蟾岩地区为例,探究微观层面国土空间优化布局,从生态适宜、生产适宜、生活适宜约束为导向构建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体系,基于评价结果划定玉蟾岩地区的生态、生产、... 在空间资源适宜性评价的约束下科学合理地划定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以玉蟾岩地区为例,探究微观层面国土空间优化布局,从生态适宜、生产适宜、生活适宜约束为导向构建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体系,基于评价结果划定玉蟾岩地区的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结果表明,玉蟾岩地区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的面积占比分别为55%、37%、8.0%;各类空间适宜程度方面,生态空间中,最适宜、适宜、较适宜的面积占比分别为33%、43%、24%,在生产空间中,最适宜、适宜、较适宜的面积占比分别为64%、27%、9.0%,在生活空间中,最适宜、适宜、较适宜的面积占比分别为66%、26%、8.0%;生态空间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以及玉蟾岩遗址保护区,生产空间主要以玉蟾岩遗址为中心呈环状分布在研究区中心,生活空间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东北部,以及玉蟾岩遗址南侧。本研究可为玉蟾岩地区的生态空间的生态保护、生产空间的产业发展、生活空间的建设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国土空间 玉蟾岩 适宜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