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测井评价——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X井区为例 被引量:14
1
作者 魏修平 胡向阳 +2 位作者 李浩 赵冀 赵连水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84-1094,共11页
致密气藏中有相当一部分水平井测井系列少、评价难度大,如何利用有限的测井资料有效开展水平井测井评价,对气藏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X井区为例,结合地质和生产动态等资料,利用水平井仅有的随钻伽马测井和气... 致密气藏中有相当一部分水平井测井系列少、评价难度大,如何利用有限的测井资料有效开展水平井测井评价,对气藏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X井区为例,结合地质和生产动态等资料,利用水平井仅有的随钻伽马测井和气测录井资料开展测井评价研究,形成了基于伽马峰值和全烃有效指示因子的双参数水平井产能评价方法,有效提高了水平井产能评价精度,为同类气藏水平井测井评价提供了借鉴。研究认为,基于随钻伽马峰值分析能够有效对储层进行评价,大牛地X井区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高产井目的层段随钻伽马值的分布均表现出了明显的单峰特征,而低产井则表现为双峰或不具有明显的峰值特征,主要与水平井钻遇砂体的稳定性有关。利用X井区气测录井资料,构建了基于全烃有效指示因子用于评价单井产能,并建立了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水平井经济产能的气测录井指标。综合上述两种方法,形成双参数水平井产能评价方法,准确评价了X井区水平井单井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全烃值 随钻伽马 测井评价 致密砂岩气藏 山西组 下石盒子组 大牛地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坝气田须三段气藏层序沉积与储层特征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宏涛 史云清 +4 位作者 肖开华 胡向阳 贾爽 郑文波 魏修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0-34,共15页
四川盆地川东北元坝气田的多口井于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段获得中—高产工业气流,表明该层段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潜力。为进一步做好该气田须三段气藏的开发前期评价工作,综合利用岩心观察、岩心样品薄片及岩心物性分析等资料,结合... 四川盆地川东北元坝气田的多口井于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段获得中—高产工业气流,表明该层段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潜力。为进一步做好该气田须三段气藏的开发前期评价工作,综合利用岩心观察、岩心样品薄片及岩心物性分析等资料,结合测井解释与地震储层预测成果,对该气藏的地层层序、沉积相、储层特征等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控制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元坝地区须三段地层可划分为一个三级层序和五个四级层序,并进一步细分为五个砂组;(2)平行于物源方向的须三段地层厚度变化较大,呈"西北厚、东南薄"展布,前积特征明显,属于进积式辫状河三角洲沉积;(3)须三段气藏储集岩以钙屑砂岩为主,主要储集空间是溶孔—微溶孔,物性表现为特低孔—特低渗且非均质性强;(4)储层发育的最有利岩相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前缘(即三角洲平原与三角洲前缘过渡位置)的分流河道钙屑砂岩,该沉积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该区须三段气藏储层溶蚀成岩作用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元坝气田 晚三叠世 地层层序 沉积相 储集层特征 储集层评价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测井技术识别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地质事件及其差异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浩 游瑜春 +3 位作者 郑亚斌 张渝丽 魏修平 王丹丹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2-149,共8页
应用测井技术识别地质事件时,对具有隐蔽测井信息结构变化的识别涉及较少,限制了认知地质事件的精度和可靠性。而根据测井记录的地质响应及其相关测井信息组合特征,研究重要地质事件的多样性与测井曲线之间的成因关系,以及测井曲线纵、... 应用测井技术识别地质事件时,对具有隐蔽测井信息结构变化的识别涉及较少,限制了认知地质事件的精度和可靠性。而根据测井记录的地质响应及其相关测井信息组合特征,研究重要地质事件的多样性与测井曲线之间的成因关系,以及测井曲线纵、横向变化与地质演变的成因关系,可以探索性地解决上述问题。运用该方法可识别出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地质事件并推断其成因机理。通过对地质事件表现形式多样性的分析,提出了碎屑岩地质事件的识别和论证方法;通过同成因地质界面的识别与追踪,提出了碳酸盐岩"同期异相"地层对比问题的识别方法和依据。地层的岩性成因机制不同,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地层的地质事件研究方法也有所不同,二者的识别差别在于地质界面的追踪依据不同、地质界面的测井响应特征不同以及测井信息与地质界面识别的对应关系不同。应用该方法,成功解决了大港油田、普光气田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内外油气探区地质研究中地质界面识别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界面 地质事件 碎屑岩 碳酸盐岩 测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数据驱动下委员会机器测井解释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谭茂金 白洋 +5 位作者 吴静 张海涛 李高仁 肖承文 韩闯 魏修平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4-235,共12页
非常规油气储层矿物成分复杂,流体赋存形式多样,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等储层参数与测井响应呈非线性关系,难以构建理论模型或经验公式。近年发展迅速的机器学习为测井解释提供了新思路。综述了机器学习在测井解释中的应用现状,概述了... 非常规油气储层矿物成分复杂,流体赋存形式多样,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等储层参数与测井响应呈非线性关系,难以构建理论模型或经验公式。近年发展迅速的机器学习为测井解释提供了新思路。综述了机器学习在测井解释中的应用现状,概述了集成机器学习的概念、框架和工作机制,指出机器学习包括同质集成与异质集成(委员会机器)两种,简述了两者的差异。重点介绍了委员会机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委员会机器是一种结合神经网络和决策树等多种智能算法构建的集成机器学习系统,采用特定的组合策略实现多专家共同决策,对改善训练模型和预测结果具有显著优势。在测井解释中,针对分类、回归问题分别发展了分类委员会机器和回归委员会机器。测井流体识别和储层参数预测的应用表明,委员会机器预测结果比单个智能算法具有更好的精度和鲁棒性,尤其适用于测井解释中的小样本问题。针对有机页岩生烃能力测井评价问题,引入门网络预学习技术构建动态委员会机器,实现了总有机碳含量的智能预测,其预测精度高于传统委员会机器。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委员会机器训练中又引入了地球物理模型约束项,提出了物理模型与委员会机器联合驱动的思路,使致密砂岩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的预测精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可以看出,基于多元测井数据及其它多源的录井、测试和岩石物理实验数据,利用委员会机器学习算法可以有效地实现储层特征定性判别和定量评价,是测井解释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集成机器学习 委员会机器 组合策略 测井智能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锦旗地区南部气水识别及复杂气水关系成因 被引量:7
5
作者 胡向阳 张广权 +4 位作者 魏修平 陈舒薇 李浩 刘彬 贾超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48,I0003,I0004,共10页
根据录井、钻井、测井和试气等资料,开展杭锦旗地区南部气藏的流体类型识别和气水分布特征研究,探讨气水分布关系成因,建立适合杭锦旗地区的含气指示曲线和不同类型流体的识别标准,对主要含气层段——下石盒子组气藏进行精细解剖,分析... 根据录井、钻井、测井和试气等资料,开展杭锦旗地区南部气藏的流体类型识别和气水分布特征研究,探讨气水分布关系成因,建立适合杭锦旗地区的含气指示曲线和不同类型流体的识别标准,对主要含气层段——下石盒子组气藏进行精细解剖,分析气层、水层的纵向和平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杭锦旗地区气水关系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没有统一的气水界面,不同构造位置、不同河道微相气水关系不同,烃源岩分布和油气运移通道决定气层的分布规律,气水的差异聚集和构造运动引起气水二次分异,造成杭锦旗地区的气水分布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锦旗地区 四性关系 含气指示曲线 流体分布 气水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岩屑砂岩储层“甜点”测井评价技术难点与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双莲 李浩 +1 位作者 魏修平 朱祖扬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1-149,共9页
含岩屑砂岩矿物成分复杂多样,多种矿物成分改变了测井曲线信号响应规律,使得流体识别困难。为此,作为宏微尺度的桥梁,从两方面对此类砂岩的测井评价技术进行了研究:一是流体定性判别研究,建立岩石薄片刻度测井曲线方法,研究“甜点”的... 含岩屑砂岩矿物成分复杂多样,多种矿物成分改变了测井曲线信号响应规律,使得流体识别困难。为此,作为宏微尺度的桥梁,从两方面对此类砂岩的测井评价技术进行了研究:一是流体定性判别研究,建立岩石薄片刻度测井曲线方法,研究“甜点”的测井响应特征,形成“甜点”测井敏感信号的提取与放大技术;二是储层定量评价研究,探索多矿物储层的孔隙度混合骨架值的确定,建立基于电阻率的变m值饱和度计算方法,以期实现复杂矿物储层饱和度的精确计算和含岩屑砂岩储层的精确评价。将上述研究结果应用于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地层,结果表明,计算的孔隙度、饱和度与岩心实验分析结果一致,解释结果经试油验证准确可靠,为此类储层的系统测井评价提供了分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岩屑砂岩 未动用储量 测井 “甜点” 测井敏感信号 混合骨架值 饱和度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龙门山前雷口坡组四段气藏层序划分及储层发育控制因素 被引量:29
7
作者 李宏涛 胡向阳 +4 位作者 史云清 肖开华 贾跃玮 魏修平 冯琼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53-763,共11页
通过薄片、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对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中段龙门山前石羊场-金马-鸭子河地区雷口坡组四段上亚段储层高频层序、沉积微相进行研究;结合储层测井解释结果,总结储层在层序和沉积微相中的分布,分析层序沉积对储层发育的控制。... 通过薄片、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对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中段龙门山前石羊场-金马-鸭子河地区雷口坡组四段上亚段储层高频层序、沉积微相进行研究;结合储层测井解释结果,总结储层在层序和沉积微相中的分布,分析层序沉积对储层发育的控制。结果表明,雷四上亚段构成一个完整四级层序,并可进一步划分为多个五级和六级高频层序。高频层序的向上变浅沉积旋回特征明显,横向对比好。雷四段上亚段在研究区主要为潮坪相沉积,主要发育潮间带和潮下带亚相,纵向上岩性多变,横向上分布较为稳定。潮间带是储层发育的有利亚相,可划分为云坪、藻云坪和灰云坪等微相;潮下带可划分为灰坪、藻灰坪和云灰坪等微相。潮间带粉晶云坪、藻(层叠)云坪是优质储层发育的有利微相,一般发育于上、下两个储层段高频层序中、上部,储层旋回对比性好。高频层序控制潮间带有利沉积微相分布,对后期成岩作用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是储层空间展布与储层发育的关键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储层分布 沉积相 气藏 雷口坡组 川西坳陷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测井解释评价技术综述 被引量:11
8
作者 程庆昭 魏修平 宿伟 《非常规油气》 2016年第2期93-98,共6页
水平井应用广泛,但测井解释方面还缺少成熟、实用的方法和软件。分析提出了水平井测井解释上面临的主要问题,总结了针对双侧向电阻率的测井响应和环境校正的研究工作进展,发现影响双侧向电阻率测井响应的主要因素有井眼、井斜、层厚、... 水平井应用广泛,但测井解释方面还缺少成熟、实用的方法和软件。分析提出了水平井测井解释上面临的主要问题,总结了针对双侧向电阻率的测井响应和环境校正的研究工作进展,发现影响双侧向电阻率测井响应的主要因素有井眼、井斜、层厚、围岩和钻井液侵入等,提出了多种校正方法。系统介绍了国内水平井测井解释的研究现状,在水平井测井仪器响应研究、岩石物理实验各向异性研究、水平井测井解释软件的研发方面做了详细分析。对水平井储层参数求解和储层流体识别进展做了全面的归纳和总结,最后分析了今后水平井测井解释评价技术的发展趋势,即开展三维复杂条件下数值模拟和反演研究,测井解释时需要将测井资料与地质相结合,致力于研制适合于研究区的测井解释评价技术,提高水平井测井解释评价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影响因素 环境校正 测井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新马—什邡地区蓬莱镇组三段JP_2~3砂组沉积与储层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胡向阳 李宏涛 +2 位作者 郭艳东 孙兵 魏修平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4,123,共15页
为确定川西新马—什邡地区蓬莱镇组三段气藏沉积、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利用岩心观察、薄片、物性、压汞曲线等分析,结合地震属性预测等结果,采用地质—地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蓬三段由5个砂组构成,各砂组厚... 为确定川西新马—什邡地区蓬莱镇组三段气藏沉积、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利用岩心观察、薄片、物性、压汞曲线等分析,结合地震属性预测等结果,采用地质—地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蓬三段由5个砂组构成,各砂组厚度变化较小,反映沉积期构造稳定、地势平缓,蓬三段JP_2~3砂组属于浅水湖盆河控三角洲前缘沉积。细粒岩屑砂岩为JP_2~3砂组主要储集岩,粒间孔为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等也较为发育,以中孔、小孔为主;喉道总体呈差—中等分选、中细歪度,为中—细喉道的特征;孔喉组合总体为中—小孔—中—细喉,渗流能力中等—较差,为典型特低孔—低孔—低渗—特低渗的孔隙型储层。沉积微相是控制JP_2~3砂组储层发育的关键,并控制储层厚度、岩性粒度和充填物成分,导致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马-什邡地区 JP2^3砂组 沉积特征 储层特征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