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魏博文作品
1
作者 魏博文 戴安娜(指导) 《江苏教育》 2020年第93期63-6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通导一体化的声梳信号水声通信方案
2
作者 魏博文 郝帅峰 +2 位作者 李茂林 童峰 兰维瑶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1-197,共7页
声学频率梳信号(简称声梳信号)具有时延测量精度高、参数设计灵活性好的特点,在水下高精度距离测量、定位方面得到研究,也为通导一体化波形设计提供了新的方向。该文针对通导一体化背景下声梳信号在水声通信方面的应用,设计了声梳信号... 声学频率梳信号(简称声梳信号)具有时延测量精度高、参数设计灵活性好的特点,在水下高精度距离测量、定位方面得到研究,也为通导一体化波形设计提供了新的方向。该文针对通导一体化背景下声梳信号在水声通信方面的应用,设计了声梳信号水声通信编码、调制、解调、解码技术方案。通过对信号进行相关性、时延估计特性和通信性能的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浅海水声信道海试实验,验证了声梳信号在实际海洋环境下的通信性能,并分析了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该文结果为推进声梳信号在通导一体化波形设计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频率梳 水声通信 水下测距 水下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PPM调制近距高速率低复杂度水声通信方案
3
作者 杨义军 魏博文 +2 位作者 童峰 陈东升 兰维瑶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34,共6页
针对小型水下无人平台等水下设备对近距、高速率、低复杂度水下数据交互需求,设计一种高速率低复杂度水声通信方案。该方案采用PPM(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调制方式以直接硬件生成四相位时钟同步采样的方式实现低复杂度解调,从而降... 针对小型水下无人平台等水下设备对近距、高速率、低复杂度水下数据交互需求,设计一种高速率低复杂度水声通信方案。该方案采用PPM(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调制方式以直接硬件生成四相位时钟同步采样的方式实现低复杂度解调,从而降低对硬件算力的要求;同时,利用PPM调制中脉冲间隔形成的特点和脉冲信号的快速衰减特性抑制高频水声信道多径干扰,避免采用高复杂度的信道均衡处理。实验室水池实验表明了采用该方案的通信样机在米级距离达到Mbps级传输速率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通信 脉冲位置调制 高速率 低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火风光多能互补系统联合调度问题两层优化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熊芳金 邓欢 +3 位作者 魏博文 何中政 郭海盟 胡雅婷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4-251,共8页
为解决水火风光多能互补发电系统联合优化复杂问题,提出了一种水火风光多能互补系统联合调度问题两层优化建模和求解方法,上层以余荷均方差和期望均值最小为目标函数对水风光清洁能源打捆进行联合优化,下层以成本经济指标最小为目标函... 为解决水火风光多能互补发电系统联合优化复杂问题,提出了一种水火风光多能互补系统联合调度问题两层优化建模和求解方法,上层以余荷均方差和期望均值最小为目标函数对水风光清洁能源打捆进行联合优化,下层以成本经济指标最小为目标函数对火电适配余荷进行优化。以江西省典型春秋季、夏季和冬季江西省的电网负荷以及风电、光电的出力过程为研究对象进行实例分析,采用研究团队提出的DPSA-POA和智能算法混合优化方法进行模型求解,验证了本文所提两层优化建模和求解方法的有效性。并发现了风光可弃情境相比风光完全消纳情景虽然在火电出力上有所提高,但在整体运行费用上有所降低。在以春秋季江西省的电网负荷和风电、光电的出力过程为研究对象进行的实例分析结果显示,火电出力总和提升了5.79%,多能互补系统整体运行费用减少了4.97%;在以夏季江西省的电网负荷和风电、光电的出力过程为研究对象进行的实例分析结果显示,火电出力总和提升了0.32%,多能互补系统整体运行费用减少了1.95%;在以冬季江西省的电网负荷和风电、光电的出力过程为研究对象进行的实例分析结果显示,火电出力总和提升了10.70%,多能互补系统整体运行费用减少了6.78%。该方法为求解水火风光多能互补联合优化复杂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互补系统 两层模型 优化求解 风光完全消纳 风光可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DE算法的梯级水库群联合防洪优化调度 被引量:1
5
作者 何中政 辛秀钰 +3 位作者 魏博文 尹恒 徐富刚 邓欢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1-660,共10页
针对梯级水库群联合防洪优化调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成功历史策略的改进差分进化算法(strategy and parameter adaptive differential evolution,SPADE)。该算法通过自适应成功历史差分策略来提升随机搜索效率,通过精英种群保守策... 针对梯级水库群联合防洪优化调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成功历史策略的改进差分进化算法(strategy and parameter adaptive differential evolution,SPADE)。该算法通过自适应成功历史差分策略来提升随机搜索效率,通过精英种群保守策略提升局部收敛速度及全局探索能力。据此开展包含10个测试函数的数值实验和赣江中游梯级水库群联合防洪优化调度实例,用于检验所提出的算法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数值实验中,SPADE算法收敛结果的最优值、平均值、标准差和成功次数评价指标整体优于SHADE、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self-adaptive differential evolution,SADE)、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人工蜂群算法(artificial bee colony,ABC);在梯级水库群联合防洪优化调度实例应用中,通过对1964单峰和1973多峰型历史洪水过程进行分析,发现SPADE算法结果在削峰率指标上明显优于SADE、GA、PSO算法,且相比SHADE在两次历史洪水条件下的削峰率指标结果分别提升0.9%、3.4%。实验结果充分验证所提SPADE算法的优越性,可作为梯级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问题的有效求解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调度 梯级水库群 差分进化算法 成功历史 差分策略 精英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受限水域应用的水声-WIFI双链路协同控制AUV
6
作者 张檬 魏博文 +2 位作者 金均昊 童峰 张福民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5年第1期56-64,共9页
自主水下航行器(AUV)水下控制链路一般采用水声通信链路。对于浅海岸滩、水库、湖泊、管渠及洞穴等水域地形复杂的受限水域,复杂多径会对高速率水声通信性能造成严重影响,而有限水域深度为无线链路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面向此类应用,文... 自主水下航行器(AUV)水下控制链路一般采用水声通信链路。对于浅海岸滩、水库、湖泊、管渠及洞穴等水域地形复杂的受限水域,复杂多径会对高速率水声通信性能造成严重影响,而有限水域深度为无线链路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面向此类应用,文中设计了一种采用水声和WIFI双链路协同控制的小型AUV:SubseaBuddy-3,其水声链路采用低速率扩频水声通信方式以保证强多径条件下的通信可靠性,而高速率WIFI链路则可在浅水区工作,或应用于布放前的功能调试测试,以及回收阶段的控制和观测。通过水声链路、WIFI链路在不同工作深度、不同信息获取/回传状态进行协同,可满足受限水域条件下可靠指控、水下图像实时/准实时回传的需求。同时, AUV配备惯性测量单元和深度传感器,可进行姿态和深度控制。水池实验证实了双链路AUV的工作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水下航行器 水声通信 WIFI双链路 协同控制 受限水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va平台的超大发电装备运载线路数值测试方法
7
作者 付俊峰 魏博文 +3 位作者 黄佩兵 李志伟 黄子胜 李玥康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5,共8页
针对超大发电装备车载运输前的避障预判难且缺乏相关工程措施指导依据等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Java平台的超大发电装备运载线路数值测试方法.选取某山地超长风电装备运输情景为实验对象,在分析超长风电装备车辆行经复杂山地弯道可避障姿... 针对超大发电装备车载运输前的避障预判难且缺乏相关工程措施指导依据等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Java平台的超大发电装备运载线路数值测试方法.选取某山地超长风电装备运输情景为实验对象,在分析超长风电装备车辆行经复杂山地弯道可避障姿态的基础上,建立了运载车辆与风电装备联立式运动数学模型及参数范围,给出了基于机载LiDAR扫描技术获取山地点云数据的模型边界条件构建方法,并运用Java程序平台研发了超大发电装备运输线路数值测试方法.由其数值实验与工程现场测试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数值测试方法与工程现场测试结果高度吻合且能准确给出障碍路段的碰撞范围及体量,可为复杂地形下超大发电装备运输通行前避障预判与道路优化设计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发电装备 运载线路 JAVA平台 数值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APSO混合罚模型的混凝土坝力学参数优化反演 被引量:11
8
作者 魏博文 徐镇凯 +2 位作者 李火坤 姜振翔 彭圣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211-4217,共7页
针对混凝土坝流变力学参数反分析中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利用混合罚函数法,构建一种新的无约束单目标优化函数,并就其函数求解中常规优化算法搜根收敛速率慢、局部最优等缺陷,通过向粒子群算法(PSO)中引入自适应因子,并融合遗传算法(GA)计... 针对混凝土坝流变力学参数反分析中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利用混合罚函数法,构建一种新的无约束单目标优化函数,并就其函数求解中常规优化算法搜根收敛速率慢、局部最优等缺陷,通过向粒子群算法(PSO)中引入自适应因子,并融合遗传算法(GA)计算优势,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遗传粒子群算法(GA-APSO)的全局优化反演方法,并将ANSYS有限元程序作为子模块嵌套到该算法程序中,编制相应的有限元优化反演分析程序。同时,通过工程算例中的大坝正反分析结果,验证文中所建混合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和全局搜索能力强的特点,进而可提高大坝优化反演效率。该方法亦可将其推广应用于其他坝型及岩质边坡的力学参数反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坝 粒子群算法 遗传算法 混合罚函数 优化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ARIMA的混凝土坝多尺度变形组合预报模型 被引量:14
9
作者 魏博文 袁冬阳 +2 位作者 蔡磊 温勇兵 徐镇凯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2-60,共9页
针对大坝变形常规统计预报模型在监测信息挖掘时的优势单一性及预报精度欠佳等问题,视大坝变形观测资料为非平稳时间序列,从影响大坝变形的因素出发,将其分为周期性影响因素与随机影响因素,利用多尺度小波分析方法将大坝变形监测序列分... 针对大坝变形常规统计预报模型在监测信息挖掘时的优势单一性及预报精度欠佳等问题,视大坝变形观测资料为非平稳时间序列,从影响大坝变形的因素出发,将其分为周期性影响因素与随机影响因素,利用多尺度小波分析方法将大坝变形监测序列分解并重构,结合BP神经网络与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简记ARIMA)对其随机信号与系统信号分项训练预报,并将其预报值相叠加,据此,应用时间序列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BP-ARIMA的混凝土坝多尺度变形组合预报模型。工程实例分析表明,所建组合模型较常规模型能够有效挖掘监测信息中所蕴含的有效成分,预报精度显著提升,且计算分析过程简便,为高边坡及水工建筑物中其他监测指标的预报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坝 变形预报 小波分析 BP神经网络 ARIM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ke Flood模型的丘陵地区叉网式河流洪水风险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魏博文 陈良捷 +2 位作者 程颖新 姚斯洋 金戎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19年第1期45-50,共6页
针对丘陵地区叉网式河流洪水因地形地势复杂和民房散乱等因素引起的控制管理难度较大且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易受到威胁等问题,以江西省修河郭家滩至安坪港段为研究对象,基于Mike Flood模型将Mike11一维河道模型和Mike21二维洪泛区模型进行... 针对丘陵地区叉网式河流洪水因地形地势复杂和民房散乱等因素引起的控制管理难度较大且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易受到威胁等问题,以江西省修河郭家滩至安坪港段为研究对象,基于Mike Flood模型将Mike11一维河道模型和Mike21二维洪泛区模型进行动态耦合,对实际洪水在研究区的演进过程进行数值仿真模拟,以及计算出不同频率设计洪水条件下研究区行洪过程和淹没范围,分析可能受灾地区的淹没程度及数种风险要素。结果表明:文中所建模型较好地模拟丘陵地区叉网式河流在5种不同频率下的洪水演进过程,有效预测了相应频率降雨下洪水的淹没范围及流态等情况,可为丘陵地区的洪水风险预报和紧急避洪转移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地区 叉网式河流 MIKE FLOOD 数值模拟 洪水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保压蜗壳复合结构非线性接触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魏博文 王锋 +1 位作者 徐镇凯 姜振翔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9-114,118,共7页
针对抽水蓄能机组充水保压蜗壳联合承载结构的受力特性,考虑到钢蜗壳与外包混凝土间的接触传力关系,基于ABAQUS程序平台,引入一种新的不同材料交界面接触单元模型,对某水电站机组蜗壳结构进行非线性接触分析,并将其计算结果与传统简化... 针对抽水蓄能机组充水保压蜗壳联合承载结构的受力特性,考虑到钢蜗壳与外包混凝土间的接触传力关系,基于ABAQUS程序平台,引入一种新的不同材料交界面接触单元模型,对某水电站机组蜗壳结构进行非线性接触分析,并将其计算结果与传统简化模型的有限元计算成果及实测资料作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接触单元模型计算成果与实测值较吻合,其更符合工程实际,较好地揭示了充水保压蜗壳复合结构的真实力学行为规律,验证了考虑接触单元模型的合适性,亦为蜗壳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蜗壳 充水保压 接触分析 ABAQ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HT-RDT算法的高拱坝泄流结构工作模态识别方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魏博文 钟紫蒙 李火坤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6-113,共8页
根据高拱坝泄流结构自身的工作特点,为准确辨识环境激励下的结构模态参数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HHT-RDT算法的高拱坝泄流结构工作模态识别方法。以某高拱坝原型振动响应测试资料为基础,利用改进的小波阈值-EMD算法对原始信号进行降... 根据高拱坝泄流结构自身的工作特点,为准确辨识环境激励下的结构模态参数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HHT-RDT算法的高拱坝泄流结构工作模态识别方法。以某高拱坝原型振动响应测试资料为基础,利用改进的小波阈值-EMD算法对原始信号进行降噪预处理,滤除干扰噪声的同时保留有效特征信息;采用HHT-RDT算法识别高拱坝泄流结构的工作模态参数,运用带通滤波对振动响应信号的EMD过程进行控制得到结构的各阶模态分量,利用RDT法提取各阶模态分量的自由衰减信息,识别出高拱坝泄流结构系统的固有频率及阻尼比。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避免了复杂系统定阶过程,有效提高结构振动响应工作模态识别精度,为辨识高拱坝泄流结构的工作模态参数提供捷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拱坝 流激振动 滤波降噪 希尔伯特黄变换-随机减量技术(HHT-RDT)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时损伤的混凝土拱坝结构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魏博文 乐豪峰 +1 位作者 胡凯 徐镇凯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7-80,共4页
根据混凝土拱坝筑坝材料力学特性和损伤拉压变形的不同特点,建立了应变空间内统一的本构关系和损伤演化方程,描述了混凝土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力学性能,并以某混凝土单曲拱坝为例,分别采用自编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程序、拱梁分载法和有限... 根据混凝土拱坝筑坝材料力学特性和损伤拉压变形的不同特点,建立了应变空间内统一的本构关系和损伤演化方程,描述了混凝土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力学性能,并以某混凝土单曲拱坝为例,分别采用自编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程序、拱梁分载法和有限元等效应力法计算了不同工况下坝体最大主应力值。结果表明,本文所建本构模型正确、有效,为混凝土拱坝结构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时损伤 混凝土 拱坝 应力分析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参数反演的重力坝非概率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博文 占良红 +1 位作者 李火坤 徐镇凯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25-333,共9页
传统概率可靠性分析方法应用重力坝结构性能和服役性态评估过程中,其受不确定参数严格随机性、计算结果对参数过敏感性及其功能函数高度非线性等多因素制约。提出了基于区间参数的重力坝单元和体系非概率可靠性(Nonprobabilistic Reliab... 传统概率可靠性分析方法应用重力坝结构性能和服役性态评估过程中,其受不确定参数严格随机性、计算结果对参数过敏感性及其功能函数高度非线性等多因素制约。提出了基于区间参数的重力坝单元和体系非概率可靠性(Nonprobabilistic Reliability,NR)分析方法。首先,充分依据重力坝原型监测资料、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计算成果获取重力坝区间参数的界限,综合运用区间数学和NR等理论和方法,构建了基于区间参数的重力坝单元与体系NR计算模型,发展了一种基于响应面方法的重力坝NR指标(NR-η)计算方法。其次,从重力坝系统可能失效路径及失效模式入手,剖析单一和多重失效模式下重力坝体系的安全性。最后,通过某重力坝工程表明:方法能够有效地揭示重力坝局部和整体可靠状态,计算结果符合重力坝运行特点前提下与该大坝服役背景状况高度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坝 非概率可靠性 区间参数 失效模式 服役可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动力与模糊综合模型的洪水风险评价 被引量:6
15
作者 魏博文 李玥康 +2 位作者 漆宇豪 闫峰 姚斯洋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5-56,共12页
针对传统洪水风险评价模型指标的单一性,不能多方面综合评价洪水风险的不足,创建多指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Multi-index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MFCE)。该模型使用水动力耦合模型计算洪水淹没过程,利用GIS处理地形和社会... 针对传统洪水风险评价模型指标的单一性,不能多方面综合评价洪水风险的不足,创建多指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Multi-index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MFCE)。该模型使用水动力耦合模型计算洪水淹没过程,利用GIS处理地形和社会影响因子,结合完整的多指标模糊综合评价体系评估研究区洪水风险等级。以江西省修水县为例,评价该区50a洪水风险。结果表明:(1)在传统的情景模拟法中,高风险区域集中在淹没深度大、淹没时间长的地区。由于洪水灾害给城区带来的损失远大于山体和林地,所以本文所建模型结果中的高风险区域主要集中在城区和公共建设密集的地区,提高了评价模型的准确性和可信度。(2)相比于传统模型,MFCE模型考虑了经济和复杂地形的影响,部分地区风险等级改变:传统模型评价为高风险的山体和林地(57.13%)和较高风险的农田(28.36%)风险等级降为低风险。城区周边较高风险地区(9.65%)提升至高风险。(3)改进模型模拟结果为高风险、较高风险、中等风险、较低风险和低风险面积分别为0.37 km^(2)、0.62 km^(2)、0.49 km^(2)、1.46 km^(2)和0.96 km^(2)。由此可见,所构模型可以提高洪水风险评估结果的全面性和可靠性,为洪水防洪减灾规划和灾害风险分析提供新的依据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 水动力耦合模型 风险评价 洪水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教育认证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课程知识体系的架构优化策略 被引量:10
16
作者 魏博文 袁冬阳 程颖新 《高等建筑教育》 2017年第5期28-32,共5页
针对部分高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知识结构脱钩、被课程割裂的独立知识体系导致其部分知识点重复讲授以及教材内容又往往滞后于行业规范的更新等问题,从工程教育认证角度,在分析现行水工专业课程知识系统与其认证相悖之处的基础... 针对部分高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知识结构脱钩、被课程割裂的独立知识体系导致其部分知识点重复讲授以及教材内容又往往滞后于行业规范的更新等问题,从工程教育认证角度,在分析现行水工专业课程知识系统与其认证相悖之处的基础上,通过梳理水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构建思路,提出了适应其专业认证的课程知识体系架构优化策略,以期为水工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水利水电工程 培养方案 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涵发展的水利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及提升策略 被引量:7
17
作者 魏博文 谢斌 +2 位作者 鲍丹丹 袁冬阳 程颖新 《高等建筑教育》 2020年第2期81-88,共8页
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是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中相当重要的一项工作,评价结果可反映国家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能力与培养质量。基于水利专业研究生培养现状和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为提升新时代水利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 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是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中相当重要的一项工作,评价结果可反映国家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能力与培养质量。基于水利专业研究生培养现状和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为提升新时代水利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出理论基础、专业素养、创新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四位一体”动态耦联的水利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结合云模型评价方法量化分析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各项指标,并以内涵发展为导向制定相应的水利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策略,以期为水利类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硕士研究生 人才培养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重力坝抗震钢筋多层布置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博文 徐镇凯 王显治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08年第3期268-270,共3页
针对混凝土重力坝非溢流坝段,利用ADINA有限元程序进行地震时程分析后得出,在地震情况下,非溢流坝的薄弱环节为坝头部位、上游折坡点部位和坝踵部位。通过在坝体内配置抗震钢筋起到限制混凝土裂缝发展的作用,并以金安桥水电站工程为例,... 针对混凝土重力坝非溢流坝段,利用ADINA有限元程序进行地震时程分析后得出,在地震情况下,非溢流坝的薄弱环节为坝头部位、上游折坡点部位和坝踵部位。通过在坝体内配置抗震钢筋起到限制混凝土裂缝发展的作用,并以金安桥水电站工程为例,对配置抗震钢筋进行研究,探讨配置多层抗震钢筋的效果,寻找出其合理配置抗震钢筋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抗震钢筋 有限元 ADINA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流域洪水风险动因响应辨识与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魏博文 姜振翔 徐镇凯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35,40,共6页
利用情景分析技术对鄱阳湖流域洪水风险系统中动因与响应进行分析研究,在辨识其洪灾风险多尺度动因、响应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应鄱阳湖流域洪灾系统PSIR(Press-State-Impact-Response)模型,并从洪水风险评估的角度,对其流域内孕灾环境的... 利用情景分析技术对鄱阳湖流域洪水风险系统中动因与响应进行分析研究,在辨识其洪灾风险多尺度动因、响应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应鄱阳湖流域洪灾系统PSIR(Press-State-Impact-Response)模型,并从洪水风险评估的角度,对其流域内孕灾环境的变化、主要致灾因子及承灾体脆弱性进行了定性分析,提出了激励机制下洪灾系统中动因、响应与其风险评估的相互关系。据此,采用定性分析法对未来可能影响鄱阳湖流域洪灾风险的动因、响应项进行了重要性与不确定性排序,并对其响应项进行了可持续分析,为进一步定量分析流域特定情景下的洪水风险及其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流域 洪水风险 动因 响应 可持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监测时序分解再重构的混凝土拱坝位移预测组合模型 被引量:5
20
作者 魏博文 罗绍杨 +2 位作者 徐富刚 袁冬阳 张婉彤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63,共13页
针对混凝土拱坝变形机理的复杂性与测值的高度非线性,提出了一种融合残差有效成分的混凝土拱坝变形预测组合模型,解释大坝变形性能。鉴于统计模型无法有效联系筑坝材料性能演变对大坝变形的影响,结合有限元方法计算水压分量,构建混合模... 针对混凝土拱坝变形机理的复杂性与测值的高度非线性,提出了一种融合残差有效成分的混凝土拱坝变形预测组合模型,解释大坝变形性能。鉴于统计模型无法有效联系筑坝材料性能演变对大坝变形的影响,结合有限元方法计算水压分量,构建混合模型;考虑到混合模型残差序列的混沌与周期性特征,采用极限学习机(ELM)模型和季节性差分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SARIMA),分别对高频与低频信号进行逐一建模预测;考虑到ELM模型参数对模型预测性能的影响,结合具有良好全局搜索能力的粒子群算法(PSO),对其参数寻优,构建了适应于高频信号处理的优化ELM模型;将高低频信号的预测结果与混合模型建模结果叠加,构建混凝土拱坝变形组合预测模型。以某混凝土拱坝为例,通过建立该大坝的3维有限元数值模型,计算位移拱冠梁上的典型测点PLA1、PLA2水压分量,在构建混合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组合模型对典型测点的残差序列变化规律进行剖析与预测。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统计模型、混合模型及基于EEMD-PSO-ELM模型,本文所建组合模型的拟合与预测能力更优,有效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同时,该组合模型具有出色的非线性信息挖掘与建模预测能力,可为大坝变形监测数据分析与预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拱坝 变形监控 混合模型 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